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江宁知府王安石在南京城大笔一挥,一篇不足300字的《湖田疏》便将玄武湖从南京的版图上消失了300年。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深秋,因变法受挫而外放江宁(今南京)知府的王安石在友人陪同下游赏了金陵山水。心情抑郁的他在江山依旧、人事变迁的感慨中留下了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千古绝唱。
这是王安石第二次出任江宁府尹。尽管因保守势力的反对与宋神宗的动摇而被迫辞去相位,王安石此行并未灰心懊恼。他开始在江宁继续探索、试行各项变法制度,并将重点瞄准了与江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源泉——玄武湖。
就这样,饱受争议的北宋宰相王安石在江宁城大笔一挥,从此将玄武湖从南京的版图上消失了300年。
一封《湖田疏》
尽管玄武湖在六朝时曾与长江相连,可操练水军,面积大至近半个南京城,但在知府王安石的眼中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烂摊子”。
《宋史·河渠志》是这样记载北宋时期玄武湖景象的:“城北有后湖,往时岁旱水竭,给为民田,凡七十六顷,出租钱数百万,荫灌之利遂废。”可见,当时的玄武湖淤塞面积较广,部分湖面在干旱后已经被辟为农田,长此下去,世世代代养育着江宁百姓的玄武湖就要消失了。
面对这个“烂摊子”,王安石很是头痛:如果将淤塞的玄武湖弃置不用,自然可惜了这么一大片水域;如果疏浚复湖,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无法在短时间内见到实利,与王安石天生的急性子不合。
思索再三,他做出了一个“泄湖为田”的重大决定,并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向神宗皇帝上了一封《湖田疏》:
臣蒙恩特判江宁军府,于去年十一月十一日到任管当职事。当时集官吏军民,宣布圣化,启迪皇风。终戍一载,所幸四郊无垒,天下同文。然臣窃见金陵山广地窄,人烟繁茂,为富者田连阡陌,为贫者无置锥之地。其北关外有湖二百馀顷,古迹号为玄武之名,前代以为游玩之地,今则空贮波涛,守之无用。臣欲于内权开十字河源,泄去馀水,决沥微渡,使贫困饥人尽得螺蚌鱼虾之饶,此目下之利。水退之后,济贫民,假以官牛、官种,又明年之计也。贫民得以春耕夏种,谷登之日,欲乞明敕所司,无以侵渔聚敛,只随其田土色高低岁收水面钱,以供公使库之用,无令豪强大作侵占。专驾巡狩,复为湖面,则公私两便矣。伏望明降隆章,绥怀贫腐。
王安石“泄湖为田”的主张非常明确,也十分契合“农田水利法”的精神:他希望在玄武湖中开十字形河道,将湖水泄去,将湖中鱼虾分给江宁的贫穷百姓;水退之后再将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一方面解决了当地贫民的生计,一方面又为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可谓两全之策。
“一水护田将绿绕”
王安石此举虽能取得以上二项近利,却忽视了玄武湖最大的功能——它是南京城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时期,孙权曾在南京开挖潮沟、运渎、青溪等河道,与玄武湖相通,通过蓄积周围山上流下的雨水,向南京城输水,以利民用、运输、灌溉。如果遇上洪水,玄武湖还可以蓄留一定水量,减轻城市水患。
此时,王安石本人已从江宁任上调离,复拜同平章事、昭章馆大学士,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再度进京主持变法。对王安石恢复信任的宋神宗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
江宁知府王安石恢复相位,他的主张自然得到了极为彻底的贯彻执行。继任的江宁知府按照王安石的要求,命当地民工将玄武湖水泄去,在湖中开设十字形河道,改湖为田,将桑田分给当地贫民;为了方便交通,还在湖上架起了桥梁。
这项在王安石看来利国利民的工程一旦完工,玄武湖便彻底消失了,“惟城北十三里仅存一池”。
而与此同时,王安石也经历了与玄武湖一样多舛的人生道路。他再度拜相后,朝政已经被吕惠卿搅得乌烟瘴气,新法根本无法执行下去,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其爱子王雱又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六月病逝。在一系列的打击下,王安石终于在熙宁九年十月求退金陵,第三次担任江宁知府。
经历过人生几度沉浮的王安石再次回到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江宁,心境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心灰意冷的他出任知府不久,便辞官离去,从此隐居在燕雀湖畔的半山园。
一日,王安石应好友杨德逢的邀请来到玄武湖畔,看到往日的湖水已经变成长满麦苗的绿田,眼前一派田园风光。这沧海桑田的变化让他十分高兴,兴之所至,他便在杨德逢屋壁上留下了一首诗——《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中的王安石沉浸在这项“泄湖为田”工程所带来的眼前利益中,完全未曾料到后患即将到来。
“窥近利而失远图”
消失后的玄武湖很快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南京城陷入了“雨则涝,旱则涸”的尴尬境地。城内不少河道因缺水而淤塞,原本三面环水的南京城居然变成了一个缺水城市。王安石“窥近利而失远图”的做法引发了无穷后患。
同样是治湖,王安石的政敌苏轼则比他聪明得多。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当苏轼第二次任杭州知府时,他面临的是与王安石同样的“烂摊子”:西湖淤塞近半。
苏轼的做法是:立刻向朝廷起草《乞开杭州西湖状》,提出疏浚西湖的要求。获得准许后,他发动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用从湖中挖出的大量淤泥筑成一条横贯湖面的长堤,在堤上修筑桥梁、种植大量的桃树和柳树。很快,西湖又重现山青水碧、烟波浩渺的景象。
此后,世世代代的杭州人纷纷用诗文称颂“苏堤”带给杭州的安宁与平静。相形之下,饱受水患与旱灾的南宋人曾多次对王安石“泄湖为田”的主张耿耿于怀。南宋《景定建康志》也指责王安石“田出谷麦,所利者小;湖关形势,所利者大”,并提出复湖的主张。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和至正三年(公元1343),元朝的南京地方官曾两次疏浚玄武湖,以期减少后患,南京城遇雨成灾的局面才稍获改善。
明代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了扩大南京城的规模,特意派人对十字河进行了一次大疏浚,同时建闸提升城外水面,玄武湖才得以重现。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深秋,因变法受挫而外放江宁(今南京)知府的王安石在友人陪同下游赏了金陵山水。心情抑郁的他在江山依旧、人事变迁的感慨中留下了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千古绝唱。
这是王安石第二次出任江宁府尹。尽管因保守势力的反对与宋神宗的动摇而被迫辞去相位,王安石此行并未灰心懊恼。他开始在江宁继续探索、试行各项变法制度,并将重点瞄准了与江宁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源泉——玄武湖。
就这样,饱受争议的北宋宰相王安石在江宁城大笔一挥,从此将玄武湖从南京的版图上消失了300年。
一封《湖田疏》
尽管玄武湖在六朝时曾与长江相连,可操练水军,面积大至近半个南京城,但在知府王安石的眼中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烂摊子”。
《宋史·河渠志》是这样记载北宋时期玄武湖景象的:“城北有后湖,往时岁旱水竭,给为民田,凡七十六顷,出租钱数百万,荫灌之利遂废。”可见,当时的玄武湖淤塞面积较广,部分湖面在干旱后已经被辟为农田,长此下去,世世代代养育着江宁百姓的玄武湖就要消失了。
面对这个“烂摊子”,王安石很是头痛:如果将淤塞的玄武湖弃置不用,自然可惜了这么一大片水域;如果疏浚复湖,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无法在短时间内见到实利,与王安石天生的急性子不合。
思索再三,他做出了一个“泄湖为田”的重大决定,并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向神宗皇帝上了一封《湖田疏》:
臣蒙恩特判江宁军府,于去年十一月十一日到任管当职事。当时集官吏军民,宣布圣化,启迪皇风。终戍一载,所幸四郊无垒,天下同文。然臣窃见金陵山广地窄,人烟繁茂,为富者田连阡陌,为贫者无置锥之地。其北关外有湖二百馀顷,古迹号为玄武之名,前代以为游玩之地,今则空贮波涛,守之无用。臣欲于内权开十字河源,泄去馀水,决沥微渡,使贫困饥人尽得螺蚌鱼虾之饶,此目下之利。水退之后,济贫民,假以官牛、官种,又明年之计也。贫民得以春耕夏种,谷登之日,欲乞明敕所司,无以侵渔聚敛,只随其田土色高低岁收水面钱,以供公使库之用,无令豪强大作侵占。专驾巡狩,复为湖面,则公私两便矣。伏望明降隆章,绥怀贫腐。
王安石“泄湖为田”的主张非常明确,也十分契合“农田水利法”的精神:他希望在玄武湖中开十字形河道,将湖水泄去,将湖中鱼虾分给江宁的贫穷百姓;水退之后再将田地分给贫民耕种,一方面解决了当地贫民的生计,一方面又为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可谓两全之策。
“一水护田将绿绕”
王安石此举虽能取得以上二项近利,却忽视了玄武湖最大的功能——它是南京城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时期,孙权曾在南京开挖潮沟、运渎、青溪等河道,与玄武湖相通,通过蓄积周围山上流下的雨水,向南京城输水,以利民用、运输、灌溉。如果遇上洪水,玄武湖还可以蓄留一定水量,减轻城市水患。
此时,王安石本人已从江宁任上调离,复拜同平章事、昭章馆大学士,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再度进京主持变法。对王安石恢复信任的宋神宗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
江宁知府王安石恢复相位,他的主张自然得到了极为彻底的贯彻执行。继任的江宁知府按照王安石的要求,命当地民工将玄武湖水泄去,在湖中开设十字形河道,改湖为田,将桑田分给当地贫民;为了方便交通,还在湖上架起了桥梁。
这项在王安石看来利国利民的工程一旦完工,玄武湖便彻底消失了,“惟城北十三里仅存一池”。
而与此同时,王安石也经历了与玄武湖一样多舛的人生道路。他再度拜相后,朝政已经被吕惠卿搅得乌烟瘴气,新法根本无法执行下去,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其爱子王雱又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六月病逝。在一系列的打击下,王安石终于在熙宁九年十月求退金陵,第三次担任江宁知府。
经历过人生几度沉浮的王安石再次回到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江宁,心境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心灰意冷的他出任知府不久,便辞官离去,从此隐居在燕雀湖畔的半山园。
一日,王安石应好友杨德逢的邀请来到玄武湖畔,看到往日的湖水已经变成长满麦苗的绿田,眼前一派田园风光。这沧海桑田的变化让他十分高兴,兴之所至,他便在杨德逢屋壁上留下了一首诗——《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中的王安石沉浸在这项“泄湖为田”工程所带来的眼前利益中,完全未曾料到后患即将到来。
“窥近利而失远图”
消失后的玄武湖很快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南京城陷入了“雨则涝,旱则涸”的尴尬境地。城内不少河道因缺水而淤塞,原本三面环水的南京城居然变成了一个缺水城市。王安石“窥近利而失远图”的做法引发了无穷后患。
同样是治湖,王安石的政敌苏轼则比他聪明得多。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当苏轼第二次任杭州知府时,他面临的是与王安石同样的“烂摊子”:西湖淤塞近半。
苏轼的做法是:立刻向朝廷起草《乞开杭州西湖状》,提出疏浚西湖的要求。获得准许后,他发动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用从湖中挖出的大量淤泥筑成一条横贯湖面的长堤,在堤上修筑桥梁、种植大量的桃树和柳树。很快,西湖又重现山青水碧、烟波浩渺的景象。
此后,世世代代的杭州人纷纷用诗文称颂“苏堤”带给杭州的安宁与平静。相形之下,饱受水患与旱灾的南宋人曾多次对王安石“泄湖为田”的主张耿耿于怀。南宋《景定建康志》也指责王安石“田出谷麦,所利者小;湖关形势,所利者大”,并提出复湖的主张。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和至正三年(公元1343),元朝的南京地方官曾两次疏浚玄武湖,以期减少后患,南京城遇雨成灾的局面才稍获改善。
明代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了扩大南京城的规模,特意派人对十字河进行了一次大疏浚,同时建闸提升城外水面,玄武湖才得以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