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韶山因舜帝南巡至此演奏韶乐而得名,更因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而名扬天下,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作为中国四大革命纪念地之一、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韶山红色旅游发展迅猛,旅游效益持续攀升,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30%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
游客如潮
5月中旬,记者从湖南省会长沙乘坐大巴赶往韶山市区,然后乘坐公交来到景区韶山冲。
在车上偶遇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尽管年事已高,但精神非常好,一打听方知,原来他独自一人从江苏过来,目的就是来感受下韶山的红色旅游气氛。
在车上,当地人毛雪珍给老大爷当起了免费向导,把当地知名景点做了简要介绍。
毛雪珍开有一家三层楼的家庭旅馆,老大爷住进了她家的家庭旅馆,一百元一间的价格让老大爷觉得有点贵,但想想也值。记者再次见到他是在毛泽东广场,当时他正在拍照留念。
这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但广场的游客丝毫不见减少,老大爷亦是意犹未尽地在广场踱着步子,听当地人解说。
见记者在景区徘徊,毛国华热情地向记者做起了介绍。
他是当地韶山村村民,现在主要精力就放在为游客服务上,名片上“为您服务”四个字特别醒目。
第二天,下着小雨,记者原本以为因为下雨应该没什么游客。但站在广场对面的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放眼望去,广场里“人山人海”,团体游客在导游的引导下,排成整齐的队伍敬鲜花蓝、拍合影、单独拍照留念等等,几乎是固定化的程序,一丝不苟。
不同的是,都打着雨伞,这在广场形成了一道抢眼的风景。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宣传处处长夏佑新告诉记者,不管刮风下雨,这里游客不断。
除了毛泽东广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图书馆等都是游客的必去之地。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队伍一般都会排到百米之外,用当地人毛国华的话说,“如果是上午过来参观,排队至少一、两个小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游客,都是奔着红色主题而来,风雨无阻,这其中不乏单位组团参观学习的。
东莞一单位20多人的旅游团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下着雨,路面湿滑,但从参观毛泽东图书馆到广场等红色景点时,游客均井然有序,非常认真。
“这次团队成员绝大部分是80后,很多人刚参加工作,为了加强党性教育,单位就组织了这次红色之旅,希望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该团队负责人向本刊记者表示,“选择韶山,是因为韶山红色主题特别鲜明,意义非凡。”
在韶山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王海泉向本刊记者表示,一大批新老优秀旅游景点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韶山因此也成为红色旅游圣地。
数据显然最能说明问题,韶山市旅游局提供给本刊记者的材料显示,从2003年开始,来韶山旅游人数连年攀升,2005年为305万人次,2010年达703万人次。
盖起了“小洋楼”
旅游在给当地政府带来财政收入的同时,亦带动了当地百姓就业与增收,当地村民放下锄头投身经营,开家庭旅馆已成为一种常态,三层的小楼房,修拾得干干净净。家里人多的,还有跑运输、为游客拍照和销售纪念品的。
毛雪珍一家就是如此,除了一家三层楼的小旅馆,她还在景区的路边上开有餐厅,同时经营多种纪念品,家里还有人用私家车偶尔跑“出租”。
“刚开始就在马路边开了一个店,主要经营纪念品,后来加开了餐饮,生意还不错,前两年发现游客住宿是个难题,于是就盖起了一座三层的小楼房用于经营。”当问起现在年收入多少时,毛雪珍避而不答,只是表示,比在外打工肯定强多了。
现年四十多岁的毛国华,除了帮游客拍拍照片之外,家里也开有一家餐馆,在介绍当地景区时推销纪念品。
事实上,开旅馆与餐馆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平常事,本刊记者在韶山村采访发现,当公交车驶入景区时,抬眼望去,白色瓷砖、红色琉璃瓦装饰的三层楼房比比皆是。
“一方面,自已住得舒心;另一方面,还能服务游客,赚点钱。”在介绍当地家庭旅馆的情况时,毛国华说。
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红色旅游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先富起来的村民并不安于现状,而是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不断提升服务意识。
在毛国华的印象中,自从2008年“一号工程”完工后,游客显著增加。本刊记者采访获悉,他所说的“一号工程”是指2004年党中央把韶山与井冈山、延安一起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进行重点扶持改造。
在毛国华看来,依托“一号工程”,韶山市全面提升了核心景区质量。当地还利用“五个示范工程”全面美化城乡环境。
2004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在韶山建设“五个示范工程”,连续五年,计划每年支持一个亿的资金,全面率先建设小康韶山。
旅游基础设施的大投入提高了旅游产品质量,韶山的宣传教育设施更加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更加丰富,环境生态保护更加全面,陈列、教育、管理、服务等均朝着一流化水平迈进。
为促进景区全面提质升级,2009年该市全面启动5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目前已通过初检,正在迎接国家旅游局终检。
与此同时,当地还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游客服务工作。
在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多语种标识标牌、星级旅游厕所、数字虚拟景区、监控系统、自动语音导游系统等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一王姓游客向本刊记者表示,这是他第二次来韶山旅游,第一次是在四年前。“这次过来,感觉方便与舒适多了。”
优质的服务自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本刊记者从韶山市旅游局获悉,目前该市旅行社及分公司规模增加至18家。这些旅行社提供了大量的导游为游客进行专业服务,让游客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各景点的历史与内函。
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依靠旅游致富的当地村民也深谙服务的重要性。
毛国华有个习惯,一有时间,总会学习历史,尤其是革命史。“只有自已懂了才能讲。”他坦言,对于像他这样的农民,储备的知识有限,正因为这样,才需要不停地学习。
当地多位村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后比的就是服务,如果服务跟不上,旅游市场肯定会受影响。
作为中国四大革命纪念地之一、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韶山红色旅游发展迅猛,旅游效益持续攀升,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30%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支柱产业。
游客如潮
5月中旬,记者从湖南省会长沙乘坐大巴赶往韶山市区,然后乘坐公交来到景区韶山冲。
在车上偶遇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尽管年事已高,但精神非常好,一打听方知,原来他独自一人从江苏过来,目的就是来感受下韶山的红色旅游气氛。
在车上,当地人毛雪珍给老大爷当起了免费向导,把当地知名景点做了简要介绍。
毛雪珍开有一家三层楼的家庭旅馆,老大爷住进了她家的家庭旅馆,一百元一间的价格让老大爷觉得有点贵,但想想也值。记者再次见到他是在毛泽东广场,当时他正在拍照留念。
这时夜幕已经悄然降临,但广场的游客丝毫不见减少,老大爷亦是意犹未尽地在广场踱着步子,听当地人解说。
见记者在景区徘徊,毛国华热情地向记者做起了介绍。
他是当地韶山村村民,现在主要精力就放在为游客服务上,名片上“为您服务”四个字特别醒目。
第二天,下着小雨,记者原本以为因为下雨应该没什么游客。但站在广场对面的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放眼望去,广场里“人山人海”,团体游客在导游的引导下,排成整齐的队伍敬鲜花蓝、拍合影、单独拍照留念等等,几乎是固定化的程序,一丝不苟。
不同的是,都打着雨伞,这在广场形成了一道抢眼的风景。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宣传处处长夏佑新告诉记者,不管刮风下雨,这里游客不断。
除了毛泽东广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图书馆等都是游客的必去之地。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队伍一般都会排到百米之外,用当地人毛国华的话说,“如果是上午过来参观,排队至少一、两个小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游客,都是奔着红色主题而来,风雨无阻,这其中不乏单位组团参观学习的。
东莞一单位20多人的旅游团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下着雨,路面湿滑,但从参观毛泽东图书馆到广场等红色景点时,游客均井然有序,非常认真。
“这次团队成员绝大部分是80后,很多人刚参加工作,为了加强党性教育,单位就组织了这次红色之旅,希望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该团队负责人向本刊记者表示,“选择韶山,是因为韶山红色主题特别鲜明,意义非凡。”
在韶山市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王海泉向本刊记者表示,一大批新老优秀旅游景点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韶山因此也成为红色旅游圣地。
数据显然最能说明问题,韶山市旅游局提供给本刊记者的材料显示,从2003年开始,来韶山旅游人数连年攀升,2005年为305万人次,2010年达703万人次。
盖起了“小洋楼”
旅游在给当地政府带来财政收入的同时,亦带动了当地百姓就业与增收,当地村民放下锄头投身经营,开家庭旅馆已成为一种常态,三层的小楼房,修拾得干干净净。家里人多的,还有跑运输、为游客拍照和销售纪念品的。
毛雪珍一家就是如此,除了一家三层楼的小旅馆,她还在景区的路边上开有餐厅,同时经营多种纪念品,家里还有人用私家车偶尔跑“出租”。
“刚开始就在马路边开了一个店,主要经营纪念品,后来加开了餐饮,生意还不错,前两年发现游客住宿是个难题,于是就盖起了一座三层的小楼房用于经营。”当问起现在年收入多少时,毛雪珍避而不答,只是表示,比在外打工肯定强多了。
现年四十多岁的毛国华,除了帮游客拍拍照片之外,家里也开有一家餐馆,在介绍当地景区时推销纪念品。
事实上,开旅馆与餐馆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平常事,本刊记者在韶山村采访发现,当公交车驶入景区时,抬眼望去,白色瓷砖、红色琉璃瓦装饰的三层楼房比比皆是。
“一方面,自已住得舒心;另一方面,还能服务游客,赚点钱。”在介绍当地家庭旅馆的情况时,毛国华说。
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红色旅游助推了当地经济发展,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先富起来的村民并不安于现状,而是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不断提升服务意识。
在毛国华的印象中,自从2008年“一号工程”完工后,游客显著增加。本刊记者采访获悉,他所说的“一号工程”是指2004年党中央把韶山与井冈山、延安一起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进行重点扶持改造。
在毛国华看来,依托“一号工程”,韶山市全面提升了核心景区质量。当地还利用“五个示范工程”全面美化城乡环境。
2004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在韶山建设“五个示范工程”,连续五年,计划每年支持一个亿的资金,全面率先建设小康韶山。
旅游基础设施的大投入提高了旅游产品质量,韶山的宣传教育设施更加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更加丰富,环境生态保护更加全面,陈列、教育、管理、服务等均朝着一流化水平迈进。
为促进景区全面提质升级,2009年该市全面启动5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目前已通过初检,正在迎接国家旅游局终检。
与此同时,当地还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游客服务工作。
在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多语种标识标牌、星级旅游厕所、数字虚拟景区、监控系统、自动语音导游系统等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一王姓游客向本刊记者表示,这是他第二次来韶山旅游,第一次是在四年前。“这次过来,感觉方便与舒适多了。”
优质的服务自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本刊记者从韶山市旅游局获悉,目前该市旅行社及分公司规模增加至18家。这些旅行社提供了大量的导游为游客进行专业服务,让游客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各景点的历史与内函。
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依靠旅游致富的当地村民也深谙服务的重要性。
毛国华有个习惯,一有时间,总会学习历史,尤其是革命史。“只有自已懂了才能讲。”他坦言,对于像他这样的农民,储备的知识有限,正因为这样,才需要不停地学习。
当地多位村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后比的就是服务,如果服务跟不上,旅游市场肯定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