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汽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li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对象选择高机动型越野车,车架结构和车操控、安全、可靠、经济等性能息息相关。越野车行驶承受载荷也复杂,可导致车架扭转、弯曲以及变形等,刚度不足的区域可能出现裂纹。利用静态分析法,并使用惯性释放法,对于车架强度进行计算,将约束点反力应力以及变形问题产生的影响有效消除,保证该数据获取的精准性。
  关键词:越野车;车架;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U4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01-0033-02
  0  引言
  我国的汽车技术资源相对匮乏,并且产业起步相对较晚,汽车生产之后,主要利用试验方式对于设计问题展开检验,不但耗时耗力,而且可靠性不高,存在较高风险。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有限元软件的应用,能够对于汽车、零件等展开分析,建立计算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掌握车架动态性能,进而对其结构加以优化。在振动理论不断发展过程中,越野车制造商高度关注动态仿真测试对于车身结构设计产生的影响。在越野车行驶过程,可受到动荷载,并且在时间不断推移之后,当外界的激励频率和某一零件或者整车的固有频率高度吻合,极易产生共振问题,致使车身材料出现疲劳失效这一问题。借助静力学以及动态特征展开仿真分析,结合分析结果,能够为越野车的结构优化以及整车性能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  有限元分析介紹
  所谓有限元分析,主要是借助数学近似法,模拟几何图形以及荷载工况,并通过有限元单元对于真实系统展开分析,通过有限量探究未知量,甚至无限量。简单来讲,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也是化繁为简的过程,使用大量简单函数替换复杂的函数模型。流程为先建模,之后将结构离散化,对单元以及整体展开分析。
  2  越野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
  2.1 模态分析  在高机动型越野车结构中,车架属于其承载系统,对于其展开模态分析,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车架振动特点,进而判断其是否和整车需求相符,避免出现设计、布局等缺陷,导致车身产生共振问题。对车架展开有限元分析,能够为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按照模态分析这一理论,车架结构自振的频率和其结构阻尼矩阵以及外力等不相关,故此,分析越野车的车架模态时,无须将荷载问题考虑其中,将荷载以及约束条件去除[1]。
  车架自由模态、约束模态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相似性。分析其约束模态之时,需要将约束保留下来,但是在分析自由模态时,可使用其固有频率为频率分析标准。鉴于此,下文使用自由模态的方式进行分析。由于车架系统较为复杂,难以将其固有频率以及振型求出。结合模态分析理论,能够知晓车架结构动态特征,判断出其与地接振型存在关联。越野车的车身悬挂存在较大刚度,对于分析产生影响可忽略。在自由模态相关分析时,可提取车架当中6个振型,并对主振型展开描述:频率为28.7Hz时,为一阶扭转;频率为28.9Hz时,为一阶弯曲;频率为44.3Hz时,为面内一阶横摆;频率为52.1Hz时,为二阶扭转;频率为58.9Hz时,为二阶弯曲;频率为65.1Hz时,为二阶横摆。
  2.2 分析结果  越野车行驶过程受到的外部激励主要有不平路面、发动机简谐等,因此,在展开车架的结构设计时,需要保证其固有频率和外界的激励频率之间相避开,以免车架结构产生共振的问题,进而防止车架的结构受到损坏。经过模态分析,按照结果能够精准识别出车架结构问题,并加以优化,将共振问题解决,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分析模态分析的结果,并将环境的激励频率考虑其中,结果如下:第一,路面条件通常能够决定路面激励。在高等公路以及高速公路路面,激励频率的变化范围在1~3Hz,因此,能够对于低频振动产生较大影响。下文研究的越野车车架产生的低阶频率高于路面存在的激励频率,因此,能够满足要求。第二,车架结构存在的固有模态,其频率不处于发动机的怠速运转产生的频率之内。结合公式F=n/60×M展开频率计算,公式当中M代表发动机缸数1/2,n代表发动机怠速实际转速。选取4缸发动机,怠速650r/min,经计算,频率结果等于21.6Hz,也就是怠速对于车架产生的激励频率是21.6Hz,对比于一阶扭转28.7Hz这一频率值,相对较低,因此,能够满足要求[2]。第三,车架的非簧载质量固有频率处于6~15Hz,由于本研究中确认第一阶扭转的频率值为28.7Hz,要远远高于车架固有频率,因此设计满足要求。第四,保证车架的振型保持光滑,以免产生突变。经过上述分析,能够确认,该车架的结构设计将外界激励频率区间有效避开,因此,动态性能良好。在车架模态分析过程,将静态分析的局限性有效克服,为整车舒适性以及平顺性等提供支持,并结合整车实际振动情况,完成车架优化及改进。
  3  有限元分析下越野车车架结构优化
  3.1 备胎支架方面  对于越野车的车架结构展开分析,选择其备胎支架当作研究对象,并完成拓扑结构的优化。汲取拓扑、结构等优化设计经验,以达到减重之效果。拓扑优化也可视为OptiStruct结构的优化,重点包括外形、尺寸、拓扑以及形状等内容。在拓扑优化的材料利用方面,可利用密度法,借助有限元模型,将各个空间单元视为设计变量,也称单元密度,此参数和结构材料相关,主要是从0~1之间选取连续的数值,经优化和求解以后,如果密度单元和1这个数值较为接近,或者等于1,则代表此单元位置材料十分重要,应该保留;如果单元密度数值和0接近,或者等于0,则代表此位置材料并不重要,能够去除,这样可保证该对于材料充分利用,完成轻量化设计[3]。   针对本文研究的越野车加的备胎支架展开拓扑优化,主要是在钣金件位置寻找最优的加强肋形状、位置等,在保持材料数量不改变的前提之下,将应力集中这一现象消除,与此同时,还能实现减重效果。选择质量35kg的备胎简化模型作为质量点,目的是将设计的空间体积保持在最低值[4]。选取空间单元作为设计变量,保持最大的应力约束达到235MPa,要求备胎支架产生的变形在5mm之内。在制动的工况之下,施加惯性荷载,X向为-1g,Z向为-1g;在转向工况之下,施加惯性荷载,Y向为1g,Z向为-1g;在垂直工况之下,施加惯性荷载,Z向为3.5g。设定参数之后,并利用密度法,以单元密度为设计变量,对于备胎支架结构加以优化,保持优化密度>0.5。图1为备胎支架拓扑优化结果图。
  3.2 结构优化设计  按照拓扑的优化结果分析,背门固定面、备胎支架等所属非设计面,而备胎支架的侧面属于设计面。结合轻量化的设计,可使用两种优化方案,并且融合制动、转向、垂直冲击三种工况分别设计。
  3.2.1 方案一  结合上文的分析结果,可使用增加减重区、减重孔等方式,实现车架的轻量化设计。优化方案如表1所示。
  對拓扑结构进行优化之后,处理设计面,能够实现减重约43%。然而支架的最高应力和材料的屈服极限十分接近,特别是处于垂直工况时,支架承受的最高应力值高大235MPa,由此判断支架存在断裂的风险。因此,还需展开持续优化。
  3.2.2 方案二  结合在方案一中的拓扑优化结果,在本优化方案当中,按照拓扑形貌、结构等优化设计经验,处于减重设计基础之上,可将减重孔面积增加,并且将冲压筋面增加,将支架实际受到的最大应力加以改善。使用上述设计之后,优化结果信息如表2所示。
  3.2.3 优化结果  结合上述优化设计结果,无论是使用方案一,还是使用方案二,都能和结构设计具体要求相符。但是,设计过程,还需将部件的局部安全系数这一因素考虑其中。对比而言,两种方案中,方案二更加精细化,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其应力结构的安全系数更高,因此,可选择方案二作为最终的优化结果,对比于最初的设计方案,可实现减重约38%。通过上述内容对于车架的备胎支架展开拓扑优化,经过两轮的试验分析,最终可达到设计要求,并实现轻量化的设计目的。
  4  结束语
  总之本研究对于某越野车的车结构设计展开分析,此车架的结构刚度、强度等良好,可满足空间的布置要求,整车越野性能优越。研究过程,针对车架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于模型展开网格划分,保证有限元的计算精准。在分析车架刚度、强度等方面,借助惯性释放这一方法,选取车架6种典型的工况,并施加力矩,获得变形分布图,对于车架强度有效验证。并对于车架的模态展开分析,提取6个振型之下的模态结果,经过校核之后,对于车架动态特性展开验证,并为其舒适性的设计优化提供方向。在拓扑优化方面,选择备胎支架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完成优化设计,保证越野车车架的结构优化以及轻量化等前提之下,实现减重38%。
  参考文献:
  [1]程思远.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汽车车架结构优化[J].汽车世界,2019(16):75-76.
  [2]彭永子.汽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8(22):49-51.
  [3]葛晗,陈鸿飞.多轴汽车车架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9):270.
  [4]刘巧珍,花豪.装载机前车架有限元分析与结构改进[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9(09):68-6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维修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用人标准也逐渐提高。但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教育并未很好的对接产业需求,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存在差距。本文在深入分析“1+X证书”制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学现状面临的一些问题,对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汽车维修;人才需求;职业教育;教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汽车逐渐成为了家庭必需品,我国汽车数量连年攀升,这给汽修行业带来的发展的春天。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革新,维修成本和难度也逐年提升,中职汽修专业要结合行业前景,积极构建“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虚拟仿真平台开展教学,模拟不同型号发动机结构,让学生进行线上模拟维修操作,积极和汽车4S店和生产厂家开展合作,让学生了解不同型号汽车发动机构造、常见故障和维修技巧,全面提
期刊
摘要:本文以塑料模设计课程为例,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法,将现代化的模具设计制造新新技术与传统理论知识交叉融合,理实一体,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出具有一定视野、综合素质高的新工科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缩短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与现代化行业需求的距离。  Abstract: Th
期刊
摘要:伴随民众对环保的要求愈发强烈,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工业必定发展趋向。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板块——陕西,拥有陕汽、比亚迪、吉利、宝能等自主品牌,己具备技术、市场环境等综合产业优势,为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腾飞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陕西汽车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过多年的开拓与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产业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支撑,通过对陕西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进行剖析,试图为新能源
期刊
摘要:《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作为汽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联系不紧密,课程体系无法适应新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校企双方合作对课程进行重构优化升级。课程内容以企业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养为目标,关注技术发展带来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变化。本文以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作品《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检修》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实施、特色与创
期刊
摘要:为提升毕业生岗位能力、探索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数控人才,以《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为例,通过岗位能力调研和校企专家探讨,确定岗位能力目标。以学生岗位能力提升为目标,对接企业零件生产,以“线上资源”为引、以“理论教学”为基、以“岗位实践”为体,将“线上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三者互补融合,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该
期刊
摘要:培养技校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国家发展创新转型经济对技工院校的时代要求。我院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近年来注重引导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利用所学专业技能开展创新工艺式生产产品,培养提高了技校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工艺难题分析解决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专业生产轴承用创新装夹工艺——车床液压夹头的研制是一个典型实例。  关键词:轴承外圈;车床液压夹头;创新工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高水平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应以专业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线,系统性设计实训体系。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设备-师资-课程-教材的“四位一体”。在校企合作中,要协调好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经营之间的矛盾,做到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specialty group training base shoul
期刊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与技能大赛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重视技能大赛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及竞赛现状,阐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大意义,深入探究了“赛教结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过程。  关键词:赛教结合;新能源汽车;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沈阳市要紧跟国家政策发展,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精神,大力创新发展制造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与中国制造2025中的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沈阳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调查研究,提出促进沈阳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沈阳市;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