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活动的中心,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零散化和琐碎化,不利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满实现,应该从该专业实践教学的三个运作场域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着手,努力建构具备整体性、连贯性、互动性、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作场域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188-02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问题的提出
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被广泛认为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优化调整、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打破既有的人才培养的一元模式,满足各种层面对人才资源的社会需求,促使人尽其用,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不言自明,高职教育要注意高等性和职业性并重,既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又不同于初、中等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应培养能解决职业岗位综合的、复杂实际问题的“职业通才”,即是要面向社会,着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致力于基本完成将自然人转变为职业人的任务。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处在高职教育的中心地位。
就专业个性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一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为了学生今后能真正胜任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频遭狭隘理解乃至认识误区,不少教学管理者和从教者在观念上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普遍呈现出琐碎化和零散化倾向,严重阻滞了本专业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化提高。之所以造成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不良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不少高职院校不切实际地搬用普通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辅以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严重背离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此情况下,大力扭转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弱势处境,重新确立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则势在必行。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必须切实构建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不再只是充当理论教学的花边点缀,而是成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的配套工程,从而为更好更有力地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树立保障。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运作场域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无疑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多管齐下,做到内外兼修、环环相扣,方能奏效。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运作场域看,总体上大致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应当全方位地启动三者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才能形成一以贯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为视点,笔者对如何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试作下列初步设想。
2.1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套
对于无论何种教育而言,课堂教学都是第一位的,它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域,在其中教师所担当的讲授者角色异常鲜明,但因此也造成了历来难以避免的潜在认识误区,即片面地将课堂教学等同于理论教学,这尤其误导了高职教育。许多高职教育者想当然地认为,在课堂讲理论,在课外再去实践,学以致用,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割开来,看成两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把实践教学置于课堂之外,只有所谓课外实践,而否定课内实践。实则不然,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活动的中心,并贯穿其始终,与理论教学并行不悖,且有机结合在一起。
故此,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理应从课堂教学着手,大力引进实践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套,从而有利于实现锻造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为此,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应当针对不同教学阶段、不同课程门类、不同知识内容,适时地将相应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融入进去。譬如,可以把导游方法引入课堂,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在采用导游方法时,可结合历史背景、典故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教师通过对导游讲解技巧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就会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如同旅游参观一样生动有趣。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则不妨将学生随机分组,然后各组结合旅游实践和自身特点取名,并根据需要从总体印象、时间安排、发布内容、语言组织和现场答疑等方面设定具体考核标准,每次通过小组讨论,推选不同的代表上台发言,详述小组的观点,并当场解答同学们的质疑,再由各组所选的评委根据标准进行打分,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和点评。在采用角色扮演法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某一模仿实际工作环境的情景,指派一定的角色,要求学生在清楚所处情景及各自所演角色的特点与制约条件后,进入角色即兴表演。运用“角色扮演法”使学生参与扮演角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强化,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指导学习的习惯,通过自发地进行角色演练来感受别人的心情和处境,并通过交换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和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各种问题。
2.2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巩固并不断拓展自主稳定的实践教学平台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当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和本校实际,有步骤、系统化地施行,多层次、强有力地推进,形成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实践设施体系,供学生平时模拟实习使用。与此同时,必须深切认识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并非单纯的模拟实验室建设,而应该是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各方面需要的包括场所、设备、师资等方面的综合建设。具体来说,首先,硬件方面,高职院校旅游系应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建设一批专业必备的实训场所和设施,诸如酒吧实验室、达到三星级宾馆水平的模拟餐厅和模拟客房、培养学生形体礼仪的形体房、客房电脑模拟管理教学系统、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信息实训室、大学生旅行社,等等。其次,软件方面,高职院校还需注重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为实训基地配备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师资力量,以期真正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完满实现实践教学目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研发能力,又应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和宽广的相关知识面。只有这样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得到较快提高;也只有“双师型”教师才会对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有比较全面、完整的了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在主要依靠人才引进和学校自主培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产学合作,向相关企业借用优秀技术专家和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或选派教师到企业去进行实践培训。
2.3 促进产学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的定点长效机制
促进产学结合,开展校企合作,是保证校外实习这一实践教学活动正常运作的先决条件。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把产、学各自优势打造成一个资源共享的育人平台,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层面而言,这种教育模式为营造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实习的定点长效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尚处在不断探索的时期,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说来,普遍做法是,高职院校选择专业对口、设施环境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效益良好的旅游企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企业双方签订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形成产学合作体,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放到这样的旅游企业中去,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开展现场实训教学,从而开辟出实践教学运作的另一个重要场域。学生在旅游企业接触到旅游管理行业实践,熟悉了该行业工作流程,并掌握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充实了实际操作经验,达到教育、训练、应用三者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自我的职业技能素质。
3 结论
以上我们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三个运作场域为视点,试图从这三方面入手,为构建该专业完整连贯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一些思考,务求能使当下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零散状态有所改观。当然,还须认识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实际运作的情形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形势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倾向制定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操作中,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手,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设置,编制时间性教学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整体性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整个专业体系中。通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进度等,有效防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马丽涛.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林业科技情报,2006,(4).
[2]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3).
[3]谢一风主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9).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作场域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1-0188-02
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问题的提出
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被广泛认为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优化调整、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打破既有的人才培养的一元模式,满足各种层面对人才资源的社会需求,促使人尽其用,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不言自明,高职教育要注意高等性和职业性并重,既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又不同于初、中等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应培养能解决职业岗位综合的、复杂实际问题的“职业通才”,即是要面向社会,着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致力于基本完成将自然人转变为职业人的任务。高职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处在高职教育的中心地位。
就专业个性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一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为了学生今后能真正胜任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强。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频遭狭隘理解乃至认识误区,不少教学管理者和从教者在观念上将实践教学仅仅视为依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普遍呈现出琐碎化和零散化倾向,严重阻滞了本专业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化提高。之所以造成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不良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不少高职院校不切实际地搬用普通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辅以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严重背离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在此情况下,大力扭转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弱势处境,重新确立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则势在必行。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必须切实构建适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不再只是充当理论教学的花边点缀,而是成为理论教学的系统性的配套工程,从而为更好更有力地实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树立保障。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运作场域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无疑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多管齐下,做到内外兼修、环环相扣,方能奏效。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运作场域看,总体上大致包括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个方面,应当全方位地启动三者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才能形成一以贯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为视点,笔者对如何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试作下列初步设想。
2.1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套
对于无论何种教育而言,课堂教学都是第一位的,它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域,在其中教师所担当的讲授者角色异常鲜明,但因此也造成了历来难以避免的潜在认识误区,即片面地将课堂教学等同于理论教学,这尤其误导了高职教育。许多高职教育者想当然地认为,在课堂讲理论,在课外再去实践,学以致用,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割开来,看成两个前后相继的过程,把实践教学置于课堂之外,只有所谓课外实践,而否定课内实践。实则不然,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活动的中心,并贯穿其始终,与理论教学并行不悖,且有机结合在一起。
故此,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理应从课堂教学着手,大力引进实践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套,从而有利于实现锻造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为此,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应当针对不同教学阶段、不同课程门类、不同知识内容,适时地将相应多种多样、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融入进去。譬如,可以把导游方法引入课堂,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在采用导游方法时,可结合历史背景、典故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教师通过对导游讲解技巧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就会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如同旅游参观一样生动有趣。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则不妨将学生随机分组,然后各组结合旅游实践和自身特点取名,并根据需要从总体印象、时间安排、发布内容、语言组织和现场答疑等方面设定具体考核标准,每次通过小组讨论,推选不同的代表上台发言,详述小组的观点,并当场解答同学们的质疑,再由各组所选的评委根据标准进行打分,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和点评。在采用角色扮演法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某一模仿实际工作环境的情景,指派一定的角色,要求学生在清楚所处情景及各自所演角色的特点与制约条件后,进入角色即兴表演。运用“角色扮演法”使学生参与扮演角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强化,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指导学习的习惯,通过自发地进行角色演练来感受别人的心情和处境,并通过交换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和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各种问题。
2.2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巩固并不断拓展自主稳定的实践教学平台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当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和本校实际,有步骤、系统化地施行,多层次、强有力地推进,形成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实践设施体系,供学生平时模拟实习使用。与此同时,必须深切认识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并非单纯的模拟实验室建设,而应该是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各方面需要的包括场所、设备、师资等方面的综合建设。具体来说,首先,硬件方面,高职院校旅游系应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建设一批专业必备的实训场所和设施,诸如酒吧实验室、达到三星级宾馆水平的模拟餐厅和模拟客房、培养学生形体礼仪的形体房、客房电脑模拟管理教学系统、模拟导游实训室、旅游电子信息实训室、大学生旅行社,等等。其次,软件方面,高职院校还需注重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为实训基地配备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师资力量,以期真正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完满实现实践教学目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研发能力,又应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和宽广的相关知识面。只有这样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得到较快提高;也只有“双师型”教师才会对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有比较全面、完整的了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在主要依靠人才引进和学校自主培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产学合作,向相关企业借用优秀技术专家和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或选派教师到企业去进行实践培训。
2.3 促进产学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的定点长效机制
促进产学结合,开展校企合作,是保证校外实习这一实践教学活动正常运作的先决条件。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是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把产、学各自优势打造成一个资源共享的育人平台,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教育模式。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层面而言,这种教育模式为营造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实习的定点长效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尚处在不断探索的时期,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一般说来,普遍做法是,高职院校选择专业对口、设施环境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效益良好的旅游企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企业双方签订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形成产学合作体,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放到这样的旅游企业中去,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开展现场实训教学,从而开辟出实践教学运作的另一个重要场域。学生在旅游企业接触到旅游管理行业实践,熟悉了该行业工作流程,并掌握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充实了实际操作经验,达到教育、训练、应用三者的有机结合,将极大地提高自我的职业技能素质。
3 结论
以上我们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三个运作场域为视点,试图从这三方面入手,为构建该专业完整连贯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一些思考,务求能使当下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零散状态有所改观。当然,还须认识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实际运作的情形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各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形势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倾向制定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操作中,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手,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设置,编制时间性教学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整体性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整个专业体系中。通过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进度等,有效防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冲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马丽涛.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林业科技情报,2006,(4).
[2]韩培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3).
[3]谢一风主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