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移动网络视频在内容上呈现微缩化和情节戏剧化,而在形式上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对传统叙事模式不断进行解构,并使其兼具了个体表达與社交功能,主要体现在“个体性”与“社区性”的交融、自我展示与自我满足的融合、内容同质化与议题特定化。
关键词:移动网络视频;碎片化;个体表达;社交功能
从影像“展现”现实,进而可以虚拟“现实”,人类对再现现实的冲动和追求一直没有改变。影像传播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了一种文化仪式。影像世界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主体空间。
移动网络视频内容的碎片化与叙事的多重语境化
内容微缩化,情节戏剧化
由于移动网络视频终端是受众随身化的设备,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观看的需要;同时也由于受到网络流量、待机时间等的限制,受众在收看移动网络视频时,往往使用零碎时间而缺乏连续性。传统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实际上并不适合手机等移动终端,因此移动网络视频在内容上要既“短”又“精”。无论是专门针对移动网络视频的专业电影、电视剧还是用户自己拍摄上传的微视频,都是碎片化的内容展示。
形式灵巧活泼
移动网络视频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镜头小景别,对传统叙事模式不断进行解构。对于手机系列剧而言,并不一定要看完连续的剧情才能得到一个故事,而是在任意一个时间空间收看,都能够很容易进入剧情,不需要前后剧情的铺垫和衔接。同时,移动网络视频的观看屏幕是受到局限的,因而不适合表现那些开阔、恢弘的场景,这也导致了该类视频是以“特写”为基本镜头语言的。特写镜头可以很好地展现细节和生动的表情,是视听语言中的“心灵镜头”。在大屏幕上过多使用特写镜头可能会给人以压迫感,但在移动网络视频中,特写镜头却会给观众呈现更为饱满的视觉感受,故事呈现也会更加动人,精彩的特写镜头语言往往被用来描述故事的高潮部分。而这种小景别的拍摄极其适合个人化的视觉作品创作,即使拍摄、制作时只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通过移动端的自拍模式拍摄脸部特写、表情、动作等,而且往往能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特别是那些极尽夸张、搞笑的表演,为具有后现代风格的移动网络视频的风行提供了契机。
移动网络视频的个体表达与社交功能
“个体性”与“社区性”的交融
视频的个人化表达在视频分享网站中已经有了很全面的发展,个体得到了解放,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其主动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展现、自由表达和自由交流。受众在移动网络视频领域中有两条发展线路,且在现实的发展中又总是结合在一起:①移动网络视频方便了个人的影像化表达,更利于个人的视觉创作;②移动网络视频与社交具有强大的结合力,更易产生“文化影响社区化”现象。
“弹幕网站”的出现正是因应移动视频社交化这一特点而出现的。以AcFun、哔哩哔哩为代表的弹幕网站采用的是这样一种运作方式:只要任何视频一上线,受众就可以对其中任何一个时间点的任何一个元素加以评论,并以字幕的形式分布在影像上,能够被所有人看见。各个地方的受众间、过去和未来的受众间、受众和创作者间形成了永无穷尽的互动,强化了反馈和互动的功能。另外,这些移动视频共享客户端都与微博、豆瓣等具有深厚受众基础的网站合作,成为话题的发起人和引导者,直接激励用户参与,并形成巨大的讨论区。
自我展示与自我满足的融合
当下越来越多的移动端视频软件兴起,为视频自媒体的创作创造了最为便利的条件,最近流行的有腾讯公司的“微视”和美图秀秀推出的“美拍”等。以“美拍”为例,2014年4月美图秀秀公司推出了拍摄短视频的“美拍”软件。这款视频软件只可记录短短10秒的瞬间,并将其传送至新浪微博和Facebook,成为最新的大众化娱乐工具。移动网络视频的新型特点,从“美拍”这类软件可见一斑。移动网络视频的可移动性特征,改变了用户的信息接收方式,打破了固定化的收看习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用户对于时间的利用更为全方位,可随时随地收看、使用。“美拍”专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推出,方便人们随时拍摄、上传、分享、观看,而且短短10秒的限制恰恰契合了用户使用移动网络视频的心理,即用户以消费“中间时间”和“中间空间”为目的,以满足消遣娱乐和陪伴动机为主,因而观看时呈一种偶遇式状态,收视的目的性大大降低。最重要的是,这类软件将视频制作和编辑简易化,视频制作可以像编写文字一样方便,而且智能化的剪辑功能、多种特效处理、特效滤镜和配乐的多样选择,极大地吸引了用户,用户的参与性大大提升。“美拍”的火爆也说明了人们沟通方式的转变。由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视频记录丰富瞬间的优势更加凸显,移动网络视频为受众的个体表达提供了最好的方式。每个人在社会转型期都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心理,需要一个出口去宣泄,而这类视频社区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网友以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方式去宣泄情绪,用户在视频中表现的自嘲和幽默让其在社会自我和个人自我之间求得一种平衡。
参考文献:
[1]何志武,吴瑶.电视公共论坛的“乌托邦”式构建——基于媒介批判理论[J].新闻界,2014,(3).
[2][美]罗伯特·考克尔,郭青春.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长潇,孙晓菲.微电影:电影的微缩,还是广告的附庸[J].现代视听,2013,(3).
[4][英]约翰·斯道雷,常江.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美]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莱文森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移动网络视频;碎片化;个体表达;社交功能
从影像“展现”现实,进而可以虚拟“现实”,人类对再现现实的冲动和追求一直没有改变。影像传播已成为这个时代最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了一种文化仪式。影像世界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的主体空间。
移动网络视频内容的碎片化与叙事的多重语境化
内容微缩化,情节戏剧化
由于移动网络视频终端是受众随身化的设备,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观看的需要;同时也由于受到网络流量、待机时间等的限制,受众在收看移动网络视频时,往往使用零碎时间而缺乏连续性。传统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实际上并不适合手机等移动终端,因此移动网络视频在内容上要既“短”又“精”。无论是专门针对移动网络视频的专业电影、电视剧还是用户自己拍摄上传的微视频,都是碎片化的内容展示。
形式灵巧活泼
移动网络视频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镜头小景别,对传统叙事模式不断进行解构。对于手机系列剧而言,并不一定要看完连续的剧情才能得到一个故事,而是在任意一个时间空间收看,都能够很容易进入剧情,不需要前后剧情的铺垫和衔接。同时,移动网络视频的观看屏幕是受到局限的,因而不适合表现那些开阔、恢弘的场景,这也导致了该类视频是以“特写”为基本镜头语言的。特写镜头可以很好地展现细节和生动的表情,是视听语言中的“心灵镜头”。在大屏幕上过多使用特写镜头可能会给人以压迫感,但在移动网络视频中,特写镜头却会给观众呈现更为饱满的视觉感受,故事呈现也会更加动人,精彩的特写镜头语言往往被用来描述故事的高潮部分。而这种小景别的拍摄极其适合个人化的视觉作品创作,即使拍摄、制作时只有自己一个人,也可以通过移动端的自拍模式拍摄脸部特写、表情、动作等,而且往往能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特别是那些极尽夸张、搞笑的表演,为具有后现代风格的移动网络视频的风行提供了契机。
移动网络视频的个体表达与社交功能
“个体性”与“社区性”的交融
视频的个人化表达在视频分享网站中已经有了很全面的发展,个体得到了解放,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其主动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展现、自由表达和自由交流。受众在移动网络视频领域中有两条发展线路,且在现实的发展中又总是结合在一起:①移动网络视频方便了个人的影像化表达,更利于个人的视觉创作;②移动网络视频与社交具有强大的结合力,更易产生“文化影响社区化”现象。
“弹幕网站”的出现正是因应移动视频社交化这一特点而出现的。以AcFun、哔哩哔哩为代表的弹幕网站采用的是这样一种运作方式:只要任何视频一上线,受众就可以对其中任何一个时间点的任何一个元素加以评论,并以字幕的形式分布在影像上,能够被所有人看见。各个地方的受众间、过去和未来的受众间、受众和创作者间形成了永无穷尽的互动,强化了反馈和互动的功能。另外,这些移动视频共享客户端都与微博、豆瓣等具有深厚受众基础的网站合作,成为话题的发起人和引导者,直接激励用户参与,并形成巨大的讨论区。
自我展示与自我满足的融合
当下越来越多的移动端视频软件兴起,为视频自媒体的创作创造了最为便利的条件,最近流行的有腾讯公司的“微视”和美图秀秀推出的“美拍”等。以“美拍”为例,2014年4月美图秀秀公司推出了拍摄短视频的“美拍”软件。这款视频软件只可记录短短10秒的瞬间,并将其传送至新浪微博和Facebook,成为最新的大众化娱乐工具。移动网络视频的新型特点,从“美拍”这类软件可见一斑。移动网络视频的可移动性特征,改变了用户的信息接收方式,打破了固定化的收看习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用户对于时间的利用更为全方位,可随时随地收看、使用。“美拍”专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推出,方便人们随时拍摄、上传、分享、观看,而且短短10秒的限制恰恰契合了用户使用移动网络视频的心理,即用户以消费“中间时间”和“中间空间”为目的,以满足消遣娱乐和陪伴动机为主,因而观看时呈一种偶遇式状态,收视的目的性大大降低。最重要的是,这类软件将视频制作和编辑简易化,视频制作可以像编写文字一样方便,而且智能化的剪辑功能、多种特效处理、特效滤镜和配乐的多样选择,极大地吸引了用户,用户的参与性大大提升。“美拍”的火爆也说明了人们沟通方式的转变。由文字到图片再到视频,视频记录丰富瞬间的优势更加凸显,移动网络视频为受众的个体表达提供了最好的方式。每个人在社会转型期都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心理,需要一个出口去宣泄,而这类视频社区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网友以一种戏谑和调侃的方式去宣泄情绪,用户在视频中表现的自嘲和幽默让其在社会自我和个人自我之间求得一种平衡。
参考文献:
[1]何志武,吴瑶.电视公共论坛的“乌托邦”式构建——基于媒介批判理论[J].新闻界,2014,(3).
[2][美]罗伯特·考克尔,郭青春.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王长潇,孙晓菲.微电影:电影的微缩,还是广告的附庸[J].现代视听,2013,(3).
[4][英]约翰·斯道雷,常江.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美]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莱文森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