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企业的维系和发展需要两个纽带,一个是物质、利益、产权的纽带,另一个是文化、精神、理念的纽带。就好比“硬件”和“软件”。两者互相支撑,缺一不可。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加大文体设施建设投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吸引了包括外资企业员工在内的广大市民参与,为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外资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企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成立比较早、规模比较大、发展比较好的企业,较注重企业形象和文化品位,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为许多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成了文化建设的一个盲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中小型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将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展开论述。
一、外企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海沧区现有外资(含港澳台资)企业342家,从业人员61431人:外资企业员工年龄以35岁以下居多,学历多为初中、高中,高学历员工较少。从调研看,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工会是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领导者和主要组织者。区工会成立企业工委,加强对外资企业工会的领导。通过区工会参与调解各类劳资纠纷案件、办理企业工伤事故、慰问伤病残和补助困难职工及助学对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专题晚会、运动会、放映职工教育影片等,做好维权维稳、扶贫济困、素质培训、文化建设等工作。企业内部举办的各种培训、文体活动由工会组织,结合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庆祝活动,举办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棋类竞赛、员工运动会、文艺联欢会等,通过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例如:正新实业有限公司每年定期举行乒乓球赛、篮球赛、拔河比赛等各项赛事活动:定期举行游园活动、联谊活动、文艺演出等:定向举办助学活动,帮助员工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些活动均由工会发布通知,由各部门推举年轻活动跃的员工组织实施和参加活动。
2.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以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为主。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规模较大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企业文化特色,如日月谷以诚信教育、行业文明为企业文化特色,建立三级服务品质保障制度,荣获全国“诚信维权单位”、“厦门市旅游品牌企业”等荣誉:明达实业有限公司以员工素质教育为特色,设有多间培训教室、员工电视厅、图书馆等设施,每月组织观念教育、英文课程、专业知识等培训。鼓励员工参加自学考试。取得大专学历者,公司给予一半学费补助。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多数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比较固定,形式比较单一,多数以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为主。如王氏明发打火机公司在建厂时就同时建造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和培训教室,每年举办1—2次娱乐性运动会,利用业余时间举办猜谜、象棋、围棋跳棋、扑克牌比赛等活动;而如加贺金属等中小型的企业,或由于缺少场地或因为场地被占用,员工只能自发开展一些娱乐性的活动或不开展活动。
3.共建活动拓展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内涵。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外资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仅限于内部,与外界交流较少:但有些规模较大的公司、集团除组织好员工技能培训、文化活动外,还注重员工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注重与所在地社区、学校开展合作共建、交流活动。如正新实业与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校企联合,成立正新橡胶学院,常年设大中专各两个班,每年择优录取大、中专班各100名,资费由公司支付三分之二,员工资付三分之一。结业后公司给予承认学历并调升薪资:钢宇公司投入重资建设多功能活动中心、组建合唱队,与东孚镇、寨后村共建,组织合唱队、文体骨干参加东孚镇组织的农村文化活动,进村汇演、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员工到龙佳山庄、天福观光茶园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翔鹭集团组建篮球队、游泳队、龙舟队,参加海沧街道组织的各项比赛。与渐美村共建,年年举办端午龙舟赛。这些共建活动提高了企业员工参加素质教育、文体活动的热情,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交流融合,提升了企业精神文化品质。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开展与其它单位共建活动。
4.上网成为大部分企业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分布在新阳、东孚等工业区,企业员工劳动强度大,交通不便,文化设施匮乏。业余生活单调,网吧成了他们的主要去处,上网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5.员工集中或分散居住对企业文化活动开展产生不同影响。一些自建公寓的外资企业员工居住相对集中,企业组织活动方便、频繁、效果好。而许多外资企业的员工基本分散居住在周边的农村和社区,有的企业不组织活动,有的企业说由于居住分散,工人业余时间急着回家,即使组织活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久而久之,就淡化了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
二、外企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1.外企决策层对员工精神文化生活重视意识不够。外资企业人员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往往其决策者和高层管理者与员工具有很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决策者存在忽视和无法对接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的现象。
2.外企管理的后勤服务社会化趋势弱化了对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责任。与以前企业办社会的旧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比,现代企业管理则注重推进员工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员工的吃、住、娱等后勤事务主要由社会承担,这一方面可以把企业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和经营,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弱化了企业对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责任,客观上导致了许多企业在员工文化生活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外企员工聚居的村(社区)文化服务配套尚不能满足员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外企员工大多为外来员工。他们大多就近租住在工业区旁边的村(社区),但这些村(社区)普遍存在空间小、租住人员多的特点,受空间限制、投入不足、人口密度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村(社区)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和活动开展总量小、水平低,不能较好的满足员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4.城市功能配套相对滞后于工业区开发步伐。特别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尚不能快速便捷地满足新开发工业区员工出行需要,影响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
5.外资企业与外界文化交流活动匮乏。企企、政企、企业与村(居)等之间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较少,企业员工在上班时与机器打交道,下班又缺乏丰富的文化生活,许多员工的工作生活处于单调贫乏的“两点一线”状态。
三、加强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融合的作用。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托。在企业文化氛围中。职工通过耳闻目睹,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企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对职工的思想、性格、情趣、思维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职工自己将自己融合到企业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企业没有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没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有生命力,更难以想象会有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有这样一个案例,两个好朋友同时创业,几年后其中一个人的公司已经小有名气,而另外一家则还是举步维艰。于是后面这家公司的老板就问他的朋友说:“我们是同时创业,我们的条件和机会差不多,为什么你发展得那么快。我到现在却还是那么艰难呢?”他的朋友并没有做正面回答,反而问了他三个问题:“你的公司有没有足以令员工激动并愿意与你共进退的发展目标?你有没有将你的思路与价值观与你的员工分享?你有没有经常刻意去创造一种让员工充满激情的工作氛围?”听完朋友的问题,这个老板陷入沉思之中。公司发展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忙于业务发展,怎么会有时间来考虑这些问题?这些东西不是大公司才需要的吗?
其实这些问题应该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要自问的三个问题,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时间短,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相当一部分甚至是不规范经营。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中小型企业关键是生存,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这使得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滞后、落后。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是观念,而观念和精神的载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加强的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才能创设充满激情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加强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1.理念先行,充分发挥企业在员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举办企业决策人员关于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专题讲座、情况通报、座谈交流等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决策人员树立“精神文化建设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从而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以及工会机构建设等方面更加主动关心并积极推动企业员工精神文化建设。
2.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在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推进工业区特别是一些离城区较远的工业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同时考虑就近规划建设配套生活区,尽量便捷高效地满足工业区员工吃、住、娱等生活需求。对工业区旁边已经形成的外企员工聚居的村(社区),政府应加大这些区域的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保障员工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3.强化队伍,充分发挥各类队伍在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是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外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各级群团组织要加强联动,积极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外企员工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外企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发挥市区文艺骨干队伍作用。组织文艺轻骑队深入企业和外企员工聚居的村(社区)开展慰问表演活动。同时鼓励文艺骨干积极参与开展外企文化活动的辅导组织工作。三是组建外企文体队伍。利用外企员工结构多元化得特点,指导外企组建文艺、体育队伍,培养一批文体活动骨干,加强对外企文体骨干的关心、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发展企业文化方面的作用。
4.建立机制,充分发挥共建机制在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企业之间、政企之间以及企业与村(居)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共建。一是政府部门应为企业架起活动的纽带,多组织企业间的体育比赛、文艺汇演、书画巡展等活动,确保政企之间、企业之间能够加强联络、拓宽路子、拓新形式。二是建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及企业与村(居)结对共建制度。用一对一的方式,以大带小,通过结对互动,带动和培育中小型外资企业和村(居)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加大文体设施建设投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吸引了包括外资企业员工在内的广大市民参与,为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外资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企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成立比较早、规模比较大、发展比较好的企业,较注重企业形象和文化品位,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为许多企业长足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成了文化建设的一个盲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进中小型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将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展开论述。
一、外企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海沧区现有外资(含港澳台资)企业342家,从业人员61431人:外资企业员工年龄以35岁以下居多,学历多为初中、高中,高学历员工较少。从调研看,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工会是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领导者和主要组织者。区工会成立企业工委,加强对外资企业工会的领导。通过区工会参与调解各类劳资纠纷案件、办理企业工伤事故、慰问伤病残和补助困难职工及助学对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专题晚会、运动会、放映职工教育影片等,做好维权维稳、扶贫济困、素质培训、文化建设等工作。企业内部举办的各种培训、文体活动由工会组织,结合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庆祝活动,举办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棋类竞赛、员工运动会、文艺联欢会等,通过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例如:正新实业有限公司每年定期举行乒乓球赛、篮球赛、拔河比赛等各项赛事活动:定期举行游园活动、联谊活动、文艺演出等:定向举办助学活动,帮助员工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些活动均由工会发布通知,由各部门推举年轻活动跃的员工组织实施和参加活动。
2.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以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为主。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个别规模较大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企业文化特色,如日月谷以诚信教育、行业文明为企业文化特色,建立三级服务品质保障制度,荣获全国“诚信维权单位”、“厦门市旅游品牌企业”等荣誉:明达实业有限公司以员工素质教育为特色,设有多间培训教室、员工电视厅、图书馆等设施,每月组织观念教育、英文课程、专业知识等培训。鼓励员工参加自学考试。取得大专学历者,公司给予一半学费补助。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多数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比较固定,形式比较单一,多数以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为主。如王氏明发打火机公司在建厂时就同时建造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设施和培训教室,每年举办1—2次娱乐性运动会,利用业余时间举办猜谜、象棋、围棋跳棋、扑克牌比赛等活动;而如加贺金属等中小型的企业,或由于缺少场地或因为场地被占用,员工只能自发开展一些娱乐性的活动或不开展活动。
3.共建活动拓展外资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内涵。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外资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仅限于内部,与外界交流较少:但有些规模较大的公司、集团除组织好员工技能培训、文化活动外,还注重员工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注重与所在地社区、学校开展合作共建、交流活动。如正新实业与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校企联合,成立正新橡胶学院,常年设大中专各两个班,每年择优录取大、中专班各100名,资费由公司支付三分之二,员工资付三分之一。结业后公司给予承认学历并调升薪资:钢宇公司投入重资建设多功能活动中心、组建合唱队,与东孚镇、寨后村共建,组织合唱队、文体骨干参加东孚镇组织的农村文化活动,进村汇演、开展联谊活动,组织员工到龙佳山庄、天福观光茶园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翔鹭集团组建篮球队、游泳队、龙舟队,参加海沧街道组织的各项比赛。与渐美村共建,年年举办端午龙舟赛。这些共建活动提高了企业员工参加素质教育、文体活动的热情,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交流融合,提升了企业精神文化品质。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没有开展与其它单位共建活动。
4.上网成为大部分企业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大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分布在新阳、东孚等工业区,企业员工劳动强度大,交通不便,文化设施匮乏。业余生活单调,网吧成了他们的主要去处,上网成为他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
5.员工集中或分散居住对企业文化活动开展产生不同影响。一些自建公寓的外资企业员工居住相对集中,企业组织活动方便、频繁、效果好。而许多外资企业的员工基本分散居住在周边的农村和社区,有的企业不组织活动,有的企业说由于居住分散,工人业余时间急着回家,即使组织活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久而久之,就淡化了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
二、外企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1.外企决策层对员工精神文化生活重视意识不够。外资企业人员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往往其决策者和高层管理者与员工具有很大的文化背景差异。决策者存在忽视和无法对接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的现象。
2.外企管理的后勤服务社会化趋势弱化了对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责任。与以前企业办社会的旧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比,现代企业管理则注重推进员工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企业员工的吃、住、娱等后勤事务主要由社会承担,这一方面可以把企业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和经营,但另一方面也同时弱化了企业对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的责任,客观上导致了许多企业在员工文化生活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外企员工聚居的村(社区)文化服务配套尚不能满足员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外企员工大多为外来员工。他们大多就近租住在工业区旁边的村(社区),但这些村(社区)普遍存在空间小、租住人员多的特点,受空间限制、投入不足、人口密度大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村(社区)的文化体育设施配套和活动开展总量小、水平低,不能较好的满足员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4.城市功能配套相对滞后于工业区开发步伐。特别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尚不能快速便捷地满足新开发工业区员工出行需要,影响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
5.外资企业与外界文化交流活动匮乏。企企、政企、企业与村(居)等之间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较少,企业员工在上班时与机器打交道,下班又缺乏丰富的文化生活,许多员工的工作生活处于单调贫乏的“两点一线”状态。
三、加强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融合的作用。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托。在企业文化氛围中。职工通过耳闻目睹,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企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对职工的思想、性格、情趣、思维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职工自己将自己融合到企业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企业没有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没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有生命力,更难以想象会有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有这样一个案例,两个好朋友同时创业,几年后其中一个人的公司已经小有名气,而另外一家则还是举步维艰。于是后面这家公司的老板就问他的朋友说:“我们是同时创业,我们的条件和机会差不多,为什么你发展得那么快。我到现在却还是那么艰难呢?”他的朋友并没有做正面回答,反而问了他三个问题:“你的公司有没有足以令员工激动并愿意与你共进退的发展目标?你有没有将你的思路与价值观与你的员工分享?你有没有经常刻意去创造一种让员工充满激情的工作氛围?”听完朋友的问题,这个老板陷入沉思之中。公司发展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忙于业务发展,怎么会有时间来考虑这些问题?这些东西不是大公司才需要的吗?
其实这些问题应该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要自问的三个问题,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时间短,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相当一部分甚至是不规范经营。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中小型企业关键是生存,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这使得中小型企业的文化建设滞后、落后。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是观念,而观念和精神的载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加强的企业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才能创设充满激情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加强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1.理念先行,充分发挥企业在员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组织举办企业决策人员关于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专题讲座、情况通报、座谈交流等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决策人员树立“精神文化建设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从而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以及工会机构建设等方面更加主动关心并积极推动企业员工精神文化建设。
2.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政府在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推进工业区特别是一些离城区较远的工业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同时考虑就近规划建设配套生活区,尽量便捷高效地满足工业区员工吃、住、娱等生活需求。对工业区旁边已经形成的外企员工聚居的村(社区),政府应加大这些区域的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活动开展的经费投入,保障员工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3.强化队伍,充分发挥各类队伍在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是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外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建设,各级群团组织要加强联动,积极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外企员工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外企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发挥市区文艺骨干队伍作用。组织文艺轻骑队深入企业和外企员工聚居的村(社区)开展慰问表演活动。同时鼓励文艺骨干积极参与开展外企文化活动的辅导组织工作。三是组建外企文体队伍。利用外企员工结构多元化得特点,指导外企组建文艺、体育队伍,培养一批文体活动骨干,加强对外企文体骨干的关心、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发展企业文化方面的作用。
4.建立机制,充分发挥共建机制在外企员工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企业之间、政企之间以及企业与村(居)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共建。一是政府部门应为企业架起活动的纽带,多组织企业间的体育比赛、文艺汇演、书画巡展等活动,确保政企之间、企业之间能够加强联络、拓宽路子、拓新形式。二是建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及企业与村(居)结对共建制度。用一对一的方式,以大带小,通过结对互动,带动和培育中小型外资企业和村(居)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