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居乡下,恰逢农村换届选举,于是听来了一些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是我的朋友老蔡。他从事建筑工作,常与包工头打交道。有一晚包工头请吃饭,席间觥筹交错,杯杯见底。老蔡问:是不是接到新标,这么开心?答:非也,是竞选村委会主任成功。“花了多少?”“几百万!”
尽管对农村的富裕与贿选早有耳闻,我还是被这个数目吓傻了。此前我所知竞选村委会主任的最大花费,不过100万。几百万,搁在一些贫困乡村,足够一村人辛苦挣一年;一年的辛劳,却只够这名包工头在谈笑之间豪掷一把。对于我的惊诧,当过村官的朋友私下告诉我:一届村委会主任,任期3年,3年之内,只要有一大块耕地被征用,投资便可回本,那名包工头砸出巨款,还能如此开心,自然胸有成竹。
第二个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开工厂的远亲。这两年生意愈发艰难,他有意转移战场,弃商从政,盯上了村委会主任的位置。他所在村子的前任村委会主任是他的老友,在其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自己申请,自己审批,拿下一块据说风水绝佳的耕地,造了一幢别墅,后被举报到镇政府,经过一番运作,乌纱帽保住了,条件是:干完这一届,不得连任。
远亲请前村委会主任喝酒,三巡之后,道明心意。前村委会主任哈哈大笑,说:多年兄弟,何必客气,这个忙,我帮了,你出钱,我拉票。远亲大喜: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前村委会主任要求三七开,远亲不想分出三成。前村委会主任见他犹豫,改口道:要不四六?我让一成出来。远亲这才明白,所谓三七是自己三,对方七。这酒无法再喝了,他的村委会主任梦就此破碎。
第三个故事,来自邻居的闲谈。话说村里有一人,平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好在能说会道,人缘还行。村委会换届,他找上一名参选村委会主任的作坊主,与其谈判:你出一笔钱,第一生产队的200票,我帮你包圆了,否则,我去帮你的对手,让你一票难求。作坊主一寻思:此人得罪不起,不怕他不帮自己,就怕他帮竞选对手。于是给了他一大笔钱,同时要他写保证书,不求这200票全部拿下,至少得拿下九成。
一月后开票,作坊主落选。他托人打听,第一生产队的村民,一大半都没选他,原来承诺帮他拉票的闲汉,虽挨家挨户去游说,出手却过于小气,作坊主给他的经费,他只拿出三成购置礼品。另一名竞选村委会主任的企业家出手大方多了。这一对比,作坊主的票数便流失到对方手里。
作坊主查明了底细,大为光火。他找出保证书,要去起诉闲汉。律师劝他作罢,因为这官司,非但赢不了,还可能危及自身。他咽不下这口气,大病一场,听说至今尚未痊愈。
这三个故事,皆非亲身经历,对其真实度,我不敢作保。第四个故事,我却是当事人。这是我与一个邻居关于农村选举的闲谈。邻居赶上村里选举,一早就去投票了。这么做并不是因为积极,而是只要去投票,村里就会发5元钱的补助。
邻居说,有些人恨不得天天投票,邻村选举,三人竞选村委会主任,结果票数都没有过半,只能重选,村民可高兴了。好处还不止这些,根据规定,三个候选人参选,第三名被淘汰,前两名为了第二轮投票,肯定会连夜活动,村民的福利不就来了。
这样的干部上任之后,第一目的恐怕还是捞钱,得把投资成本先挣回来,好像是在做生意。但乡村选举毕竟不是做生意,如何让村民心甘情愿地投下那一票,而不被其他利益左右,这才是竞选村干部应该着力攻克的最大难题。
第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是我的朋友老蔡。他从事建筑工作,常与包工头打交道。有一晚包工头请吃饭,席间觥筹交错,杯杯见底。老蔡问:是不是接到新标,这么开心?答:非也,是竞选村委会主任成功。“花了多少?”“几百万!”
尽管对农村的富裕与贿选早有耳闻,我还是被这个数目吓傻了。此前我所知竞选村委会主任的最大花费,不过100万。几百万,搁在一些贫困乡村,足够一村人辛苦挣一年;一年的辛劳,却只够这名包工头在谈笑之间豪掷一把。对于我的惊诧,当过村官的朋友私下告诉我:一届村委会主任,任期3年,3年之内,只要有一大块耕地被征用,投资便可回本,那名包工头砸出巨款,还能如此开心,自然胸有成竹。
第二个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开工厂的远亲。这两年生意愈发艰难,他有意转移战场,弃商从政,盯上了村委会主任的位置。他所在村子的前任村委会主任是他的老友,在其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自己申请,自己审批,拿下一块据说风水绝佳的耕地,造了一幢别墅,后被举报到镇政府,经过一番运作,乌纱帽保住了,条件是:干完这一届,不得连任。
远亲请前村委会主任喝酒,三巡之后,道明心意。前村委会主任哈哈大笑,说:多年兄弟,何必客气,这个忙,我帮了,你出钱,我拉票。远亲大喜: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前村委会主任要求三七开,远亲不想分出三成。前村委会主任见他犹豫,改口道:要不四六?我让一成出来。远亲这才明白,所谓三七是自己三,对方七。这酒无法再喝了,他的村委会主任梦就此破碎。
第三个故事,来自邻居的闲谈。话说村里有一人,平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好在能说会道,人缘还行。村委会换届,他找上一名参选村委会主任的作坊主,与其谈判:你出一笔钱,第一生产队的200票,我帮你包圆了,否则,我去帮你的对手,让你一票难求。作坊主一寻思:此人得罪不起,不怕他不帮自己,就怕他帮竞选对手。于是给了他一大笔钱,同时要他写保证书,不求这200票全部拿下,至少得拿下九成。
一月后开票,作坊主落选。他托人打听,第一生产队的村民,一大半都没选他,原来承诺帮他拉票的闲汉,虽挨家挨户去游说,出手却过于小气,作坊主给他的经费,他只拿出三成购置礼品。另一名竞选村委会主任的企业家出手大方多了。这一对比,作坊主的票数便流失到对方手里。
作坊主查明了底细,大为光火。他找出保证书,要去起诉闲汉。律师劝他作罢,因为这官司,非但赢不了,还可能危及自身。他咽不下这口气,大病一场,听说至今尚未痊愈。
这三个故事,皆非亲身经历,对其真实度,我不敢作保。第四个故事,我却是当事人。这是我与一个邻居关于农村选举的闲谈。邻居赶上村里选举,一早就去投票了。这么做并不是因为积极,而是只要去投票,村里就会发5元钱的补助。
邻居说,有些人恨不得天天投票,邻村选举,三人竞选村委会主任,结果票数都没有过半,只能重选,村民可高兴了。好处还不止这些,根据规定,三个候选人参选,第三名被淘汰,前两名为了第二轮投票,肯定会连夜活动,村民的福利不就来了。
这样的干部上任之后,第一目的恐怕还是捞钱,得把投资成本先挣回来,好像是在做生意。但乡村选举毕竟不是做生意,如何让村民心甘情愿地投下那一票,而不被其他利益左右,这才是竞选村干部应该着力攻克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