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杂文写作,高潮在离开广电厅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特别是1993年初离休以后的时日。
2002年末,在加拿大学习的外孙女来电询问:什么是杂文,怎样写杂文?我写了《杂文姓杂》的短文,传送给她。这算是我学习杂文、写作杂文的一点体会和小结吧!文章说——
“杂文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有效的舆论监督。杂文是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艺术,因而也是人格的艺术。杂文姓杂,此情百态,万事万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山乡村寨,社区里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角落,众多领域,无所不包,有感而发,皆可成文。杂文又称杂谈、杂感、随笔、小品文。河南已故杂文学会会长王大海先生说:凡论文以外的文章,皆可称为杂文。
“杂文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短小精悍,开门见山,笔锋犀利,一针见血。对敌人,如鲁迅所说:它是投枪、匕首,是最锋利的战斗性很强的轻武器;对人民内部,是带有辛辣气味的苦口良药。它旗帜鲜明颂扬人间真善美,无情鞭挞世上假恶丑。决不含糊其辞,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读起来振聋发聩,精神振奋。
“杂文一事一议,谈古论今,广征博引,纵横捭阖,名言警句,民俗民谚,故事笑话,恰当引用,风趣幽默,言简意赅,内涵深邃,给人启迪。富于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评论文体。
“杂文文风朴实,新鲜活泼,真言实话,表露心声。一般几百字,千把字,称为千字文。有些问题,可以一谈、二谈、三谈……一次谈一个侧面。要注意导向性,防止随意性,决不能认为杂文没有导向,可以随便乱谈。要讲究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要严格分清敌我,必须是满腔热情地用保护人民事业和提高人民觉悟的态度说话,而不能用嘲笑和攻击的态度来说话(毛泽东语)。这决不是要削弱杂文的战斗风格,那种主张写软杂文的观点是错误的。”
《文章要别人写是很危险的》是我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写的。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出版的时候说:“我的文件都是自己写的。只有在有病的时候,我口讲,别人给我写……文章要别人写是很危险的。”我在文章中写道:“毛泽东的这句话,字字千钧,如晴天霹雳,振聋发聩。危险在哪里呢?我思之——
“懒了自己的脑袋:使自己成为人云亦云的传声筒,照葫芦画瓢的代言人,没有思想的傀儡,没有精神的木偶。
“懒了自己的手:连笔也不拿,字也不写,一切的一切,都要别人代办,还能靠一双手,劳动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吗?
“懒了自己的嘴:要秘书写文章,起草讲话稿,连指导思想、文章要点,也懒得动口讲一讲。一切照稿子念,能感动听众和读者吗?
“动脑、动手、动口,加上动脚,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到生活中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调查研究,吸取营养,增进智慧,亲自起草讲稿,写出文章,才能提出真知灼见,分析问题底里,找出办法,作出决策,指导工作。如此,才能有效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历史使命。一切按别人起草的稿子念,照本宣科,只能是老念‘死本本’,葬送四化大业的罪人。这才是最危险的。”
文章最后写道:“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的作风。让我们每个同志都动脑、动手、动口、动脚,从文章自己写做起吧!牢记毛主席的谆谆教导:‘文章要别人写是很危险的!’”
写作灵感,有的来源于读报纸,有的来源于听广播,有的来源于看电视。《人品与画品》,是看了1997年8月28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专栏播出洛阳专画牡丹的画家李松茂的专题片,他说“人品有多高,画品就有多高;没有人品,画品再好也没有用”;“以牡丹的铮铮铁骨喻人的铮铮铁骨,以人的铮铮铁骨画牡丹的铮铮铁骨”;“画画先做人,要以诚待人,虚心处人,诚心做人,必须衷心地去爱人”,我对此深有感悟而动笔写出的。文章说:“短短数语,把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说得明明白白,入木三分。由此想开去,人品与文品,人品与艺品,人品与……莫不如是也!不论作画、作文、作艺,都必须先做正直的人,善良的人,诚实的人,高尚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而以诚待人、虚心处人、诚心做人、衷心爱人,才是走向人格高尚、人品高尚的通道。如此,作画则画出精义,作文则写出精神,从艺则演出精品。
“进而思之,做官也要先做人。只有正以处心,严于律己,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公公正正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孔繁森、吴金印都是这样的人民公仆,为亿万人民所敬仰。
“再而思之,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不论从事什么事业、干哪种工作,从工、务农、经商、干教育、搞科研,都要先做人,以诚待人、虚心处人、诚心做人、衷心爱人。如此,都以高尚的人品,做好本职工作,为他人服务,全社会就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大大提高!”
有的杂文是生活的亲身体验,或由亲友所闻所见,一吐为快而草就的。《究竟同谁保持一致?》是根据老乡亲、老同学、老同志戴延成对村干部提意见,支部书记却要他同党支部保持一致的事实,联系新闻报道某市委书记公开讲“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也要同省委、市委保持一致”的情况,著文批评了此种谬论,强调口号只有一个,“就是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有的杂文,是与亲朋好友闲聊时,谈出有趣味有意思的话题,引起沉思而动笔的。《“5·18我要发”与“7不出门8不回家”》,是听女儿和老伴闲扯中,得到启发而成章的。1996年5月18日,我们十多个老新闻工作者在郑州物华大酒店评议1995年党委机关报。午饭时,因有人在这里举办婚宴,二楼餐厅全给包了,我们只得到三楼小餐厅就餐。晚上回到家里,女儿说:“今天外面可真热闹,举办婚礼的人特别多。‘5·18’,我要发,许多人都是冲着这一点来的。”老伴却说:“按老规矩,是‘7不出门8不回家’呀!今儿逢8,犯忌讳哪!”文章由此展开,“我不明白,老迷信犯忌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倒成了喜庆的东西了?为什么生长在新社会,受过现代教育的父母辈,有的并不知道什么‘7不出门8不回家’的土迷信,也迷信起‘5·18我要发’的洋迷信,大操大办起儿女的婚事来?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青年,也非要在‘5·18’这一天,举办终身大事不可呢?”“提倡现代科学,建设精神文明,破除一切老的、新的、土的、洋的迷信,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大家都来投身于这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吧!”
生活的海洋是博大的,人民的土壤是丰厚的。平时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遇到精彩之处,随手摘记下来;参加会议,朋友聊天,有意味的东西,反复琢磨,深深印在心里;外出旅游,休闲散步,仔细观察,细品其味……多多积累,用时随手拈来。勤思多想,动笔动脑,就有写不完的文章,说不尽的话题。
(作者曾任河南日报副总编辑、河南省广电厅厅长)
编校:张红玲
2002年末,在加拿大学习的外孙女来电询问:什么是杂文,怎样写杂文?我写了《杂文姓杂》的短文,传送给她。这算是我学习杂文、写作杂文的一点体会和小结吧!文章说——
“杂文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有效的舆论监督。杂文是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艺术,因而也是人格的艺术。杂文姓杂,此情百态,万事万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山乡村寨,社区里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角落,众多领域,无所不包,有感而发,皆可成文。杂文又称杂谈、杂感、随笔、小品文。河南已故杂文学会会长王大海先生说:凡论文以外的文章,皆可称为杂文。
“杂文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短小精悍,开门见山,笔锋犀利,一针见血。对敌人,如鲁迅所说:它是投枪、匕首,是最锋利的战斗性很强的轻武器;对人民内部,是带有辛辣气味的苦口良药。它旗帜鲜明颂扬人间真善美,无情鞭挞世上假恶丑。决不含糊其辞,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读起来振聋发聩,精神振奋。
“杂文一事一议,谈古论今,广征博引,纵横捭阖,名言警句,民俗民谚,故事笑话,恰当引用,风趣幽默,言简意赅,内涵深邃,给人启迪。富于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评论文体。
“杂文文风朴实,新鲜活泼,真言实话,表露心声。一般几百字,千把字,称为千字文。有些问题,可以一谈、二谈、三谈……一次谈一个侧面。要注意导向性,防止随意性,决不能认为杂文没有导向,可以随便乱谈。要讲究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要严格分清敌我,必须是满腔热情地用保护人民事业和提高人民觉悟的态度说话,而不能用嘲笑和攻击的态度来说话(毛泽东语)。这决不是要削弱杂文的战斗风格,那种主张写软杂文的观点是错误的。”
《文章要别人写是很危险的》是我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写的。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出版的时候说:“我的文件都是自己写的。只有在有病的时候,我口讲,别人给我写……文章要别人写是很危险的。”我在文章中写道:“毛泽东的这句话,字字千钧,如晴天霹雳,振聋发聩。危险在哪里呢?我思之——
“懒了自己的脑袋:使自己成为人云亦云的传声筒,照葫芦画瓢的代言人,没有思想的傀儡,没有精神的木偶。
“懒了自己的手:连笔也不拿,字也不写,一切的一切,都要别人代办,还能靠一双手,劳动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吗?
“懒了自己的嘴:要秘书写文章,起草讲话稿,连指导思想、文章要点,也懒得动口讲一讲。一切照稿子念,能感动听众和读者吗?
“动脑、动手、动口,加上动脚,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到生活中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调查研究,吸取营养,增进智慧,亲自起草讲稿,写出文章,才能提出真知灼见,分析问题底里,找出办法,作出决策,指导工作。如此,才能有效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历史使命。一切按别人起草的稿子念,照本宣科,只能是老念‘死本本’,葬送四化大业的罪人。这才是最危险的。”
文章最后写道:“胡锦涛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的作风。让我们每个同志都动脑、动手、动口、动脚,从文章自己写做起吧!牢记毛主席的谆谆教导:‘文章要别人写是很危险的!’”
写作灵感,有的来源于读报纸,有的来源于听广播,有的来源于看电视。《人品与画品》,是看了1997年8月28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专栏播出洛阳专画牡丹的画家李松茂的专题片,他说“人品有多高,画品就有多高;没有人品,画品再好也没有用”;“以牡丹的铮铮铁骨喻人的铮铮铁骨,以人的铮铮铁骨画牡丹的铮铮铁骨”;“画画先做人,要以诚待人,虚心处人,诚心做人,必须衷心地去爱人”,我对此深有感悟而动笔写出的。文章说:“短短数语,把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说得明明白白,入木三分。由此想开去,人品与文品,人品与艺品,人品与……莫不如是也!不论作画、作文、作艺,都必须先做正直的人,善良的人,诚实的人,高尚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而以诚待人、虚心处人、诚心做人、衷心爱人,才是走向人格高尚、人品高尚的通道。如此,作画则画出精义,作文则写出精神,从艺则演出精品。
“进而思之,做官也要先做人。只有正以处心,严于律己,才能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公公正正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孔繁森、吴金印都是这样的人民公仆,为亿万人民所敬仰。
“再而思之,每一个社会主义公民,不论从事什么事业、干哪种工作,从工、务农、经商、干教育、搞科研,都要先做人,以诚待人、虚心处人、诚心做人、衷心爱人。如此,都以高尚的人品,做好本职工作,为他人服务,全社会就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大大提高!”
有的杂文是生活的亲身体验,或由亲友所闻所见,一吐为快而草就的。《究竟同谁保持一致?》是根据老乡亲、老同学、老同志戴延成对村干部提意见,支部书记却要他同党支部保持一致的事实,联系新闻报道某市委书记公开讲“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也要同省委、市委保持一致”的情况,著文批评了此种谬论,强调口号只有一个,“就是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有的杂文,是与亲朋好友闲聊时,谈出有趣味有意思的话题,引起沉思而动笔的。《“5·18我要发”与“7不出门8不回家”》,是听女儿和老伴闲扯中,得到启发而成章的。1996年5月18日,我们十多个老新闻工作者在郑州物华大酒店评议1995年党委机关报。午饭时,因有人在这里举办婚宴,二楼餐厅全给包了,我们只得到三楼小餐厅就餐。晚上回到家里,女儿说:“今天外面可真热闹,举办婚礼的人特别多。‘5·18’,我要发,许多人都是冲着这一点来的。”老伴却说:“按老规矩,是‘7不出门8不回家’呀!今儿逢8,犯忌讳哪!”文章由此展开,“我不明白,老迷信犯忌的东西,为什么现在倒成了喜庆的东西了?为什么生长在新社会,受过现代教育的父母辈,有的并不知道什么‘7不出门8不回家’的土迷信,也迷信起‘5·18我要发’的洋迷信,大操大办起儿女的婚事来?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青年,也非要在‘5·18’这一天,举办终身大事不可呢?”“提倡现代科学,建设精神文明,破除一切老的、新的、土的、洋的迷信,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大家都来投身于这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吧!”
生活的海洋是博大的,人民的土壤是丰厚的。平时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遇到精彩之处,随手摘记下来;参加会议,朋友聊天,有意味的东西,反复琢磨,深深印在心里;外出旅游,休闲散步,仔细观察,细品其味……多多积累,用时随手拈来。勤思多想,动笔动脑,就有写不完的文章,说不尽的话题。
(作者曾任河南日报副总编辑、河南省广电厅厅长)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