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体育服务现状和部分地区的开展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统计分析八省市全民健身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和应对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公益性;体育事业;全民健身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科学发展观,借鉴外国大众体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的公益性体育服务体系的管理机制和原则,实现城乡、东西部以及特殊人群体育的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达到提高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进步的目标。因此,全文以抽取的八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公益性体育事业在这些省份中的开展情况与面临的问题,剖析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完善过程中场馆设施、社会指导员数量以及资金运转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体育提供参考。
1.我国部分城市全民健身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1.1建国以来群众体育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各类体育场馆已近百万个,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进一步的推广。通过八省的统计学校各类体育场馆达67%超过所有场馆总量的一半多;乡(镇)村、居民小区体育场地分别达到了8%和5%;公园和广场体育场地有仅2%。
1.2被调查者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组织形式和项体育设施目
体育活动场所是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只有在保障健身场所充足时,方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健身者主要是在单位体育场馆、公共体育场所、公园广场和住宅小区内。调查结果显示还有18%的人选择在自家庭院内进行健身活动;11%的人在公路街边进行锻炼;6%左右的人在树林河边和其他地方锻炼身体。仅15%的人到收费型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27.29%的人希望健全法规政策;45.47%的健身者希望能够增加公益性配套场所的数量和25.43%的人希望能够增加现有场馆向公众的开放程度;其他没有特殊要求的占1.81%。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愿意与家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还有一些健身者是自己进行身体锻炼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参加社区、单位或者是俱乐部的活动。
通过对八个省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发现,(如下表)
表1 所调查的八省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形式(可多选)
1.3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统计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较晚,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全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4.34%,共42040万人。根据这一数字推算,目前我国每20398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7007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现状与我国目前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而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结构图中显示具有国家级技术资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不到10%,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占36.97%,三级最多占总数的52.51%。在对所抽取省份的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平偏低,大学体育专业的只占13.87%,而所有学过体育专业的也只占28.57%。所以在推进全民健身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促使全民健身计划能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进行。
1.4所调查省份全民健身计划了解度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至今已经有十九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都得力于政府的支持与资金投入。但是从对国民对《纲要》的了解程度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对抽样的八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程度调查,各省份《纲要》了解程度有所不同。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地方的民众竟然不知道《纲要》或者从来就没听说过。
1.5体育人口与资源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所确定的当前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负荷强度者)我国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1.4%。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一个服务性、保障性和适应性的整体。而场地设施建设是全民健身服务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调查表明,我国体育场馆的产权性质分类个体5.1%,集体12.4%,国有75.4%,外资(含中外合资)4.7%,其他2.4%。体育场馆的经营性质分营利型23.9%,公益型37.3%,事业型38.8%。我国体育场馆的开放情况来看有近一半的场馆向公众开放,但是公共体育场馆所占的比例很小约有2.3%,而且开放的场馆中有27.5%的用于学校体育,21.3%的场馆用于运动训练,21.2%用于运动竞赛,20.1%用于体育培训,仅有10%的场馆用于群众体育。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1)全民健身在我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健身场地和设施不齐全,有部分居民选择在离家近的路边、公园及住宅小区健身,大部分人选择在单位体育场馆进行身体锻炼,只有很小一部分居民会到收费型体育场馆进行锻炼。参加活动的形式多以家庭为单位;活动项目形式也比较单一,有些项目由于场地设施的限制,几乎没有参与者。
(2)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所调查的各个省居民对全民健身的了解度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居民对全民健身的了解度不高。
(3)被调查者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满意度占50.07%(包括满意和非常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居民占总数的35.9%。
(4)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我国居民对健康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多的人愿意通过锻炼来增强体质。这为全民健身的推广提供了民众基础,和运作条件。
2.2建议
(1)公益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有:提供健身设施、健身组织服务、体质监测服务体系、健身指导、组织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健身信息咨询等。公益性体育事业作为一项惠及广大社会公民的事业,只有在满足广大居民的体育需求,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同,成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在发展公益性体育事业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
(2)公益性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应该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稳步发展。鼓励个人和社会组织投资建立公益性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并向社会提供免费或定期免费服务。
(3)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要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如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体育彩票、发展体育产业等,保证全民健身事业的有序运作。
【关键词】公益性;体育事业;全民健身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科学发展观,借鉴外国大众体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的公益性体育服务体系的管理机制和原则,实现城乡、东西部以及特殊人群体育的协调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达到提高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进步的目标。因此,全文以抽取的八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公益性体育事业在这些省份中的开展情况与面临的问题,剖析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完善过程中场馆设施、社会指导员数量以及资金运转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体育提供参考。
1.我国部分城市全民健身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1.1建国以来群众体育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各类体育场馆已近百万个,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进一步的推广。通过八省的统计学校各类体育场馆达67%超过所有场馆总量的一半多;乡(镇)村、居民小区体育场地分别达到了8%和5%;公园和广场体育场地有仅2%。
1.2被调查者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组织形式和项体育设施目
体育活动场所是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只有在保障健身场所充足时,方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健身者主要是在单位体育场馆、公共体育场所、公园广场和住宅小区内。调查结果显示还有18%的人选择在自家庭院内进行健身活动;11%的人在公路街边进行锻炼;6%左右的人在树林河边和其他地方锻炼身体。仅15%的人到收费型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27.29%的人希望健全法规政策;45.47%的健身者希望能够增加公益性配套场所的数量和25.43%的人希望能够增加现有场馆向公众的开放程度;其他没有特殊要求的占1.81%。通过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愿意与家人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还有一些健身者是自己进行身体锻炼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参加社区、单位或者是俱乐部的活动。
通过对八个省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发现,(如下表)
表1 所调查的八省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形式(可多选)
1.3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统计分析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较晚,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全国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4.34%,共42040万人。根据这一数字推算,目前我国每20398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7007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现状与我国目前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而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结构图中显示具有国家级技术资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不到10%,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占36.97%,三级最多占总数的52.51%。在对所抽取省份的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平偏低,大学体育专业的只占13.87%,而所有学过体育专业的也只占28.57%。所以在推进全民健身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促使全民健身计划能在科学合理的指导下进行。
1.4所调查省份全民健身计划了解度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至今已经有十九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都得力于政府的支持与资金投入。但是从对国民对《纲要》的了解程度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对抽样的八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了解程度调查,各省份《纲要》了解程度有所不同。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地方的民众竟然不知道《纲要》或者从来就没听说过。
1.5体育人口与资源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所确定的当前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以上,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负荷强度者)我国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1.4%。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一个服务性、保障性和适应性的整体。而场地设施建设是全民健身服务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调查表明,我国体育场馆的产权性质分类个体5.1%,集体12.4%,国有75.4%,外资(含中外合资)4.7%,其他2.4%。体育场馆的经营性质分营利型23.9%,公益型37.3%,事业型38.8%。我国体育场馆的开放情况来看有近一半的场馆向公众开放,但是公共体育场馆所占的比例很小约有2.3%,而且开放的场馆中有27.5%的用于学校体育,21.3%的场馆用于运动训练,21.2%用于运动竞赛,20.1%用于体育培训,仅有10%的场馆用于群众体育。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1)全民健身在我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健身场地和设施不齐全,有部分居民选择在离家近的路边、公园及住宅小区健身,大部分人选择在单位体育场馆进行身体锻炼,只有很小一部分居民会到收费型体育场馆进行锻炼。参加活动的形式多以家庭为单位;活动项目形式也比较单一,有些项目由于场地设施的限制,几乎没有参与者。
(2)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所调查的各个省居民对全民健身的了解度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居民对全民健身的了解度不高。
(3)被调查者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满意度占50.07%(包括满意和非常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居民占总数的35.9%。
(4)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我国居民对健康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多的人愿意通过锻炼来增强体质。这为全民健身的推广提供了民众基础,和运作条件。
2.2建议
(1)公益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有:提供健身设施、健身组织服务、体质监测服务体系、健身指导、组织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健身信息咨询等。公益性体育事业作为一项惠及广大社会公民的事业,只有在满足广大居民的体育需求,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同,成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在发展公益性体育事业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
(2)公益性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应该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稳步发展。鼓励个人和社会组织投资建立公益性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并向社会提供免费或定期免费服务。
(3)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要面向社会募集资金。如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体育彩票、发展体育产业等,保证全民健身事业的有序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