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UFAs调节脂肪细胞脂联素和PPARγ的剂量反应关系

来源 :营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调节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的剂量反应关系和效应差异.方法 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 μmol/L)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α-亚麻酸(α-ALA)、花生四烯酸(AA)及亚油酸(LA)处理3T3-L1脂肪细胞24h,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脂联素及PPARγ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二者蛋白水平,ELISA法测定脂联素分泌水平.结果 50~200 μmol/L浓度范围内,n-3PUFAs上调脂联素及PPARγ基因表达,DHA作用最显著(P<0.05);400 μmol/L呈现显著抑制效应.100 μmol/L时,n-3 PUFAs上调脂联素及PPARγ蛋白表达(P<0.05);仅DHA促进脂联素分泌(P<0.05),n-6PUFAs呈现抑制效应. 结论 PUFA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提升脂联素及PPARγ基因表达,高浓度作用时呈现抑制效应.n-3PUFAs更能促进脂联素、PPARγ蛋白合成,并促进脂联素分泌.不同类型PUFAs对PPARγ的不同作用,可能是其对脂联素的调节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房间隔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结构畸形,其临床价值并不十分确切。房间隔常常并发房内分流,特别是在合并卵圆孔未闭时更容易发生。房间隔瘤病人有较高的脑卒中发生率。大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冠脉搭桥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死亡率、术后一年
目的通过测定孕妇儿童尿碘浓度及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了解儿童和孕妇碘营养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南开区、河东区抽取10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办事处随机抽取一所小学,在
患儿:女,22 d.孕2产2,孕36周因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生后发现心脏外露.父25岁,母22岁,兄3岁,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检:体温35℃,呼吸22次/min,脉搏130次/min,血压73/46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2.7 kg。
癌症患者处于血栓形成的高危状态,其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临床和生物学两方面因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因肿瘤的类型和分期而不同,并且随着病人伴随的与血栓相关的危险因
患儿:男,2个月.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四肢屈曲畸形,头喜歪向右侧.生后50 d发现有颈中部肿块,2 m时来我院就诊.孕1产1,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为2 700 g,Apgar评分10分,无窒息抢救史,家族史无特殊.母亲孕期有长时间电脑使用史,每天约8 h,喜坐.每天约坐16 h,产检发现羊水偏少.胎位为臀位,胎动正常,余无特殊。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湖北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随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湖北省历史卡片,对2008-2012年湖北省
患儿:2岁8个月,女,维族.因反复鼻出血,皮肤瘀斑伴耳后肿块2个月余入院,患儿父亲代诉2个多月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量鼻渗血,皮肤瘀斑,耳后肿胀.当时曾入住本院儿科就诊,查血常规PLT 8×10~9/L,故行骨穿后,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耳后肿胀考虑淋巴结肿大,给予甲强龙治疗(具体用药量不详),10 d后血小板降至正常、皮肤瘀斑消失,双侧耳后肿物较前明显减小而出院。
患儿:男,2岁.因呕吐、腹胀伴停止排便排气41 h入院.患儿41 h前出现呕吐,日吐5~6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非喷射性,不含胆汁样物,无咖啡样物.伴腹胀,逐渐加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