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到大,总会有一些老师是让我们每每想起时心中充满感激与温情的,我们会在很多场合谈起他们,称赞他们的睿智、他们的爱心、他们的风范,并且说“我觉得他(她)是我见过的非常好的一位老师!”一位教师得到的最多的评价是来自学生的,得到的最真实的评价也是来自学生的,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莫过于获得“好老师”这个称呼。每个人心目中的好老师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性格各异,魅力也不尽相同,但有两个特征,却是这些好老师共同具备的:尊重孩子、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叫阿廖沙的男孩子怎么都不明白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进行呼吸的,也不明白幼芽是怎么长成叶子的。面对孩子的这种困惑,老师说:“难道你就不能理解这些简单的、本来你能理解的东西吗?”这位老师在学校的一条小道上亲手栽培了两排小栗子树,对它们呵护万分,还经常带同学们去参观。有一次老师对同学们说:“过几天,栗子树就要发芽了,我们全班都去看,到那个时候阿廖沙要是还讲不出来大家都懂的那个道理,那他就无药可救了。”结果到了全班一起去看栗子树的时候,大家发现栗子树上所有新发出的幼芽都被人掐掉了,而老师在阿廖沙的脸上看到了幸灾乐祸的表情。这个故事里,是老师用急躁和粗暴毁掉了一个孩子宝贵的自尊心,当他在责骂孩子连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时,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个孩子出现的问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是“简单的,本来能理解”的东西,他眼中的一切都是充满神奇色彩的:花为什么是香的、叶子为什么会绿、鸟儿为什么会唱歌、幼芽为什么能长成叶子、4×5为什么等于20,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奇妙得不得了的事情。有些道理即使教师觉得书本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可有的孩子还是想不明白,因为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拟人化了,他们对一切都怀着好奇,不像成年人那么容易对科学知识表示信服和接受。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不会或者不能理解,亦或是他还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这时候教师应该对孩子多一些期待,多一些耐心。
我的一位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指出“教育,是人性的领域”,这位老师说,关爱并尊重孩子发展的权利,呵护他们、引导他们茁壮成长,是每个教师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我为这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所怀有的这种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而深深感动。我还记得《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好老师就是在用心灵和孩子交流,他们抛开孩子表面这样那样的毛病去探寻他们心灵深处真正的想法,他们不会用残忍的语言和独断的思维去切断孩子对未来的梦想,在好老师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应该被关怀、被尊重,他们用足够的耐心和期待守护着孩子成长。
好老师的第二个特征是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们的教育不是去培养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产品,教育应该做的是努力保证每一个孩子带着一颗好奇活跃的心走进校园,也能带着一颗好奇活跃的心离开校园。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首先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并扩展其他方面的知识素养,能游刃有余地掌握教学时间并给予孩子最大程度的启发,也能应用自己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抓住孩子思考的火花给予其鼓励。其次,好老师应具备很强的语言技巧,他能带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很多人在提到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时都会说,“这个老师讲话非常风趣”,或者“这个老师说话很有技巧”,这种语言技巧一部分来源于常年的教学经验,但更多是来源于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前一段时间乐山一中一位化学老师在网络上着实火了一把,原因是这位老师给周杰伦的《青花瓷》重新填了化学方面的歌词,还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唱,其中几句歌词是这样的,“白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当溶液呈金黄色因为碘酸钾,浅绿色二价亚铁把人迷。电石偷偷去游泳生成乙炔气。点燃后变乙炔焰高温几千几,逸散那二氧化碳石灰水点缀白色沉底……”从音频中学生开心的笑声里可以听得出,他们至少是非常喜欢这节课的,而这位老师,也真正践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精神。
在我成长的经历中,那些兼有父母的慈爱又有教师威严的老师,给了我许多帮助和启发,如今我长大了再回头看时,才深深体会到教师对一个孩子的人生起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孩子们常常会因为教师的一个眼神或者一次鼓励而重新燃起向前的希望。教育教学工作是繁琐辛苦的,可是面对一张张天真无邪的面孔,一位用心关爱孩子的教师是舍不得击碎孩子童年梦想的,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敏感而又纯洁的心灵,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指导他们面对成长中的困扰和挫折,他们会为每一个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也会为每一个孩子的退步而担忧。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有着最高尚最纯洁的使命,当孩子们带着好奇初次走进校园时,他们就是把自己今后很长一段人生交给了教师,面对这些孩子和他们父母的信任,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新加坡国家教育部颁发给校长的委任书上这样写到:“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王亦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叫阿廖沙的男孩子怎么都不明白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进行呼吸的,也不明白幼芽是怎么长成叶子的。面对孩子的这种困惑,老师说:“难道你就不能理解这些简单的、本来你能理解的东西吗?”这位老师在学校的一条小道上亲手栽培了两排小栗子树,对它们呵护万分,还经常带同学们去参观。有一次老师对同学们说:“过几天,栗子树就要发芽了,我们全班都去看,到那个时候阿廖沙要是还讲不出来大家都懂的那个道理,那他就无药可救了。”结果到了全班一起去看栗子树的时候,大家发现栗子树上所有新发出的幼芽都被人掐掉了,而老师在阿廖沙的脸上看到了幸灾乐祸的表情。这个故事里,是老师用急躁和粗暴毁掉了一个孩子宝贵的自尊心,当他在责骂孩子连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时,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个孩子出现的问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是“简单的,本来能理解”的东西,他眼中的一切都是充满神奇色彩的:花为什么是香的、叶子为什么会绿、鸟儿为什么会唱歌、幼芽为什么能长成叶子、4×5为什么等于20,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奇妙得不得了的事情。有些道理即使教师觉得书本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可有的孩子还是想不明白,因为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拟人化了,他们对一切都怀着好奇,不像成年人那么容易对科学知识表示信服和接受。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不会或者不能理解,亦或是他还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这时候教师应该对孩子多一些期待,多一些耐心。
我的一位老师在给我们上课时指出“教育,是人性的领域”,这位老师说,关爱并尊重孩子发展的权利,呵护他们、引导他们茁壮成长,是每个教师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我为这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所怀有的这种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而深深感动。我还记得《小王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好老师就是在用心灵和孩子交流,他们抛开孩子表面这样那样的毛病去探寻他们心灵深处真正的想法,他们不会用残忍的语言和独断的思维去切断孩子对未来的梦想,在好老师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应该被关怀、被尊重,他们用足够的耐心和期待守护着孩子成长。
好老师的第二个特征是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我们的教育不是去培养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产品,教育应该做的是努力保证每一个孩子带着一颗好奇活跃的心走进校园,也能带着一颗好奇活跃的心离开校园。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首先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并扩展其他方面的知识素养,能游刃有余地掌握教学时间并给予孩子最大程度的启发,也能应用自己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抓住孩子思考的火花给予其鼓励。其次,好老师应具备很强的语言技巧,他能带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很多人在提到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时都会说,“这个老师讲话非常风趣”,或者“这个老师说话很有技巧”,这种语言技巧一部分来源于常年的教学经验,但更多是来源于教师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前一段时间乐山一中一位化学老师在网络上着实火了一把,原因是这位老师给周杰伦的《青花瓷》重新填了化学方面的歌词,还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唱,其中几句歌词是这样的,“白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当溶液呈金黄色因为碘酸钾,浅绿色二价亚铁把人迷。电石偷偷去游泳生成乙炔气。点燃后变乙炔焰高温几千几,逸散那二氧化碳石灰水点缀白色沉底……”从音频中学生开心的笑声里可以听得出,他们至少是非常喜欢这节课的,而这位老师,也真正践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精神。
在我成长的经历中,那些兼有父母的慈爱又有教师威严的老师,给了我许多帮助和启发,如今我长大了再回头看时,才深深体会到教师对一个孩子的人生起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孩子们常常会因为教师的一个眼神或者一次鼓励而重新燃起向前的希望。教育教学工作是繁琐辛苦的,可是面对一张张天真无邪的面孔,一位用心关爱孩子的教师是舍不得击碎孩子童年梦想的,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敏感而又纯洁的心灵,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指导他们面对成长中的困扰和挫折,他们会为每一个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也会为每一个孩子的退步而担忧。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有着最高尚最纯洁的使命,当孩子们带着好奇初次走进校园时,他们就是把自己今后很长一段人生交给了教师,面对这些孩子和他们父母的信任,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新加坡国家教育部颁发给校长的委任书上这样写到:“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及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个人和有用的公民。”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王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