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再现
《狼》一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本文短小精悍而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采用串讲的方法或课堂表演的形式,比较容易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但前者有时会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后者往往给人课堂气氛热闹有余,而对课文主旨理解不透之感。那么对《狼》这篇课文而言,有没有质朴一点而又收效更明显的设计呢?于是,我想到了“复述”这种传统的训练形式,并在复述中尝试转换视角,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解读人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摘录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全班分为A、B两组,分别以屠户和两只狼中的任一只狼为第一人称复述课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来丰富故事情节。但对两个小组均强调要充分体现人物(狼)的性格特点。
由于原文都是以第三人称来描述屠户和狼的,现在要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故事内容,他们自然是兴趣盎然的,纷纷探讨起来,没几分钟,就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
生1:(以屠户为第一人称):今天不知怎么的,生意特别难做,吆喝了一天才卖完了肉,等我回家时,天色已晚,我挑着只有几根骨头的担子在那偏僻荒凉的小路上急急地往家赶,一路上我是心惊胆战,因为我走的这条道是我们这里有名的“狼道”,常有狼在此出没,“打家劫店”,这次但愿菩萨保佑,千万不要让我碰上这些凶神恶煞。天色越来越昏暗,月亮也悄悄地升上来了,月光异常的清冷。这时,我听到身后传来沙沙的响声,强烈的恐惧使我不由得转过身去。妈呀!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四点绿莹莹的光,分明告诉我,我的身后有两只狼!真是怕鬼有鬼,我吓得一路狂奔,过了好久,当我停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又转过身时,我的心凉了半截,那两只狼还是穷追不放,看来,今天我命不保矣,苍天哪!我该怎么办?(生笑,鼓掌)
生2(以狼为第一人称):在我們哥俩的穷追之下,那死胖子显然是害怕了,慌忙从箩筐里拿出一根骨头扔给我们,我大哥当仁不让地抢了去,我可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主,给了大哥,也不能少了小弟我的,我气势汹汹地追了上去,胖子也挺识相的,赶快把另一根骨头扔给了我,我当然毫不客气地受用了。就在我美滋滋地啃着骨头时,大哥又跑到我的前面去了,他吃得也够利索的。就这样咱兄弟俩像走马灯似的,轮番上阵,只一会儿,就把胖子担子中的骨头给折腾完了。死胖子,现在看你怎么办,你一定不知道,咱哥儿俩可是在这条道上晃悠几天了,都快饿得发疯了,现在摊上你这么一个肥主,咱老哥俩还不得好好享用享用!哼,蠢胖子,几根臭骨头就能把我们打发掉了吗?想得美!(生笑)大哥,快跟上,咱们可不能心慈爪软呀!
生3(以屠户为第一人称):这两只畜生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怎么办?我堂堂七尺男儿总不能束手就擒,白白成为它们的口中美餐。不过,假如与它们硬拼硬斗,一定会遭到它们的前后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我看到野外有个打麦场,麦场上的柴草堆成了小山。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我火速地奔到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后背紧贴着草堆,以免前后受敌。这下,形势好转了,那俩畜生只好远远地对着我干瞪眼,不敢走上前来。
生4(以狼为第一人称):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看样子,死胖子是铁着心与咱哥俩干一场了。不过,咱俩可不是吃素的,难道还怕你不成?(生笑)于是我用眼睛示意大哥坐在那里不要动,迷惑那死胖子。我呢,就假装没事的样子,径直走开了。那胖子一定开心死了,以为我俩真的害怕,主动退出了,他哪里知道,我是想从柴草堆后面打洞进去,来个背后偷袭,好与大哥形成两面夹击之势,逼着死胖子乖乖投降。就在我“吭哧、吭哧”拼命打着洞时,我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我的后腿明显是被刀砍了,大事不妙,一定是死胖子所为,看来我的大哥已惨遭不测了,这下我的小命也肯定不保了,唉,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笑,热烈鼓掌)
二、课后反思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是越时髦越好。只有那些适合学生学情、切合教材特点的方法和策略才是最好的。本课所选择的“复述”这个训练形式,确实显得有些过时。但实践证明,由于我在复述中运用了转换视角这一新颖的形式,在旧瓶中装了一点新酒,因此收到了相当好的训练效果。
首先,这一新颖的复述视角极易激起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学生当然跃跃欲试。他们带着浓厚的阅读兴趣走进文本,又带着文本走进思想空间,深入理解文章,窥探人物心理,从而较深刻地把握了人物性格,为理解文章的主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让学生变换视角复述故事,学生就不能简单地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它要求学生能认真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推测和想象。这样,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的收获是不仅认识了屠户、狼的形象,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探究能力,丰富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还体验了转变视角这一全新的思维方式。
这真是旧瓶装新酒,酒香更诱人。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的热潮中,千万不要一味地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要做到继承与发扬同重,推陈和出新并举。
《狼》一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本文短小精悍而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采用串讲的方法或课堂表演的形式,比较容易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但前者有时会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后者往往给人课堂气氛热闹有余,而对课文主旨理解不透之感。那么对《狼》这篇课文而言,有没有质朴一点而又收效更明显的设计呢?于是,我想到了“复述”这种传统的训练形式,并在复述中尝试转换视角,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解读人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摘录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
全班分为A、B两组,分别以屠户和两只狼中的任一只狼为第一人称复述课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来丰富故事情节。但对两个小组均强调要充分体现人物(狼)的性格特点。
由于原文都是以第三人称来描述屠户和狼的,现在要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故事内容,他们自然是兴趣盎然的,纷纷探讨起来,没几分钟,就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
生1:(以屠户为第一人称):今天不知怎么的,生意特别难做,吆喝了一天才卖完了肉,等我回家时,天色已晚,我挑着只有几根骨头的担子在那偏僻荒凉的小路上急急地往家赶,一路上我是心惊胆战,因为我走的这条道是我们这里有名的“狼道”,常有狼在此出没,“打家劫店”,这次但愿菩萨保佑,千万不要让我碰上这些凶神恶煞。天色越来越昏暗,月亮也悄悄地升上来了,月光异常的清冷。这时,我听到身后传来沙沙的响声,强烈的恐惧使我不由得转过身去。妈呀!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四点绿莹莹的光,分明告诉我,我的身后有两只狼!真是怕鬼有鬼,我吓得一路狂奔,过了好久,当我停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又转过身时,我的心凉了半截,那两只狼还是穷追不放,看来,今天我命不保矣,苍天哪!我该怎么办?(生笑,鼓掌)
生2(以狼为第一人称):在我們哥俩的穷追之下,那死胖子显然是害怕了,慌忙从箩筐里拿出一根骨头扔给我们,我大哥当仁不让地抢了去,我可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主,给了大哥,也不能少了小弟我的,我气势汹汹地追了上去,胖子也挺识相的,赶快把另一根骨头扔给了我,我当然毫不客气地受用了。就在我美滋滋地啃着骨头时,大哥又跑到我的前面去了,他吃得也够利索的。就这样咱兄弟俩像走马灯似的,轮番上阵,只一会儿,就把胖子担子中的骨头给折腾完了。死胖子,现在看你怎么办,你一定不知道,咱哥儿俩可是在这条道上晃悠几天了,都快饿得发疯了,现在摊上你这么一个肥主,咱老哥俩还不得好好享用享用!哼,蠢胖子,几根臭骨头就能把我们打发掉了吗?想得美!(生笑)大哥,快跟上,咱们可不能心慈爪软呀!
生3(以屠户为第一人称):这两只畜生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怎么办?我堂堂七尺男儿总不能束手就擒,白白成为它们的口中美餐。不过,假如与它们硬拼硬斗,一定会遭到它们的前后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当我一筹莫展时,我看到野外有个打麦场,麦场上的柴草堆成了小山。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我火速地奔到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后背紧贴着草堆,以免前后受敌。这下,形势好转了,那俩畜生只好远远地对着我干瞪眼,不敢走上前来。
生4(以狼为第一人称):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看样子,死胖子是铁着心与咱哥俩干一场了。不过,咱俩可不是吃素的,难道还怕你不成?(生笑)于是我用眼睛示意大哥坐在那里不要动,迷惑那死胖子。我呢,就假装没事的样子,径直走开了。那胖子一定开心死了,以为我俩真的害怕,主动退出了,他哪里知道,我是想从柴草堆后面打洞进去,来个背后偷袭,好与大哥形成两面夹击之势,逼着死胖子乖乖投降。就在我“吭哧、吭哧”拼命打着洞时,我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我的后腿明显是被刀砍了,大事不妙,一定是死胖子所为,看来我的大哥已惨遭不测了,这下我的小命也肯定不保了,唉,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笑,热烈鼓掌)
二、课后反思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不是越时髦越好。只有那些适合学生学情、切合教材特点的方法和策略才是最好的。本课所选择的“复述”这个训练形式,确实显得有些过时。但实践证明,由于我在复述中运用了转换视角这一新颖的形式,在旧瓶中装了一点新酒,因此收到了相当好的训练效果。
首先,这一新颖的复述视角极易激起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学生当然跃跃欲试。他们带着浓厚的阅读兴趣走进文本,又带着文本走进思想空间,深入理解文章,窥探人物心理,从而较深刻地把握了人物性格,为理解文章的主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让学生变换视角复述故事,学生就不能简单地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它要求学生能认真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推测和想象。这样,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的收获是不仅认识了屠户、狼的形象,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探究能力,丰富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还体验了转变视角这一全新的思维方式。
这真是旧瓶装新酒,酒香更诱人。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的热潮中,千万不要一味地排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要做到继承与发扬同重,推陈和出新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