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彦伦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北京市杰出校长等荣誉。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重孰轻、分野何在、如何配合的探索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文中简称首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长期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对当代中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他提出,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的两翼,两者在实践中缺一不可,且相互渗透,因而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共同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他。
两种教育,殊途同归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在首师大附中倡导“123教育”,即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两种精神、三种能力”。请问分别指的是什么?
石彦伦(以下简称石):“123教育”是我校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制订的培养目标,也是我校的办学精神。“一种意识”即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两种精神”即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刻苦学习精神;“三种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三项加在一起,就是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记:您认为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包括哪些?
石: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要联系时代和环境特征。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知识面宽,聪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不再局限于学校,因而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与时代和环境联系得更紧密,所以,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当代中学生更聪明。
第二,更受关注。我国自古有重教传统,但当代中学生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家庭对独生子女期望更高,另一方面是国家更重视教育。孩子受关注本来是好事,但关注的方式不对也造成了许多问题,比如,有些十七八岁的孩子,还从来没有叠过被子,更多的中学生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以为常,生活能力和抗挫能力相当弱。
“123教育”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仅靠学校是不行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而深刻。
记:您为什么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呢?
石:家庭教育侧重于对孩子心理、品德的塑造,对孩子的是非观念的确立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家长是孩子课堂外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甚至决定了孩子长大后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相比而言,学校教育侧重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发智慧等方面,也很重要,但在学生理智尚不健全、抽象思维尚弱的年龄,家庭教育更有效。
记:当孩子上了中学高年级,是否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
石:形象地说,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支点支撑起一个教育的平面,无论哪一个支点缺失,教育都会出现危险的倾斜。进一步说,我认为家庭和学校与孩子的关系更为密切,是教育的“两翼”,而社会更像“试飞场”,帮助孩子演练技能、积累经验。孩子上了中学高年级,家庭和学校的功能不变,而社会教育的份额迅速增大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管在形式、内容上有区别,但是殊途同归,目标都是把孩子培养成有能力、有幸福感的人,所以配合相当重要。
分歧难免,加强沟通
记:您刚才说,时代的变迁使当代中学生具备了新的特点,同处这个时代的家长又有哪些变化呢?
石:我觉得最明显的变化是家长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了,因而家长的权威性越来越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家长文化水平提高,使家庭教育的水平水涨船高,同时带动学校教育进入教育的更高境界。但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老师的分歧明显化、尖锐化。当家长的权威性增强,势必挑战老师的权威,因为利益不同、出发点不同,对孩子的期望也不同,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我认为,家长与老师在教育上有分歧是好事,是成熟的表现,也是融合的开始,但要加强沟通,避免误会和冷战。
第二,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中国家长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家长是大专生,孩子至少要读本科;家长是研究生,孩子就要读博士;家长是教授,那么孩子当副教授就是失败。年轻的家长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在哪儿?有人说在小学,有人说在幼儿园,有人说在摇篮里,甚至有人说在妈妈的子宫里。这些说法看上去是重视教育,其实是盲从。考不上大学就是教育失败吗?很难讲。家长用自己的想法替孩子规划未来,有失片面,也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快乐和人生的幸福感。
第三,攀比之风严重。中国人爱面子,在培养孩子方面,中国家长尤其爱面子。这是缺乏理智的表现,更深刻的原因是家长不注重自我成长,认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替自己挣面子。很多时候,家长的攀比纯属浪费。比如,我发现学生的书包一个比一个新,还常换,就问学生是否在意书包的好坏。学生都说无所谓。再问家长,为什么花这冤枉钱?家长说,我的孩子用的东西不能比别人差!
记:您认为家长应该怎样与老师沟通?
石:家长与老师的分歧是角色所决定的:老师更理智一点,有相对完整、科学的教育理念,遇事冷静、客观;家长更重亲情,对孩子呵护得更周到。我认为,家长与老师沟通,应克制自己的护犊之情,要耐心倾听老师对孩子的分析,然后提供老师不知道的信息,双方共同分析孩子的问题在哪儿,既不能袒护孩子,也不能对老师的批评照单全收。当然,老师也要多体会家长的心情,从感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的交流才是坦诚的、有建设意义的。
举个有趣的例子。老师对家长说,你的孩子很聪明,有创新意识,写英语书法作业时,把三支笔绑在一起,写一行等于写三行,效率大大提高,不过投机取巧不行。家长一听就急了:“这事我了解清楚了,明明是绑了两支笔,怎么能说三支呢?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事实。”老师被抢白得哑口无言。夸大事实固然不对,但绑两支笔还是绑三支笔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孩子有厌学心理。
记:本刊上一期讨论了“代写作业”的话题,得出的结论是,学生之所以找人代写作业,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石:我校也有家长代孩子写作业,说是为孩子减负,腾出时间让孩子发展个人兴趣。我认为家长这样做欠妥。首先,家长代孩子写作业对孩子影响不好。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会简单地认为,自己的事情可以推给别人做,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没有责任心,甚至干脆认为学习是家长的事。其次,家长代孩子写作业是弄虚作假行为,是欺骗老师,因而是不道德的,家长给孩子做了一个很坏的示范。再次,关于学生要不要写作业、作业量多大为宜、作业形式要不要改变、变成什么样等问题,家长应该直接跟老师沟通,与老师共同分析孩子的特殊性,探讨什么样的作业对孩子更有效。这样,既光明正大地解决了问题,又维护了老师的权威,何乐而不为呢?
记: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但怎样才算成才,家长的观念却很模糊,有的甚至以为考上大学就算成才。您认为家长应该树立怎样的成才观?
石:“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至今还有不少家长效仿,在名校周边买房子、择校、陪读……好像家长为了孩子受教育的事殚精竭虑是中国的传统。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龙生九子”“因材施教”才是中国教育传统的精髓。比如,鲁迅、老舍都是智者,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就很低调、很实际,认为孩子自食其力,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可以了。
我常常跟家长们讲,一只手有五根手指,缺了哪根都叫残疾。五根手指头长短不一,各司其职,结构完整,布局科学,如果一只手有五根大拇指,恐怕连筷子都拿不住。培养孩子也是这样。社会是一个更大的结构,由各个阶层组成,各个阶层都需要人去工作,缺了哪个方面,社会都会出问题。家长都想让孩子当白领,那蓝领谁去当?再者说,当白领一定比当蓝领风光吗?孩子动手能力强,做技师是不错的选择;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强,可以做学问,搞研究;孩子体能好,有文体特长,从事文体工作不是适得其所吗?家长规划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要用一个模式去套。孩子是不一样的,有强项就有弱项,扬长避短才是成才之道。
出国留学,不宜过早
记:现在出国留学是热门话题,不仅出国读大学,而且出国读高中、初中的也大有人在。作为中学校长,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不是觉得人才流失挺可惜的?
石:不可惜。出国留学是孩子的一条成才之路,应该鼓励。有人说孩子出国留学是不爱国,是人才流失。我不这么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时候,国外有许多80后、90后留学生自愿担当护旗手,那是不爱国吗?我看比国内的同龄人更爱国。出国留学是利用国外的优质资源,为中国培养人才,就像钱学森那样,回国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哪里是什么人才流失?有些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发展,我们也应该尊重。中国是大国,应该有这个气度。
但是有一个观念一定要明确: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出国留学。比如,学古汉语、中国历史这样的专业,出国干什么?别以为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有些家长认为出国是“镀金”,别人镀咱也镀,盲目跟风,不仅花了大笔冤枉钱,还给孩子造成很多麻烦。
记:国外的教育资源一定比国内的更优良吗?
石:从世界排名来看,中国的大学明显落后,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这样的国内名校,排名也靠后,甚至在亚洲都排不到前列。这是事实,应该理性地看待。所以,有条件的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享受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应该鼓励,至少不去非议。
记:那么,您支持初中学生留学吗?
石: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和家庭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清末就有一批学童出国留学,其中就有詹天佑,是留学成功的例子。如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语言过关,意志坚强,善于适应环境,国外又有亲戚照顾,那出国留学可能麻烦少一些,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我建议家长至少等到孩子初中毕业再送他出去。小孩子一个人远渡重洋,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对他的成长来说是一种损失。家庭教育更是谈不上,家长甚至不能履行监护人的职责,所以一定要慎重。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初中毕业时,孩子15~16岁,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品行基本成型,民族文化和家庭教育的熏陶已使孩子形成了基本的中国观念和中国心理。此时出国留学,孩子才能冷静地面对异族文化,才能有比较准确的价值判断,接受起来才能有所取舍。中国有些小留学生在国外被称为“香蕉人”,皮肤是黄的,难以融入西方社会,心却是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都是西方的,又与中国社会格格不入,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记:之前本刊采访过很多教育界人士,大家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完全可以在国内享受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教育,打好基础以后再出国深造。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心智成长还是学业增进都是比较理想的路线图。
石:我国的教育体系与国外的教育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就学科教学而言,我国的基础教育不输于任何国家。我再强调一遍:基础教育阶段,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如果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人格和心理有扭曲的危险,家长不可不防。
【编辑:陈彤】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北京市杰出校长等荣誉。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重孰轻、分野何在、如何配合的探索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文中简称首师大附中)校长石彦伦长期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对当代中学生的特点了如指掌。他提出,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的两翼,两者在实践中缺一不可,且相互渗透,因而老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共同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他。
两种教育,殊途同归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在首师大附中倡导“123教育”,即培养学生的“一种意识、两种精神、三种能力”。请问分别指的是什么?
石彦伦(以下简称石):“123教育”是我校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制订的培养目标,也是我校的办学精神。“一种意识”即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两种精神”即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刻苦学习精神;“三种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三项加在一起,就是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记:您认为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包括哪些?
石: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要联系时代和环境特征。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知识面宽,聪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不再局限于学校,因而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与时代和环境联系得更紧密,所以,与我们这一代人相比,当代中学生更聪明。
第二,更受关注。我国自古有重教传统,但当代中学生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家庭对独生子女期望更高,另一方面是国家更重视教育。孩子受关注本来是好事,但关注的方式不对也造成了许多问题,比如,有些十七八岁的孩子,还从来没有叠过被子,更多的中学生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以为常,生活能力和抗挫能力相当弱。
“123教育”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仅靠学校是不行的,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而深刻。
记:您为什么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呢?
石:家庭教育侧重于对孩子心理、品德的塑造,对孩子的是非观念的确立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家长是孩子课堂外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甚至决定了孩子长大后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相比而言,学校教育侧重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发智慧等方面,也很重要,但在学生理智尚不健全、抽象思维尚弱的年龄,家庭教育更有效。
记:当孩子上了中学高年级,是否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
石:形象地说,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支点支撑起一个教育的平面,无论哪一个支点缺失,教育都会出现危险的倾斜。进一步说,我认为家庭和学校与孩子的关系更为密切,是教育的“两翼”,而社会更像“试飞场”,帮助孩子演练技能、积累经验。孩子上了中学高年级,家庭和学校的功能不变,而社会教育的份额迅速增大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管在形式、内容上有区别,但是殊途同归,目标都是把孩子培养成有能力、有幸福感的人,所以配合相当重要。
分歧难免,加强沟通
记:您刚才说,时代的变迁使当代中学生具备了新的特点,同处这个时代的家长又有哪些变化呢?
石:我觉得最明显的变化是家长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了,因而家长的权威性越来越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家长文化水平提高,使家庭教育的水平水涨船高,同时带动学校教育进入教育的更高境界。但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老师的分歧明显化、尖锐化。当家长的权威性增强,势必挑战老师的权威,因为利益不同、出发点不同,对孩子的期望也不同,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我认为,家长与老师在教育上有分歧是好事,是成熟的表现,也是融合的开始,但要加强沟通,避免误会和冷战。
第二,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中国家长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家长是大专生,孩子至少要读本科;家长是研究生,孩子就要读博士;家长是教授,那么孩子当副教授就是失败。年轻的家长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在哪儿?有人说在小学,有人说在幼儿园,有人说在摇篮里,甚至有人说在妈妈的子宫里。这些说法看上去是重视教育,其实是盲从。考不上大学就是教育失败吗?很难讲。家长用自己的想法替孩子规划未来,有失片面,也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快乐和人生的幸福感。
第三,攀比之风严重。中国人爱面子,在培养孩子方面,中国家长尤其爱面子。这是缺乏理智的表现,更深刻的原因是家长不注重自我成长,认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替自己挣面子。很多时候,家长的攀比纯属浪费。比如,我发现学生的书包一个比一个新,还常换,就问学生是否在意书包的好坏。学生都说无所谓。再问家长,为什么花这冤枉钱?家长说,我的孩子用的东西不能比别人差!
记:您认为家长应该怎样与老师沟通?
石:家长与老师的分歧是角色所决定的:老师更理智一点,有相对完整、科学的教育理念,遇事冷静、客观;家长更重亲情,对孩子呵护得更周到。我认为,家长与老师沟通,应克制自己的护犊之情,要耐心倾听老师对孩子的分析,然后提供老师不知道的信息,双方共同分析孩子的问题在哪儿,既不能袒护孩子,也不能对老师的批评照单全收。当然,老师也要多体会家长的心情,从感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的交流才是坦诚的、有建设意义的。
举个有趣的例子。老师对家长说,你的孩子很聪明,有创新意识,写英语书法作业时,把三支笔绑在一起,写一行等于写三行,效率大大提高,不过投机取巧不行。家长一听就急了:“这事我了解清楚了,明明是绑了两支笔,怎么能说三支呢?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事实。”老师被抢白得哑口无言。夸大事实固然不对,但绑两支笔还是绑三支笔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孩子有厌学心理。
记:本刊上一期讨论了“代写作业”的话题,得出的结论是,学生之所以找人代写作业,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石:我校也有家长代孩子写作业,说是为孩子减负,腾出时间让孩子发展个人兴趣。我认为家长这样做欠妥。首先,家长代孩子写作业对孩子影响不好。孩子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会简单地认为,自己的事情可以推给别人做,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没有责任心,甚至干脆认为学习是家长的事。其次,家长代孩子写作业是弄虚作假行为,是欺骗老师,因而是不道德的,家长给孩子做了一个很坏的示范。再次,关于学生要不要写作业、作业量多大为宜、作业形式要不要改变、变成什么样等问题,家长应该直接跟老师沟通,与老师共同分析孩子的特殊性,探讨什么样的作业对孩子更有效。这样,既光明正大地解决了问题,又维护了老师的权威,何乐而不为呢?
记: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但怎样才算成才,家长的观念却很模糊,有的甚至以为考上大学就算成才。您认为家长应该树立怎样的成才观?
石:“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至今还有不少家长效仿,在名校周边买房子、择校、陪读……好像家长为了孩子受教育的事殚精竭虑是中国的传统。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龙生九子”“因材施教”才是中国教育传统的精髓。比如,鲁迅、老舍都是智者,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就很低调、很实际,认为孩子自食其力,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可以了。
我常常跟家长们讲,一只手有五根手指,缺了哪根都叫残疾。五根手指头长短不一,各司其职,结构完整,布局科学,如果一只手有五根大拇指,恐怕连筷子都拿不住。培养孩子也是这样。社会是一个更大的结构,由各个阶层组成,各个阶层都需要人去工作,缺了哪个方面,社会都会出问题。家长都想让孩子当白领,那蓝领谁去当?再者说,当白领一定比当蓝领风光吗?孩子动手能力强,做技师是不错的选择;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强,可以做学问,搞研究;孩子体能好,有文体特长,从事文体工作不是适得其所吗?家长规划孩子的未来,千万不要用一个模式去套。孩子是不一样的,有强项就有弱项,扬长避短才是成才之道。
出国留学,不宜过早
记:现在出国留学是热门话题,不仅出国读大学,而且出国读高中、初中的也大有人在。作为中学校长,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不是觉得人才流失挺可惜的?
石:不可惜。出国留学是孩子的一条成才之路,应该鼓励。有人说孩子出国留学是不爱国,是人才流失。我不这么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时候,国外有许多80后、90后留学生自愿担当护旗手,那是不爱国吗?我看比国内的同龄人更爱国。出国留学是利用国外的优质资源,为中国培养人才,就像钱学森那样,回国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哪里是什么人才流失?有些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发展,我们也应该尊重。中国是大国,应该有这个气度。
但是有一个观念一定要明确: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出国留学。比如,学古汉语、中国历史这样的专业,出国干什么?别以为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有些家长认为出国是“镀金”,别人镀咱也镀,盲目跟风,不仅花了大笔冤枉钱,还给孩子造成很多麻烦。
记:国外的教育资源一定比国内的更优良吗?
石:从世界排名来看,中国的大学明显落后,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这样的国内名校,排名也靠后,甚至在亚洲都排不到前列。这是事实,应该理性地看待。所以,有条件的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享受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应该鼓励,至少不去非议。
记:那么,您支持初中学生留学吗?
石: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和家庭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清末就有一批学童出国留学,其中就有詹天佑,是留学成功的例子。如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语言过关,意志坚强,善于适应环境,国外又有亲戚照顾,那出国留学可能麻烦少一些,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我建议家长至少等到孩子初中毕业再送他出去。小孩子一个人远渡重洋,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对他的成长来说是一种损失。家庭教育更是谈不上,家长甚至不能履行监护人的职责,所以一定要慎重。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初中毕业时,孩子15~16岁,人生观、价值观、个人品行基本成型,民族文化和家庭教育的熏陶已使孩子形成了基本的中国观念和中国心理。此时出国留学,孩子才能冷静地面对异族文化,才能有比较准确的价值判断,接受起来才能有所取舍。中国有些小留学生在国外被称为“香蕉人”,皮肤是黄的,难以融入西方社会,心却是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都是西方的,又与中国社会格格不入,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记:之前本刊采访过很多教育界人士,大家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完全可以在国内享受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教育,打好基础以后再出国深造。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心智成长还是学业增进都是比较理想的路线图。
石:我国的教育体系与国外的教育体系有很大的不同,就学科教学而言,我国的基础教育不输于任何国家。我再强调一遍:基础教育阶段,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如果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人格和心理有扭曲的危险,家长不可不防。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