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经济不发达,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不够富裕,要实现以上目标,乡村治理中财务管理是关键。农村财务管理能够有效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农村和谐幸福、社会治安稳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直是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纵深下沉,实现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不断延伸是努力工作的方向。
我国的乡村治理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时期,村级组织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管理机构,对外名称为某某村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是基本生产单位,农民共同生产劳动,共同应对生产生活中的公共事务,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必须向国家输出资源。建国期初,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源贫乏,国家的农业资源主要来源于农村,生产大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抓生产,修水利设施,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二是联产责任承包到户时期,以农户家庭为独立经营的生产单位,村级组织虽然不再统一组织农业生产,但是村生产大队与农户之间依然存在领导关系,依法向耕种集体土地的农户收缴国家资源、生产大队收取管理费,剩余部分归自己支配,生产大队职能变化不大。三是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不再向农村提取资源,村级集体组织逐步转变为向农户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为主要职能,发展村集体经济为辅的次要职能,生产大队组织名称随即改名为村民委员会。
现今我国的乡村治理正处于第三阶段。此时,国家由农业大国变为工业强国,经济力量雄厚,国家加大了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国家依法治理农村,逐步介入村级治理的各个环节、具体过程,村干部自主决定的权力越来越少,实质治理的权利也越来越少,为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越来越多需要按上级规范和程序进行形式治理。上级的主要考核标准也就变成是否按程序、是否合规。国家治理政策变了,可乡村治理跟不上,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虽然,各级党委、政府经常组织农村干部外出学习,推广先进地区的农村治理经验,属于搬着石头过河的摸索阶段,不切合当地实际完全照搬,管理形式呆板、教条,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通过分析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浅谈一下相应的策略。
一、乡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经营管理跟不上,不能适应21世纪现代化办公需要,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人财物的严重浪费。
农村财务管理不严谨,政策支撑跟进不到位,财务核算不科学,代理记账造成业财两不相融。
形式主义、经验主义严重,工作方式呆板无创新、工作态度懒散且应付,为了做完工作而工作,无革新意识和进取意识。上级管理部门政策执行存在教条主义,过于拘束“四议两公开”形式,各种工作检查只看是否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农村宗族势力横行、干部派性强,矛盾多,沟通交流机制不畅通,顾虑重重,工作开展不顺利。农村干部实行群众选举制,怕干工作惹人,影响自己的前途。
二、乡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党委、政府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村级管理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
认为农村工作不好干,群众素质低,村级情况比较复杂,不好管理,既然村民自治,不宜多管,也不想多管,怕引火烧身。再加上实行“村账乡监”制度,认为财务不出问题就行。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乡镇及村干部对村级事务管理不够重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了事,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
认为制度已经建立完善,所有事情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就行,遇到问题不敢表态,怕担责。
(二)乡镇领导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差
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村内群众常以自己的私利以这样那样的借口阻扰工程,然后贿赂村干部,村干部以工作好开展为由把工程承包给自己的关系户。还有的干部阳奉阴违,带头违反财经制度,使制度形同虚设,造成财务管理问题层出不穷。个别领导忽视这种现象,怕管严了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
(三)群众参与意识不强
不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不愿意多管,怕引火烧身。再加上群众看不懂账目,又不懂得财务法规和制度规定,所以对村里的账目不看也不问,导致民主监督的作用无从发挥。行政村虽然都设有内部民主理财机构,但许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干部关系比较好,靠互相帮忙通过选举才进入班子工作的,利益相连,难以起到监督作用。部分村的理財组成员和村干部有矛盾,之间工作不能相互配合,村干部都以各种借口排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工作,遇到有些工作确实需要签字的由当事人出面单独找监督委员会成员一个一个签字,使会签制度流于形式,造成民主监督失效。
三、乡村财务管理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已经对村级组织治理提出了新方向和要求,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农村干部放权,根据自己村情制定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使村级管理有章可循,提高管理效率。如村级财务预算制度、村级用工审批制度、困难户救济制度,村级工程招投标制度等等。通过制度和一定的工作程序来管理好农村事务。
当前情况下,村委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政策,特别在这届村委换届时,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目的在于提高中央政策在农村的执行力。经济放开后,大部分人都忙于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过多地参加会议,我们应该根据政策精神,不必凡事都要求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工作,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政府安排的惠民工程不必非要都执行“四议两公开”流程来考核,对于一些技术要求不高、金额不大的小型工程项目,按市场价位定价,简化招投标流程,执行抓阄制度,体现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就行。 (二)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核算水平
1、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构建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平台,成立农村财务监管、核算管理中心,利用网络电算化、信息化管理。实现纪检、农经等管理部门数据共享,便于各部门的监督管理。
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农村收支预算制度,严格按照预算使用资金,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核算水平。
改进代理记账的管理模式。各村的财务由各村会计记账核算,凭证制作必须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对各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审核通过后,会计数据方可上传网络管理平台。各村自己会计核算,保证了会计数据的正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2、加强农村会计队伍的建设
实施财务人员择优选择制度,对农村会计岗位实行公开招聘、考试录用、争竞上岗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履行必要的程序,把一些业务理论强、工作能力优的人员吸收到农村会计队伍中。
坚持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规范业务行为,提高干部待遇,使他们安心工作。村级财务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保持村级财会队伍相对稳定。
建立严格的培训考评制度,三资管理机构每年要组织对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更换。
3、坚持农村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根据全年的收入制定预算支出,优先民生、公益事业支出制度。
(三)建立村干部与群众的交流沟通机制
国家政策宣传与解读深入民心,让百姓理解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使国家政策顺利实施。
(四)发展经济,造福群众,让老百姓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
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壮大三资产业规模。进行土地集中收回流转承包,进一步助推农业产业优化发展,使土地好出租,租金高,同时带动了当地的农副产品生产和旅游产业开发等项目的发展。
科学合理购置固定资产,获取收取稳定资金回报。近年,国家新农村建设运动如火如荼,特别是表现在各地农村居民集资建楼,优化居住条件,同时居民楼临街门面所产生的经济收益收归集体所有,从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各地城郊,利用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段投资开发商业楼盘,对外出租,做到资产保值增值。
精准解读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农村社区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公益基础设施投入,开发荒山、荒沟。设计规划图纸,利用民间资本,制定地方政策,提倡灵活经营,既搞活了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结语
基层农业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动员村民,动员并组织村民参与治理的前提就是将村集体当作一个利益共同體,在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让村民通过合法科学的选举,从而产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村干部和干事创业的村三委。前些年,干部干不干,村民说了算,制约了部分基层干部的创业激情,工作中怕惹人,结果造成了部分村民以无理的上访、告状来要挟村干部,从而侵占集体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给各级部门造成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对那些无理上访、缠访的坚决进行打击。近年来,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严格履行民主集中制,书记人选经过组织考察认可后,再经过群众选举认可方能担任。通过制度设计让政府和农民都认可的村干部有能够作为的空间与制度条件,提升党委、政府的政策在农村执行力。
(作者单位:洛阳市吉利区西霞院街道办事处)
我国的乡村治理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时期,村级组织是以生产队为基础的管理机构,对外名称为某某村生产大队,生产小队是基本生产单位,农民共同生产劳动,共同应对生产生活中的公共事务,在自给自足的同时必须向国家输出资源。建国期初,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源贫乏,国家的农业资源主要来源于农村,生产大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抓生产,修水利设施,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二是联产责任承包到户时期,以农户家庭为独立经营的生产单位,村级组织虽然不再统一组织农业生产,但是村生产大队与农户之间依然存在领导关系,依法向耕种集体土地的农户收缴国家资源、生产大队收取管理费,剩余部分归自己支配,生产大队职能变化不大。三是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不再向农村提取资源,村级集体组织逐步转变为向农户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为主要职能,发展村集体经济为辅的次要职能,生产大队组织名称随即改名为村民委员会。
现今我国的乡村治理正处于第三阶段。此时,国家由农业大国变为工业强国,经济力量雄厚,国家加大了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国家依法治理农村,逐步介入村级治理的各个环节、具体过程,村干部自主决定的权力越来越少,实质治理的权利也越来越少,为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越来越多需要按上级规范和程序进行形式治理。上级的主要考核标准也就变成是否按程序、是否合规。国家治理政策变了,可乡村治理跟不上,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虽然,各级党委、政府经常组织农村干部外出学习,推广先进地区的农村治理经验,属于搬着石头过河的摸索阶段,不切合当地实际完全照搬,管理形式呆板、教条,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通过分析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存在问题浅谈一下相应的策略。
一、乡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经营管理跟不上,不能适应21世纪现代化办公需要,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人财物的严重浪费。
农村财务管理不严谨,政策支撑跟进不到位,财务核算不科学,代理记账造成业财两不相融。
形式主义、经验主义严重,工作方式呆板无创新、工作态度懒散且应付,为了做完工作而工作,无革新意识和进取意识。上级管理部门政策执行存在教条主义,过于拘束“四议两公开”形式,各种工作检查只看是否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农村宗族势力横行、干部派性强,矛盾多,沟通交流机制不畅通,顾虑重重,工作开展不顺利。农村干部实行群众选举制,怕干工作惹人,影响自己的前途。
二、乡村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党委、政府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村级管理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
认为农村工作不好干,群众素质低,村级情况比较复杂,不好管理,既然村民自治,不宜多管,也不想多管,怕引火烧身。再加上实行“村账乡监”制度,认为财务不出问题就行。正是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乡镇及村干部对村级事务管理不够重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敷衍了事,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
认为制度已经建立完善,所有事情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就行,遇到问题不敢表态,怕担责。
(二)乡镇领导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差
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村内群众常以自己的私利以这样那样的借口阻扰工程,然后贿赂村干部,村干部以工作好开展为由把工程承包给自己的关系户。还有的干部阳奉阴违,带头违反财经制度,使制度形同虚设,造成财务管理问题层出不穷。个别领导忽视这种现象,怕管严了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
(三)群众参与意识不强
不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不愿意多管,怕引火烧身。再加上群众看不懂账目,又不懂得财务法规和制度规定,所以对村里的账目不看也不问,导致民主监督的作用无从发挥。行政村虽然都设有内部民主理财机构,但许多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村干部关系比较好,靠互相帮忙通过选举才进入班子工作的,利益相连,难以起到监督作用。部分村的理財组成员和村干部有矛盾,之间工作不能相互配合,村干部都以各种借口排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工作,遇到有些工作确实需要签字的由当事人出面单独找监督委员会成员一个一个签字,使会签制度流于形式,造成民主监督失效。
三、乡村财务管理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已经对村级组织治理提出了新方向和要求,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农村干部放权,根据自己村情制定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使村级管理有章可循,提高管理效率。如村级财务预算制度、村级用工审批制度、困难户救济制度,村级工程招投标制度等等。通过制度和一定的工作程序来管理好农村事务。
当前情况下,村委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国家政策,特别在这届村委换届时,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目的在于提高中央政策在农村的执行力。经济放开后,大部分人都忙于打工挣钱,根本没有时间过多地参加会议,我们应该根据政策精神,不必凡事都要求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工作,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政府安排的惠民工程不必非要都执行“四议两公开”流程来考核,对于一些技术要求不高、金额不大的小型工程项目,按市场价位定价,简化招投标流程,执行抓阄制度,体现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就行。 (二)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核算水平
1、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构建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平台,成立农村财务监管、核算管理中心,利用网络电算化、信息化管理。实现纪检、农经等管理部门数据共享,便于各部门的监督管理。
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农村收支预算制度,严格按照预算使用资金,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核算水平。
改进代理记账的管理模式。各村的财务由各村会计记账核算,凭证制作必须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乡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对各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审核通过后,会计数据方可上传网络管理平台。各村自己会计核算,保证了会计数据的正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2、加强农村会计队伍的建设
实施财务人员择优选择制度,对农村会计岗位实行公开招聘、考试录用、争竞上岗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履行必要的程序,把一些业务理论强、工作能力优的人员吸收到农村会计队伍中。
坚持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规范业务行为,提高干部待遇,使他们安心工作。村级财务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保持村级财会队伍相对稳定。
建立严格的培训考评制度,三资管理机构每年要组织对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更换。
3、坚持农村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根据全年的收入制定预算支出,优先民生、公益事业支出制度。
(三)建立村干部与群众的交流沟通机制
国家政策宣传与解读深入民心,让百姓理解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使国家政策顺利实施。
(四)发展经济,造福群众,让老百姓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
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壮大三资产业规模。进行土地集中收回流转承包,进一步助推农业产业优化发展,使土地好出租,租金高,同时带动了当地的农副产品生产和旅游产业开发等项目的发展。
科学合理购置固定资产,获取收取稳定资金回报。近年,国家新农村建设运动如火如荼,特别是表现在各地农村居民集资建楼,优化居住条件,同时居民楼临街门面所产生的经济收益收归集体所有,从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各地城郊,利用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段投资开发商业楼盘,对外出租,做到资产保值增值。
精准解读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农村社区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公益基础设施投入,开发荒山、荒沟。设计规划图纸,利用民间资本,制定地方政策,提倡灵活经营,既搞活了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结语
基层农业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动员村民,动员并组织村民参与治理的前提就是将村集体当作一个利益共同體,在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让村民通过合法科学的选举,从而产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村干部和干事创业的村三委。前些年,干部干不干,村民说了算,制约了部分基层干部的创业激情,工作中怕惹人,结果造成了部分村民以无理的上访、告状来要挟村干部,从而侵占集体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给各级部门造成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对那些无理上访、缠访的坚决进行打击。近年来,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严格履行民主集中制,书记人选经过组织考察认可后,再经过群众选举认可方能担任。通过制度设计让政府和农民都认可的村干部有能够作为的空间与制度条件,提升党委、政府的政策在农村执行力。
(作者单位:洛阳市吉利区西霞院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