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改变教师以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课堂由教师表演学生静听的场所变为学生自主探求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沟通合作探究的互动舞台。课改之初,这种新课改模式下的教学模式一度被许多教师追捧和仿效。原本沉寂冷清的课堂变得活跃而热烈,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你争我论、交流互补……我们教师大都感慨这种教学模式所迸发的强大生命力。
然而,几轮课改下来,我们的课改、新理念似乎并没有取得我们所期待的成效。在应试教育无可撼动的统治影响下,这个成效就是学生家长眼中的分数成绩,名次排位;就是教育主管,学校领导不懈追求的升学率。学生思维是开阔发散了,却发散不到考试能给分的那个要点上,学生口头表达、胆量、动手、合作能力是提高了,但在很大程度却不能反应到学生的考试分数上。于是,新课改,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质疑。许多老师坦言:“新课改花样新,名堂多,考不得,不顶用。还是传统教学方法好,紧扣考点、题型,死抓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经得考分数高才是硬道理。”报刊杂志上不也时常有质疑新课改的言论吗:“我们的课改已经开始走向失败,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无法成功,我们的教育又将重回原点。”于是许多教师对新课改也逐渐生出悲观失望之态,重新回到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去了,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变得麻木、冷淡甚至不屑。
在如此形势下,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有价值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要对新课改新的教学模式受质疑的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
其一,新课改新教学模式走向低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并能证明课改就是错误的,不可取的。其实绝大多数教师是十分赞同和支持课改的,只不过它不适应时下的考试形式。迫于现实中的各种压力,我们许多老师只得被迫放弃。然而新课改的潜在生命力却是强大而极富生机的。
其二,我们许多老师对新课改新课程理念是缺乏认识和了解的,对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也是缺乏研究的。在课改培训的时候,就是走马观花的记了一些条条框框;外出学习观摩的时候,只学了人家的一些表面形式的东西。回校之后就盲目仿效,毫不考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自己搞的东西自己都是糊涂的。表现在:一不看书、不查资料,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二没有详细客观的计划安排,没有系统性和操作性;三不去深入研究探求、反思总结。一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抱怨外在因素外毫不思考自己主观原因。
其三,新生事物的诞生成长过程历来都是一个艰难坎坷的过程。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充斥泛滥。对新课改新的教学理念人们就是以这种思想态度来对待的。短短十来年,人们就想见到新课改的奇效。况且,我们还是以一个错误的标准来评判它的成效。须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
其次,我们要对课堂自主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明确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它的核心是动机,其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方法是有计划有安排并且是有效的;对学习的结果是有预见性的。学习者对他所学习的东西和社会环境保持着较高的敏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齐莫曼 1996)因此,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第二,认识自主学习的几个特征。自主学习慨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特征如下: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中有情感投入,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三,走出对自主学习的肤浅认识误区。以前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那里独自学习,或者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答案,那就是自主学习。不否认,这种情况有自主学习的影子在里面。在明了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之后,才知道,这确实是肤浅认识的自主学习。
由是而知,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自主学习绝不是简单的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记住了几个考点、知识点而已。换句话说,自主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学生获取某个范围内的知识,而是获取某个范围内的知识的品质与能力。然而,在实践运用中,我们恰恰是本末倒置了。我们较多的老师在践行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教学后,发现学生考试的成绩分数并不理想,就轻率定论该模式不适时应,便轻易放弃了。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正确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呢?
一.教师要有坚信课改的认知信念、探求钻研的精神和长期坚持的决心。俗话说“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结果。”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乃是教育之本。
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步骤要给予指导。(指导依据就是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刚开始应采取由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时目标到长时目标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样学生容易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对自主学习模式产生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另外,老师应该做示范,教师写出一篇文章或章节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怎样的计划、步骤,方式、措施;如何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如何检测学习效果等,尽可能的详尽些。经过一段时间示范之后,教师就应当让学生自己来了,这时,教师的指导点拨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到老师不教的情况下,学生自己也知道怎么做。这种由扶到带再到放手的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实践方式,最终授与学生“渔”而不是“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地。
三.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
1.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兴趣是最后的老师,是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的前提,教师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他们自己去探求。华人诺奖得主李振道曾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古人亦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武器。
3.开发学生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传统课堂教学,老师讲到哪,学生想到哪;自主课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探索、思考、创造、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极大的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还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权利。学生只有自己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方能时刻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最后,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再次明确:课堂不是教师生硬灌输知识消极表演和学生唯听唯记的场所,而是师生间共同参与、平等对话、交流沟通、质疑探究的互动舞台;课堂不是呆板训练学生的场所,而更应该成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兴趣、形成能力的教育场所。
现代社会,知识信息浩如烟海,45分钟的课堂老师能传授的知识又有多少呢?教育学者杜威早就认为,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前面,而应该站在学生后面;教师不是学生的向导,而是学生的助手。亲爱的老师们,我的同行们,交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吧!学生将终生受益。我相信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经过波折,一定能走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董奇 周勇《关于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
张仁贤 主编《感悟素质教育卷二 教学智慧18讲》。
周明辉,教师,现居四川井研。
然而,几轮课改下来,我们的课改、新理念似乎并没有取得我们所期待的成效。在应试教育无可撼动的统治影响下,这个成效就是学生家长眼中的分数成绩,名次排位;就是教育主管,学校领导不懈追求的升学率。学生思维是开阔发散了,却发散不到考试能给分的那个要点上,学生口头表达、胆量、动手、合作能力是提高了,但在很大程度却不能反应到学生的考试分数上。于是,新课改,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质疑。许多老师坦言:“新课改花样新,名堂多,考不得,不顶用。还是传统教学方法好,紧扣考点、题型,死抓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经得考分数高才是硬道理。”报刊杂志上不也时常有质疑新课改的言论吗:“我们的课改已经开始走向失败,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无法成功,我们的教育又将重回原点。”于是许多教师对新课改也逐渐生出悲观失望之态,重新回到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去了,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变得麻木、冷淡甚至不屑。
在如此形势下,课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有价值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要对新课改新的教学模式受质疑的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
其一,新课改新教学模式走向低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并能证明课改就是错误的,不可取的。其实绝大多数教师是十分赞同和支持课改的,只不过它不适应时下的考试形式。迫于现实中的各种压力,我们许多老师只得被迫放弃。然而新课改的潜在生命力却是强大而极富生机的。
其二,我们许多老师对新课改新课程理念是缺乏认识和了解的,对新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也是缺乏研究的。在课改培训的时候,就是走马观花的记了一些条条框框;外出学习观摩的时候,只学了人家的一些表面形式的东西。回校之后就盲目仿效,毫不考虑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自己搞的东西自己都是糊涂的。表现在:一不看书、不查资料,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二没有详细客观的计划安排,没有系统性和操作性;三不去深入研究探求、反思总结。一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除了抱怨外在因素外毫不思考自己主观原因。
其三,新生事物的诞生成长过程历来都是一个艰难坎坷的过程。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充斥泛滥。对新课改新的教学理念人们就是以这种思想态度来对待的。短短十来年,人们就想见到新课改的奇效。况且,我们还是以一个错误的标准来评判它的成效。须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
其次,我们要对课堂自主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明确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它的核心是动机,其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方法是有计划有安排并且是有效的;对学习的结果是有预见性的。学习者对他所学习的东西和社会环境保持着较高的敏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齐莫曼 1996)因此,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第二,认识自主学习的几个特征。自主学习慨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特征如下: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中有情感投入,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三,走出对自主学习的肤浅认识误区。以前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那里独自学习,或者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答案,那就是自主学习。不否认,这种情况有自主学习的影子在里面。在明了了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之后,才知道,这确实是肤浅认识的自主学习。
由是而知,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自主学习绝不是简单的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记住了几个考点、知识点而已。换句话说,自主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学生获取某个范围内的知识,而是获取某个范围内的知识的品质与能力。然而,在实践运用中,我们恰恰是本末倒置了。我们较多的老师在践行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教学后,发现学生考试的成绩分数并不理想,就轻率定论该模式不适时应,便轻易放弃了。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正确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呢?
一.教师要有坚信课改的认知信念、探求钻研的精神和长期坚持的决心。俗话说“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结果。”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乃是教育之本。
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步骤要给予指导。(指导依据就是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刚开始应采取由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短时目标到长时目标的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样学生容易达到目标,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从而对自主学习模式产生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另外,老师应该做示范,教师写出一篇文章或章节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怎样的计划、步骤,方式、措施;如何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如何检测学习效果等,尽可能的详尽些。经过一段时间示范之后,教师就应当让学生自己来了,这时,教师的指导点拨是不可缺少的。最后到老师不教的情况下,学生自己也知道怎么做。这种由扶到带再到放手的方式是比较可行的实践方式,最终授与学生“渔”而不是“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地。
三.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
1.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兴趣是最后的老师,是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的前提,教师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他们自己去探求。华人诺奖得主李振道曾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古人亦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武器。
3.开发学生学习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传统课堂教学,老师讲到哪,学生想到哪;自主课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探索、思考、创造、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极大的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还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权利。学生只有自己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方能时刻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最后,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再次明确:课堂不是教师生硬灌输知识消极表演和学生唯听唯记的场所,而是师生间共同参与、平等对话、交流沟通、质疑探究的互动舞台;课堂不是呆板训练学生的场所,而更应该成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兴趣、形成能力的教育场所。
现代社会,知识信息浩如烟海,45分钟的课堂老师能传授的知识又有多少呢?教育学者杜威早就认为,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前面,而应该站在学生后面;教师不是学生的向导,而是学生的助手。亲爱的老师们,我的同行们,交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吧!学生将终生受益。我相信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学习,经过波折,一定能走得更广更远。
参考文献:
《自主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董奇 周勇《关于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
张仁贤 主编《感悟素质教育卷二 教学智慧18讲》。
周明辉,教师,现居四川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