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住“熊孩子”手机乱消费

来源 :读报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网络时代后,相比以往孩子动用现金消费,如今的手机网购要方便快捷得多,金额也上升迅速,有些孩子的消费行为已经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儿童和青少年如今的网购行为,也引起了家长、教育工作者和社区管理者的重视。
  胡乱消费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在欧美很多国家,5岁的儿童拥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已经毫不稀奇。他们在熟练使用这些设备时,轻而易举就能进行网上购物。据美国普信集团公司的调查,美国10个孩子中就有6个经常在网上购物,其中54%的孩子使用手机App和软件付款方式购物,41%的孩子使用常规网上方式购物。他们购买的物品,多数是书籍、音乐、网络游戏和游戏升级版及附件,购买玩具和个人衣服的也不在少数。
  很显然,如此大量的网购,仅凭孩子自己微不足道的零花钱早已不够用了。英国一项调查显示,从2010年起英国青少年的网购金额每年都已经达到数千万英镑;澳大利亚的孩子网购数量巨大,快把父母拖向破产边缘;美国孩子的消费也非常巨大。更惊人的是,这些孩子在网购之时,大多数父母并不知情!
  孩子们是对网络广告最敏感的人群,他们很容易受到商家宣传和鼓动的“绑架”,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而且,因为网购时,他们并没有接触到金钱,因此很多孩子没有意识到消费和花钱这种行为。
  一些不良销售者正是利用了孩子们幼稚的心理,用类似欺骗的方式进行推销。例如,在面对小玩家时,电玩供应商常标榜他们的网络游戏可以免费玩,而且真的提供初级阶段或是最开始的限时免费游戏。但是当孩子们学会并且被吸引之后,游戏页面上就会出现花样翻新的收费要求,比如要延时、要升级、要给游戏主角们添置新装备新武器等,不付费就无法继续玩。这样的付费方式又设计得非常容易操作,只要点击即可完成,并不限制次数和时间,轻而易举就能卖掉大量“产品”。此时,小玩家们可能還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花钱,就已经把大把的钱花出去了。
  从各国的调查来看,父母给年幼的孩子注册网上游戏账号的行为已经很普遍。同时,又因为手机绑定银行卡的便利,他们把给孩子的钱也绑了卡。一些聪明的孩子熟悉了父母信用卡的付款方式后,就会偷偷花钱购物。
  一位美国母亲抱怨说,她原本希望培养6岁小女儿的时尚观,所以指点女儿搜索服装网站,遇到自己和女儿都喜欢的服饰便下单购买,旨在鼓励女儿有独立的审美观。可是没有想到,这样进行过几次后,女儿便利用母亲的账户随意点击和购买衣服,等母亲发现时,信用卡已经严重透支,让她追悔莫及。
  保持沟通
  欧美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滥用网购的行为,与家长们不与孩子们讨论金钱的意义、家用预算和家庭支出有关系。现在国外网购实行的延后付款的销售方式,的确提高了推销的效果,却人为地推迟了父母发现孩子乱花钱的事实。
  因此,专家们提出,父母们不妨回归老一辈人常用的方法,向孩子们推荐曾经使用多年并且切实有效的理财观念,对孩子们到手的或多或少的钱财,合理安排花费计划。一方面父母自己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消费行为,不随意网购,给孩子作出表率;同时指点孩子分清所购买的物品是否必需品,并且在手机上点击购买选项之前,多问自己一次,能否不购买或暂缓购买。
  当然,在网购时代,网上消费已经不能完全避免。为了能让孩子尽量理解消费的意义,父母可以和孩子讲讲自己的理财情况,包括自己如何赚钱、消费和储蓄,让孩子们对所有消费情况都列出清单,记录网上消费的情况。在记录一段时间后,家长和孩子便能分析消费的主要份额,慢慢地缩减无意义的消费,把钱用到最值得的地方,抑制无节制花钱的行为。
  制定法律
  目前,管控儿童和青少年无节制地网上消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社会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美国近几年制定的《儿童在线隐私权保护法》详细介绍了网站运营商必须遵守的隐私政策以及应尽的责任,运营商必须保护儿童的隐私和安全,包括限制向13岁以下的儿童推销。现在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也制定了类似的法律。
  如此一来,无论登记网络账号还是申请银行账户,都要证明是否满足年龄条件,是否理解使用网络和账户的条款;而且,在申请时,还要求至少有父母或监护者一人在场,与孩子同时签字,保证对孩子的消费行为负责,并且保护儿童隐私和监督孩子行为。
  不过,如果父母同意孩子使用自己的账户和信用卡,那么父母的责任更大。为了防止孩子滥用,专家们认为父母可以设置“可变密码”,并在每次设置后及时通知银行和发卡机构,只有最新密码通过,才能完成付费和交易,以此杜绝孩子的无计划网购情况。但是,儿童不合理网购现象目前很难杜绝,因为现实情况复杂多变,有些孩子谎报年龄和其他问题,给管理者和立法者带来相当多的麻烦。这种现象只有在民众提高素质、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后,才能有效解决。
其他文献
深秋,进士落第之后,我一个人奔赴在回乡的路上。  清凉的月光洒在小径上,远处的天色如浓浓的湖水,一片死寂。  不知不觉中,我已抵达了前年赶考途经的那座小酒楼。一片肃静的竹林中隱隐约约透出一些光亮,那三层的小楼就坐落在这郁郁葱葱的绿色里。那乱糟糟的燕子还斜着挂在陈旧的屋檐下,刚刚下了半天的雨,楼顶上的屋角还不停地往下滴水。望着还和那时一模一样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当年进京赶考时认识的一个人。  我独自
期刊
朝天路上,怀圣寺旁,一间拥有超过150多年历史的小学坐落在众多民宅中。作为广东省历史最悠久的公办小学,越秀区朝天小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以及独树一帜的办学理念。该学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共同参与实施,使学生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一个作为人的人。而作为朝天小学的“掌门
期刊
湖北潜江市当地职业技术学院设置“小龙虾学院”,专门培养小龙虾技能人才,如今首批学生即将毕业。这样的专业设置是否科学,长期看能不能给学生就业带来帮助?这些问题在網上引起热议。  1985年笔者刚刚参加工作时,在职业学校做教改试验员。当地有个地区产茶,有个地区产桑叶,我们就设想,可以开设蚕桑和茶叶两个专业,从这两个地区招学生让他们定向回乡工作。后来发现,当初的想法存在问题:招进来的学生不一定喜欢学,学
期刊
轰轰烈烈的烧钱营销大战之后,二手车电商行业开始分流。有人依然在扩张狂奔,有人已经在谨慎求生。而这条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的赛道上,前路依然扑朔迷离。  断臂求生  2月27日,经历“破产裁员”传闻后的人人车再被员工爆料,称分公司推出早中晚签到的“奇葩”打卡制度,员工认为公司此举意在变相让员工主动离职。而人人车方面则向记者回应称,个别分公司正在进行“合伙人”业务培训,总部不了解具体情况。  人人车的内讧始
期刊
2019年1月24日,这个早上与别的早上没什么不同,催收五组十几个员工忙着查资料、打电话。任何一刻,都有五六个员工同时大声地讲着电话。小小的办公区内,一片嘈杂声……  骚扰电话  华组长是这间房中的小领导,催收五组的组长。她负责记录,记下有还款意愿的订单,预备下一步工作。而由于人手不足,她还得“协催”,有的债务人会对电催员说,叫你们领导接电话。僵持不下时,就由华组长来应对。  看上去,华组长这次应
期刊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中国人一向看重邻里关系,尤其在古代,把好的邻居看得如同知己,甚至胜过亲人,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更有人把邻居的荣誉视作自己的光彩。  邻,它既是名词,又是形容词。“邻”,通过和别的字词组成复合词,概念在不断扩大。邻可以放在前面,此时往往起修饰作用,如“邻居”(住处接近的人家或人,但经常是只用一个“邻”就表示了),这是邻字的常用意义。如
期刊
“二战”时期,在德国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有一条名叫天堂的小街。经过一夜的轰炸,整条街的人差不多都去了天堂。小女孩莉赛尔因在地下室读书而幸免于难,她最后从瓦砾中捡起来的也是一本书。这是电影《偷书贼》中的一个场景。导演赋予了阅读者特殊的祝福。在这个深度阅读成为奢侈品的时代,很多人或许不能理解她的选择。  阅读者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并不可耻,因为阅读是世上最为私密的事情之一,和饮食男女一样,别人无法代
期刊
我家阳台突然飞来一只黑色的小鸟,它啄食着弟弟用来当沙子玩的决明子。我和妈妈看着它傻头傻脑的样子,觉得很可爱,怕惊吓了它,小心翼翼给它撒了一把米。然后我们回到厅里,怕打扰了这位客人。没想到它竟不怕生,一下飞进屋子,欢快地叫着,撒下了一泡屎。地可是刚拖干净的,妈妈皱了皱眉头,轻声驱赶小鸟。  小鸟一反刚才的傻气,灵活地躲闪,连续又撒了几泡屎。“造反了!”我和妈妈都惊叫起来。“小鸟怎么不怕人了,竟敢入屋
期刊
一位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英语教师辞职去当菜鸟驿站站长——当江贤俊的转行故事最近迅速发酵后,许多人揣度他的动机和月的,对此江贤俊不置可否。他对记者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我不过就是换了个职业,没那么多内幕。”  一间小店  记者第一次到快递站点时,正是晚饭时分,小葱煎鱼、西红柿蛋汤和缙云烧饼的味道糅杂在这间30平方米的小店里,门口是一群老大爷正喧闹地打牌。不时有人钻进小店,流利报出一串数字,江贤俊
期刊
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去年12月被迫滞留加拿大后,父亲任正非时不时会给这个长女打打电话。他在电话里并没有和女儿讲太多工作上的事,而是“讲讲笑话”。这个举动仿佛童年时光的再现。据孟晚舟回忆,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只要一有空就会把我放在膝上,给我讲董存瑞、杨靖宇、刘胡兰、王二小的故事,大概是希望我能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女孩”。  有时在高管会上和女儿辩论  1982年1月,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