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记承天寺夜游》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
诵读;情感;审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中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设计理念】
1.通过对不同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通过品读、分析重点词句,提升学生对古文游记的阅读能力。
3.通过精读赏析来理解苏轼被贬后自嘲、自解、自矜、自慰的旷达胸襟。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短文,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本设计试图引导学生立足于诵读,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敲击文本,引导学生走进苏轼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空明的心境,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掌握文中重点词句。
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积累。
2.难点: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坐过130天监牢。然而,他一生豁达乐观,晚年贬谪海南,这已是十足的流放。而此时,他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且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于是他平静地为自己打造了棺木,掘好了坟墓。他就是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今天就讓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设计意图:开头导语对苏轼的生平作简单的介绍,同时也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更容易和作者的心灵碰撞。)
二、初读课文,读文入境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从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读两个方面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不同层次学生朗读,检查能否读准、读通。
(1)引导理解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用不加标点的课文检查学生节奏把握情况。
2.老师范读(投影配图片及音乐),读文入境。
3.学生配乐齐读。
三、再读课文,读文释义
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注读课文,进行难点勾划。
2.自由诵读后检查学生能否读懂文意。
(1)“记承天寺夜游”这是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加上人物、事件把它说一句完整的话;
明确:晚上苏轼和张怀民在承天寺欣赏月景。
(2)苏轼和张怀民是什么关系?
明确:志同道合的朋友。介绍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超逸的人。
(3)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学生疏通文意,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联系。
(PPT出示:重点词语:欣然 户 念 遂至 寝 步 盖)
(PPT出示句子大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生成下一步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4)重点品析写景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比喻修辞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及作用;作者为什么提到竹柏?)
(设计意图:文本共84字,疏通较为简单,个别难以理解的词点播,其余学生均可以自主或同伴互助解决,为后文理解作者的心境做铺垫)
四、精读课文,读文入情
1.品“乐”之内涵。
通过设问——学习文章记叙部分:
我认为,这里的“为乐”,不仅仅是课下所注释的“交谈取乐”,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不知道同学们意见如何?请同学们依据文本讨论对这个“乐”字的理解,有理有据地陈述你的观点。
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体会:“乐”之多重含义,这份快乐藏在“欣然”“遂”“亦”“步”四个字眼里。
齐读记叙部分,体会苏轼的这份赏月之乐,分享之乐,读出几个关键字所传达的快乐。
2.探“闲人”心境。
(1)怀民与苏轼同为被贬谪之人,有着共同的感慨,面对澄明的月光,他们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作者称两人为“闲人”,由此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闲人”:闲情雅致,有作者的自嘲、自解、自矜、自慰。内心悲凉、无奈却无比旷达乐观。
《记承天寺夜游》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
诵读;情感;审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中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设计理念】
1.通过对不同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通过品读、分析重点词句,提升学生对古文游记的阅读能力。
3.通过精读赏析来理解苏轼被贬后自嘲、自解、自矜、自慰的旷达胸襟。
【教学设想】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短文,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本设计试图引导学生立足于诵读,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敲击文本,引导学生走进苏轼细腻丰富的心灵,感悟苏轼空明的心境,豁达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掌握文中重点词句。
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诵读、积累。
2.难点: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坐过130天监牢。然而,他一生豁达乐观,晚年贬谪海南,这已是十足的流放。而此时,他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且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于是他平静地为自己打造了棺木,掘好了坟墓。他就是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今天就讓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设计意图:开头导语对苏轼的生平作简单的介绍,同时也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更容易和作者的心灵碰撞。)
二、初读课文,读文入境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教师从能否读准字音、读通句读两个方面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不同层次学生朗读,检查能否读准、读通。
(1)引导理解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用不加标点的课文检查学生节奏把握情况。
2.老师范读(投影配图片及音乐),读文入境。
3.学生配乐齐读。
三、再读课文,读文释义
1.学生结合书下注释注读课文,进行难点勾划。
2.自由诵读后检查学生能否读懂文意。
(1)“记承天寺夜游”这是文章的题目,请同学们加上人物、事件把它说一句完整的话;
明确:晚上苏轼和张怀民在承天寺欣赏月景。
(2)苏轼和张怀民是什么关系?
明确:志同道合的朋友。介绍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超逸的人。
(3)检查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学生疏通文意,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联系。
(PPT出示:重点词语:欣然 户 念 遂至 寝 步 盖)
(PPT出示句子大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无与为乐者)
引导学生注意两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生成下一步教学的基础性资源。
(4)重点品析写景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比喻修辞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及作用;作者为什么提到竹柏?)
(设计意图:文本共84字,疏通较为简单,个别难以理解的词点播,其余学生均可以自主或同伴互助解决,为后文理解作者的心境做铺垫)
四、精读课文,读文入情
1.品“乐”之内涵。
通过设问——学习文章记叙部分:
我认为,这里的“为乐”,不仅仅是课下所注释的“交谈取乐”,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不知道同学们意见如何?请同学们依据文本讨论对这个“乐”字的理解,有理有据地陈述你的观点。
学生通过交流、探讨体会:“乐”之多重含义,这份快乐藏在“欣然”“遂”“亦”“步”四个字眼里。
齐读记叙部分,体会苏轼的这份赏月之乐,分享之乐,读出几个关键字所传达的快乐。
2.探“闲人”心境。
(1)怀民与苏轼同为被贬谪之人,有着共同的感慨,面对澄明的月光,他们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作者称两人为“闲人”,由此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闲人”:闲情雅致,有作者的自嘲、自解、自矜、自慰。内心悲凉、无奈却无比旷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