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加强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导[1],同时也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手持、智能识别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在协同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网络思政意识、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等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途径,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5-000-02
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高技能人才的职责,人才培养质量可以直接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教学成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网络技术充分应用的大背景下,构建切实可行的高效协同育人模式,对育人模式进一步完善,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规范化、现代化、高效化发展的重要方式[2]。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受到传统职业育人模式的局限
传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動学习状态,无法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互联网多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另外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00后,大部分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整个群体带有互联网基因,不管是知识结构、思想认知,还是社会角色方面都有着显著特点,呈现显著的时代特征。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具有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乐于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善于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也很容易对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一定影响,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煽动。针对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想认识,将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利于保持线上线下的沟通交流,同时还能够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结合,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提高育人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师协同育人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夸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为只要掌握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一统天下,完全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因而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忽视了线上和线下的有效结合。还有一部分高职思想政治教师正好相反,他们固守己见,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不愿意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更不愿意用这些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
(二)协同育人教育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要想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线下思想政治有效结合,更好地推动其工作向纵深化发展,就需要相应的工作机制作为后续支撑。然而在很多高职院校内部,关于线上和线下教学之间的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这就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不能很好地开展。不管是网络教育还是线下教育各自为政,无法发挥协调带动作用。有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各项资源缺乏协调
所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就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不同个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了不同教学资源、不同系统、不同数据资源、不同终端之间的协作。只有确保各个领域的有效协作,才能达到1+1>2的效果。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十分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各个教育主体、教育资源之间的有效配合。但现阶段在很多教育群体当中并没有形成网络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意识,或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信息化操作意识或者相应的政策引导,造成协同育人模式在高职院校中不能很好地开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提升网络思政意识
第一,院校应加强思政教师的意识教育,深化对网络教育的认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学生价值观转变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思想认知层面,应该将网络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形成完善的教学理念,帮助思政教师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和课堂教学体系,并保证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政教学模式。
第二,院校应积极组织思政教师更好地参与知名院校的网络思政教学专项技能培训[3]。在培训过程中,让思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验有效结合,凸显网络思政教育在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在提升整个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和思想认知的基础上,高校应该构建理论研讨活动,紧密围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3],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思想认知以及行为角度,还有教师的教学方式出发,使网络和传统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连接,转变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意识。
(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网络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下,教学主体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师,它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师有着本质区别。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教学手法较为单一。在网络技术成熟应用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除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外,还应该与网络思政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的沟通交流,形成有效合作,确保两者能够形成有机的统一体[3]。在具体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应该从内容方面进行协调,要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课程应该是课堂思想政治课程的补充和重要引导。内容安排方面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以及具体的时事热点,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事例来阐述思想政治理论,并根据教学难度,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应该结合网络思政课延伸的知识点进行深入阐释[3],并将理论充分应用其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和理解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应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网络上的各种时事问题。
(三)完善思想政治资源体系
网络世界中的思想政治资源主要包括海量的数据信息、实证案例、教学研究、理论研究、在线测试资料和相关的数字技术、硬件设备等[3]。高职院校尽量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从科研层面出发,就要求思政教师对网络中的各种实事信息有所把握,进一步掌握时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利用网络上的各种实际案例来阐述思想政治理论。从理论研究层面出发,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该树立跨学科的发展理念,要对当代职业学生的思想规律、行为特征有所掌握和了解,进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3]。从技术设备角度出发,高校应该为高职思想政治教师提供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并保证整个教学队伍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确保教师能够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交互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情况[4]。另外还应该加快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共享优质的信息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晓星.浅谈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156.
[2]黎嘉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5):52-54.
[3]蒋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73-74.
[4]赵一.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20.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5-000-02
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高技能人才的职责,人才培养质量可以直接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教学成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网络技术充分应用的大背景下,构建切实可行的高效协同育人模式,对育人模式进一步完善,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规范化、现代化、高效化发展的重要方式[2]。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受到传统职业育人模式的局限
传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動学习状态,无法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互联网多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另外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00后,大部分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整个群体带有互联网基因,不管是知识结构、思想认知,还是社会角色方面都有着显著特点,呈现显著的时代特征。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网络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具有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乐于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善于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网络中的各种不良信息,也很容易对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认知产生一定影响,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煽动。针对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想认识,将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利于保持线上线下的沟通交流,同时还能够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效结合,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提高育人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教师协同育人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夸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为只要掌握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一统天下,完全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因而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忽视了线上和线下的有效结合。还有一部分高职思想政治教师正好相反,他们固守己见,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不愿意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更不愿意用这些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
(二)协同育人教育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要想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线下思想政治有效结合,更好地推动其工作向纵深化发展,就需要相应的工作机制作为后续支撑。然而在很多高职院校内部,关于线上和线下教学之间的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完善性。这就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不能很好地开展。不管是网络教育还是线下教育各自为政,无法发挥协调带动作用。有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各项资源缺乏协调
所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就是指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不同个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此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也包括了不同教学资源、不同系统、不同数据资源、不同终端之间的协作。只有确保各个领域的有效协作,才能达到1+1>2的效果。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十分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各个教育主体、教育资源之间的有效配合。但现阶段在很多教育群体当中并没有形成网络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意识,或者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信息化操作意识或者相应的政策引导,造成协同育人模式在高职院校中不能很好地开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提升网络思政意识
第一,院校应加强思政教师的意识教育,深化对网络教育的认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学生价值观转变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思想认知层面,应该将网络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形成完善的教学理念,帮助思政教师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和课堂教学体系,并保证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政教学模式。
第二,院校应积极组织思政教师更好地参与知名院校的网络思政教学专项技能培训[3]。在培训过程中,让思政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验有效结合,凸显网络思政教育在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在提升整个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和思想认知的基础上,高校应该构建理论研讨活动,紧密围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3],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思想认知以及行为角度,还有教师的教学方式出发,使网络和传统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连接,转变传统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意识。
(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网络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模式下,教学主体主要是网络思想政治教师,它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师有着本质区别。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教学手法较为单一。在网络技术成熟应用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除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學工作外,还应该与网络思政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的沟通交流,形成有效合作,确保两者能够形成有机的统一体[3]。在具体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应该从内容方面进行协调,要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课程应该是课堂思想政治课程的补充和重要引导。内容安排方面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以及具体的时事热点,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事例来阐述思想政治理论,并根据教学难度,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应该结合网络思政课延伸的知识点进行深入阐释[3],并将理论充分应用其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和理解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应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网络上的各种时事问题。
(三)完善思想政治资源体系
网络世界中的思想政治资源主要包括海量的数据信息、实证案例、教学研究、理论研究、在线测试资料和相关的数字技术、硬件设备等[3]。高职院校尽量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从科研层面出发,就要求思政教师对网络中的各种实事信息有所把握,进一步掌握时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利用网络上的各种实际案例来阐述思想政治理论。从理论研究层面出发,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该树立跨学科的发展理念,要对当代职业学生的思想规律、行为特征有所掌握和了解,进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3]。从技术设备角度出发,高校应该为高职思想政治教师提供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并保证整个教学队伍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确保教师能够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交互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情况[4]。另外还应该加快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共享优质的信息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晓星.浅谈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156.
[2]黎嘉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5):52-54.
[3]蒋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完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73-74.
[4]赵一.高中数学问题编拟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20.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