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茜(1989-),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学历:在读研究生,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
摘要:医疗保险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关于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讨论也是备受关注。当前我国实行的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帮助我国居民承担了一部分看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昂贵医疗费用。但是,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资金投入不足、百姓个人负担较大、多部门管理冗杂等等。因此,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保现状;制度改革1、医疗保险的含义
医疗保险简单的讲就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医疗保险就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性的由国家、单位和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需要获得必须的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按规定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医疗保险,二是商业医疗保险。目前,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现状是多种改革模式并存,政府、企业、职工、医院四方正在改革中寻找发展的新途径。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现状是发展并不充分,但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技术难度大,运作成本高,产品的市场价格接受程度小,税收不见面等等。
2、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特点
当前,中国现如今的医疗保险制度仍然不甚完善,其中任然存在着诸多突出的问题。例如,日趋紧张和严峻的医患关系,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医疗费用由国家和企业包的过多,负担沉重,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等,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和政府持续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同时也就医疗改革提出:当前医疗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攻坚克难的时期。为了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十二五医疗改革规划,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的新机制,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和实施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保障对象相对全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范围的覆盖了全体国民,其主体包括:城镇在职员工、城镇非在职人员和广大农民。其次,筹资差异。由于农村居民没有固定的收入,国家在制定政策时给予了适当的倾斜,安排了中央和地方给予财政补助,保证了医疗保险的基金来源。第三,国家对于重病大病给予一定保障。从补偿的政策和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都对大病和重病给予了一定保障。另外,在医疗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中,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的医疗保障水平也存在着差异。
3、对于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3.1加快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建设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加剧以及人员身份的变化也愈加频繁,我们应认真研究各类人群的基本医疗问题;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实施城乡分治的医疗保障项目,体现医疗保障水平的差异。一是医疗保险制度设计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逐步打破人员身份界限,以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二是尽早解决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跨地区连续问题,争取让更多的人今早想用在异地看病使用医疗保险的便利,异地研究符合标准人员的跨统筹地区流动医疗保险关系接续的政策,医疗保险不能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三是要解决参保人员身份变化的衔接问题,参保人员可能经常会面临就业,失业,职工,居民等角色转变,要明确身份转化时的衔接政策。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原因,导致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医疗配套资源相对较为先进和齐全,与之相对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和地区医疗水平也较为落后,且地区间各个医院的医疗资源配备还存在着差异,这有损我国提倡的发展公平性原则。因此,国家应加强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医疗配套设施的合理规划,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质量、结构和布局。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这一现状,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必须要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快速的促进和维护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医疗福利。
3.2建立全体公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医疗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攻坚克难的时期,我们应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并且尽可能的扩大其所涵盖的责任主体。总所周知,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职工所展开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民众多的大国来说,我国应尽快建立涵盖广大农民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真正的实现全民共享医疗保险这一目标。对于生活条件较差、收入较低的农民,我国应投入一定资金,并专门制定农民所享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可与我国现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相结合,切实的使广大老百姓享受医疗保险制度所带来的便利。
3.3设计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模式,各个领域都迅猛发展,且我国现行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医疗保险制度短时间内完全统筹城乡间的一体化并不具有可行性。所以如果在短时间内将制度改变从而达到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统一,将会给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合并和完善尚需要一定时间。当前,由于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有较多的共同性,可以先将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合并,进而通过设立其他多层次的、面向所有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医保制度实现城乡互动的医疗保障格局。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医疗保险工作,主要是深入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坚持用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念统医疗保险改革的全局,以改革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为主线,以统筹协调发展为原则,以强化各部门间的管理和优化升级服务为重点,致力于今早达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性,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参保人员的健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医保主体在参与医疗保险过程中的重要性,应努力把参保人员所享受的医疗福利作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医疗保险的实质是让受众享受国家的医疗福利,在医疗保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的“人本思想”。要把严谨、认真、科学发展的管理机制,与细致周到的服务相结合起来,把百姓需求和政府制度相结合,努力营造既科学严肃又温馨宜人的医疗保险环境,尽量杜绝近年频发的医患事故,使医患二者和谐相处、营造就医看病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完善为主线,就是要在完善现有的基本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之上,还要努力完善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以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民医疗保险为中心,配套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法规、机制。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最重要的工作是积极稳妥地扩大医保制度的覆盖范围,在稳步前进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参保和外地公民连续享有保险的各项工作,只有医疗保险覆盖面广,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原则,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坚持以统筹协调为原则,就是要推行全面、完整的执行医疗保险的各方面工作。首先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步调相一致;其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各项补充保险制度之间要和谐发展;另外有关医疗保险的政策措施、行政管理与业务经办之间要协调;只有建立和谐统一、稳健全面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政策的改革效应,否则就会削减甚至抵消制度改革的效果,使改革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摘要:医疗保险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关于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讨论也是备受关注。当前我国实行的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帮助我国居民承担了一部分看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昂贵医疗费用。但是,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资金投入不足、百姓个人负担较大、多部门管理冗杂等等。因此,加快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保现状;制度改革1、医疗保险的含义
医疗保险简单的讲就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医疗保险就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性的由国家、单位和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需要获得必须的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按规定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医疗保险,二是商业医疗保险。目前,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现状是多种改革模式并存,政府、企业、职工、医院四方正在改革中寻找发展的新途径。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现状是发展并不充分,但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技术难度大,运作成本高,产品的市场价格接受程度小,税收不见面等等。
2、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其特点
当前,中国现如今的医疗保险制度仍然不甚完善,其中任然存在着诸多突出的问题。例如,日趋紧张和严峻的医患关系,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医疗费用由国家和企业包的过多,负担沉重,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等,这些问题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和政府持续关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同时也就医疗改革提出:当前医疗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攻坚克难的时期。为了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十二五医疗改革规划,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的新机制,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和实施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保障对象相对全面。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范围的覆盖了全体国民,其主体包括:城镇在职员工、城镇非在职人员和广大农民。其次,筹资差异。由于农村居民没有固定的收入,国家在制定政策时给予了适当的倾斜,安排了中央和地方给予财政补助,保证了医疗保险的基金来源。第三,国家对于重病大病给予一定保障。从补偿的政策和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都对大病和重病给予了一定保障。另外,在医疗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中,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的医疗保障水平也存在着差异。
3、对于我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3.1加快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方面的建设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加剧以及人员身份的变化也愈加频繁,我们应认真研究各类人群的基本医疗问题;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实施城乡分治的医疗保障项目,体现医疗保障水平的差异。一是医疗保险制度设计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逐步打破人员身份界限,以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二是尽早解决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跨地区连续问题,争取让更多的人今早想用在异地看病使用医疗保险的便利,异地研究符合标准人员的跨统筹地区流动医疗保险关系接续的政策,医疗保险不能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三是要解决参保人员身份变化的衔接问题,参保人员可能经常会面临就业,失业,职工,居民等角色转变,要明确身份转化时的衔接政策。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原因,导致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医疗配套资源相对较为先进和齐全,与之相对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和地区医疗水平也较为落后,且地区间各个医院的医疗资源配备还存在着差异,这有损我国提倡的发展公平性原则。因此,国家应加强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医疗配套设施的合理规划,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质量、结构和布局。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这一现状,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必须要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快速的促进和维护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的各项基本医疗福利。
3.2建立全体公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医疗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攻坚克难的时期,我们应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并且尽可能的扩大其所涵盖的责任主体。总所周知,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职工所展开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民众多的大国来说,我国应尽快建立涵盖广大农民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真正的实现全民共享医疗保险这一目标。对于生活条件较差、收入较低的农民,我国应投入一定资金,并专门制定农民所享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可与我国现行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相结合,切实的使广大老百姓享受医疗保险制度所带来的便利。
3.3设计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模式,各个领域都迅猛发展,且我国现行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医疗保险制度短时间内完全统筹城乡间的一体化并不具有可行性。所以如果在短时间内将制度改变从而达到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统一,将会给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国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合并和完善尚需要一定时间。当前,由于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有较多的共同性,可以先将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合并,进而通过设立其他多层次的、面向所有城乡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医保制度实现城乡互动的医疗保障格局。
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医疗保险工作,主要是深入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坚持用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念统医疗保险改革的全局,以改革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为主线,以统筹协调发展为原则,以强化各部门间的管理和优化升级服务为重点,致力于今早达成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性,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为参保人员的健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医保主体在参与医疗保险过程中的重要性,应努力把参保人员所享受的医疗福利作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医疗保险的实质是让受众享受国家的医疗福利,在医疗保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的“人本思想”。要把严谨、认真、科学发展的管理机制,与细致周到的服务相结合起来,把百姓需求和政府制度相结合,努力营造既科学严肃又温馨宜人的医疗保险环境,尽量杜绝近年频发的医患事故,使医患二者和谐相处、营造就医看病的良好氛围。
坚持以完善为主线,就是要在完善现有的基本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之上,还要努力完善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以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民医疗保险为中心,配套完善相关制度、政策、法规、机制。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最重要的工作是积极稳妥地扩大医保制度的覆盖范围,在稳步前进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职工参保和外地公民连续享有保险的各项工作,只有医疗保险覆盖面广,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原则,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坚持以统筹协调为原则,就是要推行全面、完整的执行医疗保险的各方面工作。首先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步调相一致;其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各项补充保险制度之间要和谐发展;另外有关医疗保险的政策措施、行政管理与业务经办之间要协调;只有建立和谐统一、稳健全面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政策的改革效应,否则就会削减甚至抵消制度改革的效果,使改革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