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未来中国若要经济腾飞,其所依赖的产业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在此趋势之下,中国教育已成传统的“就业导向”所培养出的“就业人才”,势必难以与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有效匹配。本文从两个维度上依次进行相应的思考,首要在于培养人的核心技能而不是具体的专业技能,然后在于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具体的技能,从而在中国教育的现实之上,指出相应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宏观解决思路。
【关键词】产业 核心能力 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17-01
一、产业发展与中国教育,谁引导谁?
过去中国经济起飞,主导产业几乎全是低端制造业和房地产,它对人才和教育的依赖较弱。所以过去的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是模糊的。
未来中国经济起飞,靠的是高端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然而从外部看,高房价等其它政策原因、现实原因却打得这两者一病不起,从内部看,依据长尾理论,众多的小微企业将逐步凝成一股巨大的市场力量,以创业带动就业才是接下来的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方向。可偏偏中国教育体系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实在堪忧。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之难,其中之一就难在人才缺失,技术性创新人才的缺失,而高端制造业需要高素质技术工人,又上哪里去找?现在的中国能不能提供足够的高级技工,甚至更为根本的,能不能提供培养高级技工的土壤?另一方面,当互联网、二次元从亚文化圈推向主流人群,当腾讯要将动漫IP打造成大众流行文化;当电影的后产品市场来临,票房不再是衡量一部电影商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当产业决定人的生存,而生存技能又基于所受教育,受今日之中国教育的青年才俊,究竟是被迫扭曲自己以适应新的时代大潮,还是主动出击引领潮流?——简言之,中国未来的发展对教育的依赖依然是难以指望。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得益于对旧产业分工格局的超越;大学里的所谓“热门专业”“冷门专业”,乃是直接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形成的意识潮流,如果说科研领域与市场就业需求的相关系数不是1的话,那么所谓热门就不是指其科研领域的前沿性。那么,就业导向的中国教育只能被社会牵着鼻子走,而永远不可能直接创造出大写的人来引导社会。
扑所迷离的21世纪,未来走向谁敢有把握预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界线正在逐渐模糊。劳斯莱斯已经不再卖引擎,而是靠发动机的使用时间來收费。难道中国还要紧跟着社会后面嗅着气味调整教育的方向,等到所谓的专家分析出一个“热门专业”然后一群人趋之若鹜地去抢?——其结果极有可能就是:等到把这个专业学完了然而社会的风向又变了。——所以本文作者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于人,注重教育,培养强大的人,然后由受教育者来主导,而不是去依据对眼前社会的监测结果规划未来。
二、何为铁饭碗?
所谓“铁饭碗”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本文作者认为:所谓铁饭碗并不是指在一个位置稳稳当当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无论怎么辗转起伏,滚滚红尘,滔滔江湖,都有饭吃。新一代的竞争力不应该只停留在一张学位证,毕业文凭只能在某一个时段提高找到工作的概率,找到工作之后能不能留任甚至升迁完全是另一回事;何况时代变迁迅速,社会需求变化无常,一张文凭的有效期实在不长。那么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
中国教育一大现实就在于:很多人想成为精英,却只专注于如何证明自己是精英,却忽视了成为精英所需要的品质,即使在成为精英的道路上只完成了证明过程,于是一张文凭仿佛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而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可以被称为“极其成功的失败”。爱因斯坦有句话非常出名,“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中国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后,除了文凭,还剩下多少东西?——而真正剩下的东西,就是未来的中国教育应该培养的东西。
三、以人为本
宏观地来说,工业革命之后,科技的力量突飞猛进,面对膨胀的物质世界,人的精神何处安家?理性主义之下,巨大的心理危机和精神困惑如何排解?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长的各种非理性主义和重新强调人自身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今日的中国又有何表现?中国的文化传统,又是如何面对人的问题?
而学生首先是人,首先就需要解决任何人都会遇到的生存、生活问题,可偏偏这些问题绝不是可有可无或能够无师自通。而如今的中国教育,学术性课程占有绝对优势,且只是教人成为学霸,又有哪门课是教学生如何度过生命的?仿佛这都是语文的职责,中国学生的价值观、信仰等,并没有专门的课程去引导,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思考领悟自己的成长和生命的幸福也是无人问津的,只是被凝结为简单的公式和口号,从不被纳入教学内容,更没有细致的关怀和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英)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城市品牌要素研究及实证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卓玉.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周洪宇.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
【关键词】产业 核心能力 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17-01
一、产业发展与中国教育,谁引导谁?
过去中国经济起飞,主导产业几乎全是低端制造业和房地产,它对人才和教育的依赖较弱。所以过去的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是模糊的。
未来中国经济起飞,靠的是高端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然而从外部看,高房价等其它政策原因、现实原因却打得这两者一病不起,从内部看,依据长尾理论,众多的小微企业将逐步凝成一股巨大的市场力量,以创业带动就业才是接下来的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方向。可偏偏中国教育体系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实在堪忧。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之难,其中之一就难在人才缺失,技术性创新人才的缺失,而高端制造业需要高素质技术工人,又上哪里去找?现在的中国能不能提供足够的高级技工,甚至更为根本的,能不能提供培养高级技工的土壤?另一方面,当互联网、二次元从亚文化圈推向主流人群,当腾讯要将动漫IP打造成大众流行文化;当电影的后产品市场来临,票房不再是衡量一部电影商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当产业决定人的生存,而生存技能又基于所受教育,受今日之中国教育的青年才俊,究竟是被迫扭曲自己以适应新的时代大潮,还是主动出击引领潮流?——简言之,中国未来的发展对教育的依赖依然是难以指望。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得益于对旧产业分工格局的超越;大学里的所谓“热门专业”“冷门专业”,乃是直接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形成的意识潮流,如果说科研领域与市场就业需求的相关系数不是1的话,那么所谓热门就不是指其科研领域的前沿性。那么,就业导向的中国教育只能被社会牵着鼻子走,而永远不可能直接创造出大写的人来引导社会。
扑所迷离的21世纪,未来走向谁敢有把握预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界线正在逐渐模糊。劳斯莱斯已经不再卖引擎,而是靠发动机的使用时间來收费。难道中国还要紧跟着社会后面嗅着气味调整教育的方向,等到所谓的专家分析出一个“热门专业”然后一群人趋之若鹜地去抢?——其结果极有可能就是:等到把这个专业学完了然而社会的风向又变了。——所以本文作者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于人,注重教育,培养强大的人,然后由受教育者来主导,而不是去依据对眼前社会的监测结果规划未来。
二、何为铁饭碗?
所谓“铁饭碗”到底应该是什么意思?——本文作者认为:所谓铁饭碗并不是指在一个位置稳稳当当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无论怎么辗转起伏,滚滚红尘,滔滔江湖,都有饭吃。新一代的竞争力不应该只停留在一张学位证,毕业文凭只能在某一个时段提高找到工作的概率,找到工作之后能不能留任甚至升迁完全是另一回事;何况时代变迁迅速,社会需求变化无常,一张文凭的有效期实在不长。那么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
中国教育一大现实就在于:很多人想成为精英,却只专注于如何证明自己是精英,却忽视了成为精英所需要的品质,即使在成为精英的道路上只完成了证明过程,于是一张文凭仿佛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而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可以被称为“极其成功的失败”。爱因斯坦有句话非常出名,“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中国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后,除了文凭,还剩下多少东西?——而真正剩下的东西,就是未来的中国教育应该培养的东西。
三、以人为本
宏观地来说,工业革命之后,科技的力量突飞猛进,面对膨胀的物质世界,人的精神何处安家?理性主义之下,巨大的心理危机和精神困惑如何排解?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长的各种非理性主义和重新强调人自身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潮在今日的中国又有何表现?中国的文化传统,又是如何面对人的问题?
而学生首先是人,首先就需要解决任何人都会遇到的生存、生活问题,可偏偏这些问题绝不是可有可无或能够无师自通。而如今的中国教育,学术性课程占有绝对优势,且只是教人成为学霸,又有哪门课是教学生如何度过生命的?仿佛这都是语文的职责,中国学生的价值观、信仰等,并没有专门的课程去引导,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思考领悟自己的成长和生命的幸福也是无人问津的,只是被凝结为简单的公式和口号,从不被纳入教学内容,更没有细致的关怀和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英)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城市品牌要素研究及实证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卓玉.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周洪宇.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