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作為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优秀的社会文化,在高中艺术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中舞蹈教学为思考对象,通过探索高中舞蹈教学的基本目标,结合多年高中舞蹈教学的经验,探索出高中舞蹈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优化策略,为高中舞蹈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中;舞蹈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艺术种类万千,舞蹈最为璀璨,它具备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以按照不同种类、不同形式、不同风格来进行划分,同时还可以通过舞蹈的作用和目的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一、高中舞蹈教学基本目标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常与音乐、文学、美术等艺术相互结合。高中舞蹈教学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育学生拥有良好艺术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伴随着新课改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推进与拓展,高中舞蹈教学应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高中生发展和学习的基本目标,教学应把握重点内容,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从学生自身角度评判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认知舞蹈艺术,而不是以培育专业舞蹈人员为目标。
高中舞蹈的基本教学目标应遵循三种舞蹈艺术特征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首先,舞蹈是一种以肢体动作表达独特语言的艺术形式,很多舞蹈作品中都具有独特的动作特点,造型动作的表达是教学目标中首要强调的主体,能够让学生在动作中感受到教学内容。其次是情感表达,动作语言是浅层次舞蹈艺术,而情感表达则是深层次的舞蹈动作,每一个舞蹈动作都不是无意义的挥动,要让学生了解动作所具有的情感。最后是舞蹈艺术的美感。美往往是舞蹈的第一要素,不过对舞蹈教学和高中生而言,舞蹈的美需要更深层次、更专业的领悟和体会,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为基准,逐渐扩展为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遵循动作、情感和美感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加深学生对舞蹈艺术的体会。
二、高中舞蹈教学现状
目前,素质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舞蹈教育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知识和理论不同,舞蹈课程中的鉴赏、分析和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过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影响,高中舞蹈教学依然存有一些问题。一方面是舞蹈教师自身缘故,很多教学内容依照教材讲解,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舞蹈教学多是伴随音乐课一起开展,教材中舞蹈表演和舞蹈鉴赏内容较少,往往观看几次舞蹈鉴赏就结束了舞蹈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舞蹈兴趣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对古典舞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对现代舞感兴趣,高中舞蹈教学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此外,部分学校没有良好的舞蹈教学设施,舞蹈教学场所的配置条件不佳,使得舞蹈教学实施难度提升,不利于舞蹈教学发展[1]。
三、高中舞蹈教学策略
(一)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为了改变传统高中舞蹈教学中的弊端,舞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水平。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师多为音乐教育类专业,对舞蹈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少,无法全面实现舞蹈教学,因此这类教师应深入了解高中舞蹈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舞蹈教学目标,注重将舞蹈基础知识与其他艺术知识相互渗透,只有教师深刻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和魅力,才能将其传递给学生。并且教师应当在舞蹈教学中以身示范。舞蹈鉴赏是指学生在观看舞蹈作品时自身的感受,是学生对舞蹈认知的过程。如果教师为学生亲自表演舞蹈,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风格,而且相比较播放舞蹈视频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之处,即便教师舞蹈水平不佳,学生依然会为教师送上尊重的掌声,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情感育人,多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需求,用舞蹈来搭建情感表达的桥梁。例如:高中生会对舞动身体有一定的抵触,很在意其他学生的目光,无法自由施展。当然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教师不应强迫学生舞动身体,可以利用情感来帮助学生跨越心理障碍,比如:学生出于心理或生理原因对接触异性有过度的逃避心理,教师可以与一名异性学生协同舞蹈,为学生提供能够展示其情感的场景,而在心理方面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教师引导”的理念,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二)顺应时代,培养兴趣
在舞蹈教学中往往会涉及一些较为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肢体动作,仅凭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和学习。而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让多媒体教学融入高中舞蹈教学之中,舞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用图像、视频和影像等方式来展现舞蹈动作和舞蹈文化,例如:一些大型歌舞剧、多人舞蹈,教师难以展现,便可以运用影像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并且信息设备更容易被高中生所接受,使其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的高中教学活动中应积极与学生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对舞蹈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了解到舞蹈教学目标的意义所在,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良好形象与气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舞蹈表演的含义,为后续舞蹈教学和学生舞蹈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文化,舞学结合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绝非孤立地存在,离不开各种艺术、文化形式的衬托。教师应在舞蹈教学中增强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驾驭舞蹈,也需了解相关故事和背景知识,因为在一些舞蹈中往往具有富有深刻的内涵,例如:古典舞《梁祝》就具有典型的中国历史文化。在教学中舞蹈教师应注重与文化教育结合,将舞蹈和学习相互联系。此阶段舞蹈教师就应重视起舞蹈动作和舞蹈情感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中将舞蹈鉴赏、表演、编创有机结合到一起,而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舞蹈知识,教师便可以开展实际的舞蹈教学任务。在高中舞蹈教学中要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也要结合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不能一开始就学习复杂的舞蹈动作,应从缓到急、从少至多、聚沙成塔。可以先从简单的舞蹈动作讲起,让学生摆造型,也就是舞蹈中相对静止的动作,即舞蹈的雕塑性,这类造型动作的表达内容往往更容易使学生联想到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甚至创作出后续的舞蹈内容。并且在教学中也可以采取双人合作、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够增强学生对集体舞蹈动作的认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动作和情感的理解,提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未来舞蹈欣赏中能够感知、体验、理解艺术作品,让学生能够从文化知识之中接受、学习舞蹈动作,打破心理障碍,愿意用肢体去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舞蹈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2]。 (四)教学设施,舞蹈活动
高中舞蹈教学活动的基础依然需要相关设备和设施去满足,如果只是在平常教室中进行舞蹈教学,是难以满足舞蹈教学需求的,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舞蹈教师要积极与学校沟通,明确高中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可以满足的情况尽量配备单独的舞蹈教室和相应的舞蹈设备,才能够让学生从实际环境中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特点,利用舞台来让学生熟悉在舞台上表演的感受,培养良好的自我表现能力,是学生掌握舞蹈技术、表演能力和舞蹈内涵为舞蹈创作提供基础。学校和舞蹈教师也应积极开展音乐或舞蹈活动,目前学校都有秋季运动会或其他体育类项目,但在音乐舞蹈艺术方面的活动却较为稀少,这也是舞蹈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作为高中生涯的一部分,舞蹈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方法,能够基本认识舞蹈元素、剧目等知识。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夏季开展文化艺术节,来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舞蹈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舞蹈活动,帮助学生编排、创作舞蹈,舞蹈活动不是专业的舞蹈表演,无须学生掌握太多的舞蹈知识,更注重在表演过程中让其他学生感受到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展现青春年华的活力。不用高难度的技巧却有精致的舞蹈结构才符合高中学生舞蹈活动的内容[3]。
(五)学习、模仿、创造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都是先经历学习,再去模仿,直至创造,而高中舞蹈教学的基础过程就是学习、模仿和创造,这个流程不单单是针对学生,同样也符合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舞蹈动作、了解舞蹈情感、表达舞蹈美感,而教师则是学习舞蹈知识、了解学生情感、表达舞蹈文化,教师培养学生改变舞蹈思维,重新认识舞蹈的含义。而模仿则是学生初步学习舞蹈造型,进行舞蹈表演时必经的道路,不僅包括一些标准的舞蹈动作,也有舞蹈情感,就好比舞蹈演员为融入角色,经常要代入角色、模仿角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将自己代入学生的情感,寻找打破心理障碍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学习和模仿舞蹈后便会着手于创造舞蹈动作,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优化舞蹈内容。教师自身也要为舞蹈教学创造新的模式,开展新的教学活动,使舞蹈教学继续进步。
结束语
舞蹈教学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关键的环节,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支撑。在开展舞蹈教学前应确定教学目标,转变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教师以身作则,充分利用多媒体与文化来促进舞蹈教学的转型和升级,开展舞蹈活动,以学习、模仿、创造三个阶段来实现舞蹈教学的全面提升,优化高中舞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宏磊.优化高中舞蹈教学的方法初探[J].农家参谋,2019(09):141.
[2]师敏.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舞蹈教学创新分析[J].求知导刊,2020(43):29-30.
[3]于春艳.浅析高中舞蹈教学的改革策略[J].黄河之声,2019(02):121.
作者简介:李少婷.性别:女;出生年月:1992.7;籍贯(具体到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族汉;最高学历:研究生;目前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关键词:高中;舞蹈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艺术种类万千,舞蹈最为璀璨,它具备非常丰富的内涵,可以按照不同种类、不同形式、不同风格来进行划分,同时还可以通过舞蹈的作用和目的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一、高中舞蹈教学基本目标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常与音乐、文学、美术等艺术相互结合。高中舞蹈教学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育学生拥有良好艺术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伴随着新课改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推进与拓展,高中舞蹈教学应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高中生发展和学习的基本目标,教学应把握重点内容,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从学生自身角度评判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认知舞蹈艺术,而不是以培育专业舞蹈人员为目标。
高中舞蹈的基本教学目标应遵循三种舞蹈艺术特征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首先,舞蹈是一种以肢体动作表达独特语言的艺术形式,很多舞蹈作品中都具有独特的动作特点,造型动作的表达是教学目标中首要强调的主体,能够让学生在动作中感受到教学内容。其次是情感表达,动作语言是浅层次舞蹈艺术,而情感表达则是深层次的舞蹈动作,每一个舞蹈动作都不是无意义的挥动,要让学生了解动作所具有的情感。最后是舞蹈艺术的美感。美往往是舞蹈的第一要素,不过对舞蹈教学和高中生而言,舞蹈的美需要更深层次、更专业的领悟和体会,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为基准,逐渐扩展为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遵循动作、情感和美感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加深学生对舞蹈艺术的体会。
二、高中舞蹈教学现状
目前,素质教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起来,舞蹈教育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知识和理论不同,舞蹈课程中的鉴赏、分析和实践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过受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影响,高中舞蹈教学依然存有一些问题。一方面是舞蹈教师自身缘故,很多教学内容依照教材讲解,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舞蹈教学多是伴随音乐课一起开展,教材中舞蹈表演和舞蹈鉴赏内容较少,往往观看几次舞蹈鉴赏就结束了舞蹈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舞蹈兴趣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对古典舞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对现代舞感兴趣,高中舞蹈教学无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此外,部分学校没有良好的舞蹈教学设施,舞蹈教学场所的配置条件不佳,使得舞蹈教学实施难度提升,不利于舞蹈教学发展[1]。
三、高中舞蹈教学策略
(一)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为了改变传统高中舞蹈教学中的弊端,舞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舞蹈知识和舞蹈水平。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师多为音乐教育类专业,对舞蹈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少,无法全面实现舞蹈教学,因此这类教师应深入了解高中舞蹈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舞蹈教学目标,注重将舞蹈基础知识与其他艺术知识相互渗透,只有教师深刻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和魅力,才能将其传递给学生。并且教师应当在舞蹈教学中以身示范。舞蹈鉴赏是指学生在观看舞蹈作品时自身的感受,是学生对舞蹈认知的过程。如果教师为学生亲自表演舞蹈,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风格,而且相比较播放舞蹈视频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之处,即便教师舞蹈水平不佳,学生依然会为教师送上尊重的掌声,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情感育人,多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需求,用舞蹈来搭建情感表达的桥梁。例如:高中生会对舞动身体有一定的抵触,很在意其他学生的目光,无法自由施展。当然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教师不应强迫学生舞动身体,可以利用情感来帮助学生跨越心理障碍,比如:学生出于心理或生理原因对接触异性有过度的逃避心理,教师可以与一名异性学生协同舞蹈,为学生提供能够展示其情感的场景,而在心理方面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教师引导”的理念,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二)顺应时代,培养兴趣
在舞蹈教学中往往会涉及一些较为复杂或难以理解的肢体动作,仅凭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和学习。而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让多媒体教学融入高中舞蹈教学之中,舞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用图像、视频和影像等方式来展现舞蹈动作和舞蹈文化,例如:一些大型歌舞剧、多人舞蹈,教师难以展现,便可以运用影像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并且信息设备更容易被高中生所接受,使其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的高中教学活动中应积极与学生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对舞蹈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了解到舞蹈教学目标的意义所在,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良好形象与气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舞蹈表演的含义,为后续舞蹈教学和学生舞蹈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文化,舞学结合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绝非孤立地存在,离不开各种艺术、文化形式的衬托。教师应在舞蹈教学中增强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驾驭舞蹈,也需了解相关故事和背景知识,因为在一些舞蹈中往往具有富有深刻的内涵,例如:古典舞《梁祝》就具有典型的中国历史文化。在教学中舞蹈教师应注重与文化教育结合,将舞蹈和学习相互联系。此阶段舞蹈教师就应重视起舞蹈动作和舞蹈情感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中将舞蹈鉴赏、表演、编创有机结合到一起,而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舞蹈知识,教师便可以开展实际的舞蹈教学任务。在高中舞蹈教学中要考虑到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也要结合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不能一开始就学习复杂的舞蹈动作,应从缓到急、从少至多、聚沙成塔。可以先从简单的舞蹈动作讲起,让学生摆造型,也就是舞蹈中相对静止的动作,即舞蹈的雕塑性,这类造型动作的表达内容往往更容易使学生联想到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甚至创作出后续的舞蹈内容。并且在教学中也可以采取双人合作、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又能够增强学生对集体舞蹈动作的认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动作和情感的理解,提升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未来舞蹈欣赏中能够感知、体验、理解艺术作品,让学生能够从文化知识之中接受、学习舞蹈动作,打破心理障碍,愿意用肢体去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舞蹈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2]。 (四)教学设施,舞蹈活动
高中舞蹈教学活动的基础依然需要相关设备和设施去满足,如果只是在平常教室中进行舞蹈教学,是难以满足舞蹈教学需求的,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舞蹈教师要积极与学校沟通,明确高中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可以满足的情况尽量配备单独的舞蹈教室和相应的舞蹈设备,才能够让学生从实际环境中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特点,利用舞台来让学生熟悉在舞台上表演的感受,培养良好的自我表现能力,是学生掌握舞蹈技术、表演能力和舞蹈内涵为舞蹈创作提供基础。学校和舞蹈教师也应积极开展音乐或舞蹈活动,目前学校都有秋季运动会或其他体育类项目,但在音乐舞蹈艺术方面的活动却较为稀少,这也是舞蹈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作为高中生涯的一部分,舞蹈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表演的基本方法,能够基本认识舞蹈元素、剧目等知识。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夏季开展文化艺术节,来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舞蹈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舞蹈活动,帮助学生编排、创作舞蹈,舞蹈活动不是专业的舞蹈表演,无须学生掌握太多的舞蹈知识,更注重在表演过程中让其他学生感受到舞蹈所表达的情感,展现青春年华的活力。不用高难度的技巧却有精致的舞蹈结构才符合高中学生舞蹈活动的内容[3]。
(五)学习、模仿、创造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都是先经历学习,再去模仿,直至创造,而高中舞蹈教学的基础过程就是学习、模仿和创造,这个流程不单单是针对学生,同样也符合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舞蹈动作、了解舞蹈情感、表达舞蹈美感,而教师则是学习舞蹈知识、了解学生情感、表达舞蹈文化,教师培养学生改变舞蹈思维,重新认识舞蹈的含义。而模仿则是学生初步学习舞蹈造型,进行舞蹈表演时必经的道路,不僅包括一些标准的舞蹈动作,也有舞蹈情感,就好比舞蹈演员为融入角色,经常要代入角色、模仿角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将自己代入学生的情感,寻找打破心理障碍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学习和模仿舞蹈后便会着手于创造舞蹈动作,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优化舞蹈内容。教师自身也要为舞蹈教学创造新的模式,开展新的教学活动,使舞蹈教学继续进步。
结束语
舞蹈教学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关键的环节,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支撑。在开展舞蹈教学前应确定教学目标,转变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教师以身作则,充分利用多媒体与文化来促进舞蹈教学的转型和升级,开展舞蹈活动,以学习、模仿、创造三个阶段来实现舞蹈教学的全面提升,优化高中舞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宏磊.优化高中舞蹈教学的方法初探[J].农家参谋,2019(09):141.
[2]师敏.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舞蹈教学创新分析[J].求知导刊,2020(43):29-30.
[3]于春艳.浅析高中舞蹈教学的改革策略[J].黄河之声,2019(02):121.
作者简介:李少婷.性别:女;出生年月:1992.7;籍贯(具体到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族汉;最高学历:研究生;目前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