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首先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从事十年数学教学工作者,笔者深感新课程标准给予我们教学理念上的震撼。它不仅为我们提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实用的建议。我们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首先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1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数学课程的起点在学生,而且数学课程的终点也在学生。学生成为数学课程设计的核心和主线,因此教学设计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之上,教学设计要改变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安排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将数学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例如可以收集报纸以及各种媒体中公布的数据,分析它们是否由抽样得到的,有没有提供数据的来源,是否可靠;全班合作,统计出全校同学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两种节水方法;查阅资料,观察天气预报,了解降雨概率的相关知识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将数学与社会相联系,把统计与概率当作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并提高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把握数学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
任何一个考虑全面的教学设计都有不确定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可能把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计得完美。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出乎意料的情况的干扰。过去人们往往把这归咎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措施不当,因此错误地认为这是偶然现象,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不确定性应该被视为一种必然的和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與作用的现象。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是反映了教学本质的现象。这种不确定来自于课程目标的多维性,来自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同一性,来自课程活动的交互性和思维的发散性,也来自评价方式的动态性和数学教材的多样化。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既要设计教师活动,还要设计学生的活动,从知识、技能、认知、情感等多方面去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方向。著名的数学方法论大师波利亚(G.Polya)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老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可见,正是这些不确定性赋予了数学课程的某种扩张力,形成了其可持续发展的“余地”,正是不确定性体现了教学的艺术和魅力。
3 加强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其说是一种教学形式,还不如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组织方式与其内容是一致的,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它的宗旨是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减少预先给学生设置的种种限制,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足够大的自主活动和探索的空间。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列出学生对问题的可能回答。对于同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回答。老师要做的除了肯定正确的结果,纠正错误的方法,比较各种策略方法的优劣以外,还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性规律。不仅让学生获得一个确定性的答案,而且关键的是要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有时侯,还可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并尽量延伸课题,鼓励学生进一步超越已知的东西。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字母能表示什么”,老师在讲授引题时,第一步必须事先罗列出学生可能会想到以及可能想不到的结果。老师在总结学生方法后,给点提示让学生课后再去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第二步出示一般问题,把问题从特殊延伸到一般,进行知识拓展。(2)阐述问题的使用意图。也就是教师必须要理解这个开放性问题所起到的作用,问题要对整个教学起到一个引申作用,最好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3)设计的问题要直接,并交代清楚。教师应该开门见山,直接将问题表达出来,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如果教师对问题表述得太简要,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理解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及表达方法。(4)教师应当使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吸引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具体和熟悉的,而且能唤起学生智力上的好奇。所以问题应该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把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手段可以是情境创设,也可以是数学游戏等。(5)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全面探索问题。建构一个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这个问题,其中要讨论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最后总结学生的探索内容,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探索问题,尤其在讨论阶段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4 注重数学课程的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57页)
由于现代数学课程更加看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及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活动性,因而必然要求改变注重传授的单一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多采用能使师生交流合作、自主探索的方式。除创设问题情境的课程方式仍然受到重视外,其他更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已可以引入数学课程,如实践活动、课题学习、趣味数学、数学智力、感悟数学数学的理解以及探究性课题等等。这一事实表明数学教育的价值追求正在实现一种对传统的超越,而趋于多样化。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一节时,我首先利用了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一幅幅生活中美丽的图案,让同学们感爱生活中的美,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为什么上面的图片如此漂亮?让学生从不同侧面去阐述,最后将各小组相同的地方集中进来。得出什么是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并学会如何去判断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通过以上设计,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全面,深刻地影响着数学课程,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合理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使其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总之,只有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立足教材,用活教材”为原则组织教学,发掘知识内容之间的隐形联系,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由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设一个崭新的舞台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名从事十年数学教学工作者,笔者深感新课程标准给予我们教学理念上的震撼。它不仅为我们提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还在教师使用教材、指导学生学法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实用的建议。我们数学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首先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的、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建议。
1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数学课程的起点在学生,而且数学课程的终点也在学生。学生成为数学课程设计的核心和主线,因此教学设计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之上,教学设计要改变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安排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将数学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例如可以收集报纸以及各种媒体中公布的数据,分析它们是否由抽样得到的,有没有提供数据的来源,是否可靠;全班合作,统计出全校同学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两种节水方法;查阅资料,观察天气预报,了解降雨概率的相关知识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将数学与社会相联系,把统计与概率当作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并提高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把握数学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
任何一个考虑全面的教学设计都有不确定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可能把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计得完美。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出乎意料的情况的干扰。过去人们往往把这归咎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措施不当,因此错误地认为这是偶然现象,是可以避免的。事实上,不确定性应该被视为一种必然的和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與作用的现象。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是反映了教学本质的现象。这种不确定来自于课程目标的多维性,来自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同一性,来自课程活动的交互性和思维的发散性,也来自评价方式的动态性和数学教材的多样化。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既要设计教师活动,还要设计学生的活动,从知识、技能、认知、情感等多方面去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方向。著名的数学方法论大师波利亚(G.Polya)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老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可见,正是这些不确定性赋予了数学课程的某种扩张力,形成了其可持续发展的“余地”,正是不确定性体现了教学的艺术和魅力。
3 加强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开放性数学教学,与其说是一种教学形式,还不如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组织方式与其内容是一致的,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它的宗旨是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减少预先给学生设置的种种限制,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足够大的自主活动和探索的空间。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列出学生对问题的可能回答。对于同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回答。老师要做的除了肯定正确的结果,纠正错误的方法,比较各种策略方法的优劣以外,还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性规律。不仅让学生获得一个确定性的答案,而且关键的是要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有时侯,还可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下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并尽量延伸课题,鼓励学生进一步超越已知的东西。例如: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字母能表示什么”,老师在讲授引题时,第一步必须事先罗列出学生可能会想到以及可能想不到的结果。老师在总结学生方法后,给点提示让学生课后再去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第二步出示一般问题,把问题从特殊延伸到一般,进行知识拓展。(2)阐述问题的使用意图。也就是教师必须要理解这个开放性问题所起到的作用,问题要对整个教学起到一个引申作用,最好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3)设计的问题要直接,并交代清楚。教师应该开门见山,直接将问题表达出来,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如果教师对问题表述得太简要,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理解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意问题的提出方式及表达方法。(4)教师应当使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吸引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具体和熟悉的,而且能唤起学生智力上的好奇。所以问题应该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把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手段可以是情境创设,也可以是数学游戏等。(5)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全面探索问题。建构一个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去解决这个问题,其中要讨论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最后总结学生的探索内容,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探索问题,尤其在讨论阶段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4 注重数学课程的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57页)
由于现代数学课程更加看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以及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活动性,因而必然要求改变注重传授的单一的教学方式,需要更多采用能使师生交流合作、自主探索的方式。除创设问题情境的课程方式仍然受到重视外,其他更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已可以引入数学课程,如实践活动、课题学习、趣味数学、数学智力、感悟数学数学的理解以及探究性课题等等。这一事实表明数学教育的价值追求正在实现一种对传统的超越,而趋于多样化。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一节时,我首先利用了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一幅幅生活中美丽的图案,让同学们感爱生活中的美,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为什么上面的图片如此漂亮?让学生从不同侧面去阐述,最后将各小组相同的地方集中进来。得出什么是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并学会如何去判断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通过以上设计,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全面,深刻地影响着数学课程,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合理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使其更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总之,只有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立足教材,用活教材”为原则组织教学,发掘知识内容之间的隐形联系,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由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设一个崭新的舞台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