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电话询问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某地区实施中招体育考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中招体育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希望能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益,使学生真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关键词】中招体育考试体育课堂教学
我国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仍然没有改变重智轻体,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这一现象,素质教育虽成效显着,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试图用核心素养体系来改变应试教育现象是大势所趋。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然而,体育与健康学科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之下。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希望能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益,使学生真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具有体育素养。
一、中招体育考试
自1979年上海崇明中学首次试行以来,几经反复,终于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条例》是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最高法规,2007年国务院7号文件又强调青少年要加强体育增强体质。体育考试升学总分各地逐渐提高。从30分到50分又到70分。
1、中招体育考试的积极作用
提高了家长、学生、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 ;保证了体育课的正常开课;改善了师资设施的配置 ;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2、中招体育考试的消极作用
有了中招体育考试,初中学校体育成了应试教育,体育课堂教学畸形发展,学生没有得到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经过12年,甚至16年的学校体育教育,他们离开学校后,不会自己锻炼身体,不能享受运动的乐趣,缺乏体育的基本知识,不会欣赏体育比赛,缺乏必要的体育意识。一句话,他们缺乏应有的体育素养。没有中招体育考试,体育课堂将被挪用挤占,学校体育更是可悲。
二、中考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内容单一,枯燥无味的课堂;训练型的课堂;忽视兴趣遏制个性发展的课堂。
通过文献资料查看,1995年——2007年某省中招体育考试满分30,自2008年提高到50分后,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成绩,体育课堂教学只练考试项目立定跳远、中长跑;篮球运球。课堂内容单一,枯燥无味。
通过访谈发现,篮球课就是运球:原地高运球、低运球、提前变向运球、行进间运球…….最后,路障运球至考试结束。篮球项目就成了考察学生运球,95%以上的学生除了运球技术,不会其他篮球技术,更不要说用篮球来锻炼身体。在考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只有少数学生是运球,大部分学生存在携带球、带球跑现象。
通过电话询问,得知初中体育课堂都是围绕中长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展开训练。体育课变为训练课,初中三年体育课基本不开展其他项目,90%的学生对其他项目基本不了解也不接触,何谈兴趣?乃训练型的课堂。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参加体育活动,对体育课没兴趣,不是主动运动的,所以,他们没有感到快乐,没有个性发展。只是为了得分去上好体育课,达到老师家长的满意。即为忽视兴趣遏制个性发展积极性不高的课堂。
三、从中考分数比例分配看体育课堂教学
下面三个表是某地区中招体育考试分数比例分配及实施细则。从表中中考分数组成可以看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非应试不可,这样的做法只能是应试教育。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改变分数分配。七八年级课堂教学考试分数比例太低。七年级应10分,八年级30 分,有教研业务部门管理,九年级30分,由行政部门统考。
四、结论与建议
中招体育考试是指挥棒,科学考试促进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科学的考试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畸形发展,学生不会得到终生体育意识培养。
1、提高七八年级中招考试分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体育课堂教学,
考核课标规定的重点教材,重点内容,重点身体素质项目。记入中考成绩。
2、过程管理和过程表现无需加入总分, 违背“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品德操行考核采用评语为好。从三表中可以看出耗费那末大的精力,动用那末多的人员和程序意义不大,仅此8分而已。把学习态度作为评分内容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根本办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激发学生间接和直接兴趣入手,改进教法,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自觉性,只有自觉,积极性才能持久。
参考文献:
1.王贻新;对中考体育测试的再探讨[J];教书育人;2001年07期
2.周建军;初中体育考试的反思[J];教育艺术;2005年09期
3.刘志剛;中招体育考试对中学体育教学影响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刘明海;中招体育考试现状研究及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年03期
5.某地区中招体育考试文件
6.《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研究》赖天德
【关键词】中招体育考试体育课堂教学
我国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仍然没有改变重智轻体,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这一现象,素质教育虽成效显着,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试图用核心素养体系来改变应试教育现象是大势所趋。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然而,体育与健康学科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之下。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希望能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益,使学生真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具有体育素养。
一、中招体育考试
自1979年上海崇明中学首次试行以来,几经反复,终于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条例》是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最高法规,2007年国务院7号文件又强调青少年要加强体育增强体质。体育考试升学总分各地逐渐提高。从30分到50分又到70分。
1、中招体育考试的积极作用
提高了家长、学生、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 ;保证了体育课的正常开课;改善了师资设施的配置 ;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
2、中招体育考试的消极作用
有了中招体育考试,初中学校体育成了应试教育,体育课堂教学畸形发展,学生没有得到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经过12年,甚至16年的学校体育教育,他们离开学校后,不会自己锻炼身体,不能享受运动的乐趣,缺乏体育的基本知识,不会欣赏体育比赛,缺乏必要的体育意识。一句话,他们缺乏应有的体育素养。没有中招体育考试,体育课堂将被挪用挤占,学校体育更是可悲。
二、中考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内容单一,枯燥无味的课堂;训练型的课堂;忽视兴趣遏制个性发展的课堂。
通过文献资料查看,1995年——2007年某省中招体育考试满分30,自2008年提高到50分后,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成绩,体育课堂教学只练考试项目立定跳远、中长跑;篮球运球。课堂内容单一,枯燥无味。
通过访谈发现,篮球课就是运球:原地高运球、低运球、提前变向运球、行进间运球…….最后,路障运球至考试结束。篮球项目就成了考察学生运球,95%以上的学生除了运球技术,不会其他篮球技术,更不要说用篮球来锻炼身体。在考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只有少数学生是运球,大部分学生存在携带球、带球跑现象。
通过电话询问,得知初中体育课堂都是围绕中长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展开训练。体育课变为训练课,初中三年体育课基本不开展其他项目,90%的学生对其他项目基本不了解也不接触,何谈兴趣?乃训练型的课堂。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参加体育活动,对体育课没兴趣,不是主动运动的,所以,他们没有感到快乐,没有个性发展。只是为了得分去上好体育课,达到老师家长的满意。即为忽视兴趣遏制个性发展积极性不高的课堂。
三、从中考分数比例分配看体育课堂教学
下面三个表是某地区中招体育考试分数比例分配及实施细则。从表中中考分数组成可以看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非应试不可,这样的做法只能是应试教育。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改变分数分配。七八年级课堂教学考试分数比例太低。七年级应10分,八年级30 分,有教研业务部门管理,九年级30分,由行政部门统考。
四、结论与建议
中招体育考试是指挥棒,科学考试促进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科学的考试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畸形发展,学生不会得到终生体育意识培养。
1、提高七八年级中招考试分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体育课堂教学,
考核课标规定的重点教材,重点内容,重点身体素质项目。记入中考成绩。
2、过程管理和过程表现无需加入总分, 违背“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品德操行考核采用评语为好。从三表中可以看出耗费那末大的精力,动用那末多的人员和程序意义不大,仅此8分而已。把学习态度作为评分内容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根本办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激发学生间接和直接兴趣入手,改进教法,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自觉性,只有自觉,积极性才能持久。
参考文献:
1.王贻新;对中考体育测试的再探讨[J];教书育人;2001年07期
2.周建军;初中体育考试的反思[J];教育艺术;2005年09期
3.刘志剛;中招体育考试对中学体育教学影响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刘明海;中招体育考试现状研究及对策[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年03期
5.某地区中招体育考试文件
6.《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研究》赖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