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协重庆市四届一次会议隆重召开,无论是从政府报告还是委员代表的提案,以及提案的现场办理,“三农”“统筹城乡发展”这些热词依旧是本次“两会”关注的焦点。突出优势特色统筹推进“三化”
1月26日,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代表在参加石柱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石柱县要找准自身定位,突出优势特色,统筹推进“三化”,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
孙政才在发言时说,经过直辖15年的发展,重庆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总体上仍处在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异大,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现阶段,重庆正处在统筹区域发展,做强主城、发展县域,推动区域功能明晰、分工明确、协同发展,促进全市资源利用最大化、功能配置最优化的关键节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关键节点;夯实基础、积蓄能量、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节点;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节点。各区县要结合自身特点,把各项工作定位好、谋划好、推动好。
孙政才说,近些年,石柱县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抓住机遇,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石柱地处“两翼”结合部,要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把石柱加快建成绿色生态经济强县、特色旅游目的地。要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效益农业和民俗生态旅游业两张牌,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统筹推进“三化”。要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用好用活各项扶贫政策,一方面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带领群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政府报告:突出农民增收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重庆市将突出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实现450个村整村脱贫。
“稳定粮油生产,壮大蔬菜、畜牧、渔业、林果、烟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黄奇帆指出,我市将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化农商对接、农超对接,促进配送中心建设,发展冷链物流和农商信息服务。培育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联户经营和专业大户,壮大加工型、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同时,将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6000公里,建设农村人行便道。加强大中型水库建设和小型病险水库整治,解决2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以武陵山、秦巴山两大特困连片地区为重点,加大产业、科教、旅游扶贫力度。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实现450个村整村脱贫。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民增收。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联户经营和专业大户,壮大加工型、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鼓励和规范城市资本下乡。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促进产业增收、务工增收、财产增收,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促进机制。培育职业农民。补齐农村人才短板
新型职业农民,就是以农业为稳定职业、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简单的说,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以及家庭农场负责人等致力于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型的人才,可以叫做新型职业农民。
重庆市政协委员、市农委副主任刘启明表示,为了破解“种地难”,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市今年将投入1千万至2千万元试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批计划培育5千人,地域将分布我市一圈两翼10余个区县。
“等各个区县的人员申报上来后,我们会根据各个区县的农业发展特点组织进行培训。”刘启明说,我市将与农业大学、农科院所联合培训,在生产技术、市场预测、产品营销等方面对职业农民进行1至2个月的培训,让他们能够胜任产、销、合一条龙的工作,安心立足农村发展。目前,具体的培训方案还在进一步细化之中。
对于这些经过培训的新型人才来说,“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的代名词,而是他们的职业,因此,我市会采取“培训一批、认证一批”的培育模式,对学员进行培训认证,并给他们颁发《市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之类的凭证。
培训合格的职业农民将包括农业老板、农业技工、农产品加工型人才、农业市场营销人才等几大类。
“既然是职业农民,他们所从事的肯定就不是过去传统的种田耕地了,他们会率先进入新兴行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刘启明解释说,由于新兴行业是高风险和高利润并存,而小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冒险意识要低于职业农民,因此职业农民会率先进入新兴行业,并获取更好的利润;而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除了需要高额的启动资金外,更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职业农民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明显具有优势;而服务性行业的利润要高于生产领域,所以许多具有经济头脑的职业农民选择从事服务性行业。一号提案现场办理破解农产品卖难
重庆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王义北等人提交的《关于建立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建议》,市政协将其作为一号提案并进行现场办理。
如何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的难题,农业界别的委员们提出具体建议,提案办理单位现场一一做出回复。
发展百个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
提案建议:大力培养农产品生产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规范化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力扶持农村种养殖大户,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突出的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专销市场,将其打造成为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
相关单位办理:到“十二五”末,全市重点培育5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00个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和50家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生产企业70%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发展100个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培育贫困村专业运销大户2000户以上。深入开展农村经济执业人员免费培训,力争每年新培训1万人次以上。
农民购置手机电脑适当补贴
提案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信息采集队伍,及时定期发布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准确信息,指导农产品的有效生产和流通。不断推行“农超对接”,同时大胆探索其它销售模式。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单位办理:建立覆盖区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对农民购置手机、电脑等信息终端给予适当补贴,保证农民能够买上电脑和平价上网并利用网络平台营销农产品。
到201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直接对接率达到60%以上,超市生鲜农产品直采率达到30%以上,果蔬冷场运输率提高45%以上,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5%以下。到“十二五”末,全市冷库总规模达到70万吨,冷藏车达到2500辆。
完善农产品保险制度
提案建议:加快对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加快对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标识规范化和产品品牌化。扩大农产品保险范围,增加保险强度,精选保险种类。
相关单位办理:力争每年新认证“三品一标"300个以上。开展肉菜溯源服务,形成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信息链条。
尽快启动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保险试点,保费由中央财政补贴40%、市级财政补贴25%、区县财政补贴10%、种植业主承担25%。在农产品运输环节,引导保险公司发展货物运输保险。
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
重庆市政协委员、市农委副主任王健: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环节多,物流运营成本较高,是“卖难买贵”的关键所在。必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把产销对接起来,尽可能减少产销中间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的高效流通,才能既保证市场供给,又提高农业效益。
本刊记者 范蕾蕾
1月26日,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代表在参加石柱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石柱县要找准自身定位,突出优势特色,统筹推进“三化”,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
孙政才在发言时说,经过直辖15年的发展,重庆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总体上仍处在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异大,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现阶段,重庆正处在统筹区域发展,做强主城、发展县域,推动区域功能明晰、分工明确、协同发展,促进全市资源利用最大化、功能配置最优化的关键节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关键节点;夯实基础、积蓄能量、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节点;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节点。各区县要结合自身特点,把各项工作定位好、谋划好、推动好。
孙政才说,近些年,石柱县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抓住机遇,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石柱地处“两翼”结合部,要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把石柱加快建成绿色生态经济强县、特色旅游目的地。要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效益农业和民俗生态旅游业两张牌,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统筹推进“三化”。要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用好用活各项扶贫政策,一方面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带领群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政府报告:突出农民增收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重庆市将突出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实现450个村整村脱贫。
“稳定粮油生产,壮大蔬菜、畜牧、渔业、林果、烟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黄奇帆指出,我市将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化农商对接、农超对接,促进配送中心建设,发展冷链物流和农商信息服务。培育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联户经营和专业大户,壮大加工型、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同时,将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6000公里,建设农村人行便道。加强大中型水库建设和小型病险水库整治,解决2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以武陵山、秦巴山两大特困连片地区为重点,加大产业、科教、旅游扶贫力度。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实现450个村整村脱贫。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民增收。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联户经营和专业大户,壮大加工型、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鼓励和规范城市资本下乡。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促进产业增收、务工增收、财产增收,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促进机制。培育职业农民。补齐农村人才短板
新型职业农民,就是以农业为稳定职业、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简单的说,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以及家庭农场负责人等致力于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型的人才,可以叫做新型职业农民。
重庆市政协委员、市农委副主任刘启明表示,为了破解“种地难”,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市今年将投入1千万至2千万元试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批计划培育5千人,地域将分布我市一圈两翼10余个区县。
“等各个区县的人员申报上来后,我们会根据各个区县的农业发展特点组织进行培训。”刘启明说,我市将与农业大学、农科院所联合培训,在生产技术、市场预测、产品营销等方面对职业农民进行1至2个月的培训,让他们能够胜任产、销、合一条龙的工作,安心立足农村发展。目前,具体的培训方案还在进一步细化之中。
对于这些经过培训的新型人才来说,“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的代名词,而是他们的职业,因此,我市会采取“培训一批、认证一批”的培育模式,对学员进行培训认证,并给他们颁发《市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之类的凭证。
培训合格的职业农民将包括农业老板、农业技工、农产品加工型人才、农业市场营销人才等几大类。
“既然是职业农民,他们所从事的肯定就不是过去传统的种田耕地了,他们会率先进入新兴行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刘启明解释说,由于新兴行业是高风险和高利润并存,而小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冒险意识要低于职业农民,因此职业农民会率先进入新兴行业,并获取更好的利润;而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除了需要高额的启动资金外,更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职业农民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明显具有优势;而服务性行业的利润要高于生产领域,所以许多具有经济头脑的职业农民选择从事服务性行业。一号提案现场办理破解农产品卖难
重庆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王义北等人提交的《关于建立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建议》,市政协将其作为一号提案并进行现场办理。
如何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的难题,农业界别的委员们提出具体建议,提案办理单位现场一一做出回复。
发展百个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
提案建议:大力培养农产品生产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规范化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力扶持农村种养殖大户,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突出的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专销市场,将其打造成为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
相关单位办理:到“十二五”末,全市重点培育5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00个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和50家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生产企业70%实现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发展100个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培育贫困村专业运销大户2000户以上。深入开展农村经济执业人员免费培训,力争每年新培训1万人次以上。
农民购置手机电脑适当补贴
提案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信息采集队伍,及时定期发布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准确信息,指导农产品的有效生产和流通。不断推行“农超对接”,同时大胆探索其它销售模式。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单位办理:建立覆盖区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对农民购置手机、电脑等信息终端给予适当补贴,保证农民能够买上电脑和平价上网并利用网络平台营销农产品。
到201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直接对接率达到60%以上,超市生鲜农产品直采率达到30%以上,果蔬冷场运输率提高45%以上,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5%以下。到“十二五”末,全市冷库总规模达到70万吨,冷藏车达到2500辆。
完善农产品保险制度
提案建议:加快对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加快对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标识规范化和产品品牌化。扩大农产品保险范围,增加保险强度,精选保险种类。
相关单位办理:力争每年新认证“三品一标"300个以上。开展肉菜溯源服务,形成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信息链条。
尽快启动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保险试点,保费由中央财政补贴40%、市级财政补贴25%、区县财政补贴10%、种植业主承担25%。在农产品运输环节,引导保险公司发展货物运输保险。
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
重庆市政协委员、市农委副主任王健: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环节多,物流运营成本较高,是“卖难买贵”的关键所在。必须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把产销对接起来,尽可能减少产销中间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的高效流通,才能既保证市场供给,又提高农业效益。
本刊记者 范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