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通常恋物癖们的DIY不同,古琴琴友玩自制,不仅仅是一个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应该说,自古以来,琴家就有自制私家古琴的传统,因此制琴技艺在某些书香门弟的大户人家一直有所沿袭;而今,玩出境界的琴友,除了师法古艺,更有创新,同样讲究“物为我用,琴人合一”,他们却能不拘形式和传统,研究出新斫法。
不求名贵但求有心
古琴弹到一定程度,对于琴的要求也就跟着提高。工厂的批量生产品自然难达要求,而斫琴师的风格和偏好也不一定合自己心意,因此,自己斫琴便成了一些琴家的必然选择。
三百年的古木,家传的斫琴手艺
“斫琴”是古琴的专用语,意指造琴。弹琴到了一定的程度,对于琴的要求也就跟着提高。音质与外观俱佳的古琴是难得一见的。古琴的制作结合了木材学、漆器学、音响学和琴体美学等原理,从用料到做工都非常讲究,工厂的批量生产品自然难达要求,而斫琴师的风格和偏好也不一定合自己心意,因此,自己斫琴便成了一些琴家的选择。
家住南海的梁球先生,养鱼种田之际,弹奏古琴已有几十年。出身于书香门弟的他,从小便跟父亲学古琴和诗书,一直以来,他们都是用家传之法自己斫琴。古琴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制作、槽腹、髹漆、退光、缀徽、上弦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木料的选择。
做一把古琴,找到好的木料是最关键的。年代越久远的老木,品质越稳定,质地越松透,所出的琴声色越美。有些年久松脆的古木,不再适合做建材,可能劈了做柴也烧不开一壶水,往往被不识货者遗弃,但它们却是琴人眼中的宝物。琴友童桐笑称,自己一直想找块好木托人斫琴,有时经过巷口看见别人家的老屋,都忍不住想去拆它的房梁。
“文革”时期,梁球所住村子周围有大量古屋被拆,他和父亲便常去收购古木。他们找木料,除了要年代久远的,还一定要未受雨水潮气,未被朽蛀的。当时,顺德有间规模极大的老祠堂也难逃拆除厄运。他们去那里淘出的一大批木料,全是三百多年的上等好木,于是囤在家里慢慢做琴,几十年下来,到现在还有少量存余。
有了好的木料后,上漆也是关键。琴面用的漆,用料和手艺若不佳,发出的音质和手感便不如意,因此化学或合成漆是不赞成使用的,必须用天然的大漆(生漆)。在张家界还叫大庸的时候,梁球便已深入山内寻找好漆,并让当地山民收割后送到家中来,十几年来一直如此。
如今,梁先生所斫之琴少说也有几十把,远道而来的求琴者也不少,但他本人从不藏琴留琴,成品要么转让给其他求琴者,要么给自己的学生练琴。“手艺是自己的,材料是自己的,要弹的时候自己做便是,留着干嘛?”他亲手制出的第一把琴,是二十多岁时的作品,到现在还在弹。他给它取名“天球”,尾字跟自己同名。球,古意指美玉。天球,意指此琴发出的是有如天际传来的美玉之声。
拆琴自学、因材就形
在广州某少儿报社工作的刘九生,学琴约有两年。在他不足50平米的“方随琴坊”内,靠放着好几条琴胚和各式工具材料。刘九生其实并没有任何做琴的功底,当初只因见到老家有好多古木被拆除丢弃,觉得可惜,才兴起了自己斫琴的念头。
在没有任何老师指引的情况下,他靠看书、上网搜资料来自学,“百度就是我的老师。”他笑着说。刨制木琴胚的工艺,他去向木工请教;上漆的工艺,则去找阳江漆厂的老师傅指导;古琴的各部分结构比例,他会找来图纸慢慢研究;实在不懂的,干脆把手头的琴拆开,照着慢慢做。
制作古琴的每一步,他几乎都面临过挑战:古琴的面板看似平滑,其实却有起伏变化,如果处理得不对,弹奏时便容易“抗指”(手指压弦吃力)和“拍面”(琴弦过低,弹奏时出现拍打琴面现象),于是他一次次耐心地调试,慢慢打磨到顺畅;第一把成品的琴,漆面触感和发声不理想,他索性把漆全部刨掉重新再上。天生对漆过敏的他,手上臂上一直都留着过敏的痕迹。
除了琴板、漆面之外,有许多细节和配件也决定了一把琴的好坏。比如粘合面板和底板的胶,如果用得不好,遇到温湿度变化便很容易开裂。为此,刘九生专门买了牛骨和猪皮等制成的动物胶,自己熬好来粘琴板;琴还有一个重要部位叫岳山,讲究的要以上等紫檀、老红木等硬木来做,这样才能取音坚实,振动有力;而弦更是一个重要配件。古代的琴弦是以蚕丝浸渍中药熬成的胶制成的,但如今能买到的好丝弦很少。钢丝弦则是近代出现的,在钢丝外裹以尼龙,弹性大而声音响亮,但音色则稍逊韵味。
刘九生曾粗略算了一下成本,除去木料,如果配件工具都用足真材好料,斫一张琴的用料起码也要七八百元。当然,这一切成本远远不能和斫琴所花的人力、脑力、技术相提并论,一把好琴绝对是心血之作。
古代也有人制过些式样新奇的琴,但都没有流传开来。因为斫琴最终的目的,是为取得美妙的琴声,而不是靠外表花哨来喧宾夺主。有的制琴者自创了新的样式,也是为了迁就一块好料。
已经斫过二十多把琴的陈是强,便藏着一张自创的“尺蠖式”古琴。它取材于一张明代神桌,少说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是块难得的好料,可惜其尺寸长宽却没有达到一般古琴的标准。于是陈先生想方设法利用了它天然的形状,斫出了一张两头圆尖的琴,并依其形态取了“尺蠖”这么个谐趣的名字。这琴名也暗含了“以曲为伸、以退为进”的寓意,至今仍是他的心爱之作。
链接
古琴的价值是弹出来的
古琴的价格一直不低,初级的练习琴一千多元,普通琴五六千元,而好一些的则要一两万甚至十几万。学琴者可以买琴厂批量出品的琴,也可找有经验的斫琴师定做。中低档古琴多以泡桐为材,音色寿命较短;而现代斫琴师的上品大多以老杉木做琴材。一般来说,古琴声音要有下沉感,声音不散而韵味悠长者为良。初学者最好请老师代为挑选。
越古的琴,音色越美。故宫所藏的唐代古琴,音色仍然完好。经过漫长的时光,琴音趋向醇和冲淡、没有急躁的火气。而琴材中的胶质和漆也已经干透,琴音会畅通无阻,也就是琴人常说的“透”,这是判断一把琴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年代久远的古琴往往价位很高。
但是,古琴并不是放在玻璃柜中供人观瞻的古董,它是有生命的物体,必须常被人抚弹才能保存,若长期得不到恰当的震动,一张好琴也会退化朽坏。所以有人说古琴善通灵性。
学琴无门槛,难在有文化底蕴
相比钢琴等西方乐器,古琴的技巧其实简单。对于学琴者的年龄和手指灵活性等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因此,上至80下至8岁都可入门。
但弹好古琴不只靠技巧还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些年轻人资质好,短时间内能学会多首较难的曲子,但如果领会不深,也不一定能弹出水准;而有些琴家,一生只弹数曲,却能达到非常高的艺术境界。如广陵派著名琴家刘少椿先生,习琴天资并不充分,技巧也掌握得慢,但他的琴凝重而雄厚,有种老拙朴茂之声,十分耐听,有“半曲《平沙》走天下”之誉。
古琴谱如天书般难识
许多刚接触古琴的人一见琴谱,都会惊为“天书”。古琴谱名为“减字谱”,据说是唐代曹柔所创。它由汉字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一个谱字便表明了音位和弹琴手法,非常简明。由于琴谱音节的不确定性,这便使相同曲谱有了多种版本,不同个性、学养的琴人所打出的曲风各不相同,甚至同一琴家在不同场合和心境之下,也会将同一曲弹出不同味道。古人制谱不规定节奏,也许正是为了让琴人有更大的空间自我表达、发挥性情。
不求名贵但求有心
古琴弹到一定程度,对于琴的要求也就跟着提高。工厂的批量生产品自然难达要求,而斫琴师的风格和偏好也不一定合自己心意,因此,自己斫琴便成了一些琴家的必然选择。
三百年的古木,家传的斫琴手艺
“斫琴”是古琴的专用语,意指造琴。弹琴到了一定的程度,对于琴的要求也就跟着提高。音质与外观俱佳的古琴是难得一见的。古琴的制作结合了木材学、漆器学、音响学和琴体美学等原理,从用料到做工都非常讲究,工厂的批量生产品自然难达要求,而斫琴师的风格和偏好也不一定合自己心意,因此,自己斫琴便成了一些琴家的选择。
家住南海的梁球先生,养鱼种田之际,弹奏古琴已有几十年。出身于书香门弟的他,从小便跟父亲学古琴和诗书,一直以来,他们都是用家传之法自己斫琴。古琴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制作、槽腹、髹漆、退光、缀徽、上弦等,其中最关键的是木料的选择。
做一把古琴,找到好的木料是最关键的。年代越久远的老木,品质越稳定,质地越松透,所出的琴声色越美。有些年久松脆的古木,不再适合做建材,可能劈了做柴也烧不开一壶水,往往被不识货者遗弃,但它们却是琴人眼中的宝物。琴友童桐笑称,自己一直想找块好木托人斫琴,有时经过巷口看见别人家的老屋,都忍不住想去拆它的房梁。
“文革”时期,梁球所住村子周围有大量古屋被拆,他和父亲便常去收购古木。他们找木料,除了要年代久远的,还一定要未受雨水潮气,未被朽蛀的。当时,顺德有间规模极大的老祠堂也难逃拆除厄运。他们去那里淘出的一大批木料,全是三百多年的上等好木,于是囤在家里慢慢做琴,几十年下来,到现在还有少量存余。
有了好的木料后,上漆也是关键。琴面用的漆,用料和手艺若不佳,发出的音质和手感便不如意,因此化学或合成漆是不赞成使用的,必须用天然的大漆(生漆)。在张家界还叫大庸的时候,梁球便已深入山内寻找好漆,并让当地山民收割后送到家中来,十几年来一直如此。
如今,梁先生所斫之琴少说也有几十把,远道而来的求琴者也不少,但他本人从不藏琴留琴,成品要么转让给其他求琴者,要么给自己的学生练琴。“手艺是自己的,材料是自己的,要弹的时候自己做便是,留着干嘛?”他亲手制出的第一把琴,是二十多岁时的作品,到现在还在弹。他给它取名“天球”,尾字跟自己同名。球,古意指美玉。天球,意指此琴发出的是有如天际传来的美玉之声。
拆琴自学、因材就形
在广州某少儿报社工作的刘九生,学琴约有两年。在他不足50平米的“方随琴坊”内,靠放着好几条琴胚和各式工具材料。刘九生其实并没有任何做琴的功底,当初只因见到老家有好多古木被拆除丢弃,觉得可惜,才兴起了自己斫琴的念头。
在没有任何老师指引的情况下,他靠看书、上网搜资料来自学,“百度就是我的老师。”他笑着说。刨制木琴胚的工艺,他去向木工请教;上漆的工艺,则去找阳江漆厂的老师傅指导;古琴的各部分结构比例,他会找来图纸慢慢研究;实在不懂的,干脆把手头的琴拆开,照着慢慢做。
制作古琴的每一步,他几乎都面临过挑战:古琴的面板看似平滑,其实却有起伏变化,如果处理得不对,弹奏时便容易“抗指”(手指压弦吃力)和“拍面”(琴弦过低,弹奏时出现拍打琴面现象),于是他一次次耐心地调试,慢慢打磨到顺畅;第一把成品的琴,漆面触感和发声不理想,他索性把漆全部刨掉重新再上。天生对漆过敏的他,手上臂上一直都留着过敏的痕迹。
除了琴板、漆面之外,有许多细节和配件也决定了一把琴的好坏。比如粘合面板和底板的胶,如果用得不好,遇到温湿度变化便很容易开裂。为此,刘九生专门买了牛骨和猪皮等制成的动物胶,自己熬好来粘琴板;琴还有一个重要部位叫岳山,讲究的要以上等紫檀、老红木等硬木来做,这样才能取音坚实,振动有力;而弦更是一个重要配件。古代的琴弦是以蚕丝浸渍中药熬成的胶制成的,但如今能买到的好丝弦很少。钢丝弦则是近代出现的,在钢丝外裹以尼龙,弹性大而声音响亮,但音色则稍逊韵味。
刘九生曾粗略算了一下成本,除去木料,如果配件工具都用足真材好料,斫一张琴的用料起码也要七八百元。当然,这一切成本远远不能和斫琴所花的人力、脑力、技术相提并论,一把好琴绝对是心血之作。
古代也有人制过些式样新奇的琴,但都没有流传开来。因为斫琴最终的目的,是为取得美妙的琴声,而不是靠外表花哨来喧宾夺主。有的制琴者自创了新的样式,也是为了迁就一块好料。
已经斫过二十多把琴的陈是强,便藏着一张自创的“尺蠖式”古琴。它取材于一张明代神桌,少说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是块难得的好料,可惜其尺寸长宽却没有达到一般古琴的标准。于是陈先生想方设法利用了它天然的形状,斫出了一张两头圆尖的琴,并依其形态取了“尺蠖”这么个谐趣的名字。这琴名也暗含了“以曲为伸、以退为进”的寓意,至今仍是他的心爱之作。
链接
古琴的价值是弹出来的
古琴的价格一直不低,初级的练习琴一千多元,普通琴五六千元,而好一些的则要一两万甚至十几万。学琴者可以买琴厂批量出品的琴,也可找有经验的斫琴师定做。中低档古琴多以泡桐为材,音色寿命较短;而现代斫琴师的上品大多以老杉木做琴材。一般来说,古琴声音要有下沉感,声音不散而韵味悠长者为良。初学者最好请老师代为挑选。
越古的琴,音色越美。故宫所藏的唐代古琴,音色仍然完好。经过漫长的时光,琴音趋向醇和冲淡、没有急躁的火气。而琴材中的胶质和漆也已经干透,琴音会畅通无阻,也就是琴人常说的“透”,这是判断一把琴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年代久远的古琴往往价位很高。
但是,古琴并不是放在玻璃柜中供人观瞻的古董,它是有生命的物体,必须常被人抚弹才能保存,若长期得不到恰当的震动,一张好琴也会退化朽坏。所以有人说古琴善通灵性。
学琴无门槛,难在有文化底蕴
相比钢琴等西方乐器,古琴的技巧其实简单。对于学琴者的年龄和手指灵活性等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因此,上至80下至8岁都可入门。
但弹好古琴不只靠技巧还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些年轻人资质好,短时间内能学会多首较难的曲子,但如果领会不深,也不一定能弹出水准;而有些琴家,一生只弹数曲,却能达到非常高的艺术境界。如广陵派著名琴家刘少椿先生,习琴天资并不充分,技巧也掌握得慢,但他的琴凝重而雄厚,有种老拙朴茂之声,十分耐听,有“半曲《平沙》走天下”之誉。
古琴谱如天书般难识
许多刚接触古琴的人一见琴谱,都会惊为“天书”。古琴谱名为“减字谱”,据说是唐代曹柔所创。它由汉字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一个谱字便表明了音位和弹琴手法,非常简明。由于琴谱音节的不确定性,这便使相同曲谱有了多种版本,不同个性、学养的琴人所打出的曲风各不相同,甚至同一琴家在不同场合和心境之下,也会将同一曲弹出不同味道。古人制谱不规定节奏,也许正是为了让琴人有更大的空间自我表达、发挥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