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虎年的央视春晚,很是无语,比往年还要无语。纸媒和网上,照例是批评居多。今年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对春晚满意度的调查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的调查数据,称81.6%的受访观众认为今年春晚办得好。还有一个版本,是新浪网的在线调查,截至2月19日,有11%的网民投票为“好”,满意度刚超过10%。我不想探讨这两个数据,哪一个更接近真实。但投资如此巨大的央视春晚,至今为止,竟然没有一个相对中立、权威的第三方部门来客观地调查、评估公众的满意度,倒是一件奇怪的事。
至少我没有从家人和朋友口中,听到一个称赞春晚的。今年唯一能称得上亮点的节目,大概是刘谦的魔术了,新浪网调查中,唯有这个节目喜欢的观众超过了半数,而观众喜爱率超过20%的也只有三个节目:小虎队的《再聚首》、小品《美丽的尴尬》和《一句话的事儿》。或许用文化多元化,已很难解释央视春晚当下所遭遇的这种尴尬。
公众和媒体的评价,其实还是挺客观的。比如大家对春晚的舞台设计,就称赞的居多,但再眩目和惊艳的舞美技术,如果没有精采的内容做“瓤”,无疑也是聋子的耳朵。最罕见的是,春晚的“东方不败”赵本山,今年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骂声,在各种调查中觀众的认可度都极低。忘了从哪年开始,春晚这块大蛋糕上,只剩下赵本山这颗老樱桃,还能给人们一点新鲜感。哪知今年这颗樱桃,也干瘪得抖不出什么包袱了。
央视春晚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和它肩负的使命有关。春晚,本来不过是大家在除夕夜的一个联欢和消遣,却总有人盼着它能销魂,所以一来二去的审查,便成了春晚登台前的大戏。明星们筋骨欲断也好,满腔幽怨也罢,也只能强作欢颜。有人说这是春晚的潜规则,规则定得倒是绝无仅有,春晚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变得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春晚的存在,是为了证明国家繁荣不是一场幻觉,这个说法是靠谱的。春晚早凭借除夕的合法地位,成了展示国家权威的一个重要仪式,它的模式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20多年来,这种国家意识在一步步改变春晚的理念,比如将团圆变成团结,家庭富裕变成国家繁荣,亲人祥和变成民族复兴,亲情爱情变成爱国之情。一个本来有着民间色彩的联欢晚会,就这样一步步被染上了政治色彩。虽然团结、欢乐、美好、祥和,仍是春晚的基调,但这种基调是以牺牲真实为代价的。任何真实的情感,只有符合了国家政治,符合了太平盛世的景象,才能在民众面前得以展示。正因为春晚的这个目标,所以它要把对现实的闲话,变成佳话;把对娱乐的享受,变成对宣传的忍受。
这从今年的语言类节目就可看出。2009年按说是一个多事之秋,人们记住了一些原本陌生的名字:邓玉娇、唐福珍、张海超、王帅;人们也熟悉了很多古怪的名词:躲猫猫、70码、被就业、楼脆脆、钓鱼执法、开胸验肺等。从这些词语中,民众感受到的不只是个人的勇气和担当,也体会到公共精神的成长与力量。但从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中,我们却从来听不到与这些热点新闻相关的只言片语,春晚的明星们仿佛是活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从来不会去触及房价、反腐、拆迁等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这才是中国喜剧界真正的荒诞剧。当明星们远离了民众的精神世界,把笑的尊严完全献给了主流话语,他们作为喜剧演员的价值其实早已丧失了。
春晚的歌舞类节目,更是如此。虽然也是狂欢的色彩和造型,但表达永远是程式化的,就是营造没有任何瑕疵的盛世景象,极少歌舞能摆脱对国家主旋律的宣扬。即使传统文化赋予除夕夜的那些意义,如敬畏时间、感恩自然、缅怀先祖等,也在春晚中被一步步弱化了。当春晚被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桃花源时,民众远离春晚、不满春晚甚至敌视春晚,也就成了必然现象。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如今各种名目的春晚越来越多。虽然名目繁多,但吸引的人群却越来越少,这恰恰表明春晚这种舞台联欢样式的衰落。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解春晚意义的年代。比如北京电视台,今年就跟央视较上了劲,一口气弄出了七、八台春晚。其中时间最长的,要数网络春晚,从初一到初六天天都有。我想,随着各种节目形式的不断累积,除夕夜的电视荧屏一定会出现变革。
至少我没有从家人和朋友口中,听到一个称赞春晚的。今年唯一能称得上亮点的节目,大概是刘谦的魔术了,新浪网调查中,唯有这个节目喜欢的观众超过了半数,而观众喜爱率超过20%的也只有三个节目:小虎队的《再聚首》、小品《美丽的尴尬》和《一句话的事儿》。或许用文化多元化,已很难解释央视春晚当下所遭遇的这种尴尬。
公众和媒体的评价,其实还是挺客观的。比如大家对春晚的舞台设计,就称赞的居多,但再眩目和惊艳的舞美技术,如果没有精采的内容做“瓤”,无疑也是聋子的耳朵。最罕见的是,春晚的“东方不败”赵本山,今年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骂声,在各种调查中觀众的认可度都极低。忘了从哪年开始,春晚这块大蛋糕上,只剩下赵本山这颗老樱桃,还能给人们一点新鲜感。哪知今年这颗樱桃,也干瘪得抖不出什么包袱了。
央视春晚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和它肩负的使命有关。春晚,本来不过是大家在除夕夜的一个联欢和消遣,却总有人盼着它能销魂,所以一来二去的审查,便成了春晚登台前的大戏。明星们筋骨欲断也好,满腔幽怨也罢,也只能强作欢颜。有人说这是春晚的潜规则,规则定得倒是绝无仅有,春晚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变得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春晚的存在,是为了证明国家繁荣不是一场幻觉,这个说法是靠谱的。春晚早凭借除夕的合法地位,成了展示国家权威的一个重要仪式,它的模式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20多年来,这种国家意识在一步步改变春晚的理念,比如将团圆变成团结,家庭富裕变成国家繁荣,亲人祥和变成民族复兴,亲情爱情变成爱国之情。一个本来有着民间色彩的联欢晚会,就这样一步步被染上了政治色彩。虽然团结、欢乐、美好、祥和,仍是春晚的基调,但这种基调是以牺牲真实为代价的。任何真实的情感,只有符合了国家政治,符合了太平盛世的景象,才能在民众面前得以展示。正因为春晚的这个目标,所以它要把对现实的闲话,变成佳话;把对娱乐的享受,变成对宣传的忍受。
这从今年的语言类节目就可看出。2009年按说是一个多事之秋,人们记住了一些原本陌生的名字:邓玉娇、唐福珍、张海超、王帅;人们也熟悉了很多古怪的名词:躲猫猫、70码、被就业、楼脆脆、钓鱼执法、开胸验肺等。从这些词语中,民众感受到的不只是个人的勇气和担当,也体会到公共精神的成长与力量。但从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中,我们却从来听不到与这些热点新闻相关的只言片语,春晚的明星们仿佛是活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从来不会去触及房价、反腐、拆迁等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这才是中国喜剧界真正的荒诞剧。当明星们远离了民众的精神世界,把笑的尊严完全献给了主流话语,他们作为喜剧演员的价值其实早已丧失了。
春晚的歌舞类节目,更是如此。虽然也是狂欢的色彩和造型,但表达永远是程式化的,就是营造没有任何瑕疵的盛世景象,极少歌舞能摆脱对国家主旋律的宣扬。即使传统文化赋予除夕夜的那些意义,如敬畏时间、感恩自然、缅怀先祖等,也在春晚中被一步步弱化了。当春晚被塑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桃花源时,民众远离春晚、不满春晚甚至敌视春晚,也就成了必然现象。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如今各种名目的春晚越来越多。虽然名目繁多,但吸引的人群却越来越少,这恰恰表明春晚这种舞台联欢样式的衰落。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解春晚意义的年代。比如北京电视台,今年就跟央视较上了劲,一口气弄出了七、八台春晚。其中时间最长的,要数网络春晚,从初一到初六天天都有。我想,随着各种节目形式的不断累积,除夕夜的电视荧屏一定会出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