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国家强力推行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时间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千姿百态,花样别出。理论界南腔北调,争论不休,一线教师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应了“教无定法”那句名言。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教学根深蒂固,教育观念难以转变;二是理论培训,实战指导跟不上步伐,形式主义成分多;三是教材编排过于零散,缺乏统一性;四是考试指挥棒墨守陈规,功利性驱动阴阳两面;五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教师欲罢不敢。因此,在农村学校,很多教师仍是新教材、老教法占据课堂,偶遇公开课便刻意打磨一番不排除“作秀”之意,无多大实际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论研讨的深入推进,实战中问题的破解,国家政策的强化,让老师们逐渐尝到了课改的乐趣,大部分教者已由起初的“应付”逐渐转移到“试一试”,少数思想活跃前卫的优秀教师已基本脱胎换骨,新课程占据了主课堂,且呈燎原之势,在学校助推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发现、新的成果,欣喜之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希望,感悟到了国家推行新课改的战略远景。
时至今日,课改之路已走过十年有余,可谓是路漫漫兮,吾等上下而求索。回味十年来一步一步的艰辛之路,有过彷徨,有过迷茫,而更多的是探索。作为贫困山区农村示范学校的校长,教师们一刻也未停息过,总想撕开一个缺口,闯出一片新天地,这也许就是教育人的大爱。“一切为了孩子啊!”功夫不负,收获必至,现在的校园无论集会研讨、课堂展示,还是闲下之余,大家都在谈论课改,反思课堂,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破解让老师们分享着成功的收获,一则又一则的经验总结推广,让课堂更加理性、活跃起来,一篇又一篇的研讨论文让校园课改生机勃勃。过去的担心被完全抛弃,还课堂给学生不影响质量,反而让老师们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靠打时间仗取胜”中解脱出来,高效的精品课堂必将带来高效的质量,而且尊重每一个孩子,挖掘每一个孩子潜力,诱发孩子成功的欲望,也让孩子们成了课改的最大受惠者。这也许才是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课改中谈论收获,成功中享受快乐,前进中持续探索是永恒的主题,作为农村学校教师的我们亲历亲为十年课改之路,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理论:
任何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改革、转变,课改更是如此。一旦老师们在各种力量集合下冲破了墨守成规的思想防线,就会去尝试,就会去探索,否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这一点上需要制度层面和学校氛围的引领,考虑得多的应该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层,要真正深入一线用制度、用典范、用情感去指导,通过理论培训、名师引领、以课代训、帮扶结对、课题研究等关注教师的成长。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将课改推向深入,最终取得成功。尤其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改革考试等评价体系,开齐开足课程,让学生有所适从全面地发展,让老师有所适从地全面育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最为关键。
(二)对教育者而言,要认真解读教材、课标,“用教材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行为,尊重教材但不盲目崇拜,超越教材但不能否定教材,教材是“死”的它需要激活,教材是“用”的它需要开发,教材是“动”的它需要构建。如小学数学教学界称之为“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在教《加法交换律》时就将第1节的《加法交换律》和第四节的《乘法交换律》合二为一直讲《交换律》,用朝三暮四成语(3 4=4 3)引入析透加法交换律后追问减法呢?乘法呢?除法呢?遵循交换律吗?递进解读,实现了教材有机整合、数学的系统逻辑,达到了一举两得作用。类似名师的举措很多,值得思考。
对课标的解读是体现“有效教育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一堂课、一本书、一个求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作为教者首先应熟透于心的问题,是我们在“用教材教”时选用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如果连教材实现的课标都不知,教材的编排体系都不详,那就只能是断章取义、照本宣科、连教者自己都没有底气的低效的甚至误人子弟的课堂。如我们的一些语文教者美其名曰“新教法”:满堂皆问,满堂皆练,犹如群舞中找不到领舞者,对双基知识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讲,让学生大谈感受、大谈体会,不同文体却一个教法,多媒体华而不实,喧宾夺主,看似师生手忙脚乱,场面热闹非凡,实则乱七八糟一大堆,听后犹如孙悟空大闹天空乱劈一顿就下课,让人不知该课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掌握了什么,用一个东施效颦也不为过。我们的观点是语文课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根据年龄认知特点,正确把握好侧重点,但不能三维目标缺失,如低段不能只教识字、写字,也应教会学生阅读、写交际语言;高段也不能纯品读、写作,也应注重双基知识的(字、词、语意、修辞手法、文本特点等)训练,最好不要单独割裂开来单独去教,会显得没有韵味。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不足,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老师一定要设计好支架(沟通、提示),让学生越过障碍,理解文本。如有位特级教师讲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愁”,没问为何“愁”?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李清照一生的大事记,从遭遇中学生就一目了然李为何“愁”,这就是支架,我们有些老师教一篇课文后学生却连作者名字都不知,起码的文本尊重都没有,更何谈挖掘作者此文的意境。
数学课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在小学段让学生结合熟悉的具体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出发,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枯燥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为他们创设一个发现、交流、探索的思维空间,同时培养学生在数学课中的动手操作,用直观的感知去驱动思考,由具体的上升到抽象的,让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老师作为导者要始终用技巧牵着学生“动脑”这根弦,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去发现明了蕴含的数理关系,实现启迪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相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算仍是最重要的,即解决一个“道理”和“方法”问题。这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数学求“算理”。当然随着学生知识的熟练和递进,可开发“一题多解”并优化选择,这也是数学求“启智”的重要途径。例如讲《平均数》时,学生已有除法相关知识,如将24个乒乓球分给四个小组,平均每个组分多少个?24÷4=6,学生基本都会,但学生却无法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感受到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这就是新课程要破解的问题。如果开课时,将比较期末两个人数相同小组的数学成绩,看哪个小组成绩平均水平好,若何?
对小学段科学这门学科,它实际上是一门综合学科,也可称“科学与语文、科学与数学、科学与自然、科学与音乐……”,是一个大观园,多层次培养学生即综合化,这是上科学课的重要理念,也是科学课的重要标准,教学内容需加强各学科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整合,因此很多特级教师在上这门学科时把握一个中心,全面展开,安全、环保、卫生习惯、协作意识等均进入环节,看似不务正业,实则真正体现了大科学。就教法而言,教者自始至终一定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策略上,不在知识的深度,而在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也是科学课不变的主题,就是要让学生去观察、去动手、去发现奥妙。老师更多教方法,学生独立去探究,一堂课不拘泥于40分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培养学生多方搜集信息资料,学会整理、分析,把大脑、手、眼睛、嘴巴齐用(看、做、想、交流)。就技巧而言,开课情景创设很关键(神奇实验现象引学生入课),用兴趣和欲望牵着学生去探究,大胆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试想哪一位大科学家当初不是对自己所好奇的东西有过奇异甚至奇怪想法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呢),如果孩子脑海中闪现出一点“求异思维”,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尊重,甚至一棍子打死,那他们还敢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吗?我们很多老师上课总是让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方向去回答,稍有偏差就千方百计去引导,这样的课看似疏而不漏,又与演戏有何区别呢?算不上“课”。就是要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即使当堂让教师梗塞恰是美妙精彩所在。
总之,画龙点睛,语文求一个“情”字,数学求一个“理”字,科学求一个“趣”字,思品求一个“德”字,音乐、美术、体育求一个“美”字,让我们去品味吧!
开发新课程,破解新课改,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诸如来自政府层面的办学条件改善和人才评价体制,来自理论界的争论中求统一的问题,来自一线执教者的观念、素养问题,来自学生层面的各种现状问题等等,这是一个大课题,绝非教育界单独的课题,需要我们整合各方力量,少浮躁,多理性,少抱怨,多探索,就会在推进中收获成功,利国利民利己,这是大势所趋,别无选择!
(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胡家镇小学)
时至今日,课改之路已走过十年有余,可谓是路漫漫兮,吾等上下而求索。回味十年来一步一步的艰辛之路,有过彷徨,有过迷茫,而更多的是探索。作为贫困山区农村示范学校的校长,教师们一刻也未停息过,总想撕开一个缺口,闯出一片新天地,这也许就是教育人的大爱。“一切为了孩子啊!”功夫不负,收获必至,现在的校园无论集会研讨、课堂展示,还是闲下之余,大家都在谈论课改,反思课堂,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破解让老师们分享着成功的收获,一则又一则的经验总结推广,让课堂更加理性、活跃起来,一篇又一篇的研讨论文让校园课改生机勃勃。过去的担心被完全抛弃,还课堂给学生不影响质量,反而让老师们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靠打时间仗取胜”中解脱出来,高效的精品课堂必将带来高效的质量,而且尊重每一个孩子,挖掘每一个孩子潜力,诱发孩子成功的欲望,也让孩子们成了课改的最大受惠者。这也许才是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课改中谈论收获,成功中享受快乐,前进中持续探索是永恒的主题,作为农村学校教师的我们亲历亲为十年课改之路,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理论:
任何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改革、转变,课改更是如此。一旦老师们在各种力量集合下冲破了墨守成规的思想防线,就会去尝试,就会去探索,否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这一点上需要制度层面和学校氛围的引领,考虑得多的应该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层,要真正深入一线用制度、用典范、用情感去指导,通过理论培训、名师引领、以课代训、帮扶结对、课题研究等关注教师的成长。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将课改推向深入,最终取得成功。尤其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改革考试等评价体系,开齐开足课程,让学生有所适从全面地发展,让老师有所适从地全面育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最为关键。
(二)对教育者而言,要认真解读教材、课标,“用教材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行为,尊重教材但不盲目崇拜,超越教材但不能否定教材,教材是“死”的它需要激活,教材是“用”的它需要开发,教材是“动”的它需要构建。如小学数学教学界称之为“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在教《加法交换律》时就将第1节的《加法交换律》和第四节的《乘法交换律》合二为一直讲《交换律》,用朝三暮四成语(3 4=4 3)引入析透加法交换律后追问减法呢?乘法呢?除法呢?遵循交换律吗?递进解读,实现了教材有机整合、数学的系统逻辑,达到了一举两得作用。类似名师的举措很多,值得思考。
对课标的解读是体现“有效教育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一堂课、一本书、一个求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作为教者首先应熟透于心的问题,是我们在“用教材教”时选用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如果连教材实现的课标都不知,教材的编排体系都不详,那就只能是断章取义、照本宣科、连教者自己都没有底气的低效的甚至误人子弟的课堂。如我们的一些语文教者美其名曰“新教法”:满堂皆问,满堂皆练,犹如群舞中找不到领舞者,对双基知识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讲,让学生大谈感受、大谈体会,不同文体却一个教法,多媒体华而不实,喧宾夺主,看似师生手忙脚乱,场面热闹非凡,实则乱七八糟一大堆,听后犹如孙悟空大闹天空乱劈一顿就下课,让人不知该课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掌握了什么,用一个东施效颦也不为过。我们的观点是语文课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根据年龄认知特点,正确把握好侧重点,但不能三维目标缺失,如低段不能只教识字、写字,也应教会学生阅读、写交际语言;高段也不能纯品读、写作,也应注重双基知识的(字、词、语意、修辞手法、文本特点等)训练,最好不要单独割裂开来单独去教,会显得没有韵味。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不足,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时老师一定要设计好支架(沟通、提示),让学生越过障碍,理解文本。如有位特级教师讲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愁”,没问为何“愁”?老师给学生提供了李清照一生的大事记,从遭遇中学生就一目了然李为何“愁”,这就是支架,我们有些老师教一篇课文后学生却连作者名字都不知,起码的文本尊重都没有,更何谈挖掘作者此文的意境。
数学课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在小学段让学生结合熟悉的具体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出发,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枯燥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为他们创设一个发现、交流、探索的思维空间,同时培养学生在数学课中的动手操作,用直观的感知去驱动思考,由具体的上升到抽象的,让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老师作为导者要始终用技巧牵着学生“动脑”这根弦,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去发现明了蕴含的数理关系,实现启迪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相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算仍是最重要的,即解决一个“道理”和“方法”问题。这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数学求“算理”。当然随着学生知识的熟练和递进,可开发“一题多解”并优化选择,这也是数学求“启智”的重要途径。例如讲《平均数》时,学生已有除法相关知识,如将24个乒乓球分给四个小组,平均每个组分多少个?24÷4=6,学生基本都会,但学生却无法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感受到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这就是新课程要破解的问题。如果开课时,将比较期末两个人数相同小组的数学成绩,看哪个小组成绩平均水平好,若何?
对小学段科学这门学科,它实际上是一门综合学科,也可称“科学与语文、科学与数学、科学与自然、科学与音乐……”,是一个大观园,多层次培养学生即综合化,这是上科学课的重要理念,也是科学课的重要标准,教学内容需加强各学科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整合,因此很多特级教师在上这门学科时把握一个中心,全面展开,安全、环保、卫生习惯、协作意识等均进入环节,看似不务正业,实则真正体现了大科学。就教法而言,教者自始至终一定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策略上,不在知识的深度,而在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也是科学课不变的主题,就是要让学生去观察、去动手、去发现奥妙。老师更多教方法,学生独立去探究,一堂课不拘泥于40分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培养学生多方搜集信息资料,学会整理、分析,把大脑、手、眼睛、嘴巴齐用(看、做、想、交流)。就技巧而言,开课情景创设很关键(神奇实验现象引学生入课),用兴趣和欲望牵着学生去探究,大胆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试想哪一位大科学家当初不是对自己所好奇的东西有过奇异甚至奇怪想法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呢),如果孩子脑海中闪现出一点“求异思维”,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尊重,甚至一棍子打死,那他们还敢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吗?我们很多老师上课总是让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方向去回答,稍有偏差就千方百计去引导,这样的课看似疏而不漏,又与演戏有何区别呢?算不上“课”。就是要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即使当堂让教师梗塞恰是美妙精彩所在。
总之,画龙点睛,语文求一个“情”字,数学求一个“理”字,科学求一个“趣”字,思品求一个“德”字,音乐、美术、体育求一个“美”字,让我们去品味吧!
开发新课程,破解新课改,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诸如来自政府层面的办学条件改善和人才评价体制,来自理论界的争论中求统一的问题,来自一线执教者的观念、素养问题,来自学生层面的各种现状问题等等,这是一个大课题,绝非教育界单独的课题,需要我们整合各方力量,少浮躁,多理性,少抱怨,多探索,就会在推进中收获成功,利国利民利己,这是大势所趋,别无选择!
(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胡家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