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展开,一个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的教学理念的热潮正在兴起。数学新课程标准具有十大新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从数学观突出了数学的基础性、普及性、民主性、活动性、层次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张扬与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和情感体验。对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鲜明特色。所以,“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成为广大教师的一个基本共识。不论是哪种版本的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都应体现如下特点:
  
  一、教学素材必须贴近生活
  
  许多数学问题都有其现实原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背景材料,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体验。这样的过程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中相关定理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感受到数学在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及社会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价值;另一方面能够促使教师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方面与时俱进,不被教材内容所制约。
  
  二、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单一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注重营造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解决问题,交流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很多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教学缺少对学习的全过程的发掘,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思考问题方法的匮乏和思考过程模式的单一。而重视过程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如在教“平移的特征”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平移一块三角尺,发现平移的特征,然后再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演示平移的过程,概括出平移的特征。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概括,真正体验过程。学生学有所得:启迪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六度”的把握
  
  分析课堂教学的结构与环节。不难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课堂教学中的速度、难度、深度、广度、密度、梯度。
  1、速度。速度是语言表达的速度。讲课的语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的讲课用语不仅要言简意赅,富于文采,而且要声调柔和、抑扬顿挫、语速适中,富有节奏感。以音质激发入耳的兴趣,以音量拨动学生的心弦。以音速牵动学生的思绪,以音色烘托课堂的气氛。
  2、难度。难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例题选择、问题设置及提问设计的复杂程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严格控制例题的难度,坚持以中低档题为主的选题方向,搞好课堂教学。事实上如果小题做多了,做熟了,做活了,那么大题、难题自然也有能力去解决了。
  3、深度。深度是教师对教材的挖掘程度,即教材到底要讲到多深。在开展教学时,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程度及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深度的拓展应该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式的,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自然的延伸。让学生领略到“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时”的美好感觉。
  4、广度。广度指以某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核心,广泛联系本学科以及其他有关学科和生活实际的程度。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尽量在广度上拓展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反复钻研、精心设计、点面结合,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和自己的知识储备及灵活的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的广度。在例题的选择上,有意识地选一些与物理、化学、地理等相关的跨学科素材开展教学。
  5、密度。密度指单位时间内教学的容量。对一节课来说,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提问数量适当。提问时,要有一定的停顿,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课堂训练设计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使知识点得到落实。能力得到培养。
  6、梯度。梯度是指新知识、新技能的展示和训练内容递进的科学合理的程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有梯度,要先易后难,拾级而上。对新提出的一些教学问题应先重温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仔细观察、联想、推测,老师再加以诱导,并适时做必要的铺垫。层层加深直到完全理解掌握。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能按照教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把相应的课本练习、习题、解答以及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超文本的方式提供综合。这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学习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上课时完全按照课件程序进行,只需按动鼠标,课件便按顺序播放,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过程。这样使你整个教学固定在一个框框中,缺乏活力和灵活性,学生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运用媒体教学应注意下面两点:
  (1)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相比比较抽象,所以某些内容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人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例如: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完成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对称变换,真正在运动变化中研究数学规律。
  (2)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资料解决数学问题。为了满足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需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倡导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同时新课程又要求学生能结合经验,提出课题,积极地思考所面临的课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有选择地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收集资料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如烟似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信息理论。
  总之,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拓宽了教材的知识面,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过去,一个好的教师的标准就是要敬业,爱学生,备课认真,表达有条理,解题能力强,指导考试有办法。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不断进行知识的储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综合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亲身实践、大胆探索,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努力实现自主发展,使学生有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数学去思维的观念和习惯。有一种勤奋求实,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 洁)
其他文献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启示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动机原理,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内驱力,学习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或置身于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把问题情境放在首位,这正是认知建构主义观念的体现。本文就“创设问题情境”研究情况阐述如下,以期抛砖
高接换种是一项调整品种结构,经济实用有效的技术.赣南在20世纪90年代初掀起了脐橙种植热潮,因对苗木纯度把关不严,造成部分果园品种(系)良莠不齐,经济效益低.
经济学上的比较优势定理是解释专业化生产的原因的重要理论.不同的生产单位,生产同样的物品,只要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成本,各自选择成本较低的专业来生产,然后在市场交
逆向思维是指改变一般的思维程序,遇到事物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路,分析问题,得出新观点。科学上用逆向思维方法进行发明、创造的不乏其例。在物理教学中,对有些问题如果墨守成规,按照通常的思维习惯去思考,往往既复杂又麻烦,甚至难以得出其解。但是如果对问题进行逆向思维,则问题会马上迎刃而解。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最好渠道;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最好途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有效措施,通过实验教学
数学是一门既基础而内容又千变万化的学科,因此在数学形形色色的问题中,我们就必须及时的找出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自觉地实行监控,根据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技能进行思维操作.以达到思维活动的目的。  教学时.坚持不懈地要求学生在思维过程中针对目的不断反思,进行调控,经常反问自己:思路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合适?必要时要转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