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星期的课例研究活动中,笔者一共三次执教了高二选修教材中的《都江堰》一课。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是过后觉得非常充实和快乐,因为感觉自己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在这里,笔者主要借这次课例研究谈谈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 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都江堰》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中的一篇课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笔者考虑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1)“课程标准”对选修教材散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文学修养;理解作品内涵,探索作品丰富意蕴,以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思想内容并作评价;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把握其艺术个性。(2)课文所处的单元知识话题是“现代散文的小与大”,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以小见大”的写法。由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 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2. 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3. 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写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体会文中蕴含的对李冰父子为民造福实业精神的赞美。
4. 理解现代散文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及文化散文的基本特点。
可是,经过仔细分析,笔者发现这个教学目标存在一些问题:(1)表述累赘,不够简练,如第1点中“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文本结构”是同一层面的东西,重复表述显得有些累赘;(2)笼统宽泛,不够具体,如没有明确文化散文的基本特点;(3)思路不清,表达混乱,如第2点中对比手法的学习和作品深刻含义句子的体会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不适合放在一起;(4)比较主观,忽略学情,如第4点中散文的以小见大写法和文化散文的基本特点在本课的学习中很难真正达成。
基于以上的考虑,为了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笔者注重对学情的了解和研究。笔者在授课前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不左右学生思维。在学生自读课文后,笔者对他们进行了学前检测,了解哪些是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哪些是有疑问并且无法解决的,哪些是比较欣赏和有些感悟的,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整理。在此基础上,笔者把教学目标修改为:
1. 阅读文本,能独立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比较正确地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2. 比较准确地找出并理解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并能作出阐释。
3. 初步了解文化散文以小见大的写法、由物到人的内涵提升、由叙到议的深度思考。
改动后的教学目标表述更为严谨和简练,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如原来的第4点改为修改后的第3点,其中将“理解”改为“初步了解”,显得更科学合理;将“文化散文的基本特点”改成“由物到人的内涵提升、由叙到议的深度思考”,就更具体明确。又如第2点,因为通过学前检测,笔者已经充分了解了“对于学生而言,文章哪些是含义丰富并且难以理解的句子”,所以可以在教学设计中抓住重点,从而使目标能够真正落实。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且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预设教学目标。可是在预设的时候,教师通常都没有充分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主体需要,以致造成学与教的脱离。所以说确立教学目标除了要充分尊重“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关注教材本身的特点外,还要充分关注学情。
二、 关于课堂讨论的组织
课堂讨论是目前语文课堂比较普遍的活动形式,在诸多课堂教学活动中,它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如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发展思维能力等。而实际上,有些课堂讨论的价值还值得探讨。经过这次施教,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两点体会。
(一) 精心选择讨论的内容
进行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先要设计好讨论的内容。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作为课堂讨论的“总指挥”,我们要精心选择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内容,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要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每一个学生的思索,教师也可以从中起到点拨的作用。同时,讨论的内容要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教师选择的讨论题难易度要高于全班的平均水平。这样既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又让学生乐于参与,从而达到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
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时候,教师捧着教材和参考资料绞尽脑汁地设计讨论内容。笔者也是这样。笔者认为《都江堰》第一部分“都江堰社会功用的叙述”和第二部分“对都江堰壮观景象的描绘”,是第三部分“对李冰父子伟大精魂议论思考”的铺垫,所以文章的重难点是第三部分。于是,课堂上笔者带着学生一起梳理了课文的前两部分,而对第三部分设计了一个讨论题: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是如何评价李冰父子的?可是课堂讨论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通过课后反思,笔者认为这样的讨论内容存在以下问题:问题设计来自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预设问题指向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身,研究了教材,可是缺乏对学生的研究,以至于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不够,学生生成的空间很少。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讨论问题的设计应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时,学前检测又能派上用场了。笔者再一次利用学前检测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已掌握以下课文内容:对都江堰社会功能的感知;对都江堰水流魅力的感受。同时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问是:作者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是不是把长城贬得太低了?文章标题是“都江堰”,为什么用那么大篇幅写李冰?文中一些语意丰富的或看似矛盾的句子怎么理解?据此,笔者此后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作者用“最激动人心”这个词来形容都江堰,你同意吗?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由。(2)为什么要引入长城作为比较对象?有没有贬抑长城之意?(3)作者用这么大的篇幅来写李冰,那么李冰身上到底有哪些“最激动人心”的文化内涵?这些问题来源于学前检测中对学生疑问的调查,同时经过了筛选提炼,能指向文本理解的核心问题,所以是有价值的。此外,课堂教学内容的预设来自学生的疑问,因而也能保证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生成。事实也证明,选择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两次后测的比较可以清楚了解到这一点)。所以,从学生的问题中归纳、提炼出讨论问题,不失为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做法。而这也是“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体现。
(二) 围绕语文问题进行讨论
确定了有价值的、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并不表示课堂讨论就能有效进行。在实际讨论过程和最后的交流发言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抛开文本架空分析,任意拓展延伸。下面是学生对“李冰身上到底有哪些‘最激动人心’的文化内涵”这一问题讨论后进行汇报交流的教学片段实录:
生1他首先是一个执政为民的人,他以民为本。其次就是他还很勤奋,很执著,还是一个清廉无私的人。这是他身上激动人心的东西。
生2他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他十分智慧,知道根据四川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绘制水系图谱,使当地不再有旱涝灾害,让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同时,他是一个质朴的人,他担任蜀地郡守,不像其他官吏那样只顾自己享受,而是马上让自己成为一个水利科学家,能够为当地的农民服务。
生3他是一个实干型的政治家,但是他又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官员认为他是愚笨的;而在百姓们看来,都江堰造福千年,显现了他的大智慧。
生4“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这说明他始终和其他官员在斗争,“失败了”可能是他一直被其他官员压制着,“胜利了”我想是他得到了民心。这里我看出的是他不屈服权贵,敢做敢为。
学生没有抓住文本深入理解,对李冰的“勤奋”“责任感”“敢做敢为”等评价缺乏足够的依据,而认为他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以及说他始终和其他官员在斗争等看法显然有违文章原意。这反映了学生还没有熟读课文,没有很好地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没有很好地理解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讨论,其价值也就打了很大折扣。
这次讨论启示笔者更多地去关注学生是否忽视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并根据学生情况相应地进行引导。在此后的教学中,笔者在学生讨论前重点强调了讨论要求,如“仔细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独立思考,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分析,并在旁边最好简单点评”。除此之外,笔者还提供了一组句子,让学生结合这些句子来讨论。
(1) 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他要实施的事,既具体又质朴。
(2) 没有证据可以说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3) 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4)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
(5) 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这些语意比较丰富的、看似矛盾的句子,是学前检测中了解到的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把它们呈现出来,就是提醒部分学生要注意对这些句子的解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抓住文本进行分析,同时也解决了课前学生的疑问。这又再一次印证了“以学定教”教育理念的魅力。改进授课时,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请看以下教学片段实录。
生1第19段中说:“他大智,又大愚。他大拙,又大巧。”我觉得他大愚是他不像其他人一样这么追求权重名利;他大智是利用自己的智慧为人民造福。他大拙是他凭自己的踏实,得出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他大巧是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他以最简单的那个思想解决复杂的问题。
生2“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这是因为当时的两种政治走向:一种是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官场上流行的都是那种尸位素餐的官僚;还有一种是因官位而成为一名实践科学家。他失败,因为他代表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胜利,因为他把都江堰治理得很好,都江堰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为老百姓真正谋到了福利。李冰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务实的、质朴的、能够坚守自己岗位的人。
生3“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乐观,一是因为李冰代表的是一种清新的政治取向、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且有一位汉代的学者懂得李冰的心意,由李冰到汉代的水官,这是一种承续;二是因为都江堰的灌溉,带给人们永久性的滋润,这种滋润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而这种精神的传续,使中国的历史也有一种乐观。
显然,这次交流发言都能立足于文本,同时又有适当的延伸。相比于前一次,这次讨论有很大的进步,是有价值的,也是成功的。
总的来说,“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对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以学定教”,对学生学情的检测、分析和有效利用十分重要,因为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让课堂讨论更有效都离不开这一点。这是这次课例研究带给笔者的重要启示。
一、 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
《都江堰》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中的一篇课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笔者考虑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1)“课程标准”对选修教材散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文学修养;理解作品内涵,探索作品丰富意蕴,以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思想内容并作评价;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把握其艺术个性。(2)课文所处的单元知识话题是“现代散文的小与大”,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以小见大”的写法。由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 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2. 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3. 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写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体会文中蕴含的对李冰父子为民造福实业精神的赞美。
4. 理解现代散文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及文化散文的基本特点。
可是,经过仔细分析,笔者发现这个教学目标存在一些问题:(1)表述累赘,不够简练,如第1点中“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文本结构”是同一层面的东西,重复表述显得有些累赘;(2)笼统宽泛,不够具体,如没有明确文化散文的基本特点;(3)思路不清,表达混乱,如第2点中对比手法的学习和作品深刻含义句子的体会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不适合放在一起;(4)比较主观,忽略学情,如第4点中散文的以小见大写法和文化散文的基本特点在本课的学习中很难真正达成。
基于以上的考虑,为了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笔者注重对学情的了解和研究。笔者在授课前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不左右学生思维。在学生自读课文后,笔者对他们进行了学前检测,了解哪些是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哪些是有疑问并且无法解决的,哪些是比较欣赏和有些感悟的,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整理。在此基础上,笔者把教学目标修改为:
1. 阅读文本,能独立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比较正确地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2. 比较准确地找出并理解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并能作出阐释。
3. 初步了解文化散文以小见大的写法、由物到人的内涵提升、由叙到议的深度思考。
改动后的教学目标表述更为严谨和简练,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如原来的第4点改为修改后的第3点,其中将“理解”改为“初步了解”,显得更科学合理;将“文化散文的基本特点”改成“由物到人的内涵提升、由叙到议的深度思考”,就更具体明确。又如第2点,因为通过学前检测,笔者已经充分了解了“对于学生而言,文章哪些是含义丰富并且难以理解的句子”,所以可以在教学设计中抓住重点,从而使目标能够真正落实。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且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预设教学目标。可是在预设的时候,教师通常都没有充分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主体需要,以致造成学与教的脱离。所以说确立教学目标除了要充分尊重“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关注教材本身的特点外,还要充分关注学情。
二、 关于课堂讨论的组织
课堂讨论是目前语文课堂比较普遍的活动形式,在诸多课堂教学活动中,它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如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发展思维能力等。而实际上,有些课堂讨论的价值还值得探讨。经过这次施教,笔者想就此问题谈两点体会。
(一) 精心选择讨论的内容
进行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先要设计好讨论的内容。内容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质量,所以,作为课堂讨论的“总指挥”,我们要精心选择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内容,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要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每一个学生的思索,教师也可以从中起到点拨的作用。同时,讨论的内容要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教师选择的讨论题难易度要高于全班的平均水平。这样既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又让学生乐于参与,从而达到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
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时候,教师捧着教材和参考资料绞尽脑汁地设计讨论内容。笔者也是这样。笔者认为《都江堰》第一部分“都江堰社会功用的叙述”和第二部分“对都江堰壮观景象的描绘”,是第三部分“对李冰父子伟大精魂议论思考”的铺垫,所以文章的重难点是第三部分。于是,课堂上笔者带着学生一起梳理了课文的前两部分,而对第三部分设计了一个讨论题: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是如何评价李冰父子的?可是课堂讨论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通过课后反思,笔者认为这样的讨论内容存在以下问题:问题设计来自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预设问题指向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身,研究了教材,可是缺乏对学生的研究,以至于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不够,学生生成的空间很少。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讨论问题的设计应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时,学前检测又能派上用场了。笔者再一次利用学前检测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已掌握以下课文内容:对都江堰社会功能的感知;对都江堰水流魅力的感受。同时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问是:作者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是不是把长城贬得太低了?文章标题是“都江堰”,为什么用那么大篇幅写李冰?文中一些语意丰富的或看似矛盾的句子怎么理解?据此,笔者此后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作者用“最激动人心”这个词来形容都江堰,你同意吗?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由。(2)为什么要引入长城作为比较对象?有没有贬抑长城之意?(3)作者用这么大的篇幅来写李冰,那么李冰身上到底有哪些“最激动人心”的文化内涵?这些问题来源于学前检测中对学生疑问的调查,同时经过了筛选提炼,能指向文本理解的核心问题,所以是有价值的。此外,课堂教学内容的预设来自学生的疑问,因而也能保证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生成。事实也证明,选择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学效果好多了(通过两次后测的比较可以清楚了解到这一点)。所以,从学生的问题中归纳、提炼出讨论问题,不失为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做法。而这也是“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体现。
(二) 围绕语文问题进行讨论
确定了有价值的、学生有话可说的问题,并不表示课堂讨论就能有效进行。在实际讨论过程和最后的交流发言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抛开文本架空分析,任意拓展延伸。下面是学生对“李冰身上到底有哪些‘最激动人心’的文化内涵”这一问题讨论后进行汇报交流的教学片段实录:
生1他首先是一个执政为民的人,他以民为本。其次就是他还很勤奋,很执著,还是一个清廉无私的人。这是他身上激动人心的东西。
生2他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他十分智慧,知道根据四川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绘制水系图谱,使当地不再有旱涝灾害,让四川成为天府之国。同时,他是一个质朴的人,他担任蜀地郡守,不像其他官吏那样只顾自己享受,而是马上让自己成为一个水利科学家,能够为当地的农民服务。
生3他是一个实干型的政治家,但是他又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官员认为他是愚笨的;而在百姓们看来,都江堰造福千年,显现了他的大智慧。
生4“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这说明他始终和其他官员在斗争,“失败了”可能是他一直被其他官员压制着,“胜利了”我想是他得到了民心。这里我看出的是他不屈服权贵,敢做敢为。
学生没有抓住文本深入理解,对李冰的“勤奋”“责任感”“敢做敢为”等评价缺乏足够的依据,而认为他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以及说他始终和其他官员在斗争等看法显然有违文章原意。这反映了学生还没有熟读课文,没有很好地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价值取向,没有很好地理解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讨论,其价值也就打了很大折扣。
这次讨论启示笔者更多地去关注学生是否忽视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并根据学生情况相应地进行引导。在此后的教学中,笔者在学生讨论前重点强调了讨论要求,如“仔细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独立思考,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分析,并在旁边最好简单点评”。除此之外,笔者还提供了一组句子,让学生结合这些句子来讨论。
(1) 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他要实施的事,既具体又质朴。
(2) 没有证据可以说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3) 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4)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
(5) 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这些语意比较丰富的、看似矛盾的句子,是学前检测中了解到的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关键。把它们呈现出来,就是提醒部分学生要注意对这些句子的解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够抓住文本进行分析,同时也解决了课前学生的疑问。这又再一次印证了“以学定教”教育理念的魅力。改进授课时,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请看以下教学片段实录。
生1第19段中说:“他大智,又大愚。他大拙,又大巧。”我觉得他大愚是他不像其他人一样这么追求权重名利;他大智是利用自己的智慧为人民造福。他大拙是他凭自己的踏实,得出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他大巧是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他以最简单的那个思想解决复杂的问题。
生2“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这是因为当时的两种政治走向:一种是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官场上流行的都是那种尸位素餐的官僚;还有一种是因官位而成为一名实践科学家。他失败,因为他代表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胜利,因为他把都江堰治理得很好,都江堰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为老百姓真正谋到了福利。李冰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务实的、质朴的、能够坚守自己岗位的人。
生3“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乐观,一是因为李冰代表的是一种清新的政治取向、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且有一位汉代的学者懂得李冰的心意,由李冰到汉代的水官,这是一种承续;二是因为都江堰的灌溉,带给人们永久性的滋润,这种滋润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而这种精神的传续,使中国的历史也有一种乐观。
显然,这次交流发言都能立足于文本,同时又有适当的延伸。相比于前一次,这次讨论有很大的进步,是有价值的,也是成功的。
总的来说,“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对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以学定教”,对学生学情的检测、分析和有效利用十分重要,因为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让课堂讨论更有效都离不开这一点。这是这次课例研究带给笔者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