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网络时代后,相比以往孩子动用现金消费,如今的手机网购要方便快捷得多,金额也上升迅速,有些孩子的消费行为已经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儿童和青少年如今的网购行为,也引起了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区管理者的重视。
胡乱消费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在欧美很多国家,5岁的儿童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已经毫不稀奇。他们在熟练使用这些设备时,轻而易举就能进行网上购物。据美国普信集团公司的调查,美国10个孩子中就有6个经常在网上购物,其中54%的孩子使用手机App和软件付款方式购物,41%的孩子使用常规网上方式购物。他们购买的物品,多数是书籍、音乐、网络游戏和游戏升级版及附件,购买玩具和个人衣服的也不在少数。
很显然,如此大量的网购,仅凭孩子自己微不足道的零花钱早已不够用了。英国一项调查显示,从2010年起英国青少年的网购金额每年都已经达到数千万英镑;澳大利亚的孩子网购数量巨大,快把父母拖向破产边缘;美国孩子的消费也非常巨大。更惊人的是,这些孩子在网购之时,大多数父母并不知情!
孩子们是对网络广告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很容易受到商家宣传和鼓动的“绑架”,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而且,因为网购时,他们并没有接触到金钱,因此很多孩子没有意识到消费和花钱这种行为。
一些不良销售者正是利用了孩子们幼稚的心理,用类似欺骗的方式进行推销。例如,在面对小玩家时,电玩供应商常标榜他们的网络游戏可以免费玩,而且真的提供初级阶段或是最开始的限时免费游戏。但是当孩子们学会并且被吸引之后,游戏页面上就会出现花样翻新的收费要求,比如要延时、要升级、要给游戏主角们添置新装备新武器等,不付费就无法继续玩。这样的付费方式又设计得非常容易操作,只要点击即可完成,并不限制次数和时间,轻而易举就能卖掉大量“产品”。此时,小玩家们可能還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花钱,就已经把大把的钱花出去了。
从各国的调查来看,父母给年幼的孩子注册网上游戏账号的行为已经很普遍。同时,又因为手机绑定银行卡的便利,他们把给孩子的钱也绑了卡。一些聪明的孩子熟悉了父母信用卡的付款方式后,就会偷偷花钱购物。
一位美国母亲抱怨说,她原本希望培养6岁小女儿的时尚观,所以指点女儿搜索服装网站,遇到自己和女儿都喜欢的服饰便下单购买,旨在鼓励女儿有独立的审美观。可是没有想到,这样进行过几次后,女儿便利用母亲的账户随意点击和购买衣服,等母亲发现时,信用卡已经严重透支,让她追悔莫及。
保持沟通
欧美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滥用网购的行为,与家长们不与孩子们讨论金钱的意义、家用预算和家庭支出有关系。现在国外网购实行的延后付款的销售方式,的确提高了推销的效果,却人为地推迟了父母发现孩子乱花钱的事实。
因此,专家们提出,父母们不妨回归老一辈人常用的方法,向孩子们推荐曾经使用多年并且切实有效的理财观念,对孩子们到手的或多或少的钱财,合理安排花费计划。一方面父母自己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消费行为,不随意网购,给孩子作出表率;同时指点孩子分清所购买的物品是否必需品,并且在手机上点击购买选项之前,多问自己一次,能否不购买或暂缓购买。
当然,在网购时代,网上消费已经不能完全避免。为了能让孩子尽量理解消费的意义,父母可以和孩子讲讲自己的理财情况,包括自己如何赚钱、消费和储蓄,让孩子们对所有消费情况都列出清单,记录网上消费的情况。在记录一段时间后,家长和孩子便能分析消费的主要份额,慢慢地缩减无意义的消费,把钱用到最值得的地方,抑制无节制花钱的行为。
制定法律
目前,管控儿童和青少年无节制地网上消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社会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美国近几年制定的《儿童在线隐私权保护法》详细介绍了网站运营商必须遵守的隐私政策以及应尽的责任,运营商必须保护儿童的隐私和安全,包括限制向13岁以下的儿童推销。现在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也制定了类似的法律。
如此一来,无论登记网络账号还是申请银行账户,都要证明是否满足年龄条件,是否理解使用网络和账户的条款;而且,在申请时,还要求至少有父母或监护者一人在场,与孩子同时签字,保证对孩子的消费行为负责,并且保护儿童隐私和监督孩子行为。
不过,如果父母同意孩子使用自己的账户和信用卡,那么父母的责任更大。为了防止孩子滥用,专家们认为父母可以设置“可变密码”,并在每次设置后及时通知银行和发卡机构,只有最新密码通过,才能完成付费和交易,以此杜绝孩子的无计划网购情况。但是,儿童不合理网购现象目前很难杜绝,因为现实情况复杂多变,有些孩子谎报年龄和其他问题,给管理者和立法者带来相当多的麻烦。这种现象只有在民众提高素质、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后,才能有效解决。
胡乱消费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在欧美很多国家,5岁的儿童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已经毫不稀奇。他们在熟练使用这些设备时,轻而易举就能进行网上购物。据美国普信集团公司的调查,美国10个孩子中就有6个经常在网上购物,其中54%的孩子使用手机App和软件付款方式购物,41%的孩子使用常规网上方式购物。他们购买的物品,多数是书籍、音乐、网络游戏和游戏升级版及附件,购买玩具和个人衣服的也不在少数。
很显然,如此大量的网购,仅凭孩子自己微不足道的零花钱早已不够用了。英国一项调查显示,从2010年起英国青少年的网购金额每年都已经达到数千万英镑;澳大利亚的孩子网购数量巨大,快把父母拖向破产边缘;美国孩子的消费也非常巨大。更惊人的是,这些孩子在网购之时,大多数父母并不知情!
孩子们是对网络广告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很容易受到商家宣传和鼓动的“绑架”,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而且,因为网购时,他们并没有接触到金钱,因此很多孩子没有意识到消费和花钱这种行为。
一些不良销售者正是利用了孩子们幼稚的心理,用类似欺骗的方式进行推销。例如,在面对小玩家时,电玩供应商常标榜他们的网络游戏可以免费玩,而且真的提供初级阶段或是最开始的限时免费游戏。但是当孩子们学会并且被吸引之后,游戏页面上就会出现花样翻新的收费要求,比如要延时、要升级、要给游戏主角们添置新装备新武器等,不付费就无法继续玩。这样的付费方式又设计得非常容易操作,只要点击即可完成,并不限制次数和时间,轻而易举就能卖掉大量“产品”。此时,小玩家们可能還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花钱,就已经把大把的钱花出去了。
从各国的调查来看,父母给年幼的孩子注册网上游戏账号的行为已经很普遍。同时,又因为手机绑定银行卡的便利,他们把给孩子的钱也绑了卡。一些聪明的孩子熟悉了父母信用卡的付款方式后,就会偷偷花钱购物。
一位美国母亲抱怨说,她原本希望培养6岁小女儿的时尚观,所以指点女儿搜索服装网站,遇到自己和女儿都喜欢的服饰便下单购买,旨在鼓励女儿有独立的审美观。可是没有想到,这样进行过几次后,女儿便利用母亲的账户随意点击和购买衣服,等母亲发现时,信用卡已经严重透支,让她追悔莫及。
保持沟通
欧美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滥用网购的行为,与家长们不与孩子们讨论金钱的意义、家用预算和家庭支出有关系。现在国外网购实行的延后付款的销售方式,的确提高了推销的效果,却人为地推迟了父母发现孩子乱花钱的事实。
因此,专家们提出,父母们不妨回归老一辈人常用的方法,向孩子们推荐曾经使用多年并且切实有效的理财观念,对孩子们到手的或多或少的钱财,合理安排花费计划。一方面父母自己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消费行为,不随意网购,给孩子作出表率;同时指点孩子分清所购买的物品是否必需品,并且在手机上点击购买选项之前,多问自己一次,能否不购买或暂缓购买。
当然,在网购时代,网上消费已经不能完全避免。为了能让孩子尽量理解消费的意义,父母可以和孩子讲讲自己的理财情况,包括自己如何赚钱、消费和储蓄,让孩子们对所有消费情况都列出清单,记录网上消费的情况。在记录一段时间后,家长和孩子便能分析消费的主要份额,慢慢地缩减无意义的消费,把钱用到最值得的地方,抑制无节制花钱的行为。
制定法律
目前,管控儿童和青少年无节制地网上消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社会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美国近几年制定的《儿童在线隐私权保护法》详细介绍了网站运营商必须遵守的隐私政策以及应尽的责任,运营商必须保护儿童的隐私和安全,包括限制向13岁以下的儿童推销。现在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也制定了类似的法律。
如此一来,无论登记网络账号还是申请银行账户,都要证明是否满足年龄条件,是否理解使用网络和账户的条款;而且,在申请时,还要求至少有父母或监护者一人在场,与孩子同时签字,保证对孩子的消费行为负责,并且保护儿童隐私和监督孩子行为。
不过,如果父母同意孩子使用自己的账户和信用卡,那么父母的责任更大。为了防止孩子滥用,专家们认为父母可以设置“可变密码”,并在每次设置后及时通知银行和发卡机构,只有最新密码通过,才能完成付费和交易,以此杜绝孩子的无计划网购情况。但是,儿童不合理网购现象目前很难杜绝,因为现实情况复杂多变,有些孩子谎报年龄和其他问题,给管理者和立法者带来相当多的麻烦。这种现象只有在民众提高素质、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后,才能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