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突围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ss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玉的《九辨》一直被认为是开创中国文学“悲秋”主题之先河的诗作,而其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两句,更是“悲秋交响曲”中的主旋律。
  回望中国文坛,悲秋之音正如深秋时节的无边落木,纷纷扬扬缀满了两千多年的华夏文苑。为秋而悲者,并非始自宋玉——他至多只能算是一位领唱的歌手。
  从屈原的《湘夫人》中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曹丕的《燕歌行》中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从李煜《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到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到纳兰容若的《清平乐》中的“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悲秋情怀一直萦绕在古代文人的心头。
  翻开各种文学典籍,悲秋的主题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悲秋,被文人墨客一步步推向极致,进而成为诗词歌赋中独占鳌头的主题。
  逢秋必悲似已成为古代诗词中的一种定式。其实,又何止是“秋”的意蕴被固化,放眼望去,多少意象都被强加上定义的桎梏,成为某一特定情感的代名词。诸如杜鹃啼叫、猿猴哀鸣、大雁南飞……皆被某一固定的诠释所围困,仅剩下独一无二的解读。更有甚者,连本该活色生香的诗歌语言都囿于传统套路,一成不变。
  正如陆游于《老学庵笔记》中所言:“国初尚《文选》,故草必称‘王孙’,梅必呼‘驿史’,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如此风尚,导致诗人词家墨守成规,不思创新,以致千篇一律,俗不可耐。
  文学真该像这般困守旧辙吗?非也。正如白居易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是感情与时代擦碰的火花,感情是每一个个体独到的体悟,而每个人的感悟是各不相同的。即便是相同的情感类型,其感受的深度、广度也相去甚远。因此,文学需要的是“变”,是“新”,是“异”。惟有突破传统,才会不断将生命力倾注于文学之中。
  其实,需要突破的又何止是文学?中国文化之所以难以与我们的经济同步提升,这多少也同文学一样陷入了一种固化甚至僵化的套路之中。欲求振兴文化,就必须挣脱这些套路和桎梏,完成文化的突围。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知你是否还记得白石老人的感叹?正是因为囿于传统,他的早期画作模仿痕迹过重。倘若不是他及时认识到推陈出新的深远意义,以“十载关门”谋得衰年变法,也许世间便少了一位“画出自己的真面目”的大师。
  惟有突破傳统的樊笼,才能诞生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而要想突破重围,最重要的便是服从于自己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重蹈旧辙,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还是面对那秋色,面对那寂寥肃杀之景,李白却吟诵出“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刘禹锡则放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苏轼大加赞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他们的鼎鼎诗名,哪一个来自一味因循,来自萧规曹随?
  为什么看到秋天你只想到“征夫泪”“相思泪”“离人泪”的苦涩与缠绵,却想不到秋高气爽、万山红遍、果香满园的清新与陶然?
  将自己的真情融于物象,迸发出真知灼见,便能突破传统观念的围困,便是文化的新生。
  文化,需要继承传统,学会“扬”;亦要脱离窠臼,学会“弃”,以张扬自我的灵性。
  文化,惟有求新求变,方能突围而出,展现生机!
  【点评】
  作者由诗歌而至文学,由文学而至文化,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探究了中国文化中那些难以突破的定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旦陷入了一种固定套路,形成一种定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到了发展的尽头。只有打破这种定式,文化才有希望。而要打破这些定式和套路,就需要“文化人”真正做到“言为心声”“陈言务去”,让文学乃至文化变成一种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文章论据丰赡,文采斐然,理性与诗意交融。(王淦生点评)
其他文献
果绿色的沙发,搭配橘色的桌凳,走廊的墙面上挂着一幅幅色彩明亮的艺术作品,清新淡雅的基调,让人感觉如同身处某个美术馆。   这里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希瑟·斯蒂莫斯是这家医院的一名艺术治疗师,在这里从事艺术治疗工作已有20年。这家医院的“创意和治疗艺术服务”项目成立于1978年,是全美最早的儿童医院艺术治疗项目之一。医院的艺术治疗团队每年为超过两万名患者提供服务。   除希瑟外
我有一个富二代女友,毕业之后直接进了自己家的公司,从最底层的销售做起,刚开始的时候没人知道她的身份,跟团队中的其他同事也还算相安无事,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她是老总女儿”的消息很快就在办公室里传开,明里暗里,便多出了很多闲言碎语。   “难怪HR说没面试过她,原来是靠裙带关系进来的……”   “一看就没什么本事,绣花枕头一个,还不是靠爹……”   “怪不得她手上的大客户那么多,我们的资源怎
黑,渐渐布满了天空,夜的潮气在空气中慢慢地浸润着,扩散出隐隐的哀伤。夜幕像一条巨大的毯子,却没有星星的点缀。奶奶曾告诉我,如果她死去了,会变成小星星在天空中看着我。可是有时候星星和你捉迷藏,让你怎么也寻不到踪迹。奶奶,你在哪儿呢?  微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庞,思绪在回忆里游走,我坐在摇椅上摇啊摇啊,仿佛看见奶奶那慈祥的面容……  犹记得五岁那年,父母因为生活所迫要到外省去,于是我便由奶奶来抚养。爷爷
一  烈日炎炎,我快步走在一条新修好的柏油马路上,一边抱怨着天气酷热难耐,一边四处张望,希冀找到树荫避一避这毒辣的阳光。  可这刚刚修好的路旁还没种上树,更别谈树荫了。我只得安慰自己不久就到家了,不由加快了回家的脚步,转过一道弯,一对小小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大概是姐弟俩吧,弟弟拉着姐姐的衣角,撒娇道:“姐姐,我要在树荫下乘凉,天气这么热,我才不要走下去呢!”  小姑娘拍拍他的头,说道:“刚
差不多10年前,旅居北京的法国收藏家托马斯·苏文开始在北京周边的垃圾站回收被丢弃的照片胶卷,并逐一扫描、备案收藏,他用五年的时间收集了多达逾50万张照片。这些原本将被回收用于提炼银盐的35毫米彩色胶片,记录着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点滴,也记录着他们的摄影习惯,极大丰富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影像线索。  2012年,苏文从这些照片中梳理而成的《北京银矿》一经推出,即在国内引发强烈的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叫性命。  优秀的人会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则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出自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麦家的名言。“性命”“生命”和“使命”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
在这个世上,有些人辛苦了一辈子,依旧一事无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认不清自己的位置。要么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导致碌碌无为;要么太过贬低自己的实力,畏手畏脚导致无所作为。古语有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01 不高估自己,是一种境界   萧伯纳说过一句话:“人类老是高估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之价值。”人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总认为自己非常重要,总认为别人离不开我……殊不知,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关外清兵经常寇掠关隘,关内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斯文凋弊,整个大明朝的总体局势用兵荒马乱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这个时候,地方武装在与反武装的斗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将领及其优秀的作战部队。白杆兵就是比较著名的其中之一。所谓“白杆兵”,就是以持白杆长枪(长矛)为主的部队,其首领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唯一载入正史的女将军明末忠贞侯、四川总兵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父亲秦葵。
2020年,对于人类来说是异常艰难的。这一年,我们被迫隔离在家,被迫与人保持社交距离。但对宠物来说,却是无比幸福的。我们和它们相伴的日子变长了,关系也变得更亲密了,宠物成了我们唯一的“减压神器”。而在所有的宠物中,猫是最被人接受的,有数据显示,中国养猫人数高达7856万,世界排行第二。这场疫情,让很多人有了想养只貓的念头,也让很多人有了思考:我们与宠物之间的关系,到底是谁陪伴了谁?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清华大学一位教授赵家和的助学故事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赵家和教授一辈子生活简朴,不到10元的化纤毛衣一穿就是10多年。别看对自己抠门,他隐姓埋名捐出1500多万元,资助两千多名穷苦孩子上学。这件事直到他去世好几年后才被人知晓。   千金散尽只为助学,赵家和教授的人生境界令人敬佩。他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家和教授说,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