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孟庭苇刚好出道二十年。在当年12月为复出而举办的北京演唱会上,她身着绿色曳地长裙,从舞台上缓缓走下。一弯黄色月亮悬于数人高的半空,她坐在其上,唱毕成名曲《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这个被称作“月亮公主”的女人,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台湾流行乐坛的云端徜徉好几年。1991年发行第三张专辑《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亚洲销售过500万张,创下当时台湾歌手专辑销量之最。走红后,一度保持白金销量的傲人成绩。《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歌曲,直到今天仍广为传唱,驻留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1995年,孟庭苇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身穿一袭保守白色长裙,唱着“每当心中又想起了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不握话筒的那只手花样百出,把忧郁和俏皮搭配得刚刚好。
彼时,大陆人尚未挥别邓丽君,从此又多了孟庭苇。
那些广为传唱并且大卖的流行歌曲,让孟庭苇红得炙手可热。但回望孟庭苇的音乐路,在流行乐坛大步向前的同时,却总是夹杂着回到内心、做自己的国王的小插曲。
这要追溯到孟庭苇的高中时代。那时她抱一把木吉他,在通常为学生光顾的民歌餐厅里驻唱,被唱片公司发掘后,中学一毕业即签约、发唱片。
那个被打造出来的孟庭苇,成为了彼时的大众流行偶像:明眸皓齿,弱不禁风,飘缈不食人间烟火。不管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中的红布大花长裙、白色长袖上衣、齐刘海,还是《你看你看月亮的脸》里那种莽撞短发,都令她成为“纯真”的模范诠释人。
在流行乐坛闯出一番天地,对孟庭苇来说,这条路走得很顺畅。但唱民歌出道的她,却打心底里羡慕那些更自由、音乐性更强的歌手。
为了跳出窠臼,1995年,在推出民歌精选《纯真年代》后,孟庭苇改签索尼(新力音乐)公司。在接下来的两张专辑里,她尝试编曲更细腻、引入国际化元素的作品,转型让她获得了一定的主导权,但这些歌不再出名。
到倾力录制《第二道彩虹》,这张从造型到音乐都被某个孟庭苇的粉丝写了长篇文章狠批为“滑铁卢”的唱片,销量惨淡,让孟庭苇体会到从云端彻底跌落的失败滋味。
当接连遭遇大哥和好友去世的打击后,孟庭苇无法再容忍挫折。2000年12月,她宣布退出流行乐坛,闭关修佛,不再唱流行歌曲。
从此,取而代之的张惠妹在歌坛修炼成天后,而孟庭苇在家中做八关斋戒,也没有免俗地录了几张佛曲专辑,“供养佛,供养四方大众”。自1994年开始吃素,1997年接触藏传佛教,到退出娱乐圈后闭关,孟庭苇一度有出家的念头。直到她重逢高中同学、后来的丈夫张志鹏,才为复出埋下伏笔。
2009年,在姚谦的邀请下,孟庭苇暂别佛曲,于12月12日举行孟庭苇纯真年代北京演唱会,重新唱起通俗调子。今年在北京将要举行的演唱会也正在筹备之中,仍旧以“纯真年代”为旗号。
如今,孟庭苇已经年过四十,“纯真”二字于她,她说早已成女人心中永不放弃的少女情怀,正如《第二道彩虹》这张专辑推出时,她所感慨的:“藏在心中最深处,最单纯的希望,那是不论任何人都有的向往,那是生命中的第二道彩虹。单纯,就是它的颜色。”
重返歌坛后的三张专辑成绩平平,“月亮公主”也已经成了“孟庭苇阿姨”,“人不可能永远活在某一种光环的状态里……事实上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有下台的一天,我对这个东西看得还蛮自然的”,说起这些时,孟庭苇已淡然。
在广播节目里当国王
南都周刊:本来唱民歌,签约以后唱流行歌曲,跟你预想的生活一样吗?
孟庭苇:签约后唱的都是公司安排的歌。入行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不太会被重视,公司觉得你前面师姐挑剩下的歌就是你的,就丢了些歌给我,即使觉得不喜欢,音域太广唱不来。我曾在第一张专辑里唱了几首十三度的歌,那个range非常宽,高音尤其难唱,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可能因为年轻,加上是新人,不会有太多意见,很努力把它做好。
我没有权利说不,进了录音室就得唱。(轻声唱《爱上你知道吗》)日后每到那首歌就很想跳过去,自己不愿意再听,很弱智的感觉。还有一首“还有我的小Henry……”很难受,我很不喜欢,我觉得这怎么可能放在我的专辑里面?是一个污点。我想尽办法婉转地说,这首歌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唱得很好,但通常是没有用。
到第三张专辑,我的好运才来。刚好陈小霞老师写了《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被我们公司买了。那个时期买到这首歌时,刚好我在收歌,其他师兄师姐已经收好了。就我唱,一炮而红。从此就有了选歌的优先权。
南都周刊:索尼时期,怎么会想到做《第二道彩虹》这张民谣专辑?
孟庭苇:之前在上华的唱片虽然狂卖,但在所谓的音乐圈里,还是会被评价为“土气”。到了索尼后,整个编曲的细腻度走得比较国际化。虽然大部分群众还是喜欢我上华的作品,但我还是喜欢索尼时期的歌。
在索尼时期的前两张《真的还是假的》跟《心言手语》都是成功的转型。那时刚好我的偶像齐姐(齐豫)发了张英文专辑,制作人是李泰铭老师。我跟索尼签了三年合约,已经快满了。公司希望续约,我就争取说,必须让我做一张自己想做的专辑。我要求做民谣专辑,翻唱校园民歌,特意找了李泰铭老师来制作《第二道彩虹》。出来后,发行销量跟《心言手语》差距很大,大家非常挫折,深受打击。那时候歌手太多,不进则退,很残酷。唱片销量下滑,公司也不会再给很大的主导权。
南都周刊:《第二道彩虹》这张专辑被一些歌迷视为你演唱事业的“滑铁卢”。你打算转型了,可外界还是习惯把大卖、流行的你视为邓丽君的接班人。
孟庭苇:会有这样的形容。我可能太年轻,那时不到30岁,太容易得到名利,一切来得很快,好像想做的没有什么做不到。我离开校园进入唱片圈的十年,在里面成长,所接受到的都是城堡里的事情,城堡外完全没有接触过。受挫力非常差,自己很好胜,一张专辑销售不好,心情沉重,就会有逃避情绪,觉得自己不适合待在圈子里。
随后离开索尼,到了友狗(“友善的狗”,台湾一知名唱片公司),他们的音乐性很强。但我也是有一些对抗的,比如他们选歌上的安排,会比较注重给新制作人发挥的机会。我在友狗的第一张专辑有四个制作人,只有黄韵玲是比较资深的,其他三位都是刚从助理开始做制作的新人。在这张专辑里(指《恋人》)也有很多摩擦。
南都周刊:那时候娱乐圈流行上电视娱乐节目,你好像很抗拒?
孟庭苇:我很抗拒很多艺人站成一排,那种情形就会抢话,所有人都在做戏,跟你不熟的人会突然跟你勾着手,笑倒在你身上。可是下了台,好像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我很害怕那种感觉。那时期台湾媒体开放,原来只有三家电视台,后来突然开放二三十家。恶性竞争,上了电视根本没有机会唱歌,演短剧、耍宝、表演魔术,要模仿、跳舞,做很奇怪的事情,但就是没有机会唱歌。我只想出专辑,上上广播节目、打打歌就好了。对电视节目基本都是抗拒的。
南都周刊:但是你很积极参与广播节目。
孟庭苇:主持电台节目,公司非常反对。一开始是1995年,有个资深广播电台主持人,要开新节目,就来找我。他曾经访问过我,觉得我很活泼。再到后来的《亚亚看天下》,我到各地旅行,去录当地的声音,录下羊的声音,跟养羊人对话,像你每天要挤多少羊奶啊等。回来播出来,放一首适合的歌曲。我觉得在广播天地里发现了有趣的事情,可以在节目里当国王,播我想播的歌,说我想说的话。不像在公司宣传里,只能告诉别人这张专辑有什么不同,制作人是谁,这首歌的心情是什么……千篇一律。我觉得好有趣噢,那时起有好几年我都在一边出唱片,一边做广播。
人不可能永远活在光环里
南都周刊:修佛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孟庭苇:音乐占的比例几乎是个位数。还没有遇到先生之前,我退出歌坛修行,几乎都不听音乐,尤其是一个礼拜要做八关斋戒,闭关好几次,电视不开电话也不能讲,非常安静的状态。连心里有时候突然哼起一段旋律,我都会跟自己说:唉,不行。
那个过程一天只能吃一餐,凌晨四点半起床,中午吃一餐清淡的饮食,接下来整天都不进食,饿的话可以喝一点牛奶。这样的训练让你感受到在饥饿穷困的地方,很多人忍受饥饿的状态。
南都周刊:重新回到娱乐圈,当年的浮华虚假还是不会变的啊。
孟庭苇:但心境上不一样,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十年前我看这些事情,我觉得走不过去,在我眼中是刺眼的,没有办法接受。现在再看,可能因为我心境比较成熟,对人生有不同的体悟,反而是用比较宽容的境界看待。
这些也许都很虚假、作态,但有群众看了之后很欢乐。也许它造就了一些比较悲观的人的宣泄管道。做出来的综艺节目,人们看了后笑一笑,那天的沉重压力都没了。
虽然我自己不喜欢,但我也不去抗拒它。我自己可以去转念。我能力所及、我可以去改变的,我就去做。当我无法改变的时候,我可以转过头来,不去看。
南都周刊:在老歌迷心里,你还是当年的清纯女孩,可现在微博上很多人都叫你阿姨了。
孟庭苇:人不可能永远活在某一种光环的状态里。也有很多人一直活在那里面,上电视表现出来就很怪,做很奇怪的、不合时宜的动作。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有下台的一天,我对这个东西看得还蛮自然的。这很重要—你呈现出来的如果不是你,是做出来的样子,很明显就会被看出来,你自己也会不快乐,活在自己对自己设的框架里。
当我真诚面对她们,我清楚知道我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所以你们叫我阿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笑)。我不再是二十一二岁那个唱着“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的小女孩,我已经四十岁了,所以站在舞台上,我很清楚自己。
南都周刊:现在还有心情看看窗外的月亮吗?
孟庭苇:现在比较没有浪漫的情怀,但是偶尔会故作浪漫。我觉得女人心里会永远住着一个小女孩,内心深处,永远藏着少女情怀的部分。所以我偶尔还是会在微博上有忽然之间的忧郁,写一小段故作浪漫的事情。
现在我人在中国,很多最主要的朋友在内地,不过,其实呢,那江山依旧还是早在梦里飞。
这个被称作“月亮公主”的女人,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台湾流行乐坛的云端徜徉好几年。1991年发行第三张专辑《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亚洲销售过500万张,创下当时台湾歌手专辑销量之最。走红后,一度保持白金销量的傲人成绩。《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歌曲,直到今天仍广为传唱,驻留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1995年,孟庭苇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身穿一袭保守白色长裙,唱着“每当心中又想起了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不握话筒的那只手花样百出,把忧郁和俏皮搭配得刚刚好。
彼时,大陆人尚未挥别邓丽君,从此又多了孟庭苇。
那些广为传唱并且大卖的流行歌曲,让孟庭苇红得炙手可热。但回望孟庭苇的音乐路,在流行乐坛大步向前的同时,却总是夹杂着回到内心、做自己的国王的小插曲。
这要追溯到孟庭苇的高中时代。那时她抱一把木吉他,在通常为学生光顾的民歌餐厅里驻唱,被唱片公司发掘后,中学一毕业即签约、发唱片。
那个被打造出来的孟庭苇,成为了彼时的大众流行偶像:明眸皓齿,弱不禁风,飘缈不食人间烟火。不管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中的红布大花长裙、白色长袖上衣、齐刘海,还是《你看你看月亮的脸》里那种莽撞短发,都令她成为“纯真”的模范诠释人。
在流行乐坛闯出一番天地,对孟庭苇来说,这条路走得很顺畅。但唱民歌出道的她,却打心底里羡慕那些更自由、音乐性更强的歌手。
为了跳出窠臼,1995年,在推出民歌精选《纯真年代》后,孟庭苇改签索尼(新力音乐)公司。在接下来的两张专辑里,她尝试编曲更细腻、引入国际化元素的作品,转型让她获得了一定的主导权,但这些歌不再出名。
到倾力录制《第二道彩虹》,这张从造型到音乐都被某个孟庭苇的粉丝写了长篇文章狠批为“滑铁卢”的唱片,销量惨淡,让孟庭苇体会到从云端彻底跌落的失败滋味。
当接连遭遇大哥和好友去世的打击后,孟庭苇无法再容忍挫折。2000年12月,她宣布退出流行乐坛,闭关修佛,不再唱流行歌曲。
从此,取而代之的张惠妹在歌坛修炼成天后,而孟庭苇在家中做八关斋戒,也没有免俗地录了几张佛曲专辑,“供养佛,供养四方大众”。自1994年开始吃素,1997年接触藏传佛教,到退出娱乐圈后闭关,孟庭苇一度有出家的念头。直到她重逢高中同学、后来的丈夫张志鹏,才为复出埋下伏笔。
2009年,在姚谦的邀请下,孟庭苇暂别佛曲,于12月12日举行孟庭苇纯真年代北京演唱会,重新唱起通俗调子。今年在北京将要举行的演唱会也正在筹备之中,仍旧以“纯真年代”为旗号。
如今,孟庭苇已经年过四十,“纯真”二字于她,她说早已成女人心中永不放弃的少女情怀,正如《第二道彩虹》这张专辑推出时,她所感慨的:“藏在心中最深处,最单纯的希望,那是不论任何人都有的向往,那是生命中的第二道彩虹。单纯,就是它的颜色。”
重返歌坛后的三张专辑成绩平平,“月亮公主”也已经成了“孟庭苇阿姨”,“人不可能永远活在某一种光环的状态里……事实上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有下台的一天,我对这个东西看得还蛮自然的”,说起这些时,孟庭苇已淡然。
在广播节目里当国王
南都周刊:本来唱民歌,签约以后唱流行歌曲,跟你预想的生活一样吗?
孟庭苇:签约后唱的都是公司安排的歌。入行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不太会被重视,公司觉得你前面师姐挑剩下的歌就是你的,就丢了些歌给我,即使觉得不喜欢,音域太广唱不来。我曾在第一张专辑里唱了几首十三度的歌,那个range非常宽,高音尤其难唱,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可能因为年轻,加上是新人,不会有太多意见,很努力把它做好。
我没有权利说不,进了录音室就得唱。(轻声唱《爱上你知道吗》)日后每到那首歌就很想跳过去,自己不愿意再听,很弱智的感觉。还有一首“还有我的小Henry……”很难受,我很不喜欢,我觉得这怎么可能放在我的专辑里面?是一个污点。我想尽办法婉转地说,这首歌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唱得很好,但通常是没有用。
到第三张专辑,我的好运才来。刚好陈小霞老师写了《你看你看月亮的脸》,被我们公司买了。那个时期买到这首歌时,刚好我在收歌,其他师兄师姐已经收好了。就我唱,一炮而红。从此就有了选歌的优先权。
南都周刊:索尼时期,怎么会想到做《第二道彩虹》这张民谣专辑?
孟庭苇:之前在上华的唱片虽然狂卖,但在所谓的音乐圈里,还是会被评价为“土气”。到了索尼后,整个编曲的细腻度走得比较国际化。虽然大部分群众还是喜欢我上华的作品,但我还是喜欢索尼时期的歌。
在索尼时期的前两张《真的还是假的》跟《心言手语》都是成功的转型。那时刚好我的偶像齐姐(齐豫)发了张英文专辑,制作人是李泰铭老师。我跟索尼签了三年合约,已经快满了。公司希望续约,我就争取说,必须让我做一张自己想做的专辑。我要求做民谣专辑,翻唱校园民歌,特意找了李泰铭老师来制作《第二道彩虹》。出来后,发行销量跟《心言手语》差距很大,大家非常挫折,深受打击。那时候歌手太多,不进则退,很残酷。唱片销量下滑,公司也不会再给很大的主导权。
南都周刊:《第二道彩虹》这张专辑被一些歌迷视为你演唱事业的“滑铁卢”。你打算转型了,可外界还是习惯把大卖、流行的你视为邓丽君的接班人。
孟庭苇:会有这样的形容。我可能太年轻,那时不到30岁,太容易得到名利,一切来得很快,好像想做的没有什么做不到。我离开校园进入唱片圈的十年,在里面成长,所接受到的都是城堡里的事情,城堡外完全没有接触过。受挫力非常差,自己很好胜,一张专辑销售不好,心情沉重,就会有逃避情绪,觉得自己不适合待在圈子里。
随后离开索尼,到了友狗(“友善的狗”,台湾一知名唱片公司),他们的音乐性很强。但我也是有一些对抗的,比如他们选歌上的安排,会比较注重给新制作人发挥的机会。我在友狗的第一张专辑有四个制作人,只有黄韵玲是比较资深的,其他三位都是刚从助理开始做制作的新人。在这张专辑里(指《恋人》)也有很多摩擦。
南都周刊:那时候娱乐圈流行上电视娱乐节目,你好像很抗拒?
孟庭苇:我很抗拒很多艺人站成一排,那种情形就会抢话,所有人都在做戏,跟你不熟的人会突然跟你勾着手,笑倒在你身上。可是下了台,好像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我很害怕那种感觉。那时期台湾媒体开放,原来只有三家电视台,后来突然开放二三十家。恶性竞争,上了电视根本没有机会唱歌,演短剧、耍宝、表演魔术,要模仿、跳舞,做很奇怪的事情,但就是没有机会唱歌。我只想出专辑,上上广播节目、打打歌就好了。对电视节目基本都是抗拒的。
南都周刊:但是你很积极参与广播节目。
孟庭苇:主持电台节目,公司非常反对。一开始是1995年,有个资深广播电台主持人,要开新节目,就来找我。他曾经访问过我,觉得我很活泼。再到后来的《亚亚看天下》,我到各地旅行,去录当地的声音,录下羊的声音,跟养羊人对话,像你每天要挤多少羊奶啊等。回来播出来,放一首适合的歌曲。我觉得在广播天地里发现了有趣的事情,可以在节目里当国王,播我想播的歌,说我想说的话。不像在公司宣传里,只能告诉别人这张专辑有什么不同,制作人是谁,这首歌的心情是什么……千篇一律。我觉得好有趣噢,那时起有好几年我都在一边出唱片,一边做广播。
人不可能永远活在光环里
南都周刊:修佛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孟庭苇:音乐占的比例几乎是个位数。还没有遇到先生之前,我退出歌坛修行,几乎都不听音乐,尤其是一个礼拜要做八关斋戒,闭关好几次,电视不开电话也不能讲,非常安静的状态。连心里有时候突然哼起一段旋律,我都会跟自己说:唉,不行。
那个过程一天只能吃一餐,凌晨四点半起床,中午吃一餐清淡的饮食,接下来整天都不进食,饿的话可以喝一点牛奶。这样的训练让你感受到在饥饿穷困的地方,很多人忍受饥饿的状态。
南都周刊:重新回到娱乐圈,当年的浮华虚假还是不会变的啊。
孟庭苇:但心境上不一样,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十年前我看这些事情,我觉得走不过去,在我眼中是刺眼的,没有办法接受。现在再看,可能因为我心境比较成熟,对人生有不同的体悟,反而是用比较宽容的境界看待。
这些也许都很虚假、作态,但有群众看了之后很欢乐。也许它造就了一些比较悲观的人的宣泄管道。做出来的综艺节目,人们看了后笑一笑,那天的沉重压力都没了。
虽然我自己不喜欢,但我也不去抗拒它。我自己可以去转念。我能力所及、我可以去改变的,我就去做。当我无法改变的时候,我可以转过头来,不去看。
南都周刊:在老歌迷心里,你还是当年的清纯女孩,可现在微博上很多人都叫你阿姨了。
孟庭苇:人不可能永远活在某一种光环的状态里。也有很多人一直活在那里面,上电视表现出来就很怪,做很奇怪的、不合时宜的动作。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有下台的一天,我对这个东西看得还蛮自然的。这很重要—你呈现出来的如果不是你,是做出来的样子,很明显就会被看出来,你自己也会不快乐,活在自己对自己设的框架里。
当我真诚面对她们,我清楚知道我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所以你们叫我阿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笑)。我不再是二十一二岁那个唱着“你看你看月亮的脸”的小女孩,我已经四十岁了,所以站在舞台上,我很清楚自己。
南都周刊:现在还有心情看看窗外的月亮吗?
孟庭苇:现在比较没有浪漫的情怀,但是偶尔会故作浪漫。我觉得女人心里会永远住着一个小女孩,内心深处,永远藏着少女情怀的部分。所以我偶尔还是会在微博上有忽然之间的忧郁,写一小段故作浪漫的事情。
现在我人在中国,很多最主要的朋友在内地,不过,其实呢,那江山依旧还是早在梦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