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的呼吸支持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是由各种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发展为重症肺炎,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1]中重症肺炎的判定包括2项主要标准和9项次要标准,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主要标准:①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经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文献
肺炎的致死率较高,是老年患者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并造成了很大的抗生素消费负担。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①肺部纤毛摆动功能减退,肺泡巨噬细胞防御功能下降;②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导致对抗感染治疗的敏感性降低,且易发展为多耐药菌感染;③多系统疾病共存。因此,老年重症肺炎临床较为常见,且极易出现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老年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微生物、生物标志物及诊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地处理本病提供参考。
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和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是指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的清洁手术即Ⅰ类切口手术。该类手术一般不需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因为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将会造成院内感染、耐药菌株增加和医疗费用增高等情况。而对于部分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要求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有明确规定。现对我院2020年1月1日至3月31日行Ⅰ类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