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合作;确定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团队;完善实训条件;加强教学监控;改革考核方式等7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是目前适应高职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探讨; 高职; 内科护理学; 教学模式
Discussion o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
—— "Medical nursing" the teaching mode
Huang Yan-ping, Yang Yan-xin, Wang Li
Abstract: This paper o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 "of medical care," the new teaching model: for multifaceted cooperation; identify training mode,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e teaching team; Training perfect conditions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of teaching; reform appraisal methods, such as seven in Were discussed. That the "positions demand → professional + skills base + base" Engineering is to combine medical car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Vocational the best model.
Key words: study;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are; teaching mode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1]。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是:①掌握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症的配合抢救能力;③在内科病人的护理中能够做到无需有意识地逐个步骤地刻板依照,而是熟练地、自然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情→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并记录护理活动→评价处理效果。要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科护理岗位需求,在从事内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娴熟实施护理技术,并符合职业标准,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我们认为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进行脱胎换骨的,颠覆性的改革[2]。
一、开展多元合作
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一般以学校专任教师承担,
结合校内实训、医院见习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未按照内科病人护理的工作过程要求能力设计成的训练项目进行教学,而是侧重于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基本技能未做到“学中练,练中学,教、学、练合一”。内科护理学教学计划完成,学生或许具备了夯实的内科护理相关知识,但内科护理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没有真正具有或不熟练。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甚至对内科病人不知如何护理。要实现零岗位适应期,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及课程内容进行脱胎换骨的,颠覆性的改革,把临床生产实习转变为临床顶岗实习。如此巨大的改革,我们认为学校专业建设模式应先转变。由医院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开展与医院的多元合作,分析职业能力标准,明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学校+医院+岗位”的专业建设模式(见图 1)。构建与之相适应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 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图1“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学校+医院+岗位”的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
二、确定培养模式
开展与医院的多元合作,由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分析内科护理人员岗位职业标准,以明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构建“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适应高职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1.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思想,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之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生产实践基地为保障,通过与医院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的深度合作,走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内科护理工作者的本质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思想,更为学生临床顶岗实习创造了条件,比较鲜明地体现了高职护理专业的特点。
2.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
以校院合作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临床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为核心,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质量考核标准,构建临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紧密配合,课程内容模块内德、技、能紧密结合,学校与医院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
紧密配合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临床顶岗实习流程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各模块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形成“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
三、调整教学内容
本着以育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医院为依托,以实训为基础的原则,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科护理岗位需求,在从事内科病人护理工作中,灵活应用护理程序,娴熟实施护理技术,并符合职业标准,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原有的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就必须根据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根据职业要求来培养岗位核心能力,换言之,就是实施课程体系开发,调整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及措施
课程体系开发必须遵循: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以岗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基本思路。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打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局限,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设置突出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使课程内容体现最新技术,使学生能力符合职业岗位最新要求。具体流程及措施见表1。
表1 内科护理课程体系开发项目流程及措施
流程序号 流程内容 措 施
1 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指导 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组成的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进行指导。
2 开展岗位需求
调研 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调研提纲与问卷调查表,面向医院内科门诊、内科病房和CCU病房开展相关职业岗位技术和岗位能力调研。
3 进行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把内科护理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
专业带头人引导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4 工作任务(岗位、能力)确定 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对任务、能力、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内容模块的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
5 建立工学教学内容模块 围绕每一个教学内容模块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设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实施方式。
6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将岗位职业标准分解,融入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大纲;制定顶岗实习计划,编写实习大纲。
7 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岗位导向的原则,根据已建立的系列教学内容模块,制定岗位人才培养方案。
8 审定、实施 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终审并批准实施。
2.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由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分析临床内科护理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必备的岗位能力和基本素质。根据岗位技能和临床运用从教学、实验实训、临床实习直至顶岗实习整个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以往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确定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新的教学内容课程模块,如内科护理相关基础知识、内科护理相关基本技能、内科护理综合素质能力和临床技能实践等课程模块。要求各模块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学任务进行,实现在临床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
3.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新的教学内容课程模块的涵义
⑴ 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配合,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配合,强化岗位基础、岗位知识、岗位能力训练、现场实习实践等,形成本模块知识、技能、素质的完整合理结构。
⑵ 工作目标和任务 由具体工作内容确定。如岗位能力模块,要求护理评估、护理体检、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护理评价等。
⑶ 组织与实施 在实现教学目标或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对工学结合过程有详细安排。比如:讲什么?什么时候讲?什么地方讲?为什么讲?由教师讲,还是内科护理专家或骨干讲?怎样讲等均做了详细安排。
⑷ 岗位技术服务培训。通过工学结合,掌握内科护理课程内容模块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上岗能力、实现临岗前培训就业。
工学结合内科护理教学内容模块课程体系,如此形成内科护理课程模块完整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体现内科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四、优化教学团队
确定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了教学内容,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零岗前培训就业,就必须配备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该团队应由学校专任教师、医院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等组成。专任教师负责学生本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练”和校内模拟的训练,以及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根据工作流程和岗位职业标准负责学生本课程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的“练中学,学中练,练、学、教合一”的实地训练以及综合素质、职业标准的培养。
五、完善实训条件
将内科护理实验实训基地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课程内容要求建设设备精良、功能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和融教学、职业培训和技术研发功能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使原有的工学结合、校院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实训实习网络体系更为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满足培养技能型的内科护理人才需要。(见图 2、3)
图2 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与实训实习网络体系示意图
图3 实践训练体系示意图
六、加强教学监控
培养的学生,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确定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组织实施方式至关重要。因为教学内容来源于工作过程,教学组织实施方式又取决于岗位职业标准,只有加强教学监控,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
组才能把握临床内科护理岗位的工作流程变化和岗位职业标准的修订,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才能提高岗位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加强教学监控,我们认为构建由“一套制度、二组人马、三级监控、四位一体、五种方式、六项内容”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比较合理。其具体含义见表2:
名 称 含 义
一套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二组人马 专任教师、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等二组人马组成的教学团队。
三级监控 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内科护理教研组→教师和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
四位一体 教学管理部门+招生就业办+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
五种方式 日常教学检查、评教、评学、座谈会、质量跟踪等五种教学质量监控。
六项内容 教学大纲编制与实施情况、教师理论和实训教学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管理工作情况、毕业生质量等六项内容。
七、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也不能顺应职业的发展,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减少医院对新员工的岗位培训费用,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就必须改革考核方式。我们认为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
在采用“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应以够用的人文基础知识→必备的内科护理相关理论和技能→实用的内科护理综合素质→娴熟的内科护理操作技术为指导思想,加大技能考核比率,即平时学习态度占10%,校内各项技能操作考核总评占30%,内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占30%,临床顶岗实习出科各项技能操作考核总评占30%。各项技能操作
考核评分标准,由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人员,根据内科病人护理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护理技术实际操作步骤制定评分标准。其评分指标为11项考前准备5项:仪容仪表、用物准备、环境准备、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对病人的态度;操作质量6项:操作具体流程、操作手法、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时间、无菌观念、操作完毕对病人和现场的处理等。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学生走向岗位,无论是急诊科,还是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或急救中心,面对病人能泰
然处置。采用“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适应高职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2] 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6
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2-01-13
关键词:探讨; 高职; 内科护理学; 教学模式
Discussion o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
—— "Medical nursing" the teaching mode
Huang Yan-ping, Yang Yan-xin, Wang Li
Abstract: This paper o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 "of medical care," the new teaching model: for multifaceted cooperation; identify training mode,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ptimize teaching team; Training perfect conditions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of teaching; reform appraisal methods, such as seven in Were discussed. That the "positions demand → professional + skills base + base" Engineering is to combine medical car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Vocational the best model.
Key words: study;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are; teaching mode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1]。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是:①掌握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其防治和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具备一定的对内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以及对内科常见急症的配合抢救能力;③在内科病人的护理中能够做到无需有意识地逐个步骤地刻板依照,而是熟练地、自然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护理程序:全面评估病情→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并记录护理活动→评价处理效果。要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科护理岗位需求,在从事内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娴熟实施护理技术,并符合职业标准,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我们认为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进行脱胎换骨的,颠覆性的改革[2]。
一、开展多元合作
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一般以学校专任教师承担,
结合校内实训、医院见习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未按照内科病人护理的工作过程要求能力设计成的训练项目进行教学,而是侧重于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基本技能未做到“学中练,练中学,教、学、练合一”。内科护理学教学计划完成,学生或许具备了夯实的内科护理相关知识,但内科护理工作所需要的技能没有真正具有或不熟练。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甚至对内科病人不知如何护理。要实现零岗位适应期,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以往的教学方式及课程内容进行脱胎换骨的,颠覆性的改革,把临床生产实习转变为临床顶岗实习。如此巨大的改革,我们认为学校专业建设模式应先转变。由医院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学校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开展与医院的多元合作,分析职业能力标准,明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学校+医院+岗位”的专业建设模式(见图 1)。构建与之相适应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 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图1“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学校+医院+岗位”的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
二、确定培养模式
开展与医院的多元合作,由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分析内科护理人员岗位职业标准,以明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构建“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适应高职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1.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思想,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需要之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生产实践基地为保障,通过与医院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的深度合作,走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内科护理工作者的本质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思想,更为学生临床顶岗实习创造了条件,比较鲜明地体现了高职护理专业的特点。
2.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思路
以校院合作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临床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为核心,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质量考核标准,构建临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紧密配合,课程内容模块内德、技、能紧密结合,学校与医院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
紧密配合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临床顶岗实习流程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内容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各模块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实现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形成“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
三、调整教学内容
本着以育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医院为依托,以实训为基础的原则,使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科护理岗位需求,在从事内科病人护理工作中,灵活应用护理程序,娴熟实施护理技术,并符合职业标准,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原有的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就必须根据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根据职业要求来培养岗位核心能力,换言之,就是实施课程体系开发,调整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及措施
课程体系开发必须遵循: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以岗位培养目标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基本思路。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打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局限,顺应临床医学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设置突出急诊科、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和急救中心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使课程内容体现最新技术,使学生能力符合职业岗位最新要求。具体流程及措施见表1。
表1 内科护理课程体系开发项目流程及措施
流程序号 流程内容 措 施
1 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指导 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组成的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进行指导。
2 开展岗位需求
调研 教学团队共同设计调研提纲与问卷调查表,面向医院内科门诊、内科病房和CCU病房开展相关职业岗位技术和岗位能力调研。
3 进行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把内科护理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对工作项目进行任务分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
专业带头人引导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形成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4 工作任务(岗位、能力)确定 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对任务、能力、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内容模块的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
5 建立工学教学内容模块 围绕每一个教学内容模块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设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实施方式。
6 制定课程标准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将岗位职业标准分解,融入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大纲;制定顶岗实习计划,编写实习大纲。
7 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校院共建、工学结合、岗位导向的原则,根据已建立的系列教学内容模块,制定岗位人才培养方案。
8 审定、实施 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终审并批准实施。
2.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由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分析临床内科护理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必备的岗位能力和基本素质。根据岗位技能和临床运用从教学、实验实训、临床实习直至顶岗实习整个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以往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确定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新的教学内容课程模块,如内科护理相关基础知识、内科护理相关基本技能、内科护理综合素质能力和临床技能实践等课程模块。要求各模块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学任务进行,实现在临床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
3.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新的教学内容课程模块的涵义
⑴ 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配合,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配合,强化岗位基础、岗位知识、岗位能力训练、现场实习实践等,形成本模块知识、技能、素质的完整合理结构。
⑵ 工作目标和任务 由具体工作内容确定。如岗位能力模块,要求护理评估、护理体检、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生活护理、治疗配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护理评价等。
⑶ 组织与实施 在实现教学目标或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对工学结合过程有详细安排。比如:讲什么?什么时候讲?什么地方讲?为什么讲?由教师讲,还是内科护理专家或骨干讲?怎样讲等均做了详细安排。
⑷ 岗位技术服务培训。通过工学结合,掌握内科护理课程内容模块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上岗能力、实现临岗前培训就业。
工学结合内科护理教学内容模块课程体系,如此形成内科护理课程模块完整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结构。体现内科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四、优化教学团队
确定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了教学内容,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零岗前培训就业,就必须配备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该团队应由学校专任教师、医院内科护理专家、CCU病房护理骨干等组成。专任教师负责学生本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练”和校内模拟的训练,以及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根据工作流程和岗位职业标准负责学生本课程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的“练中学,学中练,练、学、教合一”的实地训练以及综合素质、职业标准的培养。
五、完善实训条件
将内科护理实验实训基地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课程内容要求建设设备精良、功能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和融教学、职业培训和技术研发功能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使原有的工学结合、校院合作、订单式培养的实训实习网络体系更为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满足培养技能型的内科护理人才需要。(见图 2、3)
图2 三位一体的实训基地与实训实习网络体系示意图
图3 实践训练体系示意图
六、加强教学监控
培养的学生,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确定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组织实施方式至关重要。因为教学内容来源于工作过程,教学组织实施方式又取决于岗位职业标准,只有加强教学监控,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
组才能把握临床内科护理岗位的工作流程变化和岗位职业标准的修订,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才能提高岗位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加强教学监控,我们认为构建由“一套制度、二组人马、三级监控、四位一体、五种方式、六项内容”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比较合理。其具体含义见表2:
名 称 含 义
一套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二组人马 专任教师、内科护理专家和骨干等二组人马组成的教学团队。
三级监控 校院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内科护理教研组→教师和学生三级教学质量监控。
四位一体 教学管理部门+招生就业办+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
五种方式 日常教学检查、评教、评学、座谈会、质量跟踪等五种教学质量监控。
六项内容 教学大纲编制与实施情况、教师理论和实训教学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工作规范情况、教学管理工作情况、毕业生质量等六项内容。
七、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也不能顺应职业的发展,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减少医院对新员工的岗位培训费用,实现零职业岗前培训就业,就必须改革考核方式。我们认为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
在采用“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应以够用的人文基础知识→必备的内科护理相关理论和技能→实用的内科护理综合素质→娴熟的内科护理操作技术为指导思想,加大技能考核比率,即平时学习态度占10%,校内各项技能操作考核总评占30%,内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占30%,临床顶岗实习出科各项技能操作考核总评占30%。各项技能操作
考核评分标准,由工学结合教学指导小组人员,根据内科病人护理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护理技术实际操作步骤制定评分标准。其评分指标为11项考前准备5项:仪容仪表、用物准备、环境准备、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对病人的态度;操作质量6项:操作具体流程、操作手法、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时间、无菌观念、操作完毕对病人和现场的处理等。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学生走向岗位,无论是急诊科,还是内科门诊、内科病房、CCU病房或急救中心,面对病人能泰
然处置。采用“岗位需求—→专业+技能+基地”工学结合新型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适应高职内科护理人才培养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
[2] 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6
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