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现新课程性质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omo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性、综合性和人文性是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性质的主要体现,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出这三个性质,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研究了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性质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新课程性质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都在研究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要想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就要让信息技术教学体现新课程性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内容设计不合理
  如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顺序的设计上存在着很大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面临着较大困难。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的连贯性特点。大多数教材的开篇通常都是计算机信息基础,而实际上,高中学生普遍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不愿意重复学习。因此,这样的开篇往往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1.2 课时设置不合理
  高中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学校通常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化科目上,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课时相对过少。课程标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规定是一周两个课时,然而,有许多学校只按照一周一课时来执行。而且,学习的内容和范围也有着很大程度的限制,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是相当困难的。
  1.3 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自身的兴趣和外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上有着较大差别。有的学生因为对于计算机比较感兴趣,或者从很早就开始接触,掌握了熟练的操作技能。而有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较晚,甚至是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上才开始接触计算机,当然不能立刻熟练的掌握操作技巧。学生在操作能力上的差距,也让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较大困难。
  2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性质的策略
  2.1 创设学习环境,体现基础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正在向信息化方向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也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让课程内容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性质的基础性体现。因此,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2 重视知识运用,体现综合性
  在设计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和程序时,要重视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以及应用的能力,并且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文化、道德伦理、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培养、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将三维目标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出发,进行问题的设计,问题的内容必须体现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在学生运用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适当进行指导和评价,推进三维培养目标的实现。
  2.3 拓展学生视野,体现人文性
  人文性是新课程性质的重要体现,教师要通过开拓学生的社会和文化视野,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人文特征。要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性特征,教师就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社会和文化视野得到拓展。要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
  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人文情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人文精神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在设计学校网站时,教师可以通过细节的设计体现对学校的崇敬之情,并且由此作为开端,向学生讲述母校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进而引出活动主题。在气氛的渲染下,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将人文精神作为评价的重要因素,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人文特性,有利于学习情境的创建,能够实现信息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3 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目标,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是新课程性质的重要体现。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体现新课程性质,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山东 寿光262700)
  参考文献:
  [1]周玳珈.由一次综合活动课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性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9(4).
  [2]任晓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
  [3]高林.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学周刊,2011(17).
  [4]张向军.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信息技术课程教法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2).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在各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其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是开设最多的一科。由于课程自身和各校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
通过用维生素E处理鲤鱼 ,并对鲤鱼体内的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 ,以及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行测定 ,通过机体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
铁路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发展,带动了桥梁施工方法的飞越,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化对桥梁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适合于铁路客运专线双线简支箱梁不同施工方法的比较,综合分析其优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对福建人的海外迁移活动来说,郑和下西洋不仅加深了福建人对海外的了解和认识,并为他们向东南亚一带迁移创造良好的海外环境,为当时
清前期,黄河治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皇帝、河督、内政大臣、沿河地方疆吏等各色人等纷纷在河务这一场域登台,围绕治河及其相关问题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纷呈的政治戏剧,其中以靳
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新医改方案实施过程中,人才短缺已成为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作为卫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