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剂对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筛选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五硝·多菌灵、霜霉·辛菌胺、噁霉灵、哈茨木霉菌4种杀菌剂对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几种药剂对花旗参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对立枯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3亿CFU/g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 0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99%噁霉灵3 000倍稀释液次之,40%五硝·多菌灵600倍稀释液最差。[结论]试验结果为大田栽培花旗参的立枯病防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花旗参;立枯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5.6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9-0139-02
  Control Effects of Several Agents against American Ginseng Blight
  FENG Xianhong, LUO Xiaogui, LI Jian et al
  (Ganzi Prefectures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Ganzi, Sichuan 626000)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creen out agents to control American ginseng blight. [Method] We studied control effects of four agents against American ginseng blight through plot test. [Result] The four agents had no bad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American ginseng, and had different degrees of control effect against American ginseng blight, among them 2 000 times diluent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secondly was 3 000 times diluent of 99% hymexazol, and 600 times diluent of 40% pentachloronitrobenzene·carbendazim was the worst.[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trolling American ginseng blight in field cultivation.
  Key wordsAmerican ginseng;Blight;Control effects
  立枯病又稱“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侵染引起的。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院引种花旗参试验成功后,花旗参栽培迅速形成东北、华北、华中三大栽培区,然而各大栽培区花旗参感染立枯病嚴重,相继报道了立枯病防治试验研究[1-5]。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花旗参引种栽培试验中发现4月底至5月中下旬立枯病的发生导致参苗大量死亡。病害发生在幼苗茎基部距表土3~5 cm干湿土交界处,初期呈浅黄褐色的凹陷斑,之后茎内部腐烂,导致输导组织被隔断,最后幼苗成片倒伏死亡[5-6],参苗死亡率在15%~20%,严重影响到花旗参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笔者研究了几种药剂对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甘孜州花旗参的引种栽培提供技术支撑[3-9]。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甘孜州康定市大河沟农业生态示范园花旗参大棚栽培地进行,海拔1 900 m,年降水量850 mm,日照时数1 737.7 h,极端最低温-8.7 ℃,最高温28.9 ℃,年均温7.0 ℃,≥5 ℃积温2 412.0 ℃。棚内遮阴度约为80%。2011年10月从北京怀柔引进花旗参种子于大棚内进行营养杯育苗,2013年3月10日将参苗移栽至大棚花盆内。花盆直径为22 cm,盆内土壤为砂质壤土,pH 6.7。栽种前用80%多菌灵800倍稀释液浸根0.5 h,待晾干水气后移栽,每盆栽种4株参苗,栽后浇定根水。3月下旬参苗出土,4月初展叶初期喷施“海藻酸+黄金搭档”营养平衡剂壮苗,每15 d人工除草1次。
  1.2供试药剂
  40%五硝·多菌灵,山东青岛锦丰隆贸易有限公司;16.8%霜霉·辛菌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99%噁霉灵,山东亿尔化学有限公司;3亿CFU/g哈茨木霉菌(根部型),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
  1.3试验设计
  共设6个处理:处理①五硝·多菌灵600倍稀释液;处理②霜霉·辛菌胺600倍稀释液;处理③噁霉灵3 000倍稀释液;处理④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 000倍稀释液;处理⑤噁霉灵3 000倍稀释液和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 000倍稀释液,以清水为对照(CK)。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50盆,3次重复。
  1.4试验方法
  在参苗发病初期时,采用灌根和叶面喷雾2种方式施药,共施药4次,每次灌根和叶面喷施同时进行。第1次施药时间为2013年4月21日,每10 d施药1次,最后一次施药时间为2013年5月21日。灌根每次每盆用瓷盅浇灌2 L,采用普通背负式WS-16P喷雾器进行常规喷雾施药。处理⑤第1次施药为噁霉灵3 000倍稀释液,最后一次施药为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 000倍稀释液,二者交替施用。
  1.5调查方法
  施药前调查每个处理总株树,施药后于2013年6月21日调查展出“五小叶”株数、叶片畸形株数和病株数,计算防治效果。采用新复极差法对畸形率和防治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施药对花旗参幼苗生长发育的安全性
  经过药剂处理的植株生长发育期相同。3月中下旬,花盆内参苗陆续出土;4月下旬,大部分参苗到了展叶期,出现“五小叶”,叶片嫩绿,表现出二年生参苗的生长特征;施藥后发现叶色深绿,有部分叶片卷曲、增厚情况,叶片的变化是否与叶片喷施药剂有关,有待进一步试验。7月底观察时叶片恢复正常,10月底植株变黄倒苗。
  由表1可知,施用药剂与不施用药剂比较,花旗参苗“五小叶”都能长出,相差不大。处理④“五小叶”率最高,可能与哈茨木霉菌不仅仅有防治立枯病的功效,还能增强植株长势有关,处理⑤“五小叶”率最低,为28.34%。几种药剂施用后会导致参苗不同程度的畸形,畸形率均高于清水对照,处理⑤畸形率最低,可能由于药剂交替施用减轻了对参苗生长的影响。各处理与对照在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仅处理①40%五硝·多菌灵在0.05水平上与清水差异显著。几种药剂不影响花旗参的正常生长发育,对花旗参生长无不良影响。
  2.2不同药剂对花旗参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几种药剂对花旗参立枯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3亿CFU/g哈茨木霉菌2 000倍稀释液防效最好,达86.88%,显著高于其他几种处理;99%噁霉灵3 000倍稀释液次之,防效为77.73%,40%五硝·多菌灵防效最差,为61.83%。此外,噁霉灵与哈茨木霉菌交替施用防效低于单独施用二者的防效,其原因可能是不同药剂由于持续性防治时间短导致减效。
  3结论与讨论
  立枯病是一、二年生花旗参参苗最易发生的病害。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二年生花旗参苗立枯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并未对花旗参的生长发育造成药害,但应考虑若不进行药剂叶面喷施是否可以降低参苗的畸形率。在“五小叶”生长和植株叶片畸形率上,3亿CFU/g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 000倍稀释液对花旗参生长影响最小;在防治立枯病上,采用3亿CFU/g哈茨木霉菌(根部型)2 000倍稀释液防效最好,持续施用4次,每10 d一次。哈茨木霉菌主要有效成分是哈茨木霉菌T-22株系,安全,不产生毒害,不污染环境,能改善根系的微环境,增强植物的长势和抗病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收益[10-12]。近年来,木霉菌广泛用于各类植物的病害防治[13-16],该试验也证明了其防治立枯病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常规农药。
  在田间试验时观察到大棚四周边缘栽种参苗因空气流通快、土壤含水量较低立枯病危害较轻。当阴雨多湿、土壤过黏、温度过高时最易诱发立枯病,与土壤湿度、温度、光照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栽培花旗参时,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采用高厢垄作、选择砂质壤土、增强透光度和加强空气流通等措施,能降低立枯病发生率,进一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兴权,宋浩然.西洋参立枯病的发生和防治[J].特产研究,1991(1):30,45.
  [2] 丁万隆,程惠珍,张国珍,等.木霉防治西洋参立枯病研究[J].中草药,1994,25(2):91-92.
  [3] 李英科,魏曉明,孙素霞,等.不同药剂防治西洋参立枯病的效果[J].农技服务,2011,28(7):987.
  [4] 王红梅.种衣剂防治西洋参种苗期主要病害试验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3.
  [5] 宋心东,郝智慧.西洋参立枯病鉴别及防治[J].人参研究,1992(1):48.
  [6] 衣锋琴.西洋参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J].吉林农业,2009(11):37.
  [7] 徐怀友,马友德.恶霉灵对人参立枯病的防治研究[J].人参研究,2006,18(1):41.
  [8] 刘时轮,李勇,丁万隆,等.绿色木霉Tv04-2的筛选及其对人参立枯病菌拮抗机制的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4):93-96.
  [9] 段丽峰,刘国辉,魏凌恺,等.哈茨木霉菌3亿CFU/g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立枯病和猝倒病防治效果[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9):60-62.
  [10] 刘云龙,何永宏,张旭东.哈茨木霉对辣椒生长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7(4):345-346.
  [11] CHANG Y C,BAKER R,KLEIFELD O,et al.Increased growth of plant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Trichoderma harzianum[J].Plant disease,1986,70(2):145-148.
  [12] WINDHAM M T,ELAD Y,BAKER R.A mechanism for increased plant growth induced by Trichoderma spp.[J].Phytopathology,1986,76(5):518-521.
  [13] 丁万隆,程惠珍,陈君.应用木霉制剂防治几种药用植物病害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4-27.
  [14] 田连声,王伟华,石万龙,等.利用木霉防治大棚草莓灰霉病[J].植物保护,2000,26(2):47-48.
  [15] 王艳丽,沈瑛,徐同.哈茨木霉防治水稻纹枯病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2000,27(2):97-101.
  [16] 王承芳,陈娟,旷文丰,等.复合木霉菌制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2015,38(4):333-33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优选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精油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薰衣草精油制备工艺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薰衣草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及含量;采用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包埋薰衣草精油。[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的最优条件为原料粒度60目、料液比
期刊
摘要 采用CBC算法计算的meff指数,基于GIS技术,以宁国市、乡镇、1 km2格网3种不同空间尺度区域为报告单元,选取城市建设区域、道路、农田、采矿区、采伐区、水体6类景观破碎因子组成景观破碎几何量度,研究宁国市景观破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3种报告单元的meff值为0~422.92 km2;宁国市景观破碎空间分布特征明显,破碎程度较重区域空间上呈“人”字形分布,城区破碎化水平最高,市域
期刊
摘要 以唐庄镇岗槽村为例,运用文献查阅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对该村农业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岗槽村面临的主要农业环境问题是秸秆的弃置与焚烧、生活垃圾在田间处理不当;该村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解决好农业环境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解决对策,包括农作物秸秆的污染控制,生活垃圾处理,政府政策引导,加强宣传和知识普及。  关键词 绿色发展;农村;农业环境;秸
期刊
摘要 分析了农村宅基地复垦中土地用途转变后的土地资产专用性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过程中的交易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宅基地复垦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关键点的分析框架。结果表明,降低土地资产专用性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过程中的交易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费用是农村宅基地复垦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复垦;社会资本;PPP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
期刊
摘要 根据青岛市城阳区2008—2015年汛期(6—9月)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简单插值法、经驗插值法、Z指数变换法、平方根变换法和立方根变换法等5种计算阈值的方法,比较分析得到适用于城阳区的阈值确定方法,并计算分析了精细化的城阳区极端降水阈值。结果表明,5种方法中,Z指数变换法更适于城阳区实际情况;城阳区极端降水阈值的分布大致呈南部阈值偏大、中部阈值偏小、北部的棘洪滩阈值也偏大。  关键词 日降水量
期刊
摘要 中部地區要大力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河南省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的实地调查走访发现,地方政府在履职中存在信息沟通障碍、融资难、创新能力弱、治理环境污染不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和政策的环境变化转变职能,提升创新能力,成功促进地方产业集聚区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转型;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耕地提质改造是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介绍有关耕地提质改造潜力测算与评价工作的流程。在调查现状耕地的潜力情况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耕地占补平衡需求,进一步落实耕地提质改造的规模和分布,为科学、合理地实现新兴县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是一项协调性与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耕地提
期刊
摘要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资源环境紧约束迫切需要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从建设用地规模和强度双控的概念和内涵引申,建立“目标-策略-机制”的逻辑框架,并从上海市的实践出发,研究了双控的政策路径和实施策略,旨在为同类城市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规模和强度双控;用途管制;集约利用;空间治理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
期刊
摘要[目的]觀察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对昆明鼠免疫活性的影响和肿瘤抑制率。[方法]通过动物体内试验,制备H22模型小鼠,计算黑蜂蜂胶提取物肿瘤抑制率,测定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的吞噬指数。[结果]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各组的吞噬指数、瘤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能够提高H22小鼠的免疫活性,对肿瘤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东北黑蜂蜂胶的乙醇提取
期刊
摘要  [目的]建立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10% KOH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09 nm波长处对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黄酮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4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8%,RSD为13%,甘草渣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24%。[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适用于甘草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甘草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