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引导学生思想向健康向上的方向转变。至今为止,中国开展的道德教育工作,无论是主要功能的发挥,还是具体的内容的实践都有着心理学的功劳。本文通过观察心理学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学生的心理,以达到将心理学合理的应用到道德教育中,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积极性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道德教育;积极作用;学生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的。探讨心理学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及其起到的作用,既可以健全完善现有的道德教育体系,又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观念的发展和整体的道德水平。在日益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要达到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必须将心理学应用到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充分的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
一、道德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
伴随着教育活动中,不断推进的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教育家开始意识到心理学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充分的研究过心理学之后,将道德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体系—道德教育心理学。道德教育心理学的开展,是建立在实践的基准上,研究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热点,从而达到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目的。这种新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反映了当代社会对学生心理和道德教育的重视。
一切关于事物的认知都是来自于实践过程。不管身处于什么时代,道德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在步入文明的社会的现在,对于人的道德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道德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平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逐渐增流。在信息化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交流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些转变。作为教育的一大构成,学校的道德教育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但是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正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学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显示,一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受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的,如所处的环境,所经历过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差异,所以,道德教育研究工作者就必须站在科学的角度,在承认个体道德观念的差异,提升自身的素养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供助力。
(一)正确的认识人的需求
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的,其中包括每个人内心的倾向。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倾向被称为个性心理倾向。通俗意义上说,这种个性心理倾向是包含了人的动机、心理需要等内容的。要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引导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往积极方向。意味着,教师需要了解这个人的需求。那么就需要对人的需求加以探讨,了解到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做到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工作。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到学生的需求,才能科学的引导学生的行为,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一個人做任何事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身需求。而为了满足需求,人必须通过行动来达到目的。所以说,一个人的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反映。道德教育的工作者需要通过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心理。从而采取措施来引导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二)了解个人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反映这个人对社会的态度,以及其行为特点。由于每个人周边环境的差异、生存条件的差别等等因素的差别,导致每个人的性格也有差别。一些人的性格是积极地,一些人的性格是消极的。所以,对于不同性格的人的道德教育方式也是不相同的。对消极的人的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保持耐心,时刻的激励这一类人,让其意识到自身的优秀,和社会的美好。对于那些性格比较积极地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其完善自身的性格,改掉不足的地方,向更加积极完美的方向行进。
总而言之,道德教育工作者是需要为不同的人创造适应的环境和条件,利用自身的性格优势引导这些不同性格的人趋于完善,需要其保持积极性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自主觉察自身的不足,然后改变自己。
(三)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像
一个人的理想意味着这个人对未来的展望。理想的确立应当是基于实际情况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现阶段社会大的理想就是培养学生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情感,所以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让学生自觉的树立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建立了一个正确的理想,学生可以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切行为都向着自身理想的方向发展,完善自己。
道德教育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具有指向性。所以道德教育一定要和心理学相结合,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完善学生的性格,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具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10,03:3-12.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方红.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吴荣先.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10,03:64-66.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心理学;道德教育;积极作用;学生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的。探讨心理学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及其起到的作用,既可以健全完善现有的道德教育体系,又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观念的发展和整体的道德水平。在日益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要达到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必须将心理学应用到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充分的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
一、道德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
伴随着教育活动中,不断推进的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开展,教育家开始意识到心理学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充分的研究过心理学之后,将道德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体系—道德教育心理学。道德教育心理学的开展,是建立在实践的基准上,研究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热点,从而达到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目的。这种新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反映了当代社会对学生心理和道德教育的重视。
一切关于事物的认知都是来自于实践过程。不管身处于什么时代,道德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在步入文明的社会的现在,对于人的道德教育更是不可缺少的。道德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和平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逐渐增流。在信息化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交流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些转变。作为教育的一大构成,学校的道德教育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但是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正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学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显示,一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是受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的,如所处的环境,所经历过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差异,所以,道德教育研究工作者就必须站在科学的角度,在承认个体道德观念的差异,提升自身的素养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供助力。
(一)正确的认识人的需求
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的,其中包括每个人内心的倾向。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倾向被称为个性心理倾向。通俗意义上说,这种个性心理倾向是包含了人的动机、心理需要等内容的。要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引导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往积极方向。意味着,教师需要了解这个人的需求。那么就需要对人的需求加以探讨,了解到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做到道德教育的第一步工作。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到学生的需求,才能科学的引导学生的行为,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一個人做任何事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身需求。而为了满足需求,人必须通过行动来达到目的。所以说,一个人的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反映。道德教育的工作者需要通过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心理。从而采取措施来引导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二)了解个人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反映这个人对社会的态度,以及其行为特点。由于每个人周边环境的差异、生存条件的差别等等因素的差别,导致每个人的性格也有差别。一些人的性格是积极地,一些人的性格是消极的。所以,对于不同性格的人的道德教育方式也是不相同的。对消极的人的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就需要保持耐心,时刻的激励这一类人,让其意识到自身的优秀,和社会的美好。对于那些性格比较积极地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其完善自身的性格,改掉不足的地方,向更加积极完美的方向行进。
总而言之,道德教育工作者是需要为不同的人创造适应的环境和条件,利用自身的性格优势引导这些不同性格的人趋于完善,需要其保持积极性影响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自主觉察自身的不足,然后改变自己。
(三)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像
一个人的理想意味着这个人对未来的展望。理想的确立应当是基于实际情况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现阶段社会大的理想就是培养学生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情感,所以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让学生自觉的树立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建立了一个正确的理想,学生可以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一切行为都向着自身理想的方向发展,完善自己。
道德教育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具有指向性。所以道德教育一定要和心理学相结合,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完善学生的性格,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具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10,03:3-12.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方红.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吴荣先.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10,03:64-66.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