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视思维以及逻辑性的学科,同时小学数学也是为小学生未来学习打基础的重要学科,不应当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是应当对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以及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就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分析数学关系能力的研究做出探究,对当下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存在的缺失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若干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析解决数学关系;能力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将数学考试成绩水平作为衡量小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若小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解决能力,在进行问题解答的时候就会变得相当简便。数学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紧密结合组成了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数学题目的分析能力与题目阅读能力,是散发数学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完成数学问题解答的先决条件,而后者主要包括数学运算过程的检查能力,是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必要保障。
一、小学数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
1.思维力
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1]。小学生在理解数学题目时运用自身发散性思维,采用多元化的思路模式去解决问题。小学生高效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就是数学发散思维。但是由于当前教学模式缺乏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思考非常片面,出现错误的判断,无法高效率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十分重要。
2.閱读力
小学生获取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阅读。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保证其有效地在数学问题中找到解题的关键词,对数学问题的内在含义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顺利地解答数学问题。很多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题阅读的过程中往往马虎大意,不能准确地理解数学问题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检查力
小学生对现有的过程进行仔细的观察与校对就是检查,通过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的地方并及时改正。小学生良好检查能力能够帮助其在答题之后对自己的答题思路、答题过程以及答题结果进行检查校对,及时发现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且这也是应对小学生粗心大意的重要手段。
二、小学生数学分析解决数学关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提升阅读力
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所致,年幼的他们很少能够将注意力进行长时间的集中,答题过程中因为读题不够仔细而造成答题失败的问题不胜枚举。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抽象、准确以及严谨是其特征,在解题的过程中成功找到关键词是解题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当着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中可以以一个魔方为例,假设一个魔方棱长4 cm,这个魔方的表面积是多少?通过假设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找到题目中4 cm以及表面积这些关键词,进而成功、高效地解答出问题。
2.思维能力的提升
思考定式化严重是小学生的通病,在进行题目计算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采用常见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解答,视野受到很严重的限制。研究证明,进行数学问题解答必须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并且从中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小学数学“比例”一节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地图中3 cm表示实际的9 km的距离,那么这个地图的比例尺是?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会使用到两种方法,第一种用3 cm与9 km直接进行取比,得出1 cm等于3 km,再将km换算成cm,最终得到1∶300000比例值;第二种将km换算成cm进行取比。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还可以将两种单位同时换算成m、dm与cm,比较哪种方式解题最为直接简便,进而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力。
3.检查力的培养
小学生之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注意力都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检查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解题方面存在的错误。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对方的课后练习题,这样能够让小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的检查能力来发现同学练习题中存在的错误,并且在发现他人错误的时候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这种问题,进而使得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更加严谨。同时,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三个重要部分包括检查力、思考力以及阅读理解力,通过阅读,学生能找到题目中存在的关键词,随后学生发挥思考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研究,经过检查,学生可以及时地找到数学题目中的陷阱,查漏补缺。对学生这三种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促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牛玉柏,张丽芬,肖帅,等.小学生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数学能力的关系:抑制控制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8(2):344-350.
注:本论文系天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TS[2018]LX161的研究成果。
编辑 郭小琴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析解决数学关系;能力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将数学考试成绩水平作为衡量小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若小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解决能力,在进行问题解答的时候就会变得相当简便。数学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紧密结合组成了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数学题目的分析能力与题目阅读能力,是散发数学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完成数学问题解答的先决条件,而后者主要包括数学运算过程的检查能力,是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必要保障。
一、小学数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
1.思维力
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1]。小学生在理解数学题目时运用自身发散性思维,采用多元化的思路模式去解决问题。小学生高效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就是数学发散思维。但是由于当前教学模式缺乏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思考非常片面,出现错误的判断,无法高效率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十分重要。
2.閱读力
小学生获取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阅读。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保证其有效地在数学问题中找到解题的关键词,对数学问题的内在含义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顺利地解答数学问题。很多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题阅读的过程中往往马虎大意,不能准确地理解数学问题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检查力
小学生对现有的过程进行仔细的观察与校对就是检查,通过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错误的地方并及时改正。小学生良好检查能力能够帮助其在答题之后对自己的答题思路、答题过程以及答题结果进行检查校对,及时发现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且这也是应对小学生粗心大意的重要手段。
二、小学生数学分析解决数学关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提升阅读力
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所致,年幼的他们很少能够将注意力进行长时间的集中,答题过程中因为读题不够仔细而造成答题失败的问题不胜枚举。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抽象、准确以及严谨是其特征,在解题的过程中成功找到关键词是解题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当着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进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中可以以一个魔方为例,假设一个魔方棱长4 cm,这个魔方的表面积是多少?通过假设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找到题目中4 cm以及表面积这些关键词,进而成功、高效地解答出问题。
2.思维能力的提升
思考定式化严重是小学生的通病,在进行题目计算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采用常见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解答,视野受到很严重的限制。研究证明,进行数学问题解答必须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并且从中找到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小学数学“比例”一节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地图中3 cm表示实际的9 km的距离,那么这个地图的比例尺是?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会使用到两种方法,第一种用3 cm与9 km直接进行取比,得出1 cm等于3 km,再将km换算成cm,最终得到1∶300000比例值;第二种将km换算成cm进行取比。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还可以将两种单位同时换算成m、dm与cm,比较哪种方式解题最为直接简便,进而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力。
3.检查力的培养
小学生之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注意力都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检查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解题方面存在的错误。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对方的课后练习题,这样能够让小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的检查能力来发现同学练习题中存在的错误,并且在发现他人错误的时候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这种问题,进而使得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更加严谨。同时,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三个重要部分包括检查力、思考力以及阅读理解力,通过阅读,学生能找到题目中存在的关键词,随后学生发挥思考力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研究,经过检查,学生可以及时地找到数学题目中的陷阱,查漏补缺。对学生这三种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促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牛玉柏,张丽芬,肖帅,等.小学生近似数量系统敏锐度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数学能力的关系:抑制控制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8(2):344-350.
注:本论文系天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TS[2018]LX161的研究成果。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