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筒是为纳笔以保护毛笔的必备用具。它是由笔套、笔床、笔插、笔篓发展而来的。汉代将毛笔装入竹管笔套,这或许是最早的笔筒形式。宋代流行笔床、笔插,均有实物遗存。明清时期笔筒器具应用广泛,成为文人书案上常设之物。宫廷制作材质丰富,或天然竹木、漆器、牙雕、玉石、陶瓷、范模匏制等,不惜工本。其造型多变化,一般呈圆筒状,也有方形、椭圆形、多边形等,不拘一式。题材装饰内容丰富,雕琢故事人物或青花彩瓷诗文画意,造形均雍容大方,各具特色。
笔筒的称谓见于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已有出现。如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篇云:“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虽然文中没有言明笔筒的材质和形制,但从中可知已有专门存放毛笔的用具。它与后世的笔筒是否一样,从早期出土的放笔用具或可窥得其形。如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汉墓均有笔套出土。金雀山汉墓出土的毛笔,装于竹笔套内,笔套两端穿透,并镂有八孔,管身中间及两端有三道皮箍,并涂黑漆,出土时,笔套里仅装一支竹笔。其镂孔是为了便于取笔。如此可知,汉代的笔套是一种镂孔的竹管,是将整支的毛笔放人其中;另外还有双连管式笔管,可装两支毛笔,这便是早期的笔筒形式,其与后世发展为可纳多支毛笔的笔筒有很大的不同。
笔筒在明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明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述:“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忌八棱菱花式。陶者有古白定竹节者最贵,然难得大者,青冬瓷细花及宣窑者俱可用。又有鼓样,中有孔插笔及墨者,虽旧物,亦不雅观。”记述了各种形制的笔筒。又有屠隆《文房器具笺》记述笔筒“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从中记述了当时文房笔筒用具多以竹木质地为主,制作古雅,受到文人的青睐。现知传世的笔筒,一般为明清时期制品,所谓宋代笔筒尚无确切的实物。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证实,笔筒应该出现于明代,并且,很有可能始于竹质笔筒。此后,相继出现瓷质和彩漆笔筒等多样形式,成为放置毛笔的重要器具。明代笔筒有彩漆笔筒、竹笔筒、瓷笔筒、木笔筒、玉笔筒、象牙笔筒、匏质笔筒等。现知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明代彩漆云龙纹笔筒,制作精美,通体装饰彩漆云龙纹,并有圆形底座,笔筒底部有划刻“嘉靖年制”字样,是目前所见明代笔筒中少有的精品。
明代竹笔筒的制作较为普遍,出现了一批雕竹名家,多有笔筒雕刻。如朱松邻为正徳、嘉靖年间嘉定派竹刻名家,其所制笔筒采用圆雕、透雕和高浮雕方法,刀法深峻,立意古雅;题材内容也多以人物故事和山水风景为主,也有表现文人生活场景的。其子名缨,号小松,其孙稚征,号三松,三世相传,为嘉定三朱,声名远扬。现故宫旧藏有明晚期朱三松竹雕春菜笔筒、竹雕仕女图笔筒,都是其代表作。
明代瓷笔筒也较为流行。明代青花笔筒有直口和撇口两种,器壁造型有直筒形或略有束腰,口至底部胎体渐厚,器口露胎或施酱釉,题材纹样以人物故事为主。
另外,明代还有木笔筒传世。木笔筒多见有浮雕花卉、蟠螭、云龙等装饰,构图或简练有致,或丰满厚重;刀法圆熟、流畅而古雅。现知故宫旧藏有明晚期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采用浮雕和镂雕技法,表现南极老人施道情境。笔筒圆底,下承三矮足,口沿边饰“寿”字,为明代雕刻工艺风格。
明代墓葬中也有笔筒出土。如上海宝山朱守城夫妇合葬墓出土一件明代万历年间紫檀木笔筒,造型上敞下敛,口沿处周环带状纹饰,附三足底座。造型古朴,为明代特点。
清代笔筒使用广泛,并趋向多样化发展。材质丰富,有瓷质、竹木、漆器、象牙、玉质、玛瑙、紫砂、匏质等;因材施艺,各种工艺制作手法应运而生。此时出现许多著名的竹刻名家,如周颢、潘西凤、邓渭等,都是以制作文房笔筒著名。
清代著名雕刻家吴之璠、黄振效都有笔筒制作,均构思奇巧,并运用“薄地阳文”技法,雕刻刀法自如,技艺精绝。
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嘉定人,活跃于康熙年间。其雕刻技法成熟,一方面继承明代三朱雕镂技法,用深刻作高浮雕,深浅层次分明,此类高浮雕笔筒在清代早中期较为流行;另一方面是模仿石刻的浮雕法,创制出“薄地阳文”技法,即去地浮雕,运用自如。清金元钰《竹人录》记述:吴之璠“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由于吴之璠深明画理,故能在薄地阳文有限的空间上,表现出画面的平远、高远、深远,极具意境。吴之璠所制笔筒,善于局部浮雕纹饰,其余部分留白,或在留白处题写诗文,用刀笔将诗书画印运用于笔筒的雕刻,形成独特的风格。
在乾隆时期还有一位广东著名牙雕艺人黄振效,曾供奉内廷,其善于牙雕笔筒、臂搁等文具,在乾隆二年(1737年)召入内廷,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现藏品中有黄振效牙雕“渔家乐”笔筒,其上有乾隆三年(1738年)御题诗句,均为典型代表佳作。
瓷制笔筒在清代较为流行,清代内廷制作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墨彩、五彩、粉彩、斗彩、单色釉等。其中,康熙青花、雍正墨彩和乾隆粉彩笔筒,都达到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清早期笔筒还保留明代笔筒的特征,如造型一般多为弧壁形,即上下外撇。清中期后,笔筒的造型逐渐向直圆形演变。木纹釉是雍正时期的创新品种,其木纹釉色黄褐相间,纹理刷丝,俨然如木,极可乱真,以景德镇烧制的木纹釉笔筒最成功。瓷笔筒一般很注重装饰,既有山水人物故事,如文会图、“竹林七贤”等描绘文人雅集的场景,也有花鸟、松鹤、百寿字等吉祥内容,诗书画印均得以表现。
玉石笔筒在清代内廷制作的数量较多,有青玉、白玉、碧玉、玛瑙、水晶等,造型一般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采用圆雕技法,通景构图,运用深琢、镂空或阴刻技法,琢制山林风景、人物故事等,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布局疏密有致,極具艺术效果。清乾隆时期,制作有大量玉质笔筒,有些还配以御制诗文。一般是通体构图,采用多种工艺技法,有圆雕、浮雕、减地阳文等,制作工艺精湛。
紫砂笔筒,在清代开始进入宫廷,雍正、乾隆时期制品最具代表性,其形式也不拘一格,有圆形、方形、树桩形、竹节形等多种形制,并在笔筒上采用堆塑、施彩、金漆描金等艺术手法,描绘江南自然风景,极具写意风格。
笔筒自汉代竹筒形制逐渐发展为一种实用器具,即从纳单支毛笔不断发展演变为可容纳多支笔的形制,成为点缀书斋文案的必备工具。其主要表现在材质的种类丰富多样,集多种传统工艺技法,制作娴熟,颇具时代特点,从形制及装饰方面均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节选自张荣 赵丽红主编的《文房清供》故宫出版社 2010.10(2015.8重印)题目为编者所加]
笔筒的称谓见于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已有出现。如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篇云:“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虽然文中没有言明笔筒的材质和形制,但从中可知已有专门存放毛笔的用具。它与后世的笔筒是否一样,从早期出土的放笔用具或可窥得其形。如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和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汉墓均有笔套出土。金雀山汉墓出土的毛笔,装于竹笔套内,笔套两端穿透,并镂有八孔,管身中间及两端有三道皮箍,并涂黑漆,出土时,笔套里仅装一支竹笔。其镂孔是为了便于取笔。如此可知,汉代的笔套是一种镂孔的竹管,是将整支的毛笔放人其中;另外还有双连管式笔管,可装两支毛笔,这便是早期的笔筒形式,其与后世发展为可纳多支毛笔的笔筒有很大的不同。
笔筒在明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明文震亨《长物志》中记述:“笔筒湘竹、棕榈者佳,毛竹以古铜镶者为雅,紫檀、乌木、花梨亦间可用,忌八棱菱花式。陶者有古白定竹节者最贵,然难得大者,青冬瓷细花及宣窑者俱可用。又有鼓样,中有孔插笔及墨者,虽旧物,亦不雅观。”记述了各种形制的笔筒。又有屠隆《文房器具笺》记述笔筒“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棱口镶座为雅,余不入品”。从中记述了当时文房笔筒用具多以竹木质地为主,制作古雅,受到文人的青睐。现知传世的笔筒,一般为明清时期制品,所谓宋代笔筒尚无确切的实物。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证实,笔筒应该出现于明代,并且,很有可能始于竹质笔筒。此后,相继出现瓷质和彩漆笔筒等多样形式,成为放置毛笔的重要器具。明代笔筒有彩漆笔筒、竹笔筒、瓷笔筒、木笔筒、玉笔筒、象牙笔筒、匏质笔筒等。现知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明代彩漆云龙纹笔筒,制作精美,通体装饰彩漆云龙纹,并有圆形底座,笔筒底部有划刻“嘉靖年制”字样,是目前所见明代笔筒中少有的精品。
明代竹笔筒的制作较为普遍,出现了一批雕竹名家,多有笔筒雕刻。如朱松邻为正徳、嘉靖年间嘉定派竹刻名家,其所制笔筒采用圆雕、透雕和高浮雕方法,刀法深峻,立意古雅;题材内容也多以人物故事和山水风景为主,也有表现文人生活场景的。其子名缨,号小松,其孙稚征,号三松,三世相传,为嘉定三朱,声名远扬。现故宫旧藏有明晚期朱三松竹雕春菜笔筒、竹雕仕女图笔筒,都是其代表作。
明代瓷笔筒也较为流行。明代青花笔筒有直口和撇口两种,器壁造型有直筒形或略有束腰,口至底部胎体渐厚,器口露胎或施酱釉,题材纹样以人物故事为主。
另外,明代还有木笔筒传世。木笔筒多见有浮雕花卉、蟠螭、云龙等装饰,构图或简练有致,或丰满厚重;刀法圆熟、流畅而古雅。现知故宫旧藏有明晚期硬木镂雕仙山问道图笔筒,采用浮雕和镂雕技法,表现南极老人施道情境。笔筒圆底,下承三矮足,口沿边饰“寿”字,为明代雕刻工艺风格。
明代墓葬中也有笔筒出土。如上海宝山朱守城夫妇合葬墓出土一件明代万历年间紫檀木笔筒,造型上敞下敛,口沿处周环带状纹饰,附三足底座。造型古朴,为明代特点。
清代笔筒使用广泛,并趋向多样化发展。材质丰富,有瓷质、竹木、漆器、象牙、玉质、玛瑙、紫砂、匏质等;因材施艺,各种工艺制作手法应运而生。此时出现许多著名的竹刻名家,如周颢、潘西凤、邓渭等,都是以制作文房笔筒著名。
清代著名雕刻家吴之璠、黄振效都有笔筒制作,均构思奇巧,并运用“薄地阳文”技法,雕刻刀法自如,技艺精绝。
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嘉定人,活跃于康熙年间。其雕刻技法成熟,一方面继承明代三朱雕镂技法,用深刻作高浮雕,深浅层次分明,此类高浮雕笔筒在清代早中期较为流行;另一方面是模仿石刻的浮雕法,创制出“薄地阳文”技法,即去地浮雕,运用自如。清金元钰《竹人录》记述:吴之璠“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由于吴之璠深明画理,故能在薄地阳文有限的空间上,表现出画面的平远、高远、深远,极具意境。吴之璠所制笔筒,善于局部浮雕纹饰,其余部分留白,或在留白处题写诗文,用刀笔将诗书画印运用于笔筒的雕刻,形成独特的风格。
在乾隆时期还有一位广东著名牙雕艺人黄振效,曾供奉内廷,其善于牙雕笔筒、臂搁等文具,在乾隆二年(1737年)召入内廷,深受乾隆皇帝的赏识。现藏品中有黄振效牙雕“渔家乐”笔筒,其上有乾隆三年(1738年)御题诗句,均为典型代表佳作。
瓷制笔筒在清代较为流行,清代内廷制作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墨彩、五彩、粉彩、斗彩、单色釉等。其中,康熙青花、雍正墨彩和乾隆粉彩笔筒,都达到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清早期笔筒还保留明代笔筒的特征,如造型一般多为弧壁形,即上下外撇。清中期后,笔筒的造型逐渐向直圆形演变。木纹釉是雍正时期的创新品种,其木纹釉色黄褐相间,纹理刷丝,俨然如木,极可乱真,以景德镇烧制的木纹釉笔筒最成功。瓷笔筒一般很注重装饰,既有山水人物故事,如文会图、“竹林七贤”等描绘文人雅集的场景,也有花鸟、松鹤、百寿字等吉祥内容,诗书画印均得以表现。
玉石笔筒在清代内廷制作的数量较多,有青玉、白玉、碧玉、玛瑙、水晶等,造型一般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采用圆雕技法,通景构图,运用深琢、镂空或阴刻技法,琢制山林风景、人物故事等,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布局疏密有致,極具艺术效果。清乾隆时期,制作有大量玉质笔筒,有些还配以御制诗文。一般是通体构图,采用多种工艺技法,有圆雕、浮雕、减地阳文等,制作工艺精湛。
紫砂笔筒,在清代开始进入宫廷,雍正、乾隆时期制品最具代表性,其形式也不拘一格,有圆形、方形、树桩形、竹节形等多种形制,并在笔筒上采用堆塑、施彩、金漆描金等艺术手法,描绘江南自然风景,极具写意风格。
笔筒自汉代竹筒形制逐渐发展为一种实用器具,即从纳单支毛笔不断发展演变为可容纳多支笔的形制,成为点缀书斋文案的必备工具。其主要表现在材质的种类丰富多样,集多种传统工艺技法,制作娴熟,颇具时代特点,从形制及装饰方面均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节选自张荣 赵丽红主编的《文房清供》故宫出版社 2010.10(2015.8重印)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