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土音乐,这一深厚的民系或族群音乐文化资源,将其置于审美的视野中,从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 乡土音乐 美学特征 审美价
乡土音乐,就是某一地方或区域内的民系、族群所创造的音乐。与他音乐比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民系或族群的审美文化的烙印。
可以说乡土音乐记载了这一方水土民众的喜怒哀乐,它表达了生息于斯的人们的理想和情思,它体现了一个民系或族群的精神,构成了不同于他音乐的独具个性的一面。它从来都被各民系或族群视为自身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因而乡土音乐是我们与各民族音乐文化对等交流的出发点。它在乡土音乐美学特征及乡土音乐传承两个层面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
乡土音乐是民间自发生成、创造的音乐,它与地域内的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从音乐作品的审美倾向和音乐作品的目的可以看出,其音乐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自娱自乐”的特点。我们认为,乡土音乐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音乐,它立足于民系或族群的具体的社会生活背景,一般以简洁的旋律、率真的情感和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以娱乐民众自我的音乐形态出现。它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传承性。任何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都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其中体现着该民系或族群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通过长期的文化浸润创造反映出来的。一般而言,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大都经过从初创、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基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音乐形态。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继承、发展、创新的问题。
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是这个民众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无论是发展也好,创新也好,都不能丢掉历史,舍弃传统,而是要在学习、吸收、掌握传统精髓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否则,音乐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就音乐的本体而言,民系或族群音乐的初创往往体现着一个民系、族群最本质的特性,譬如它反映了一个民系或族群最原始的人文图腾、宗教信仰等,而这恰恰是一个民系或族群生成的根源或音乐产生的渊源,如果抛弃了这个根。就不能成为这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了。如富川县瑶族音乐,一直由古代传承至今。她那多姿多彩的音乐中留存着瑶族起源,迁徒历程,图腾崇拜等民族文化信息,形成了令人神往的“边缘文化”。这种言传身教的传承不仅延续了瑶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延续了瑶族神秘而瑰丽的音乐。
2.通俗化。作为自娱自乐的乡土音乐,它的形式往往通俗易懂。朴实的风格,率真的情感。平实的主题。简洁易唱的曲谱,浑然天成、没有留下任何修饰打造的痕迹。而是非常贴近民众的生活与审美水平。创造者运用自己的母语、民众喜闻的曲调、熟悉的生活素材等元素。不经意地创造出适合民众传唱娱乐的音乐作品。如贺州客家的民谣《摘得茶来秧又黄》:“三月一过日子长,田里农事乱忙忙:莳(插)得田来茶又黄,摘得茶来秧有黄”。它运用客家方言与平实的手法写农事,一二四句押韵造成了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匀称之美和流变之美。客家“四句板”山歌体的曲调客家人又非常熟悉,整个民谣通俗易唱。正因其通俗性,所以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这种歌体。
2.程序化。乡土音乐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往往秉承着一定地域的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文化传统,承传了历史积淀的便于民众接受的程序化的审美形式,许多山歌、民谣、婚嫁歌、庙会歌、哭丧歌就如此。它用同一曲调复沓反复的方式建构不同内容的乐段,并保持旋律一致.从而形成一种回环反复之美。如广西富川县的“梧州歌”。它全部用“梧州话”歌唱,有明快活泼、极富流动感的“蝴蝶歌”,循环反复、上下呼应的“嘞嘞嘿”,演唱速度较慢、旋律柔和抒情的“留西拉咧”,迂回曲折、抒情优美的“咿呀咧”,以及通俗、简洁的哭嫁歌、讲歌等种类构成。它的歌词结构多为七言,联结四句成为一节。每节押一韵,共20个韵,一首完整的梧州歌应有二十节构成,每节都用同一曲调,形成回环之美,加之它节拍柔丽,抑扬顿挫,袅娜悠远,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共享性。乡土音乐有着自己的特质与地域性。就会在一定区域内流行开来。但因为音乐是最富于情感性的,而情感是人类沟通的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因此音乐一旦创作出来。不一定局限在本民系或族群,它也可以超越地域或民族的界限,成为他民族的精神食粮。如客家的《月光光》、《落水天》等优秀歌谣许多非客家人也在传唱。因此,任何乡土音乐资源,一经产生既是民系的,更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共同资源。当然对于优秀的音乐资源,任何人、任何组织也无法实现对它的独占。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这就使音乐资源的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
4.持久性。一种音乐资源,只要人们认为它对民众有用,便可以永久地使用,它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象多少,使用的频率高低而枯竭、而灭绝。相反,一种音乐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不但不会导致它的量的减少,而且还可能促使这种音乐资源量上的增长。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因为学习、普及、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作为优秀的音乐资源,一代人使用之后,后代人仍然可以重复使用,可以世世代代为民众造福。使用的人愈多,愈能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对于人类优秀的音乐资源来说,除非人类遭受重大浩劫,否则,它就永远不会灭绝、消失。如平地瑶族“蝴蝶歌”、客家的山歌、竹板歌、鸡歌等虽然历经沧桑,今天仍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5.效能性。乡土音乐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效能。而且使用的人愈多,范围愈广。其效能就越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社会,民众的精神生活除了每天晚上面对着电视节目以外,他们极少有别的娱乐方式,当然更不可能去阅读、品玩艺术作品。而乡土音乐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山野田间都可以吟唱,给他们的情感以极大的宣泄。因此它对民众的精神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的滋养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如客家音乐中许多带有教化倾向的爱情、爱国、爱家等歌谣。对匡正民众的道德、养成民众良好的品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6.递增性。作为精神现象的乡土音乐资源不但不会越用越少,反而会越用越多,逐渐递增。我们认为,使用音乐的过程,必然就是创造音乐的过程。音乐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而且,后代人总是拥有比前代人更多的智慧。因为人是在学习、吸收前代人智慧的基础上丰富前代人的智慧、并创造新的智慧。音乐资源就是经过人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生长、不断递进的。只要民众的思维和创造活动不停止,乡土音乐就会不 断地被丰富、发展、创新,并不断产生新的特质。平地瑶的“梧州歌”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内容多样的音乐样式,如感恩的、爱情的、教化的等等,这不仅丰富、发展了梧州歌,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音乐的需求,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
二、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形成
审美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审美需要是在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基础上派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凡属于人对生命的自由活动的追求、对快乐的追求,都是人具有审美需要的表现。由于人的本质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上,审美需要与精神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这两个层面联系得更加紧密,它可以理解为是人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的需要,它表现为人对感官、情感、心理、精神的愉快的追求。因此,审美价值也有三个基本的层次:与生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感性形式直接产生:与心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形象产生:与精神意识层次的审美需要对应的审美价值,由对象的内在蕴涵产生。乡土音乐的审美价值同样具备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其中对人们心灵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使乡土音乐得以产生及存在的深层根源,也是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生成的深层根源。原始的乡土音乐起源向审美活动的历史转变过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人们还无法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更无法控制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采用的是“精神胜利法”。比如,广西富川的“梧州歌”有部分就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年秋季村民都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神祈福仪式。诸神都被请到村寨的庙宇供奉,在整个活动中,歌手们不停地唱着颂扬主神刘仙娘的“梧州歌”,祈求神灵保佑村民能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这些精神性的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它们的共同的功利目的上,但却有着独立的精神活动的形式。当人们把物质活动的成功与自己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精神活动起了作用,因而对这种活动形式产生极大的信任与满足感。久而久之,人们只要看到这种活动的样式就能感到愉快。为了让自己获得这种愉快,就会在并非是实际的生产活动如祭神时也吟唱。这时的活动就是审美活动而不是祭神活动了,因为人们是出于审美需要去进行这种精神活动的。
现代的乡土音乐已经没有了原始的宗教色彩,它更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歌唱民众的日常生活、美好情感与美好理想,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客家歌谣中歌唱爱情、劳动、家庭、劝善、爱国、盼望、歌颂、生活内容方面的山歌就如此。像流传在贺州市黄田客家人地区的《软调竹板歌》:“自主婚姻感情融,早生孩郎添姣龙,民主家庭建立好,感谢主席毛泽东……”。歌曲用将B调四二拍,乐谱简单易唱,这些乡土歌曲给民众以极大的审美娱乐。
三、乡土音乐审美价值发掘的现实意义
首先,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特定的意义。
和谐社会最本质的内核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要让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经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文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离现代文明距离较远的偏远山乡农村,却往往是乡土音乐发育与保存得较好的地方,如果有条件开发,是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心灵与精神的关怀,满足心灵与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从而建立人的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这一方面,乡土音乐的作用也是特殊的,它能满足最广大民众的多层次的审美需要。因为任何音乐活动都可能从原有的意义上脱胎成为一种审美活动,即使是原本看上去具有“宗教”意味的音乐活动,如敬神、祈祷等等,在现代社会由于脱去了那一层单纯信仰的成分而具有了相对纯粹的审美意义,只代表一种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一些原本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如庙会祭拜活动中的音乐,也日渐失去其原来的意义,只是留下对先人的追思:更有那些原来是娱神、娱鬼的音乐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娱人的活动,能带给人们无限欢乐,能激起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这种精神家园的建立,特别是对人的信心与热情的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信心与热情使人把精力更执著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而和谐社会是需要调动一切积极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全体民众的激情投入的。
其次,在语境全球化的今天,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音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全球化,势必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为生活中大量的不需要规范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规则约束,这就给人们以更多的选择,艺术审美也是如此。
文化的多样化并不是文化的全球化,因为各国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特质,这种特质是使国家生存发展并使其独立的特有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所以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文化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如果文化都一体化、全球化了。都是一种形态了,那就是不具有独立性的文化,这样就没有文化的多样性。那么,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就无法得到满足,社会就会畸形发展。
乡土音乐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含量,每一种乡土音乐都内涵有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厚重的历史信息,因此,乡土音乐能体现出民族、民系的特色。是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它最能体现出音乐文化的特质,因为文化的特色就来自民众并构成传统。
因此,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于坚持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保持音乐的独特性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发掘扎根于民间的优秀的乡土音乐,使之融合于我国民族、国家当代的精神文化,以坚持音乐的独特性。同时从中发掘出能够体现属于未来的、全人类的东西,以丰富、发展地球村音乐。
再次,乡土音乐可以唤醒民众的乡土情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之所以称为情节,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一样不能化解与消褪,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一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土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乡土情节不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一首熟悉的乡土音乐所勾起的绵延不断的乡土情节,可以增强人们的乡土意识。激起民众对故土的眷恋与怀念,丰盈民众的心灵与精神,并使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工作中去。
我们不难想象,再过若干年,那些曾生动记录着民众的历史、文化、生活、情感的风格各异的乡土音乐将会消亡,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美玉将永远尘封在过去的时空里,这将是多么惨烈的文化悲剧!因而拯救那些有着厚重历史感,深蕴生命力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乡土音乐,是对历史的钩沉和对文化的淘沥,是对先人的告慰和对后人的交待。
参考文献
[1](奥)汉期立克,论音乐的美。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于润祥音乐美学史论稿。
[4]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人民出版社。
[5]苏斌、李辉,桂东客家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6]广西贺州市文化局临制,客家乡土音乐(DVD):贺州春色赋,一方水土,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艳辉,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师范学校,长期从事乡土音乐家田野调查工作,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审美,职称:讲师
[关键词] 乡土音乐 美学特征 审美价
乡土音乐,就是某一地方或区域内的民系、族群所创造的音乐。与他音乐比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打上了民系或族群的审美文化的烙印。
可以说乡土音乐记载了这一方水土民众的喜怒哀乐,它表达了生息于斯的人们的理想和情思,它体现了一个民系或族群的精神,构成了不同于他音乐的独具个性的一面。它从来都被各民系或族群视为自身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因而乡土音乐是我们与各民族音乐文化对等交流的出发点。它在乡土音乐美学特征及乡土音乐传承两个层面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音乐的美学特征
乡土音乐是民间自发生成、创造的音乐,它与地域内的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从音乐作品的审美倾向和音乐作品的目的可以看出,其音乐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自娱自乐”的特点。我们认为,乡土音乐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音乐,它立足于民系或族群的具体的社会生活背景,一般以简洁的旋律、率真的情感和活泼的形式创造出来的以娱乐民众自我的音乐形态出现。它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传承性。任何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都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其中体现着该民系或族群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是通过长期的文化浸润创造反映出来的。一般而言,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大都经过从初创、到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质,最终基本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音乐形态。这其中存在着一个继承、发展、创新的问题。
一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是这个民众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的。无论是发展也好,创新也好,都不能丢掉历史,舍弃传统,而是要在学习、吸收、掌握传统精髓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否则,音乐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就音乐的本体而言,民系或族群音乐的初创往往体现着一个民系、族群最本质的特性,譬如它反映了一个民系或族群最原始的人文图腾、宗教信仰等,而这恰恰是一个民系或族群生成的根源或音乐产生的渊源,如果抛弃了这个根。就不能成为这个民系或族群的音乐了。如富川县瑶族音乐,一直由古代传承至今。她那多姿多彩的音乐中留存着瑶族起源,迁徒历程,图腾崇拜等民族文化信息,形成了令人神往的“边缘文化”。这种言传身教的传承不仅延续了瑶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延续了瑶族神秘而瑰丽的音乐。
2.通俗化。作为自娱自乐的乡土音乐,它的形式往往通俗易懂。朴实的风格,率真的情感。平实的主题。简洁易唱的曲谱,浑然天成、没有留下任何修饰打造的痕迹。而是非常贴近民众的生活与审美水平。创造者运用自己的母语、民众喜闻的曲调、熟悉的生活素材等元素。不经意地创造出适合民众传唱娱乐的音乐作品。如贺州客家的民谣《摘得茶来秧又黄》:“三月一过日子长,田里农事乱忙忙:莳(插)得田来茶又黄,摘得茶来秧有黄”。它运用客家方言与平实的手法写农事,一二四句押韵造成了语言的音乐美,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匀称之美和流变之美。客家“四句板”山歌体的曲调客家人又非常熟悉,整个民谣通俗易唱。正因其通俗性,所以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这种歌体。
2.程序化。乡土音乐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往往秉承着一定地域的民系或族群的音乐文化传统,承传了历史积淀的便于民众接受的程序化的审美形式,许多山歌、民谣、婚嫁歌、庙会歌、哭丧歌就如此。它用同一曲调复沓反复的方式建构不同内容的乐段,并保持旋律一致.从而形成一种回环反复之美。如广西富川县的“梧州歌”。它全部用“梧州话”歌唱,有明快活泼、极富流动感的“蝴蝶歌”,循环反复、上下呼应的“嘞嘞嘿”,演唱速度较慢、旋律柔和抒情的“留西拉咧”,迂回曲折、抒情优美的“咿呀咧”,以及通俗、简洁的哭嫁歌、讲歌等种类构成。它的歌词结构多为七言,联结四句成为一节。每节押一韵,共20个韵,一首完整的梧州歌应有二十节构成,每节都用同一曲调,形成回环之美,加之它节拍柔丽,抑扬顿挫,袅娜悠远,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共享性。乡土音乐有着自己的特质与地域性。就会在一定区域内流行开来。但因为音乐是最富于情感性的,而情感是人类沟通的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因此音乐一旦创作出来。不一定局限在本民系或族群,它也可以超越地域或民族的界限,成为他民族的精神食粮。如客家的《月光光》、《落水天》等优秀歌谣许多非客家人也在传唱。因此,任何乡土音乐资源,一经产生既是民系的,更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共同资源。当然对于优秀的音乐资源,任何人、任何组织也无法实现对它的独占。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这就使音乐资源的共享水平进一步提高。
4.持久性。一种音乐资源,只要人们认为它对民众有用,便可以永久地使用,它不会因为使用它的对象多少,使用的频率高低而枯竭、而灭绝。相反,一种音乐资源使用的人越多、频率越高,不但不会导致它的量的减少,而且还可能促使这种音乐资源量上的增长。甚至产生新的文化特质。因为学习、普及、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作为优秀的音乐资源,一代人使用之后,后代人仍然可以重复使用,可以世世代代为民众造福。使用的人愈多,愈能显示其价值和生命力.对于人类优秀的音乐资源来说,除非人类遭受重大浩劫,否则,它就永远不会灭绝、消失。如平地瑶族“蝴蝶歌”、客家的山歌、竹板歌、鸡歌等虽然历经沧桑,今天仍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5.效能性。乡土音乐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效能。而且使用的人愈多,范围愈广。其效能就越大。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社会,民众的精神生活除了每天晚上面对着电视节目以外,他们极少有别的娱乐方式,当然更不可能去阅读、品玩艺术作品。而乡土音乐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山野田间都可以吟唱,给他们的情感以极大的宣泄。因此它对民众的精神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的滋养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如客家音乐中许多带有教化倾向的爱情、爱国、爱家等歌谣。对匡正民众的道德、养成民众良好的品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6.递增性。作为精神现象的乡土音乐资源不但不会越用越少,反而会越用越多,逐渐递增。我们认为,使用音乐的过程,必然就是创造音乐的过程。音乐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在人类的历史演进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而且,后代人总是拥有比前代人更多的智慧。因为人是在学习、吸收前代人智慧的基础上丰富前代人的智慧、并创造新的智慧。音乐资源就是经过人们一代一代人的努力,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生长、不断递进的。只要民众的思维和创造活动不停止,乡土音乐就会不 断地被丰富、发展、创新,并不断产生新的特质。平地瑶的“梧州歌”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内容多样的音乐样式,如感恩的、爱情的、教化的等等,这不仅丰富、发展了梧州歌,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音乐的需求,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
二、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形成
审美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审美需要是在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基础上派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凡属于人对生命的自由活动的追求、对快乐的追求,都是人具有审美需要的表现。由于人的本质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社会性和精神性上,审美需要与精神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这两个层面联系得更加紧密,它可以理解为是人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的需要,它表现为人对感官、情感、心理、精神的愉快的追求。因此,审美价值也有三个基本的层次:与生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感性形式直接产生:与心理层次的审美需要相对应的审美价值,一般由对象的形象产生:与精神意识层次的审美需要对应的审美价值,由对象的内在蕴涵产生。乡土音乐的审美价值同样具备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其中对人们心灵和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使乡土音乐得以产生及存在的深层根源,也是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生成的深层根源。原始的乡土音乐起源向审美活动的历史转变过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人们还无法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更无法控制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采用的是“精神胜利法”。比如,广西富川的“梧州歌”有部分就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年秋季村民都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神祈福仪式。诸神都被请到村寨的庙宇供奉,在整个活动中,歌手们不停地唱着颂扬主神刘仙娘的“梧州歌”,祈求神灵保佑村民能风调雨顺、平平安安的过日子。这些精神性的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它们的共同的功利目的上,但却有着独立的精神活动的形式。当人们把物质活动的成功与自己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是精神活动起了作用,因而对这种活动形式产生极大的信任与满足感。久而久之,人们只要看到这种活动的样式就能感到愉快。为了让自己获得这种愉快,就会在并非是实际的生产活动如祭神时也吟唱。这时的活动就是审美活动而不是祭神活动了,因为人们是出于审美需要去进行这种精神活动的。
现代的乡土音乐已经没有了原始的宗教色彩,它更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歌唱民众的日常生活、美好情感与美好理想,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客家歌谣中歌唱爱情、劳动、家庭、劝善、爱国、盼望、歌颂、生活内容方面的山歌就如此。像流传在贺州市黄田客家人地区的《软调竹板歌》:“自主婚姻感情融,早生孩郎添姣龙,民主家庭建立好,感谢主席毛泽东……”。歌曲用将B调四二拍,乐谱简单易唱,这些乡土歌曲给民众以极大的审美娱乐。
三、乡土音乐审美价值发掘的现实意义
首先,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特定的意义。
和谐社会最本质的内核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要让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因此建设和谐社会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经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是“文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离现代文明距离较远的偏远山乡农村,却往往是乡土音乐发育与保存得较好的地方,如果有条件开发,是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心灵与精神的关怀,满足心灵与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从而建立人的美好的精神家园。
在这一方面,乡土音乐的作用也是特殊的,它能满足最广大民众的多层次的审美需要。因为任何音乐活动都可能从原有的意义上脱胎成为一种审美活动,即使是原本看上去具有“宗教”意味的音乐活动,如敬神、祈祷等等,在现代社会由于脱去了那一层单纯信仰的成分而具有了相对纯粹的审美意义,只代表一种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一些原本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如庙会祭拜活动中的音乐,也日渐失去其原来的意义,只是留下对先人的追思:更有那些原来是娱神、娱鬼的音乐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娱人的活动,能带给人们无限欢乐,能激起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力量。这种精神家园的建立,特别是对人的信心与热情的激发,是非常有意义的。信心与热情使人把精力更执著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而和谐社会是需要调动一切积极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全体民众的激情投入的。
其次,在语境全球化的今天,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音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全球化,势必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为生活中大量的不需要规范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没有规则约束,这就给人们以更多的选择,艺术审美也是如此。
文化的多样化并不是文化的全球化,因为各国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特质,这种特质是使国家生存发展并使其独立的特有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所以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文化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如果文化都一体化、全球化了。都是一种形态了,那就是不具有独立性的文化,这样就没有文化的多样性。那么,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就无法得到满足,社会就会畸形发展。
乡土音乐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含量,每一种乡土音乐都内涵有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厚重的历史信息,因此,乡土音乐能体现出民族、民系的特色。是文化之根,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它最能体现出音乐文化的特质,因为文化的特色就来自民众并构成传统。
因此,乡土音乐审美价值的发掘,对于坚持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保持音乐的独特性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发掘扎根于民间的优秀的乡土音乐,使之融合于我国民族、国家当代的精神文化,以坚持音乐的独特性。同时从中发掘出能够体现属于未来的、全人类的东西,以丰富、发展地球村音乐。
再次,乡土音乐可以唤醒民众的乡土情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之所以称为情节,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一样不能化解与消褪,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一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土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乡土情节不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一首熟悉的乡土音乐所勾起的绵延不断的乡土情节,可以增强人们的乡土意识。激起民众对故土的眷恋与怀念,丰盈民众的心灵与精神,并使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工作中去。
我们不难想象,再过若干年,那些曾生动记录着民众的历史、文化、生活、情感的风格各异的乡土音乐将会消亡,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美玉将永远尘封在过去的时空里,这将是多么惨烈的文化悲剧!因而拯救那些有着厚重历史感,深蕴生命力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乡土音乐,是对历史的钩沉和对文化的淘沥,是对先人的告慰和对后人的交待。
参考文献
[1](奥)汉期立克,论音乐的美。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于润祥音乐美学史论稿。
[4]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人民出版社。
[5]苏斌、李辉,桂东客家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6]广西贺州市文化局临制,客家乡土音乐(DVD):贺州春色赋,一方水土,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艳辉,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师范学校,长期从事乡土音乐家田野调查工作,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审美,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