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辩证法视角探析大学生自主创业难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cam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招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屡创新高,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但此道路充满了艰辛,而造成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深入剖析,希望通过探析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主、客观因素,能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内外因原理 大学生自主创业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内外因共同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备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外因主要是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刚性增长、政府政策的欠缺、良好的创业环境尚未形成、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备、家庭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态度等等;内因主要是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其就业观念、自身的素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内外因辩证关系的角度阐述大学生创业难,并试图破解这一难题。
  一、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客观因素
  2011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再创新高,就业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当今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主、客观因素共同造成这一局面。
  第一、大学生创业者的就业理念与素能是影响其创业的根本原因,这是决定其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是传统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创业选择。传统的观念认为就业成功的标志即是否能进国家机关单位,是否是公务员,否则就不算就业;甚至走上创业之路者,也绝非本意,是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二是普遍欠缺的创业素能。自主创业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大学生带头创业、促进就业是时代赋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大主流趋势,因此大学生必须强化创业素能的培养。创业素能则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创业者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创业活动,实现自己创业想法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创业素能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归根到底是必须具备两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然而,目前大学生这两方面的素能却普遍欠缺。
  第二、内因虽然是决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但外因对创业的影响也绝不能忽视。外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政府,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各个阶段。一是家庭因素。大学生的创业既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人尤其是父母的期望值、家人职业定位、家人的阅历和社交圈子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等。家人的价值观念会对大学生必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对大学生在创业选择时产生重大的影响。二是高校因素。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过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来实现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启发他们的创业思维,使其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必备的创业技能并促使尽量多的学生产生创业冲动。目前,高校虽开设了创业课程,但问题颇多,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滞后、教材混乱、课程开设时间短,课时缩水、授课方式单一、职称考评办法陈旧、监管部门交叉和师资队伍紧缺、缺乏规范、清晰的创业教育指导体系且改革滞后等等,这些均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三是政府因素。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低,创业法律法规欠缺,创业环境不佳,创业市场普遍存在不规范行为,政府的某些政策、法规及管理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创业,并直接影响到创业的成功率市场准入的门槛、税收等收费不合理,且高居不下;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就是创业启动资金问题,创业融资难加上手续繁杂。另外,大学毕业生创业者还面临着户口、档案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难题把很多有创业好点子、好项目拒之门外,使有真才实学的创业者坐失良机,阻止了他们成功创业的进程。
  二、双管齐下破解大学生自主创业难题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创业过程中在重视内因作用的同时,外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自主创业是时代的最强音,大学生带头创业、促进就业是时代赋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大主流趋势。个人的成功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化创业素能;政府要积极承担责任、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政策引导、激励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能;家庭应给予大学生创业者力所能及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支持,内外因要密切配合,整体推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缓解当前的就业困局,进而实现家庭、高校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第一、破解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内在因素。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呼唤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难”难就难在人的思想上,只有观念变了,才能有行动的改变。“自主创业”意识是创业行动的开始,是组织社会财富与生产资料根本。没有“创业”意识,就不可能有发现创业的机会,更谈不上创业活动。通过创业素能的培养和付诸实际行动的勇气与魄力等方面,最终成就创业梦想。
  一是树立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的观念。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就是去找工作,即使很多后来创业有成者,也是在找不到称心如意工作后的无奈选择。自主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己为有志大学生提供了难得的自主创业机遇。大学生要立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树立自主创业观,通过自主创业不仅能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更是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就业趋势。因此大学生必须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光荣的思想,勇敢地去迎接这一挑战,努力加强创业实践,注意社会经验的积累,努力做就业岗位的创造者,而非有限岗位的竞争者。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的老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彻底改变“高不成,低不就”就业窘境,从而形成“高也成,低也就”良好的就业局面。
  二是努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情感行为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创业成功的主要保证。目前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心态浮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一旦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社会适应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与内化是极为重要的,应从我做起、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增强自我创新意识并且在竞争中抓住机遇,大胆自主创业,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首先,大学生要正确定位,成就创业梦想。其次,不断加强诚信意识。大学生应强化诚信意识,为将来赢得社会认可作准备。做事先做人,产品如人品,只有这样你才能登上事业的最高点。再次,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大学生要树立竞争意识,居安思危,努力提升自身的创业竞争力。初次创业时要做非常详细的市场调研,在大家习以为常的产业中,发现不一样的商机。最后,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创业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在这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经受多方面的压力和打击,良好的心理素质,抵抗风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大学生普遍欠缺抗风险意识,创业积极性不高。抗风险意识在创业的角度来看既可以被看作是拼搏精神也可以说是社会责任感。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了活跃的“创业”活动,充满竞争的现实世界决定了创业的不确定性增多,创业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创业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决定了创业成功的关键。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死,摔倒了再站起来,大不了从头再来,坚持一下,总会有机会的。创业者既要有输得起的胆魄又不能从此一蹶不振,保持永远的努力,永远的危机感,铭记有志者事竟成,付出总有回报;学会在非议中学会坚持,在坚持中寻找乐趣。
  三是行动成就梦想。商机即是战机,稍纵即逝,因此一旦确定创业项目,就要当机立断,勇往直前,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大学生是实现自主创业的内因,在具备了创业思想和创业素能的情况下,大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缺乏的不再是思想,而是付诸实践的魄力与行为。首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夜成名,但是开拓视野,打开了创业思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杰出的致富榜样成就财富的经营智慧与策略、创业经历、创业精神,将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启示和借鉴。其次,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世界上不缺乏商机和财富,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财富和商机的眼睛。很多学生也能看到某些商机,但关键是谁能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财富无处不在,贵在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财富,每个人都会经历困苦、失败,但坚持不懈、艰苦创业的精神,可以使得创业者取得成功。当然坚持不是固执、不是固守而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形势加以创新。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想人不敢想,做别人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走科技创新之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敢于利用新视角、采用方法、推出新产品、树立自己品牌,品牌带来效益。
  第二、破解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外在因素。优化创业体系中的家庭、学校、政府等外在因素的分工和职能,家庭要转变就业理念,高校要尽早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政府要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扶持平台,丰富创业促进体系的内容。
  一是积极转变家庭就业理念。“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村一栋房”的传统思想观念是造成大学毕业生都往城市挤的这么一个现象。如今大中城市里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留给大学生的机会并不多了,或许现在乡镇、农村才会有更多让大学生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在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号召广大大学生到中部、西部地区,到边疆地区,到农村地区去,希望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创业,这就需要大学生和家长们共同改变观念,只要能够学以致用,既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其实无论城乡,都能实现最好的就业。
  二是丰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就大学生创业而言,创业教育是很关键的。我国高校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好的做法——把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设置就业指导。首先,高校应该以市场需求来调整完善专业课程结构。高校应有效地围绕市场进行专业设置调适,合理追求办学规模,确保专业设置顺应市场实际需求。其次,建立规范、清晰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增强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实现教学手段科学化、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建设稳定的、专业化的职业教师团队,设置创业教研室,培养团队精神。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形式多样化,注重指导实效。
  三是政府积极指导。政府要尽早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搭桥铺路。以创业带动就业是破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现存的就业创业法规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相比还很不健全,德国和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及早出台自主创业援助法及反垄断法等一系列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修改完善债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政府部门要提高行政效率,简化审批程序,降低注册最低资金,取消不合理收费,应健全工作机制,降低创业门槛,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本和外在风险,解除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资金筹措机制,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门槛,简化手续,加大行政费用减免力度、提高贴息及免息小额贷款额度、延长还贷期限、拓宽融资渠道等扶持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健康的创业文化氛围,利用媒体创办创业专栏,推介一批杰出的致富榜样,他们成就财富的经营智慧与策略、创业经历、创业精神,将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启示和借鉴。改革当前不合时宜的户口、档案和职称评定等具体措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制定更为积极的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措施,并使之进一步细化、深化,提高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和农村创业的积极性。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列工程,必须由大学生、家庭、政府和高校等内外因素共同参与才能解决,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系列报道之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化和服务业高技术化并存发展的新趋势,并产生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游戏等一些具有明显高技术特征的新型现代服务业态。新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对优化北京产业结构,促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首都经济的增长质量和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出台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从国家战略高度将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近年来,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既缩短了海洋工程制造周期,又提高了
近年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新的产品不断取代旧的产品。企业需要更快的响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就必须和时间进行赛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原有的主要关注市场价格、成本、品质和服务,增加了响应时间的要求,即产品的交货期的要求,而且对于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行业而言,产品的交货期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有超过价格要求的趋势。本文以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并购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必须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并为企业价值创造做出贡献。   自19世纪末
学位
国内外学者围绕着股利政策的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众多实证研究表明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很多。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可以把这些研究分为MM无关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7-003-02     党的先进性是党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放眼世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科技革命不断深化,人类的社会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能力的载体,是企业知识与能力的体现,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资源。对集团公司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集团公司管珲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母子公司在运营过程
摘 要: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在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的多重作用下积淀形成的、特有的办学特征。而在高校评估体制中,高等教育被物化为一套可观察的、标准化的评估指标。评估中,能够反应办学特色项目的“文本”,被指标化、标准化,从而忽视了高等教育本身的文化—历史的特殊性。以哈贝马斯的认知旨趣为出发点,探寻高校办学特色的本质,分析评估指标标准化与办学特色独特性的冲突。  关键词:办学特色
摘 要:中国古代文化的乳汁哺育了日本古代文化;但现如今被日本所引进、吸纳和消化过的文化波澜壮阔地流入中国,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切实体会到日本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反哺”。本文以中国当代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日本“文化反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旨在客观的反映出日本文化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文化反哺”的物质因素及背后支撑的精神因素,进一步为处在信息多元化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