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短视频语境和传播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u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移动网络视频在内容上呈现微缩化和情节戏剧化,而在形式上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对传统叙事模式不断进行解构,并使其兼具了个体表达與社交功能,主要体现在“个体性”与“社区性”的交融、自我展示与自我满足的融合、内容同质化与议题特定化。
  关键词:移动网络视频;碎片化;个体表达;社交功能
  从影像“展现”现实,进而可以虚拟“现实”,人类对再现现实的冲动和追求一直没有改变。影像传播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了一种文化仪式。影像世界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主体空间。
  移动网络视频内容的碎片化与叙事的多重语境化
  内容微缩化,情节戏剧化
  由于移动网络视频终端是受众随身化的设备,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观看的需要;同时也由于受到网络流量、待机时间等的限制,受众在收看移动网络视频时,往往使用零碎时间而缺乏连续性。传统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实际上并不适合手机等移动终端,因此移动网络视频在内容上要既“短”又“精”。无论是专门针对移动网络视频的专业电影、电视剧还是用户自己拍摄上传的微视频,都是碎片化的内容展示。
  形式灵巧活泼
  移动网络视频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镜头小景别,对传统叙事模式不断进行解构。对于手机系列剧而言,并不一定要看完连续的剧情才能得到一个故事,而是在任意一个时间空间收看,都能够很容易进入剧情,不需要前后剧情的铺垫和衔接。同时,移动网络视频的观看屏幕是受到局限的,因而不适合表现那些开阔、恢弘的场景,这也导致了该类视频是以“特写”为基本镜头语言的。特写镜头可以很好地展现细节和生动的表情,是视听语言中的“心灵镜头”。在大屏幕上过多使用特写镜头可能会给人以压迫感,但在移动网络视频中,特写镜头却会给观众呈现更为饱满的视觉感受,故事呈现也会更加动人,精彩的特写镜头语言往往被用来描述故事的高潮部分。而这种小景别的拍摄极其适合个人化的视觉作品创作,即使拍摄、制作时只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通过移动端的自拍模式拍摄脸部特写、表情、动作等,而且往往能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特别是那些极尽夸张、搞笑的表演,为具有后现代风格的移动网络视频的风行提供了契机。
  移动网络视频的个体表达与社交功能
  “个体性”与“社区性”的交融
  视频的个人化表达在视频分享网站中已经有了很全面的发展,个体得到了解放,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其主动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展现、自由表达和自由交流。受众在移动网络视频领域中有两条发展线路,且在现实的发展中又总是结合在一起:①移动网络视频方便了个人的影像化表达,更利于个人的视觉创作;②移动网络视频与社交具有强大的结合力,更易产生“文化影响社区化”现象。
  “弹幕网站”的出现正是因应移动视频社交化这一特点而出现的。以AcFun、哔哩哔哩为代表的弹幕网站采用的是这样一种运作方式:只要任何视频一上线,受众就可以对其中任何一个时间点的任何一个元素加以评论,并以字幕的形式分布在影像上,能够被所有人看见。各个地方的受众间、过去和未来的受众间、受众和创作者间形成了永无穷尽的互动,强化了反馈和互动的功能。另外,这些移动视频共享客户端都与微博、豆瓣等具有深厚受众基础的网站合作,成为话题的发起人和引导者,直接激励用户参与,并形成巨大的讨论区。
  自我展示与自我满足的融合
  当下越来越多的移动端视频软件兴起,为视频自媒体的创作创造了最为便利的条件,最近流行的有腾讯公司的“微视”和美图秀秀推出的“美拍”等。以“美拍”为例,2014年4月美图秀秀公司推出了拍摄短视频的“美拍”软件。这款视频软件只可记录短短10秒的瞬间,并将其传送至新浪微博和Facebook,成为最新的大众化娱乐工具。移动网络视频的新型特点,从“美拍”这类软件可见一斑。移动网络视频的可移动性特征,改变了用户的信息接收方式,打破了固定化的收看习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用户对于时间的利用更为全方位,可随时随地收看、使用。“美拍”专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推出,方便人们随时拍摄、上传、分享、观看,而且短短10秒的限制恰恰契合了用户使用移动网络视频的心理,即用户以消费“中间时间”和“中间空间”为目的,以满足消遣娱乐和陪伴动机为主,因而观看时呈一种偶遇式状态,收视的目的性大大降低。最重要的是,这类软件将视频制作和编辑简易化,视频制作可以像编写文字一样方便,而且智能化的剪辑功能、多种特效处理、特效滤镜和配乐的多样选择,极大地吸引了用户,用户的参与性大大提升。“美拍”的火爆也说明了人们沟通方式的转变。由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视频记录丰富瞬间的优势更加凸显,移动网络视频为受众的个体表达提供了最好的方式。每个人在社会转型期都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心理,需要一个出口去宣泄,而这类视频社区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网友以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方式去宣泄情绪,用户在视频中表现的自嘲和幽默让其在社会自我和个人自我之间求得一种平衡。
  参考文献:
  [1]何志武,吴瑶.电视公共论坛的“乌托邦”式构建——基于媒介批判理论[J].新闻界,2014,(3).
  [2][美]罗伯特·考克尔,郭青春.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长潇,孙晓菲.微电影:电影的微缩,还是广告的附庸[J].现代视听,2013,(3).
  [4][英]约翰·斯道雷,常江.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美]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莱文森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在整理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提供的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公开发表的署名文章和所致函电等594份文件的基础上,分析每份文件中出现“治理”一词的情况,并对文件的发布年份、具体类型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统计分析。习近平总书
期刊
摘要:资本主义起源问题在马克思那里不单纯是一个历史实证性的问题,还是一个关乎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或者马克思的历史科学的问题。“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布伦纳认为,马克思的文本中存在着两种互不相容的过渡理论,它们分别指涉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路在批判资本主义起源研究中“斯密主义”倾向,以及反对任何形式的先验历史观或者历史决定论方面是贡献卓著的,但因未能在马克思的
期刊
摘要:当下大陆房地产在全球流动性泛滥和资产荒背景下,价量进入非理性繁荣阶段。文章从工业化换代分析入手,指出滞后的城市化、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不成熟、境内外无序的热钱流动、混乱的社会预期才是幕后的主要推手。大陆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自我再生修复能力,回归理性的房地产市场能够吸纳大部分流动性,可以起到海绵和湿地的作用。建议在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系列结构性改革,用法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以往的优势特征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因此,要求公共图书馆能够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其中,利用“互联网+”促进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为此,文章通过对互联网+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改革创新进行思考,希望可以给公共图书馆服务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改革;创新思考  “互联网+
期刊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提高。其中在出行方面,汽车的兴起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逐渐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汽车轻量化的概念。文章主要阐述汽车轻量化的意义以及新型轻质材料在汽车轻量化的应用,通过对高强度钢、铝合金以及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具体实例分析,
期刊
摘要:综采作为煤矿采煤的重要阵地,自动化采煤技术能够有效地取代人工采煤的方式,在提高采煤效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自动化采煤设备的刚度比较大,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煤的需要,在煤矿作业中的适应性比较强。同时还实现远程控制等,提高了设备作业的准确性。自动化采煤技术在煤矿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应当加强其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自动化;采煤;机械化;采煤效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和
期刊
摘 要:英国学者罗思义(John Ross)先生的中文新著《别误读中国经济》,从人们当今最关心的中美关系着手,肯定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批评了西方高唱的“中国崩溃论”。他依据增长核算新理论,对投资、劳动力适龄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通过中西方对照,肯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支持了近些年中
期刊
摘 要:城市居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存在垃圾分类个人行为动机不足与集体行动“搭便车”的现象。本文从垃圾分类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两个视角出发,借助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如何通过法律改变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行为成本与收益,改变集体环境下居民个人垃圾分类的博弈均衡,进而走出垃圾分类集体行动“囚徒困境”与搭便车的困局,促进城市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社会行为规范。  关键词:垃圾分类;行为成本;行
期刊
摘 要:经历40年的改革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决定、反作用和不断适应”的矛盾统一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推动我国现代乡村发展进入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将进一步加快乡村发展速度,努力缩小乡村与城市发展差距,谱写我国“三农”发展的新篇章。乡村发展嬗变的同时,也推动乡村治理迎来“后乡村”时代。  关键词: 新时代;乡村发展;后乡村;乡村振兴;课题  中
期刊
摘 要:自然在与艺术的关系中长期处于劣势,传统美学和主观自律性的审美理念都贬低自然审美,忽视自然的本真力量。当代艺术现场语境拓展的现状促进了审美基础的客观性转向,这有利于自然美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归。自然力的交互作用迎合并进一步促进了艺术现场语境的拓展维度,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构建了融合自然,语境,审美者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互动空间。对自然力交互作用的关照匡正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