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情感目标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是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对文本的挖掘和感悟,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于情感目标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使教师在备课时如何准确定位三维目标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不会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上,特别是新课程倡导的“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使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朝着人文化、生活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价值取向的人文化尊重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感受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以《跳水》这篇课文为例,它是一篇传统讲读课文,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课文的重点是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的品格,教育学生在危急时刻要冷静,找到恰当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可能会有“越是平安的时候越要保持警惕,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及“乐极生悲”等之类的不同见解。虽然这些见解和文章主旨不是完全吻合,相对文章重心轻了些,距离文章中心远了些,但是只要不悖于我们的教育原则,我们就不应否定这些难得的生成。在我们呵护了学生的这些独特感受之后,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文本本意深入地理解。当然,对于跟文本主旨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教师应循循善诱,巧放妙收,不能因张扬学生个性而脱离了本真。曾听一位教师执教《南辕北辙》一文,竟指着地球仪得出“方向错了,也能到达目的”的荒谬论断。试想:在二千多年前,人们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出行也不足以出国。再说,麦哲伦也是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这一伟大学说。而对同学们来说,方向错了,即使步行好几年真能到达目的地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寓言的学习重点就是要把握和领悟其中的寓意,如果方向错了,办事就没了目标,做人就丢了原则,人生就失去了理想。所以这样的个性表达,是和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的。
二、价值取向的生活化要求情感目标的定位要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
价值取向的生活化是和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体系紧密相联的。《语文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对传统教育中教条主义的否定,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文本情感目标的定位不被作者和文本的思想所左右。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确定适合于自己学生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由于当时三年自然灾害使国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这场大雪对缓解旱情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就难以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目标定位就要有所降低,通过对雪后景美人欢的品读和感悟,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对这种自然美产生喜爱之情即可。其次是在目标落实过程中努力将文本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将价值取向的培养内化为学生的高尚情操。如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教师只需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组、分角色上台表演,学生不仅领会了语言内涵,还轻松突破了理解寓意这一难点,水到渠成地落实了情感目標。靳家彦老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一文时,不仅鼓励学生表演,还巧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大家讨论一下,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开思路,大胆发言。
这一环节的设计,解开了学生思维的缰绳,让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的主旨,培养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所赋予本文的价值取向远远超出了文本本身。
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大语文观”教学的必然走势
崔峦老师大力倡导语文课程建设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因此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窦桂梅老师也反复倡导“超越教材”,就是指不囿于对文本单向的诠释,而是更多地挖掘宝贵的教学资源。就目前的教材来说,它本身蕴藏的情感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培养也是多元的。同时,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于统一文本、统一问题的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所以会使课堂呈现出异想不到的生成,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如《南辕北辙》一文,“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方向正确,才有可能成功”成为文本的主旨或寓意。但只要认真钻研,就会发现它还隐藏着以下寓意:①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注定要失败;②对朋友的缺点、错误要耐心说服,帮助改正,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③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④方向正确,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则适得其反;⑤由于措施不得力而导致达不到本来的目的;⑥反映事与愿违的情况等等。就像打工族挣钱不能仅盯着人民币,美元、英镑都是可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跳水》一文后提出“越是风平浪静越要提高警惕”就不是“美丽的误读”,而是学生最真挚的感受。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苦口婆心地传授这些知识就显得干巴无味,而在语文课堂上自然生成安全教育的氛围,则是学科整合的结晶。所以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学生个性飞扬的结果,也是多角度理解教材的结果,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体现。
一、价值取向的人文化尊重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感受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以《跳水》这篇课文为例,它是一篇传统讲读课文,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课文的重点是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急中生智的品格,教育学生在危急时刻要冷静,找到恰当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事实上,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可能会有“越是平安的时候越要保持警惕,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及“乐极生悲”等之类的不同见解。虽然这些见解和文章主旨不是完全吻合,相对文章重心轻了些,距离文章中心远了些,但是只要不悖于我们的教育原则,我们就不应否定这些难得的生成。在我们呵护了学生的这些独特感受之后,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文本本意深入地理解。当然,对于跟文本主旨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教师应循循善诱,巧放妙收,不能因张扬学生个性而脱离了本真。曾听一位教师执教《南辕北辙》一文,竟指着地球仪得出“方向错了,也能到达目的”的荒谬论断。试想:在二千多年前,人们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出行也不足以出国。再说,麦哲伦也是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这一伟大学说。而对同学们来说,方向错了,即使步行好几年真能到达目的地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寓言的学习重点就是要把握和领悟其中的寓意,如果方向错了,办事就没了目标,做人就丢了原则,人生就失去了理想。所以这样的个性表达,是和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的。
二、价值取向的生活化要求情感目标的定位要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
价值取向的生活化是和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体系紧密相联的。《语文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是对传统教育中教条主义的否定,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文本情感目标的定位不被作者和文本的思想所左右。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确定适合于自己学生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如《第一场雪》这篇课文,由于当时三年自然灾害使国家经济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这场大雪对缓解旱情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就难以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情感教育中目标定位就要有所降低,通过对雪后景美人欢的品读和感悟,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对这种自然美产生喜爱之情即可。其次是在目标落实过程中努力将文本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将价值取向的培养内化为学生的高尚情操。如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教师只需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组、分角色上台表演,学生不仅领会了语言内涵,还轻松突破了理解寓意这一难点,水到渠成地落实了情感目標。靳家彦老师在执教《陶罐和铁罐》一文时,不仅鼓励学生表演,还巧妙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大家讨论一下,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放开思路,大胆发言。
这一环节的设计,解开了学生思维的缰绳,让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的主旨,培养了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所赋予本文的价值取向远远超出了文本本身。
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大语文观”教学的必然走势
崔峦老师大力倡导语文课程建设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因此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窦桂梅老师也反复倡导“超越教材”,就是指不囿于对文本单向的诠释,而是更多地挖掘宝贵的教学资源。就目前的教材来说,它本身蕴藏的情感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培养也是多元的。同时,因为不同的学生对于统一文本、统一问题的体悟可能是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所以会使课堂呈现出异想不到的生成,因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如《南辕北辙》一文,“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方向正确,才有可能成功”成为文本的主旨或寓意。但只要认真钻研,就会发现它还隐藏着以下寓意:①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注定要失败;②对朋友的缺点、错误要耐心说服,帮助改正,不能袖手旁观、任其发展;③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④方向正确,条件越好成绩越大,方向错了,则适得其反;⑤由于措施不得力而导致达不到本来的目的;⑥反映事与愿违的情况等等。就像打工族挣钱不能仅盯着人民币,美元、英镑都是可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跳水》一文后提出“越是风平浪静越要提高警惕”就不是“美丽的误读”,而是学生最真挚的感受。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苦口婆心地传授这些知识就显得干巴无味,而在语文课堂上自然生成安全教育的氛围,则是学科整合的结晶。所以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学生个性飞扬的结果,也是多角度理解教材的结果,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力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