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张盈是一个长相很甜美的女孩,在迪拜旅游时,她前往Dior专卖店里看包——在这之前,她曾与一个身着白袍的阿拉伯小伙子在隔壁咖啡馆里闲聊了几句。当她看中一个包又因价格数万而犹豫不决时,那个小伙子出现在她身后,说:你喜欢吗?我送你一个。说完便刷卡后转身离开,连电话也没留下。
这就是迪拜,富有传奇色彩的沙漠黄金城。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共由7个酋长国组成,迪拜作为其中之一,是7个成员中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在迪拜的主城迪拜市里,每一个身穿白色长袍,拥有黝黑皮肤的人,都可能是身价亿万的富翁。
实际上,迪拜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当恶劣: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城市外面就是一望无涯的沙漠……多年前,它也仅仅还是滚滚黄沙中的一叶扁舟。
那么,迪拜是如何从荒漠变为今日世界“首富之都”的呢?
因水而生的 被“日不落帝国”左右的独立史
迪拜是一个古老的人类聚居区。不过当时它很普通。
史学研究发现,公元前3世纪迪拜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不过,或许是由于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内,迪拜并没有相对集中的人类聚落。直到公元18世纪,著名的巴尼亚斯部落开始迁徙至迪拜,这片土地才正式迎来了第一批统治者。
公元1761年,黄沙大漠中,一个白袍男子策马飞奔,马蹄溅起一层层飞沙——他叫伊萨·本·纳哈扬,是巴尼亚斯部落的领导者。作为一名优秀的统领,他为部落选定的“根据地”,就是今天迪拜附近的阿布扎比地区——因为这一地区拥有沙漠地区最为重要的生活资源:水。
巴尼亚斯王国成立后,历经刀兵战争与百年兴衰,领导人马克图姆·本·巴塔带领族人宣布从巴尼亚斯独立,正式迁徙至迪拜地区居住,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他们的富裕生活,也围绕着区域内的迪拜河展开:这条全长只有14公里的河流,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河流的身前是海洋,身后是沙漠,早期迪拜人面对这样的环境,选择大力发展骆驼贸易和珍珠采集业,再加上地理位置优势和阿拉伯人优秀的航海技术,迪拜港很快成为连接欧亚非的重要中转站。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黄金与珍珠很快就吸引来了抢劫者——受到工业革命洗礼的“日不落帝国”,仰仗“海上霸主”的地位,用大炮击破了迪拜的平静。从遥远的大西洋传来的汽笛声开始响彻阿拉伯半岛,有备而来的英国舰队开始驶入印度洋,在跨过霍尔木兹海峡后,最终停泊在迪拜口岸边。当全副武装的英军士兵从甲板上走下来的那一刻,迪拜人明白,战争是不可避免了。
农耕文明与战胜过大唐帝国的阿拉伯弯刀,最终还是在钢铁武器的压迫下失败了。激战后留下的是英军上扬的嘴角和迪拜人残破的剪影。英国于1835年强行与7个阿拉伯酋长国签订“停战协定”,随后又签订“永久停战协定”——这表明,整个迪拜地区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受到英国的“保护”,归属英国驻波斯湾总代表节制。
对迪拜人而言,这的确是一段惨痛的历史:迪拜与英国的不平等关系持续了上百年,尽管中间仍不时有“独立战斗”爆发,但直到1968年英国撤军,迪拜的被侵略史才正式结束。
因油而盛 奢侈之城与“石油爸爸”
或许正应了那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老话,在送走侵略者后,迪拜的土地上开始冒出“黄金”,并迎来了建国史上的巅峰——石油出现了。
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这种黑色黏稠状液体向来是世界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20世纪60年代,波斯湾的石油资源被发现,大量石油被开采出来,在迪拜装桶,并由巨轮分批运往世界各处,而黄金与美元,也从世界各处开始流向迪拜人的钱包里。巨额的石油交易使迪拜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原始积累,迪拜的国民经济也因此得到大幅提升,到了21世纪,这里已然成为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城市之一。
至今,迪拜地区云集了众多亿万富翁,而豪车就是他们身份的代言人。迪拜街头上各式各样的豪车随处可见,2013年,一名富翁还将价值100万英镑的法拉利跑车遗弃——只因它比不上自己商业对手的好车,让自己丢了脸。
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有人曾做了一个统计,当时的迪拜街头共出现了80多辆价格超百万的被遗弃豪车,只因它们的主人都在金融危机中倾家荡产。最后这些豪车的下场也很简单:被迪拜警方碾压成碎片。
有人要问,为什么不将这些豪车收归国有?答案是:警方配车比这些豪车更“豪”,所以他们拒绝将其收纳而占用寸土寸金的车库——就在本篇报道采写时,迪拜警方又刚刚采购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兰博基尼Aventador超级跑车作为警用,这款跑车时速最高可达349公里,2.9秒内就能启动并全力加速到90迈马力,专门用于追捕高速公路上的超速车辆……
关于迪拜财富的另一个代名词,叫作足球。在全球五大足球联赛中,众多俱乐部都以拥有一个迪拜财团的控股人为荣——江湖人称“石油爸爸”。其中,迪拜阿联酋航空公司就是最早的“石油爸爸”,它首入英超,投资著名切尔西俱乐部的球衣广告。此后又出资1亿英镑,获得了阿森纳新球场15年的冠名权(也就是现今的酋长体育场),同时还摘下其为期8年的胸前广告所有权……
这些巨资投入皆成为俱乐部称霸球员转会市场的资本,“爸爸队”让众多没有“爸爸”的球队眼红。欧洲媒体用《资源为王,迪拜爸爸来了!》形容迪拜人疯狂的足球投资。从切尔西到曼城,再到西甲和法甲,依靠油气积累财富的超级金主主宰欧洲主流联赛呈蔓延之势。无论身家还是砸钱魄力,欧洲本土富豪都相形见绌。近几年夏天,油王撑腰的俱乐部大出风头——曼城延续烧钱势头,曾高居买人榜首位,巴黎圣日耳曼紧随其后,马拉加则压过皇马、巴萨,成为当时最烧钱的西甲球会……
大街上的卢浮宫 “公平”的一夫多妻制
迪拜人的财富多被男人把握,在社会关系上男人也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婚姻——男人在法律上甚至允许娶4个老婆。
不过,真的娶4个老婆的男人还是占少数——因为国家虽然允许,却要求男人必须对4个老婆一视同仁,不能专宠一位。普通人要在这座城市娶几个老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法律规定,所有老婆必须分开住,也就是说最起码要有足够大的房子;一位老婆有了什么,其余老婆也必须有,比如你特别宠其中一位,想买套高级别墅给她住,那就必须做好给每个老婆都买一套的思想准备,稍有偏差,老婆便可以起诉至法院,届时你将面临倾家荡产的结局。
都说米兰、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实际上迪拜绝不落后于这两地——在迪拜,人们几乎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众多迥然不同的服饰,走在大街上,如同参加卢浮宫举行的世界服装博览会。
本地人总是阿拉伯传统装扮,他们穿着落地长袍,从头遮到脚,尤其是女人,往往把自己蒙得只剩下一双眼睛,甚至手上还戴上黑色丝手套;巴基斯坦男人穿的长袍与阿拉伯长袍稍有不同,不是到脚,而是只到膝盖以下;来自印度北部信奉锡克教的男人们一生不剪发、不剔须,所以他们就用布把头包得像个大粽子,长发藏在里面,胡须也编成小辫塞到头布里面。
来自非洲的朋友们喜欢穿得花花绿绿,特别是那些又高又胖的非洲大妈;在德拉南孚路附近中国人聚居区,随时可以见到穿旗袍的中国妇女,展示着浓郁中国风;最性感的是欧美人,金发的女人最喜欢穿吊带衫与热裤走在大街上,而当地人也似乎对此习以为常——或许是作为重要的海上交易港口太久了,外来文化和外来者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宽容。
这就是迪拜,富有传奇色彩的沙漠黄金城。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共由7个酋长国组成,迪拜作为其中之一,是7个成员中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在迪拜的主城迪拜市里,每一个身穿白色长袍,拥有黝黑皮肤的人,都可能是身价亿万的富翁。
实际上,迪拜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当恶劣: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城市外面就是一望无涯的沙漠……多年前,它也仅仅还是滚滚黄沙中的一叶扁舟。
那么,迪拜是如何从荒漠变为今日世界“首富之都”的呢?
因水而生的 被“日不落帝国”左右的独立史
迪拜是一个古老的人类聚居区。不过当时它很普通。
史学研究发现,公元前3世纪迪拜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不过,或许是由于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内,迪拜并没有相对集中的人类聚落。直到公元18世纪,著名的巴尼亚斯部落开始迁徙至迪拜,这片土地才正式迎来了第一批统治者。
公元1761年,黄沙大漠中,一个白袍男子策马飞奔,马蹄溅起一层层飞沙——他叫伊萨·本·纳哈扬,是巴尼亚斯部落的领导者。作为一名优秀的统领,他为部落选定的“根据地”,就是今天迪拜附近的阿布扎比地区——因为这一地区拥有沙漠地区最为重要的生活资源:水。
巴尼亚斯王国成立后,历经刀兵战争与百年兴衰,领导人马克图姆·本·巴塔带领族人宣布从巴尼亚斯独立,正式迁徙至迪拜地区居住,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他们的富裕生活,也围绕着区域内的迪拜河展开:这条全长只有14公里的河流,似乎有点石成金的魔力。河流的身前是海洋,身后是沙漠,早期迪拜人面对这样的环境,选择大力发展骆驼贸易和珍珠采集业,再加上地理位置优势和阿拉伯人优秀的航海技术,迪拜港很快成为连接欧亚非的重要中转站。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黄金与珍珠很快就吸引来了抢劫者——受到工业革命洗礼的“日不落帝国”,仰仗“海上霸主”的地位,用大炮击破了迪拜的平静。从遥远的大西洋传来的汽笛声开始响彻阿拉伯半岛,有备而来的英国舰队开始驶入印度洋,在跨过霍尔木兹海峡后,最终停泊在迪拜口岸边。当全副武装的英军士兵从甲板上走下来的那一刻,迪拜人明白,战争是不可避免了。
农耕文明与战胜过大唐帝国的阿拉伯弯刀,最终还是在钢铁武器的压迫下失败了。激战后留下的是英军上扬的嘴角和迪拜人残破的剪影。英国于1835年强行与7个阿拉伯酋长国签订“停战协定”,随后又签订“永久停战协定”——这表明,整个迪拜地区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受到英国的“保护”,归属英国驻波斯湾总代表节制。
对迪拜人而言,这的确是一段惨痛的历史:迪拜与英国的不平等关系持续了上百年,尽管中间仍不时有“独立战斗”爆发,但直到1968年英国撤军,迪拜的被侵略史才正式结束。
因油而盛 奢侈之城与“石油爸爸”
或许正应了那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老话,在送走侵略者后,迪拜的土地上开始冒出“黄金”,并迎来了建国史上的巅峰——石油出现了。
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这种黑色黏稠状液体向来是世界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20世纪60年代,波斯湾的石油资源被发现,大量石油被开采出来,在迪拜装桶,并由巨轮分批运往世界各处,而黄金与美元,也从世界各处开始流向迪拜人的钱包里。巨额的石油交易使迪拜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原始积累,迪拜的国民经济也因此得到大幅提升,到了21世纪,这里已然成为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城市之一。
至今,迪拜地区云集了众多亿万富翁,而豪车就是他们身份的代言人。迪拜街头上各式各样的豪车随处可见,2013年,一名富翁还将价值100万英镑的法拉利跑车遗弃——只因它比不上自己商业对手的好车,让自己丢了脸。
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有人曾做了一个统计,当时的迪拜街头共出现了80多辆价格超百万的被遗弃豪车,只因它们的主人都在金融危机中倾家荡产。最后这些豪车的下场也很简单:被迪拜警方碾压成碎片。
有人要问,为什么不将这些豪车收归国有?答案是:警方配车比这些豪车更“豪”,所以他们拒绝将其收纳而占用寸土寸金的车库——就在本篇报道采写时,迪拜警方又刚刚采购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兰博基尼Aventador超级跑车作为警用,这款跑车时速最高可达349公里,2.9秒内就能启动并全力加速到90迈马力,专门用于追捕高速公路上的超速车辆……
关于迪拜财富的另一个代名词,叫作足球。在全球五大足球联赛中,众多俱乐部都以拥有一个迪拜财团的控股人为荣——江湖人称“石油爸爸”。其中,迪拜阿联酋航空公司就是最早的“石油爸爸”,它首入英超,投资著名切尔西俱乐部的球衣广告。此后又出资1亿英镑,获得了阿森纳新球场15年的冠名权(也就是现今的酋长体育场),同时还摘下其为期8年的胸前广告所有权……
这些巨资投入皆成为俱乐部称霸球员转会市场的资本,“爸爸队”让众多没有“爸爸”的球队眼红。欧洲媒体用《资源为王,迪拜爸爸来了!》形容迪拜人疯狂的足球投资。从切尔西到曼城,再到西甲和法甲,依靠油气积累财富的超级金主主宰欧洲主流联赛呈蔓延之势。无论身家还是砸钱魄力,欧洲本土富豪都相形见绌。近几年夏天,油王撑腰的俱乐部大出风头——曼城延续烧钱势头,曾高居买人榜首位,巴黎圣日耳曼紧随其后,马拉加则压过皇马、巴萨,成为当时最烧钱的西甲球会……
大街上的卢浮宫 “公平”的一夫多妻制
迪拜人的财富多被男人把握,在社会关系上男人也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婚姻——男人在法律上甚至允许娶4个老婆。
不过,真的娶4个老婆的男人还是占少数——因为国家虽然允许,却要求男人必须对4个老婆一视同仁,不能专宠一位。普通人要在这座城市娶几个老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法律规定,所有老婆必须分开住,也就是说最起码要有足够大的房子;一位老婆有了什么,其余老婆也必须有,比如你特别宠其中一位,想买套高级别墅给她住,那就必须做好给每个老婆都买一套的思想准备,稍有偏差,老婆便可以起诉至法院,届时你将面临倾家荡产的结局。
都说米兰、巴黎是世界时装之都,实际上迪拜绝不落后于这两地——在迪拜,人们几乎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众多迥然不同的服饰,走在大街上,如同参加卢浮宫举行的世界服装博览会。
本地人总是阿拉伯传统装扮,他们穿着落地长袍,从头遮到脚,尤其是女人,往往把自己蒙得只剩下一双眼睛,甚至手上还戴上黑色丝手套;巴基斯坦男人穿的长袍与阿拉伯长袍稍有不同,不是到脚,而是只到膝盖以下;来自印度北部信奉锡克教的男人们一生不剪发、不剔须,所以他们就用布把头包得像个大粽子,长发藏在里面,胡须也编成小辫塞到头布里面。
来自非洲的朋友们喜欢穿得花花绿绿,特别是那些又高又胖的非洲大妈;在德拉南孚路附近中国人聚居区,随时可以见到穿旗袍的中国妇女,展示着浓郁中国风;最性感的是欧美人,金发的女人最喜欢穿吊带衫与热裤走在大街上,而当地人也似乎对此习以为常——或许是作为重要的海上交易港口太久了,外来文化和外来者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