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校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当前,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各地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减负增效”的背景下,要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我们数学教研组通过思考与实践,探索出了一种有效的数学校本教研模式,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最有影响力教研组评选中,我校数学教研组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光荣当选。
一、突出一个中心——强化读书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数学教师只有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深入地钻研数学教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带领学生共同探究数学世界的奥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者提出的期望与要求。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了解教育政策、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趋势。然而当前,我们教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读书和学习,甚至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读书、不钻研。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的如当前教师的工作任务非常沉重,教师对学科教学丝毫不敢放松,既担心把不好关,还担心考不出好成绩,影响自己的前途;主观的如教师存在懒惰思想,嫌读书付出太多,收获不大,因而不大愿意读书。
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让教师尽快地转变角色、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数学教研组向学校提出申请,为每一位数学老师教师购买了《教师职业道德》《数学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教与学》等书籍资料,学校阅览室订齐了《中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数学》《中学数学月刊》《上海中学数学》《数学通报》《中等数学》等杂志。我们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个人自学。教师个人在空闲时间读相关的书籍,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读对自己课堂教学有提升的书籍,并要写出读书笔记。二是集中学。我们开辟了专门的读书地点,每周二下午,安排一个小时的实践,组织数学教师集中学习。三是培训。创造机会让数学老师外出参加培训,回来后要写出学习体会,再对数学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为了保证读书学习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第一条是奖励措施。对完成读书任务的数学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购买读书卡,供老师购买书籍。第二条是严格的考核制度。将数学教师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案,结果运用于年终考核、绩效工资发放、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领域。第三条是处罚措施。对未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将要在教研组范围内说明理由,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读书学习、体会书中的理念和精神、分析资料提供的案例使数学教师能将新理念及时吸收、内化,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深入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稳扎两个基点——“同伴式”备课、“沙龙式”教研
备课与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两个基本点,是出彩和出成效的关键环节。只有牢牢抓住了这两个基本点,数学校本教研的效果才能显现。
数学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灵魂,是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为此,在数学组我们大力推行“同伴式”备课活动。这种模式的备课,其意图是体现互助、交流、探讨、合作的思想,体现数学教师集体的智慧。就备课的内容来讲,要强化“三备”:一是备教材。要求数学教师吃透课标、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不能有丝毫偏差。二是备学生。要深入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准确把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三是备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备突出重点的思路,备突破难点的措施。备课基本环节为三个:第一个是教师个人备。教师个人自备教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教学风格、自己的特长,备出个性化的教案。第二个是集体讨论备。每周固定两个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个教师说出自己特点和亮点,采取吸纳的方式,进行二次备课,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第三个是上完课后的“完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对教案进行完善,使教案更切合实际。
真正受教师欢迎的校本教研是具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采用“沙龙式”的教研活动,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在实施这样的研讨活动时把握了四个原则:一是明确主题,二是教师都要开口说话,三是要有专家点评,四是要形成大家相对认可的观点或结论。例如,在新学期开学初,我们就如何上好数学活动课为题,进行讨论交流。这个题目提前布置给每位数学老师,大家都精心准备。承担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是数学特级教师,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当活动正式开始后,大家结合数学课标、数学教材及教学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总结自己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的做法,也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家的研讨,教师对课堂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要进一步重视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要搭建学生交流展示的平台,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专题讨论、争鸣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围绕中心主题,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异常热烈。这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真正切合了教师的实际需要,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一方面它使那些心有疑虑的教师尽快地从旧思想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它又让教师自己体悟到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魅力,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三、搭建三个平台——赛课比武、反思后记、写作锤炼
为了打造一个团结、和谐、上进、有战斗力的优秀教研组,我们为数学教师搭建三大平台,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赛课比武
我们把教学竞赛及比武当做重要的载体,组织数学教师积极参加,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校外的各种赛课活动有:中国教育学会、省、市教研室等机构每年开展课堂教学优质课、示范课展评、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我们都会以此为契机,挑选出参加大赛的选手,而选手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教学智慧和魅力,我们数学组获市级一等奖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在校内,我们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优秀课、课改研讨课、基本功大赛等评比活动。在各种赛课活动中,教师都自觉地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我们评价的基本标准是:学生自主探究是重点、师生合作学习是标志。为了使教师都能较快地提高优课率,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打磨”。所谓“打磨”,即由集体开展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三个环节组成,由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参与讨论、策划、修订和完善。它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打磨”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位数学老师同时执教,上课之前执教者之间相对封闭,各自独立备课,上课时教研组内所有老师参加听课,上完之后再逐一评析。另一种是“一课多上”,即一堂课由一位执教者上几次,每上完一次,组内教师进行集体探讨,上课教师修改教学方案,然后重新执教,纵向对比成败得失,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使老师在这些校本教研活动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反思后记
反思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的诊断与再思考。通过反思可以评估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成败,还可以探索其中的原因和机理,为下一阶段的实践提供经验和决策。几年来,我们数学教师走出了一条“读书学习——教学实践——反思提高”的新路子。我们反思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反思。教师个人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教学评价进行反思、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对学生状态进行反思等方面,我们将反思作为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另一种是集体反思。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合作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分享成功等,都需要集体反思。对每位教师的每次公开课,我们都要进行分析,然后引发讨论。不同思路的碰撞,不同观点的证明,各种感情的交融,听课教师对课认真反思,反过来又促进上课教师对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再反思,解决了教学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这些反思,我们都要求教师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很好的教学案例。
(三)写作锤炼
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有价值的鲜活案例,我们要求教师通过这种形式记录下来,学成文本。这个过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外化过程,是教师教学水平和思想水平提升的过程。没有写作参与的校本教研,是浮浅的、也是苍白无力的。我们数学教师的写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写教育随笔,在读书、学习、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就以随笔形式记录下来;第二是写教育教学案例,在日常工作中,把一些好的教学案例、教育案例写出来,并附上一定的评价,总结经验,提升水平;第三是撰写论文,根据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把零碎的思考整体化、专业化,提炼后就成了数学论文。我们要求每位数学教师,每年至少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论文,或在市级及以上的论文评选中,有一篇获一等奖,对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通过写作锤炼,教师不仅收获了成功,还获得了职业的幸福感。
四、发挥四个引领——专家指导、专业规划、典型引路、课题研究
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引领作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我们在校本教研中,注重发挥四个方面的引领:
(一)专家指导
专家的指点,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一条捷径,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专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对某些教育问题的见解,可以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获得教育启迪,产生思维火花。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接受专家的指导。每年暑假、寒假,我们都要邀请一些知名专家来我校讲学,得到他们的指导,每位教师教受益匪浅。近几年,我们共请了近20位专家,就数学新课标的理解、探究式数学课堂的建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数学论文写作、数学概念教学、数学建模等方面的问题开展讲座。另外,我们还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邀请本地的教授级数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来校讲学,结合他们的成长经历,激发我们数学老师的内在的动力。
(二)专业规划
目标是教师前进的原动力。我们始终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帮助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树立近期和远期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引领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近期的个人发展规划为《数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包括专业技能竞赛的目标、职称晋级的目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论文发表等内容。远期目标,主要是通过一定年限的努力,使自己成为名特教师的发展目标,还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我们数学老师的一个总的目标是:5年达到双过关(教学关和班主任关),10年成为骨干教师,15年成为学科带头人,20年成为名特教师,30年成为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
(三)典型引路
发挥本教研组内名特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来培养和带动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发展。数学组实施了“骨干工程”。骨干力量是我们数学教研组工作的领头雁、带头人。我们对教研组内的特级教师、市名师、市学科带头人等老师进行考核,并确定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对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进行重点培养,增强其对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我们还实施了“青蓝工程”,每学年都为年轻教师聘请一位指导教师,签订《“青蓝”工程帮扶协议》,具体全面地指导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为教师成长加速。
(四)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能够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它不仅是数学校本教研的切入点,也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我们数学组十分重视课题的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实践申报课题,我们教研组有一个大的课题,教研组成员全员参与研究。每个备课组也必须至少有一个课题立项,备课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负责不同的工作。近几年,我们数学教研组申请立项的省市级课题有《参与式数学思想的探究与实践》《初中优等生的培养研究》《规范办学背景下“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等。大家以课题为中心,定期开展活动。每次活动,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就活动而活动,就教研而教研,只是完成任务而已。要有思考、有创新,要突出计划性、主题性、连续性、自觉性。每一次活动虽然从内容、形式上不一样,但是每次活动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拓展。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的研究方向和操作重点,帮助我们对课题研究的过程作理性的思考和价值的提升,极大地提升了数学老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当前,校本教研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环节,每个学校及每位教师都很重视。我们数学教研组的这种校本教研模式,通过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已得到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的认可。我们将不断地累积实践经验,让教师把获得专业成长与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渗透在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为发展教师、“减负增效”、实施素质教育再添新彩。
(责任编辑:张华伟)
一、突出一个中心——强化读书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数学教师只有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深入地钻研数学教学,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带领学生共同探究数学世界的奥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者提出的期望与要求。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了解教育政策、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趋势。然而当前,我们教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读书和学习,甚至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读书、不钻研。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的如当前教师的工作任务非常沉重,教师对学科教学丝毫不敢放松,既担心把不好关,还担心考不出好成绩,影响自己的前途;主观的如教师存在懒惰思想,嫌读书付出太多,收获不大,因而不大愿意读书。
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让教师尽快地转变角色、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数学教研组向学校提出申请,为每一位数学老师教师购买了《教师职业道德》《数学课程标准》《初中数学教与学》等书籍资料,学校阅览室订齐了《中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数学》《中学数学月刊》《上海中学数学》《数学通报》《中等数学》等杂志。我们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个人自学。教师个人在空闲时间读相关的书籍,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读对自己课堂教学有提升的书籍,并要写出读书笔记。二是集中学。我们开辟了专门的读书地点,每周二下午,安排一个小时的实践,组织数学教师集中学习。三是培训。创造机会让数学老师外出参加培训,回来后要写出学习体会,再对数学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为了保证读书学习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第一条是奖励措施。对完成读书任务的数学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购买读书卡,供老师购买书籍。第二条是严格的考核制度。将数学教师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案,结果运用于年终考核、绩效工资发放、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领域。第三条是处罚措施。对未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师,将要在教研组范围内说明理由,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读书学习、体会书中的理念和精神、分析资料提供的案例使数学教师能将新理念及时吸收、内化,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深入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二、稳扎两个基点——“同伴式”备课、“沙龙式”教研
备课与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两个基本点,是出彩和出成效的关键环节。只有牢牢抓住了这两个基本点,数学校本教研的效果才能显现。
数学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灵魂,是提升教师个人专业素质与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为此,在数学组我们大力推行“同伴式”备课活动。这种模式的备课,其意图是体现互助、交流、探讨、合作的思想,体现数学教师集体的智慧。就备课的内容来讲,要强化“三备”:一是备教材。要求数学教师吃透课标、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不能有丝毫偏差。二是备学生。要深入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准确把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三是备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备突出重点的思路,备突破难点的措施。备课基本环节为三个:第一个是教师个人备。教师个人自备教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教学风格、自己的特长,备出个性化的教案。第二个是集体讨论备。每周固定两个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个教师说出自己特点和亮点,采取吸纳的方式,进行二次备课,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第三个是上完课后的“完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对教案进行完善,使教案更切合实际。
真正受教师欢迎的校本教研是具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采用“沙龙式”的教研活动,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在实施这样的研讨活动时把握了四个原则:一是明确主题,二是教师都要开口说话,三是要有专家点评,四是要形成大家相对认可的观点或结论。例如,在新学期开学初,我们就如何上好数学活动课为题,进行讨论交流。这个题目提前布置给每位数学老师,大家都精心准备。承担这次活动的,主持人是数学特级教师,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当活动正式开始后,大家结合数学课标、数学教材及教学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总结自己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的做法,也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家的研讨,教师对课堂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要进一步重视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要搭建学生交流展示的平台,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专题讨论、争鸣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围绕中心主题,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异常热烈。这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真正切合了教师的实际需要,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一方面它使那些心有疑虑的教师尽快地从旧思想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它又让教师自己体悟到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魅力,对提高教学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三、搭建三个平台——赛课比武、反思后记、写作锤炼
为了打造一个团结、和谐、上进、有战斗力的优秀教研组,我们为数学教师搭建三大平台,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赛课比武
我们把教学竞赛及比武当做重要的载体,组织数学教师积极参加,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校外的各种赛课活动有:中国教育学会、省、市教研室等机构每年开展课堂教学优质课、示范课展评、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我们都会以此为契机,挑选出参加大赛的选手,而选手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教学智慧和魅力,我们数学组获市级一等奖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在校内,我们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优秀课、课改研讨课、基本功大赛等评比活动。在各种赛课活动中,教师都自觉地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我们评价的基本标准是:学生自主探究是重点、师生合作学习是标志。为了使教师都能较快地提高优课率,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打磨”。所谓“打磨”,即由集体开展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三个环节组成,由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参与讨论、策划、修订和完善。它反映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打磨”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位数学老师同时执教,上课之前执教者之间相对封闭,各自独立备课,上课时教研组内所有老师参加听课,上完之后再逐一评析。另一种是“一课多上”,即一堂课由一位执教者上几次,每上完一次,组内教师进行集体探讨,上课教师修改教学方案,然后重新执教,纵向对比成败得失,并进一步修改完善,使老师在这些校本教研活动中提升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反思后记
反思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的诊断与再思考。通过反思可以评估教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和成败,还可以探索其中的原因和机理,为下一阶段的实践提供经验和决策。几年来,我们数学教师走出了一条“读书学习——教学实践——反思提高”的新路子。我们反思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反思。教师个人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教学评价进行反思、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对学生状态进行反思等方面,我们将反思作为教师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另一种是集体反思。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合作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分享成功等,都需要集体反思。对每位教师的每次公开课,我们都要进行分析,然后引发讨论。不同思路的碰撞,不同观点的证明,各种感情的交融,听课教师对课认真反思,反过来又促进上课教师对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再反思,解决了教学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这些反思,我们都要求教师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很好的教学案例。
(三)写作锤炼
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有价值的鲜活案例,我们要求教师通过这种形式记录下来,学成文本。这个过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外化过程,是教师教学水平和思想水平提升的过程。没有写作参与的校本教研,是浮浅的、也是苍白无力的。我们数学教师的写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写教育随笔,在读书、学习、实践和思考的过程中,对某个问题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就以随笔形式记录下来;第二是写教育教学案例,在日常工作中,把一些好的教学案例、教育案例写出来,并附上一定的评价,总结经验,提升水平;第三是撰写论文,根据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把零碎的思考整体化、专业化,提炼后就成了数学论文。我们要求每位数学教师,每年至少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论文,或在市级及以上的论文评选中,有一篇获一等奖,对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通过写作锤炼,教师不仅收获了成功,还获得了职业的幸福感。
四、发挥四个引领——专家指导、专业规划、典型引路、课题研究
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引领作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我们在校本教研中,注重发挥四个方面的引领:
(一)专家指导
专家的指点,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一条捷径,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专家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对某些教育问题的见解,可以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获得教育启迪,产生思维火花。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接受专家的指导。每年暑假、寒假,我们都要邀请一些知名专家来我校讲学,得到他们的指导,每位教师教受益匪浅。近几年,我们共请了近20位专家,就数学新课标的理解、探究式数学课堂的建构、“三案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数学论文写作、数学概念教学、数学建模等方面的问题开展讲座。另外,我们还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邀请本地的教授级数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来校讲学,结合他们的成长经历,激发我们数学老师的内在的动力。
(二)专业规划
目标是教师前进的原动力。我们始终把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帮助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树立近期和远期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引领教师不断完善自我。近期的个人发展规划为《数学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包括专业技能竞赛的目标、职称晋级的目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论文发表等内容。远期目标,主要是通过一定年限的努力,使自己成为名特教师的发展目标,还要有具体的落实措施。我们数学老师的一个总的目标是:5年达到双过关(教学关和班主任关),10年成为骨干教师,15年成为学科带头人,20年成为名特教师,30年成为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
(三)典型引路
发挥本教研组内名特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来培养和带动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发展。数学组实施了“骨干工程”。骨干力量是我们数学教研组工作的领头雁、带头人。我们对教研组内的特级教师、市名师、市学科带头人等老师进行考核,并确定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对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进行重点培养,增强其对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我们还实施了“青蓝工程”,每学年都为年轻教师聘请一位指导教师,签订《“青蓝”工程帮扶协议》,具体全面地指导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为教师成长加速。
(四)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对于教师的成长能够起到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它不仅是数学校本教研的切入点,也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我们数学组十分重视课题的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围绕教学实践申报课题,我们教研组有一个大的课题,教研组成员全员参与研究。每个备课组也必须至少有一个课题立项,备课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负责不同的工作。近几年,我们数学教研组申请立项的省市级课题有《参与式数学思想的探究与实践》《初中优等生的培养研究》《规范办学背景下“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等。大家以课题为中心,定期开展活动。每次活动,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就活动而活动,就教研而教研,只是完成任务而已。要有思考、有创新,要突出计划性、主题性、连续性、自觉性。每一次活动虽然从内容、形式上不一样,但是每次活动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拓展。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明确下阶段的研究方向和操作重点,帮助我们对课题研究的过程作理性的思考和价值的提升,极大地提升了数学老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当前,校本教研已成为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个人成长的关键环节,每个学校及每位教师都很重视。我们数学教研组的这种校本教研模式,通过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已得到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的认可。我们将不断地累积实践经验,让教师把获得专业成长与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渗透在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为发展教师、“减负增效”、实施素质教育再添新彩。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