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唤“工匠精神”不是说要回到工业化革命之前那种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而是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好地结合
以往中国的企业似乎总喜欢谈“做大”,今天回过头来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品牌附加值低,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保持利润。然而,在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单纯靠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挤出来的利润,已经捉襟见肘。
无数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忽然发现,失去成本优势的同时,也正在失去需求升级的广大消费者,其引以为傲的产能、规模转而成为了累赘。
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冯东明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企业来讲,其核心任务应该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在2015年以来,围绕制造业升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等顶层设计方案。美克家居是唯一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称号的家具企业。美克家居的智能化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冯东明:其实我们最开始做工厂生产的自动化改造,并不是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主要是为了满足大规模定制商业模式(MC)下对交付能力的要求。
传统家具行业早就充分市场化了,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客户需求趋向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这时候就看你的产品交付能力或者生产能力、管理方式能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瞭望东方周刊》: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智能化的改造是如何起步的?
冯东明: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确定了做智能工厂的大方向。但是团队对这个项目的理解包括怎么具体落实,还不是很清晰。
我们去东南亚作了一些考察,看了当时因为“反倾销”(2003年,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卧房家具提起“反倾销”诉讼,被调查的企业被课以高达200%的关税,美克家居是其中唯一一家获得‘零关税’的企业)、因为经济危机影响,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的那些传统家具制造企业的生存状况。我们看完之后认为,其实企业要生存得好,关键是你做什么,而不是你在哪儿。
通过在东南亚的考察,我们确定了在天津这个工厂做“人机结合”的智能工厂的改造。
“人机结合”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我们的人力财富资源。2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大批优秀的工匠,他们的技艺、才华,结合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有温度的产品。
另外,在参加一些机器人大会之后,我们发现协作机器人的技术应用可以被高度挖掘,因为它更易于施教,可以和人相互辅助,也更灵活,比如他们既可以做装配工,也可以做砂光机器人。所以这也使我们做人机结合的可能性有了更大的拓展,也意味着我们与理想的蓝图更为接近。
在整个项目规划接近完成的阶段,我们还不知道如何验证这个规划和设想是不是正确的、可行的,恰好美克化工集团二期的BIM给了启发,这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美克家具引入之后设计了规划图纸,搭建了虚拟工厂,把所有既定了的流程、工艺等制造环节,在这个虚拟工厂里进行了模拟运行、验证、测试,最终模拟出最优实施路径。因此,实施过程中,不会因为设计、规划的缺陷而影响我们的产能或者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瞭望东方周刊》: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有关的话题中,大家都在谈信息化、自动化、机器换人等等,而你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这其实也在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你怎么理解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工匠精神”?
冯东明:“工匠精神”,指的是专注、执著的态度,再说多一点就是甘于寂寞、兢兢业业。中国人讲一个人有“匠心”,说的其实就是一股专注的劲头。“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就是把做熟悉的东西不断地改善和优化,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
呼唤“工匠精神”,不是说要回到工业化革命之前那种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而是要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好地结合。
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匠精神”的缺失。
拿家具制造行业来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及消费大国,这个行业的产值占了全球的大概40%,但是你到一些家具卖场去逛一逛,会发现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舒适、耐用、美观而且价格合理的家具,选购起来很困难。为什么?主要就是粗制滥造,对质量要求不严格,对品牌没追求。其他行业的问题也一样,大家都很“聪明”,哪里利润高就去哪里,其他的似乎都不很重要。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在制造业重提“工匠精神”的时候,美克家居又在谈“巨匠精神”,你怎么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冯东明: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了“品质消费”时代,面对消费者越来越高的产品质量要求,我们不但要讲“工匠精神”,还要去追求“巨匠精神”,也就是追求极致。追求“巨匠精神”的基础一定是“工匠精神”。
表面上看99%和99.9%也就差了不到1%,可能还没张白纸厚,但很多时候企业之间的差别,恰恰就体现在这1%上。当然,要捅破这张纸、要补掉这1%的缺陷,需要付出十足的努力,要对自己狠。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追求精益求精,那么企业发展速度会不会因此变得比较慢?
冯东明:德国也有很多慢公司、笨公司,但是今天德国制造代表的品质价值,给它带来的是倍增效益。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可,实际上不单是通过产品,更重要的是产品背后的人,是生产者的价值观。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去日本买马桶盖,其实后来新闻说马桶蓋其实是在中国生产的。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对国内很多产品和企业的信任建立不起来。其实,没有品牌比没有技术更尴尬。
《瞭望东方周刊》:追求“巨匠精神”的投入产出效果会不会有可能并不明显,你怎么看待那1%背后的价值?
冯东明:要成为“巨匠”需要坚守。因为消费者可能十年前接触了你,十年后才又一次想起你。而当他再次需要你的时候,你的品质、气质和服务与十年前一样,你一如既往地坚守在那个地方。这就是品牌,这就可以成为百年老店。
这样的坚守当然需要巨大的投入,但是我们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同样相信可以向品质要财富,不然那些持之以恒、兢兢业业的工匠岂不是早就饿死了?
我们不怕慢,一个企业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是要看做得多大,还要看做得多好、多强。
以往中国的企业似乎总喜欢谈“做大”,今天回过头来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品牌附加值低,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保持利润。然而,在资源能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单纯靠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挤出来的利润,已经捉襟见肘。
无数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忽然发现,失去成本优势的同时,也正在失去需求升级的广大消费者,其引以为傲的产能、规模转而成为了累赘。
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冯东明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认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企业来讲,其核心任务应该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围绕消费者需求转型升级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在2015年以来,围绕制造业升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等顶层设计方案。美克家居是唯一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称号的家具企业。美克家居的智能化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冯东明:其实我们最开始做工厂生产的自动化改造,并不是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主要是为了满足大规模定制商业模式(MC)下对交付能力的要求。
传统家具行业早就充分市场化了,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客户需求趋向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这时候就看你的产品交付能力或者生产能力、管理方式能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瞭望东方周刊》: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智能化的改造是如何起步的?
冯东明: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确定了做智能工厂的大方向。但是团队对这个项目的理解包括怎么具体落实,还不是很清晰。
我们去东南亚作了一些考察,看了当时因为“反倾销”(2003年,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卧房家具提起“反倾销”诉讼,被调查的企业被课以高达200%的关税,美克家居是其中唯一一家获得‘零关税’的企业)、因为经济危机影响,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的那些传统家具制造企业的生存状况。我们看完之后认为,其实企业要生存得好,关键是你做什么,而不是你在哪儿。
通过在东南亚的考察,我们确定了在天津这个工厂做“人机结合”的智能工厂的改造。
“人机结合”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我们的人力财富资源。2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大批优秀的工匠,他们的技艺、才华,结合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有温度的产品。
另外,在参加一些机器人大会之后,我们发现协作机器人的技术应用可以被高度挖掘,因为它更易于施教,可以和人相互辅助,也更灵活,比如他们既可以做装配工,也可以做砂光机器人。所以这也使我们做人机结合的可能性有了更大的拓展,也意味着我们与理想的蓝图更为接近。
在整个项目规划接近完成的阶段,我们还不知道如何验证这个规划和设想是不是正确的、可行的,恰好美克化工集团二期的BIM给了启发,这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美克家具引入之后设计了规划图纸,搭建了虚拟工厂,把所有既定了的流程、工艺等制造环节,在这个虚拟工厂里进行了模拟运行、验证、测试,最终模拟出最优实施路径。因此,实施过程中,不会因为设计、规划的缺陷而影响我们的产能或者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最大的问题是“工匠精神”缺失
《瞭望东方周刊》: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有关的话题中,大家都在谈信息化、自动化、机器换人等等,而你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这其实也在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你怎么理解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工匠精神”?
冯东明:“工匠精神”,指的是专注、执著的态度,再说多一点就是甘于寂寞、兢兢业业。中国人讲一个人有“匠心”,说的其实就是一股专注的劲头。“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就是把做熟悉的东西不断地改善和优化,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
呼唤“工匠精神”,不是说要回到工业化革命之前那种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而是要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好地结合。
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工匠精神”的缺失。
拿家具制造行业来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及消费大国,这个行业的产值占了全球的大概40%,但是你到一些家具卖场去逛一逛,会发现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舒适、耐用、美观而且价格合理的家具,选购起来很困难。为什么?主要就是粗制滥造,对质量要求不严格,对品牌没追求。其他行业的问题也一样,大家都很“聪明”,哪里利润高就去哪里,其他的似乎都不很重要。
《瞭望东方周刊》:为什么在制造业重提“工匠精神”的时候,美克家居又在谈“巨匠精神”,你怎么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冯东明: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了“品质消费”时代,面对消费者越来越高的产品质量要求,我们不但要讲“工匠精神”,还要去追求“巨匠精神”,也就是追求极致。追求“巨匠精神”的基础一定是“工匠精神”。
表面上看99%和99.9%也就差了不到1%,可能还没张白纸厚,但很多时候企业之间的差别,恰恰就体现在这1%上。当然,要捅破这张纸、要补掉这1%的缺陷,需要付出十足的努力,要对自己狠。
向品质要财富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追求精益求精,那么企业发展速度会不会因此变得比较慢?
冯东明:德国也有很多慢公司、笨公司,但是今天德国制造代表的品质价值,给它带来的是倍增效益。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可,实际上不单是通过产品,更重要的是产品背后的人,是生产者的价值观。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去日本买马桶盖,其实后来新闻说马桶蓋其实是在中国生产的。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对国内很多产品和企业的信任建立不起来。其实,没有品牌比没有技术更尴尬。
《瞭望东方周刊》:追求“巨匠精神”的投入产出效果会不会有可能并不明显,你怎么看待那1%背后的价值?
冯东明:要成为“巨匠”需要坚守。因为消费者可能十年前接触了你,十年后才又一次想起你。而当他再次需要你的时候,你的品质、气质和服务与十年前一样,你一如既往地坚守在那个地方。这就是品牌,这就可以成为百年老店。
这样的坚守当然需要巨大的投入,但是我们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同样相信可以向品质要财富,不然那些持之以恒、兢兢业业的工匠岂不是早就饿死了?
我们不怕慢,一个企业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是要看做得多大,还要看做得多好、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