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影响沧州市学龄期儿童超重或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控制学龄期儿童超重或肥胖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辖区分别在城区和郊区各选择4所学校,将其中2~4年级的1 117名学龄期儿童纳入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学生饮食行为生活习惯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不同性别、年级、地区儿童超重或肥胖比率,研究儿童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生活习惯与超重或肥胖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超重或肥胖共计266例(23.81%),其中男孩共计172例(31.16%),女孩共计94例(16.64%),男孩显著高于女孩(χ2=32.46,P<0.05);城区儿童的超重、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郊区儿童(26.98%vs 19.30%,χ2=8.79,P<0.05);不同年级的超重、肥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05)。营养知识及营养态度评分项,体重正常儿童分别为(6.06±1.42)和(2.98±0.84),超重、肥胖儿童分别为(7.43±2.15)和(2.25±0.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儿童的营养物质摄入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且超重、肥胖儿童零食摄入频次(每天都吃和每隔1 d吃一次)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超重、肥胖儿童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少于1 h的占85.71%,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而82.84%正常组儿童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大于1 h。正常组儿童上下学步行方式占56.76%,乘坐私家车占15.98%,超重、肥胖组儿童分别为14.66%和60.1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年沧州市学龄期城区男孩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及饮食、运动干预,对预防儿童超重或肥胖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