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学生之间与生俱来各不相同,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人的才能是多元的。这就是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智力有高低,知识面有宽窄,知识能力有大小。为了构建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绿色生态环境”,要根据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从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创建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的精神境界、欣赏水平、语文水准得到完整提升。诗歌文化的悠久魅力对于我们的长期熏染,让我们边读边想、边想边做。
一、朗读感知,以读代讲
朗读是一项难度较小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较自主地参与练习,但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也不容易。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吟诵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这就是说朗读时要发出如珠似玉、清脆响亮的声音,要注意声音的长短、高低、快慢、轻重,讲究吐字、发音,讲究语流、语态。①初读,从总体上感知体会。②范读,借助多媒体画面,配以适合的乐曲营造氛围,感染自己,感染学生,达到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③比读,鼓励学生自愿比着读给大家听,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情感。④品读,从情感表达、选择意象、象征意义以及结构美、语言美、音乐美等诸多角度来体会、品味诗歌。⑤赏读,学生自由地选择喜欢的小节默读、朗读,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交流、欣赏。根据诗作内涵和学生的差异,可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A级:针对基础一般、朗读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完成①+④。B级:针对理解能力较好、对诗歌有欣赏品味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完成①+⑤。C级:针对分析、品味能力好,对诗歌知识有很深积累,希望更大程度提高的学生,除了让他们完成①至⑤的内容,还可以在体会情感和运用技巧方面加大练习力度,让学生融入到诗作中,与诗人同呼吸、共感受。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诗歌也是如此。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感知诗歌、感受语言氛围、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语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朗读水平。教师要坚信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朗读、咀嚼、品味中体会出来的。教师只做重点点拨,达到以读代讲的效果,就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气质。
二、感悟作品,审美享受
一首小诗,能流传并让人吟诵不止,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学生应从情感、意境、语言、形象等诸多方面来体会。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一句说的是感情的力量。在诗歌创作中感情就是生命,诗句中流淌着诗人的血液,学生要深入体会诗人跳动的脉搏。对于直抒胸臆的诗,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如“爱你衰老脸上痛苦的皱纹”(叶芝《当你老了》)。对于委婉含蓄的诗,就需要学生会联系诗人创作时的境况和个人风格,品味平凡中的伟大、简单中的深刻、平静中的激情,比如欣赏《雨巷》(戴望舒)、《致橡树》(舒婷)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客观事物之中,如柳、松、竹、梅、荷花、海棠、夕阳、明月、大海、险峰等等,并勾画出了优美的画面,创造出了美妙的意境,学生应深入思考意境、韵味之中融合的诗人的爱恨、痛苦和欢乐。含蓄的意境和传统的意象唤醒了学生的想象,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历构想画面,唤起自己与诗人的共鸣。以诗作画为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和再创造的机会,激发了个体的主体精神,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实现想象创造的能力。
诗歌的语言艺术成就最高,学生可从语言凝练的方面去体会,体会用极少的文字展示出广阔的生活,用极短的篇幅蕴藏丰富的内涵。如《清明》一诗中,纷纷、断魂、遥指等词极为凝练,且言有尽而意无穷,非常值得品味。
三、提供平台,展示个性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词积累,但职高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很大,对于诗歌的喜好程度不一,所以问题有难有易,要求掌握的程度有高有低。比如在《乡愁》的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这样的环节:乡愁是大家都能体验到但难以言说的情绪,谁都没有余光中先生表达得那样深沉、丰富。我们以乡愁为圆心,把愁这种无影无踪、无形无声的情愫散发开来,做发散性思维练习,从多侧面、多角度求索多内容的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不致于僵化,增强了思维的多维性。不论学生以前学习好坏和掌握语文知识多少,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求得了许多答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徐志摩的“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具有甜蜜的忧愁”……不管是闲愁、离愁、哀愁,还是亡国之愁、寂寞之愁,在诗人、词人笔下都具体生动、活灵活现、触手可及。然后,学生对这些诗句进一步体会品味,每人都说出自己的理解。对那些文学素养较好、审美情趣较高的学生,要提出有深度、有创新的问题,让他们思维变得更开阔。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交流讨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思维的流畅性,提高审美情趣。
四、扩展阅读,开拓视野
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把课外教学和课堂教学自然地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本容量有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诗作及传世佳句都不能选编进来,因此教师必须把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进行自主活动。比如学习了《现代诗四首》,学生在课外就可阅读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冰心、何其芳、郭沫若、艾青等人的诗集或作品。再比如,可增加欣赏外国诗作环节,让学生感受异域风情。学生读得多、见得多了,就会对诗歌有更深的了解、体会。诗歌积累多了,学生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文化积淀深厚了,学生的欣赏品味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如举行一次当代诗歌朗诵会,学生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也可自由选择。比赛中,学生除了要注意朗诵技巧外,还要注意肢体的表演效果。从作品感染自己到自己感染听众,学生进行了再创作,并能从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生也可以出一期手抄小报,并在墙上张贴,与大家共同学习,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自由创作,释放激情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兴趣写作,有创意地表达。”这正是个性和创新的时代精神。高中学生已有很好的语文知识积累,能够自由创作诗歌了。学生把自己对某些景物、事物的感触,对生活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思索,不管是迷茫的、沉郁的、朦胧的、清新的、睿智的甚至是狂放的、叛逆的情感,都用诗语轻轻地吐出来,托起一片全新的天地,开启一道生命的闸门。余秋雨老师说过:“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与沟通的训练。”那么,这种个性化的精神活动生成的产品也是个性化的。学生多角度地观察、有创意地表达凸显出他们丰富多元的精神世界、张扬的生命活力,并尽显风流才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享受学习、思索的乐趣,走进艺术天国中自由的殿堂。
师生合作后,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了欣赏诗作,有能力选择材料、驾驭语言、恰当地表达感情。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审美享受,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主动发展,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学生今天的“学”是为了明天的“不学”,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高度。
一、朗读感知,以读代讲
朗读是一项难度较小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较自主地参与练习,但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也不容易。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吟诵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这就是说朗读时要发出如珠似玉、清脆响亮的声音,要注意声音的长短、高低、快慢、轻重,讲究吐字、发音,讲究语流、语态。①初读,从总体上感知体会。②范读,借助多媒体画面,配以适合的乐曲营造氛围,感染自己,感染学生,达到情感与技巧的和谐统一。③比读,鼓励学生自愿比着读给大家听,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情感。④品读,从情感表达、选择意象、象征意义以及结构美、语言美、音乐美等诸多角度来体会、品味诗歌。⑤赏读,学生自由地选择喜欢的小节默读、朗读,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交流、欣赏。根据诗作内涵和学生的差异,可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A级:针对基础一般、朗读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完成①+④。B级:针对理解能力较好、对诗歌有欣赏品味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完成①+⑤。C级:针对分析、品味能力好,对诗歌知识有很深积累,希望更大程度提高的学生,除了让他们完成①至⑤的内容,还可以在体会情感和运用技巧方面加大练习力度,让学生融入到诗作中,与诗人同呼吸、共感受。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诗歌也是如此。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感知诗歌、感受语言氛围、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语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朗读水平。教师要坚信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朗读、咀嚼、品味中体会出来的。教师只做重点点拨,达到以读代讲的效果,就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气质。
二、感悟作品,审美享受
一首小诗,能流传并让人吟诵不止,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学生应从情感、意境、语言、形象等诸多方面来体会。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一句说的是感情的力量。在诗歌创作中感情就是生命,诗句中流淌着诗人的血液,学生要深入体会诗人跳动的脉搏。对于直抒胸臆的诗,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如“爱你衰老脸上痛苦的皱纹”(叶芝《当你老了》)。对于委婉含蓄的诗,就需要学生会联系诗人创作时的境况和个人风格,品味平凡中的伟大、简单中的深刻、平静中的激情,比如欣赏《雨巷》(戴望舒)、《致橡树》(舒婷)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客观事物之中,如柳、松、竹、梅、荷花、海棠、夕阳、明月、大海、险峰等等,并勾画出了优美的画面,创造出了美妙的意境,学生应深入思考意境、韵味之中融合的诗人的爱恨、痛苦和欢乐。含蓄的意境和传统的意象唤醒了学生的想象,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历构想画面,唤起自己与诗人的共鸣。以诗作画为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和再创造的机会,激发了个体的主体精神,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实现想象创造的能力。
诗歌的语言艺术成就最高,学生可从语言凝练的方面去体会,体会用极少的文字展示出广阔的生活,用极短的篇幅蕴藏丰富的内涵。如《清明》一诗中,纷纷、断魂、遥指等词极为凝练,且言有尽而意无穷,非常值得品味。
三、提供平台,展示个性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词积累,但职高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很大,对于诗歌的喜好程度不一,所以问题有难有易,要求掌握的程度有高有低。比如在《乡愁》的教学设计中,我安排了这样的环节:乡愁是大家都能体验到但难以言说的情绪,谁都没有余光中先生表达得那样深沉、丰富。我们以乡愁为圆心,把愁这种无影无踪、无形无声的情愫散发开来,做发散性思维练习,从多侧面、多角度求索多内容的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不致于僵化,增强了思维的多维性。不论学生以前学习好坏和掌握语文知识多少,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求得了许多答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徐志摩的“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具有甜蜜的忧愁”……不管是闲愁、离愁、哀愁,还是亡国之愁、寂寞之愁,在诗人、词人笔下都具体生动、活灵活现、触手可及。然后,学生对这些诗句进一步体会品味,每人都说出自己的理解。对那些文学素养较好、审美情趣较高的学生,要提出有深度、有创新的问题,让他们思维变得更开阔。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交流讨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思维的流畅性,提高审美情趣。
四、扩展阅读,开拓视野
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把课外教学和课堂教学自然地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本容量有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诗作及传世佳句都不能选编进来,因此教师必须把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可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进行自主活动。比如学习了《现代诗四首》,学生在课外就可阅读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冰心、何其芳、郭沫若、艾青等人的诗集或作品。再比如,可增加欣赏外国诗作环节,让学生感受异域风情。学生读得多、见得多了,就会对诗歌有更深的了解、体会。诗歌积累多了,学生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文化积淀深厚了,学生的欣赏品味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如举行一次当代诗歌朗诵会,学生可以围绕某一主题,也可自由选择。比赛中,学生除了要注意朗诵技巧外,还要注意肢体的表演效果。从作品感染自己到自己感染听众,学生进行了再创作,并能从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生也可以出一期手抄小报,并在墙上张贴,与大家共同学习,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自由创作,释放激情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兴趣写作,有创意地表达。”这正是个性和创新的时代精神。高中学生已有很好的语文知识积累,能够自由创作诗歌了。学生把自己对某些景物、事物的感触,对生活的感叹和对未来的思索,不管是迷茫的、沉郁的、朦胧的、清新的、睿智的甚至是狂放的、叛逆的情感,都用诗语轻轻地吐出来,托起一片全新的天地,开启一道生命的闸门。余秋雨老师说过:“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与沟通的训练。”那么,这种个性化的精神活动生成的产品也是个性化的。学生多角度地观察、有创意地表达凸显出他们丰富多元的精神世界、张扬的生命活力,并尽显风流才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享受学习、思索的乐趣,走进艺术天国中自由的殿堂。
师生合作后,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了欣赏诗作,有能力选择材料、驾驭语言、恰当地表达感情。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审美享受,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主动发展,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学生今天的“学”是为了明天的“不学”,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