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ronic systolic heart failure,CSHF)住院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湖北地区8地市共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至2010年CSHF住院患者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室性早搏(室早)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和≥81岁组;根据心功能分为I、Ⅱ、Ⅲ、Ⅳ级(NYHA分级)组;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LVEF0.41~0.50、0.31—0.40、0.21~0.30和≤0.20组;根据心力衰竭病因将患者分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和扩张型心脏病(扩心病)组。结果①CSHF患者室早和室速的发生率分别为68.30%和14.52%。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室早和室速的发生风险(HR)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心功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冠心病组相比,风心病、高心病和扩心病组室早和室速HR分别为0.430(95%CI,0.381~0.497,P〈0.01)、0.559(95%CI,0.322—0.743,P〈0.01)、1.297(95%CI,1.132~1.486,P〈0.01)和0.530(95%CI,0.421~0.652,P〈0.01)、0.896(95%CI,0.775—1.211,P=0.358)、12.111(95%CI,9.820—14.937,P〈0.01);室速HR随LVEF降低而显著增加(与LVEF0.41~0.50组相比,LVEF0.31—0.40、0.21~0.30和≤0.20组室速HR分别为1.760(95%CI,1.218~2.345,P〈0.01)、2.396(95%CI,2.019—2.783,P〈0.01)和4.209(95%CI,3.554~4.862,P〈0.01),但LVEF各组间室早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HF患者室早和室速的发生率高;室速HR随LVEF减低而增加;不同病因引起的CSHF患者并发室早和室速情况各不相同。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摘 要】
:
目的了解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ronic systolic heart failure,CSHF)住院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湖北地区8地市共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至2010年CSHF住院患者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室性早搏(室早)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
【机 构】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430060,武汉大学人
【发表日期】
:
2012年16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头晕、心悸10年,晕厥1次入院。曾于外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平均心率59次/min,最慢180(/min,大于2.0s停搏8002次,最长停搏4.0s,伴房室交界性逸搏。入院后体格检查:血压13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620次/min,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下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Ri指数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42例首次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期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检测BNP水平,计算心室累计起搏比例,记录按照其是否出现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A组)及非心血管事件组(B组),并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虽然2017春夏时装周早已结束,但其带来的影响才渐渐深入,还在苦恼怎么舒适凉爽又不缺乏造型的你,不如从各路KOL街拍中找找搭配灵感。而今年由于“Dior Addict”SloganTee在时尚国刮起一阵流行旋风,短TEE也随之成为新宠榜单的首席。 短TEE×高腰裤 穿出復古FEEL 如果说前几年还在流行简约运动风格的话,那么这两年随着GUCCI的再次崛起,复古风格的风头一时无二。高腰设计不再
期刊
患者女,68岁,因快一慢综合征于2010年2月12日植入双腔起搏器(Zephyr5826,美国圣犹达公司),参数如下:起搏模式DDD,下限频率500次/min,休息频率457次/min,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ost ventricular atrial refractory period,PVARP)250ms,
目的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的经验。方法入选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确诊并植入ICD的ARV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常规电话及门诊随诊。结果共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46.4±13.8)岁]入选,平均随访(46.6±30.5)个月,有6例患者出现了111次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事件,其
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早已引起医药学界高度关注,尤其是近30年来,有关对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些研究成果业已融入国内外指南/共识之中,对房颤规范化治疗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的评价家庭监测在心脏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患者,及通过家庭监测系统所获得的每Et资料和报警的数据,分析信息的成功传输比例、起搏器阈值变化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自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间浙江地区55例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双腔起搏器46例、
起搏器某一间期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某一心电现象的发生,但同时这一间期的设置又可能会导致另一些新的心电现象的发生,这些新的心电现象可表现为假性起搏器功能障碍。正确认识假性起搏器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有反应和无反应者之间左心室瘢痕负荷的差异性,评价左心室瘢痕负荷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0例2006年至2010年因慢性心力衰竭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RT的患者进行静息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应用相位分析技术检测左心室瘢痕负荷、收缩期相位时间标准差(phaseSD)和带宽(BW)并用来评价心脏同步性。以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及随访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