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后,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大增加,在第三国市场上仍存在激烈竞争。本文选取与中韩贸易关系均比较密切的日本市场,重点从出口产品结构相似性及显性比较优势两方面对中韩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韩出口商品结构相似度较高,且显性比较优势整体相差不大,中韩在日本市场竞争激烈。
关键词:中日贸易;韩日贸易;出口相似性;显性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引言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协定生效20年内,中、韩之间零关税产品将达到九成,中、韩贸易将更加便利,但两国双边贸易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且在第三国市场上还要面临对方的竞争。对中、韩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中国更好地在日本市场上应对来自韩国的竞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已有研究主要研究中韩双边贸易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而对中韩在一国市场上的比较研究较少。Lall(2004)对中、韩出口产品结构对比得出,中国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份额高于韩国,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份额低于韩国[1]。胡昭玲(2007)研究发现,中韩农业和矿业均缺乏竞争优势,制造业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分布有所差异,且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2]。但张玉和(2006)对中韩贸易研究后发现,中韩贸易模式从互补为主转为竞争为主,而且在日本市场上竞争激烈[3],但仅分析了市场占有率,不够全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分析中韩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重点从出口产品相似性及显性比较优势两方面进行考查。
二、中韩与日本贸易发展状况
中、日、韩不仅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三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05年以来,中国在日本出口市场中稳居前两位,韩国稳居第三位,而日本在中韩出口市场中均稳居第三位。中韩对日本的出口均呈上升趋势,2005年到2014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从839.9亿美元上升到1494.1亿美元,韩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从240.3亿美元上升到322.5亿美元。中、韩与日本的贸易结合度①虽然都呈现下降趋势,但均值基本大于1.5,高于中、韩与世界的平均水平,贸易关系非常密切。
三、中韩在日本市场上贸易竞争力比较
中国贸易规模要远大于韩国,因此中国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远高于韩国,2005-2014中国在日本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都高于15%,且不断上升,而韩国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都低于5%,且不断下降。仅分析市场占有率,中国竞争力要远高于韩国,竞争并不激烈,本文进一步采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
1.出口相似性指数
表示i国和j国出口到市场k的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i,j表示任意两个国家,k表示世界市场或一国市场,Xik和表示i国出口到k市场总额及第m种商品所占份额。取值范围为[0,100],值越大,两国出口产品结构越相似,贸易竞争越激烈。一般认为,值大于50,则两国出口产品相似度高,存在明显的竞争[4]。
根据表1,中、韩在日本市场上出口产品相似度波动性不大,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都在52到58之间,且2008-2010年该指数都大于57,竞争非常激烈。2011年以后出口相似性指数略有下降,但仍高于50,中、韩在日本市场上存在明显的竞争。
本文进一步选取了2014年中、韩对日出口的份额较大的16章产品及其在各自出口中所占份额,采用SITC Rev.3两位数编码,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中、韩对日出口的份额较大的前16章产品的份额和都大于80%,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相同产品就有10章,除第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外,其他9章全为工业制成品,其中有6章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出口份额最大的产品是第33章(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而韩国是石油的进口国,但该产品在韩国总出口中就占了20.46%的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韩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的数值。
2.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其中,表示i国出口的k产品在j国市场上的显性比较优势,和Xij分别代表j国从i国进口的k产品贸易额和进口总额。和Mj分别表示j国进口的k产品总额和进口总额。参照日本振兴协会对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制定的标准,大于2.5,表明i国的k产品在j国市场上竞争力极强;介于1.25和2.5之间,表明竞争力较强;介于0.8和1.25之间,表明竞争力处于中等程度;小于0.8,则表明竞争力较弱。
由表3可知,中、韩国大多数产品在日本市场上都表现出竞争力,且两国竞争力极强和较强的产品数量相当,中国竞争力一般的产品数量要稍多。中、韩国竞争力极强的产品无重叠,中国竞争力极强的产品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机电产品,韩国则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及部分非劳动密集型产品②。中国竞争力较强产品中有7章产品与韩国相同,竞争力一般的产品中有4章产品与韩国相同,竞争力不相上下,表现为较强的竞争。
资料来源:UN Comtrade数据库,括号中数值为RCA值,由于篇幅有限,表中只列出同一分类下重叠产品的RCA值,且用斜体标识。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
第一,在日本市场上,中韩出口产品结构较为相似,竞争非常明显。两国出口的份额较
大的16章产品重合的产品数目较多,且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且就这些重合的产品所占份额来看,中国明显大于韩国。由于韩国是石油的进口国,随着韩国出口石油制品的减少,中韩在日本市场上的出口产品结构更为相似,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第二,在日本市场上,中、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相差不大,竞争力极强和竞争力较强的产品数目相当,中韩竞争力极强的产品不存在重叠,中国竞争力较强和竞争力一般的产品都与韩国存在重叠,且竞争力相当,总体呈现较强竞争态势。中韩竞争力相当的产品既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这与中韩发展阶段的相似性有关。 2.建议
第一,中韩在日本市场上竞争激烈,未来随着韩国向日本出口石油制品的减少,中韩对日本出口的商品结构趋同,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应增加那些韩国出口日本较少的产品的出口,减少与韩国的竞争。出口份额较大且重叠的产品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是由于中国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机电产品上与韩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在这类产品上,中国一方面要主动向韩国学习先进的技术,汲取经验,也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差异化发展。
第二,由于中国是贸易大国,而韩国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中国许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高于韩国,但有些产品的竞争力却低于韩国。对于竞争力低于韩国的产品,中国要紧跟韩国发展步伐,引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用于研发,降低研发成本。对于竞争力相当的产品,中国要努力实现技术升级及实施差异化战略,避免恶性竞争。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初级产品,中国可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实现竞争力的赶超。
注释:
①公式为。 TCDij为i国与j国的贸易结合度, Xij和Xi分别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额和i国出口总额, Mj和 Mw分别表示j国和世界的进口总额。 TCDij大于1表示两国贸易联系紧密,小于1表示贸易联系松散,等于1表示贸易紧密程度处于平均水平。
②张明志《比较优势、贸易增长与产业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P54-P55。将第67章和第68章归为非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采用该归类。
参考文献:
[1]LallS.AlbaladejoM.China’s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A Threat to East Asian Manufactured Exports? [J].World development,2004,Vol.32(9) ,pp1441-1466.
[2]胡昭玲.中、日、韩三国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基于对外贸易的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7(1):88-92.
[3]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贸易,2006(1):39-43.
[4]杜莉,谢皓.中国与墨西哥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基于出口相似度指数与转移份额分析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1(10):46-53.
[5]宗毅君.中国、土耳其纺织品服装在欧盟市场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5):69-74.
作者简介:郭心华(1988-),男,汉,山东济南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李克风,女,山东济南人,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平阴县支行。
科研项目编号: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治理问题研究”(L13AGJ002)。
关键词:中日贸易;韩日贸易;出口相似性;显性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2
一、引言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协定生效20年内,中、韩之间零关税产品将达到九成,中、韩贸易将更加便利,但两国双边贸易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且在第三国市场上还要面临对方的竞争。对中、韩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中国更好地在日本市场上应对来自韩国的竞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已有研究主要研究中韩双边贸易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而对中韩在一国市场上的比较研究较少。Lall(2004)对中、韩出口产品结构对比得出,中国低技术密集型产品份额高于韩国,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份额低于韩国[1]。胡昭玲(2007)研究发现,中韩农业和矿业均缺乏竞争优势,制造业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分布有所差异,且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2]。但张玉和(2006)对中韩贸易研究后发现,中韩贸易模式从互补为主转为竞争为主,而且在日本市场上竞争激烈[3],但仅分析了市场占有率,不够全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分析中韩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重点从出口产品相似性及显性比较优势两方面进行考查。
二、中韩与日本贸易发展状况
中、日、韩不仅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三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05年以来,中国在日本出口市场中稳居前两位,韩国稳居第三位,而日本在中韩出口市场中均稳居第三位。中韩对日本的出口均呈上升趋势,2005年到2014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从839.9亿美元上升到1494.1亿美元,韩国对日本的出口额从240.3亿美元上升到322.5亿美元。中、韩与日本的贸易结合度①虽然都呈现下降趋势,但均值基本大于1.5,高于中、韩与世界的平均水平,贸易关系非常密切。
三、中韩在日本市场上贸易竞争力比较
中国贸易规模要远大于韩国,因此中国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远高于韩国,2005-2014中国在日本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都高于15%,且不断上升,而韩国在日本市场上的占有率都低于5%,且不断下降。仅分析市场占有率,中国竞争力要远高于韩国,竞争并不激烈,本文进一步采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分析。
1.出口相似性指数
表示i国和j国出口到市场k的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i,j表示任意两个国家,k表示世界市场或一国市场,Xik和表示i国出口到k市场总额及第m种商品所占份额。取值范围为[0,100],值越大,两国出口产品结构越相似,贸易竞争越激烈。一般认为,值大于50,则两国出口产品相似度高,存在明显的竞争[4]。
根据表1,中、韩在日本市场上出口产品相似度波动性不大,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都在52到58之间,且2008-2010年该指数都大于57,竞争非常激烈。2011年以后出口相似性指数略有下降,但仍高于50,中、韩在日本市场上存在明显的竞争。
本文进一步选取了2014年中、韩对日出口的份额较大的16章产品及其在各自出口中所占份额,采用SITC Rev.3两位数编码,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中、韩对日出口的份额较大的前16章产品的份额和都大于80%,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相同产品就有10章,除第3章(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其制品)外,其他9章全为工业制成品,其中有6章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出口份额最大的产品是第33章(石油、石油产品及有关原料),而韩国是石油的进口国,但该产品在韩国总出口中就占了20.46%的份额,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韩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的数值。
2.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其中,表示i国出口的k产品在j国市场上的显性比较优势,和Xij分别代表j国从i国进口的k产品贸易额和进口总额。和Mj分别表示j国进口的k产品总额和进口总额。参照日本振兴协会对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制定的标准,大于2.5,表明i国的k产品在j国市场上竞争力极强;介于1.25和2.5之间,表明竞争力较强;介于0.8和1.25之间,表明竞争力处于中等程度;小于0.8,则表明竞争力较弱。
由表3可知,中、韩国大多数产品在日本市场上都表现出竞争力,且两国竞争力极强和较强的产品数量相当,中国竞争力一般的产品数量要稍多。中、韩国竞争力极强的产品无重叠,中国竞争力极强的产品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机电产品,韩国则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及部分非劳动密集型产品②。中国竞争力较强产品中有7章产品与韩国相同,竞争力一般的产品中有4章产品与韩国相同,竞争力不相上下,表现为较强的竞争。
资料来源:UN Comtrade数据库,括号中数值为RCA值,由于篇幅有限,表中只列出同一分类下重叠产品的RCA值,且用斜体标识。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
第一,在日本市场上,中韩出口产品结构较为相似,竞争非常明显。两国出口的份额较
大的16章产品重合的产品数目较多,且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且就这些重合的产品所占份额来看,中国明显大于韩国。由于韩国是石油的进口国,随着韩国出口石油制品的减少,中韩在日本市场上的出口产品结构更为相似,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第二,在日本市场上,中、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相差不大,竞争力极强和竞争力较强的产品数目相当,中韩竞争力极强的产品不存在重叠,中国竞争力较强和竞争力一般的产品都与韩国存在重叠,且竞争力相当,总体呈现较强竞争态势。中韩竞争力相当的产品既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这与中韩发展阶段的相似性有关。 2.建议
第一,中韩在日本市场上竞争激烈,未来随着韩国向日本出口石油制品的减少,中韩对日本出口的商品结构趋同,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应增加那些韩国出口日本较少的产品的出口,减少与韩国的竞争。出口份额较大且重叠的产品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这是由于中国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机电产品上与韩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竞争。在这类产品上,中国一方面要主动向韩国学习先进的技术,汲取经验,也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差异化发展。
第二,由于中国是贸易大国,而韩国贸易规模相对较小,中国许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高于韩国,但有些产品的竞争力却低于韩国。对于竞争力低于韩国的产品,中国要紧跟韩国发展步伐,引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用于研发,降低研发成本。对于竞争力相当的产品,中国要努力实现技术升级及实施差异化战略,避免恶性竞争。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初级产品,中国可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实现竞争力的赶超。
注释:
①公式为。 TCDij为i国与j国的贸易结合度, Xij和Xi分别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额和i国出口总额, Mj和 Mw分别表示j国和世界的进口总额。 TCDij大于1表示两国贸易联系紧密,小于1表示贸易联系松散,等于1表示贸易紧密程度处于平均水平。
②张明志《比较优势、贸易增长与产业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P54-P55。将第67章和第68章归为非劳动密集型产品,本文采用该归类。
参考文献:
[1]LallS.AlbaladejoM.China’s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A Threat to East Asian Manufactured Exports? [J].World development,2004,Vol.32(9) ,pp1441-1466.
[2]胡昭玲.中、日、韩三国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基于对外贸易的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7(1):88-92.
[3]张玉和.中韩贸易模式的变迁:从互补到竞争[J].国际贸易,2006(1):39-43.
[4]杜莉,谢皓.中国与墨西哥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基于出口相似度指数与转移份额分析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1(10):46-53.
[5]宗毅君.中国、土耳其纺织品服装在欧盟市场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5):69-74.
作者简介:郭心华(1988-),男,汉,山东济南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李克风,女,山东济南人,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平阴县支行。
科研项目编号: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治理问题研究”(L13AG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