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时眼外肌肥厚、眶脂肪增多等相关性CT影像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CT影像资料,男22例,女36例,行横轴位和冠状位检查,层厚和层距2mm.结果 5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CT影像观察,单纯眼外肌肌腹肥厚(n=54),肌腹及肌腱、肌止点均受累及(n=3);眶脂防增多(n=16);眼外肌肥厚伴眼上静脉增粗(n=3);眼外肌肥大伴视神经增粗(n
【机 构】
:
300020,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影像科,300020,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影像科,300020,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影像科,300020,天津,天津市眼科医院影像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时眼外肌肥厚、眶脂肪增多等相关性CT影像学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CT影像资料,男22例,女36例,行横轴位和冠状位检查,层厚和层距2mm.结果 5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CT影像观察,单纯眼外肌肌腹肥厚(n=54),肌腹及肌腱、肌止点均受累及(n=3);眶脂防增多(n=16);眼外肌肥厚伴眼上静脉增粗(n=3);眼外肌肥大伴视神经增粗(n=1);眼肌肥大伴泪腺增大(n=2);眼睑肿胀(n=39).结论 在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球突出的研究中眼外肌、眼眶脂肪容积的改变都应加以考虑;CT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Kestenbaum术式治疗婴儿型眼球震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山东省立医院眼科就诊的40例婴儿型眼球震颤综合征(INS)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特点进行不同的手术设计并予以治疗.手术设计时综合考虑患者双眼视的状态、注视眼、视力是否平衡、斜视度、代偿头位、休止眼位与集合阻滞,在此基础上进行矫正.结果 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头位:32
目的 探讨Q值引导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与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近视患者术后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2年1~6月在浙江丽水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Q值引导个性化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散光患者分为2组.A组36例(72只眼)患者接受S
目的 研究分析注视不同距离时使用梯度法测量AC/A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方法 运用重复测量方法,使用综合验光仪对受试者主觉验光,全矫状态下,通过三棱镜分离加交替遮盖法分别测量受检者注视5 m处,无调节刺激及有调节刺激(-1.50 D,-2.00 D,-2.50 D)和注视33 cm处无正镜附加及有正镜附加(+1.50 D,+2.00 D,+2.50 D)时的眼位.使用开放视野式红外线自动验光仪测量以
目的 对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中应用飞秒激光与角膜刀制瓣两种方式的术后屈光度、视力、波前像差进行Meta分析.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另检索百度文库、Google学术搜索网页及ASCRS资源库.检索时间(2004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4日),检索语种为中、英文,手工检索1篇韩语文献.纳入LASIK行飞秒激光
患者女,46岁.左眼视物变形半月余.于2012年9月28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3;眼压:右眼15 mmHg,左眼14 mmHg;外眼无异常,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晶状体及玻璃体无明显混浊.散瞳后眼底镜检查:右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图1);左眼黄斑区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黄斑区偏颞侧见两处上下相邻的竖椭圆形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缺损区,其中央尚
目的 探讨以急性视神经炎(acute optic neuritis,AON)为首发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功能的改变特点,及时治疗并尽大可能恢复视神经功能.方法 对每例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的MS患者行视力、眼底、视野及视诱发电位检查,部分患者行CT或者MRI,脑脊液测定和寡克隆区带检查.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对患者视神经功能改变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视神经功
目的 比较火车医院和大学医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人群结构特征以及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6~2011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承担的健康快车防肓项目(火车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同期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人群的结构特征和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结果 火车医院实施白内障手术12495例,平均年龄(68.30±9.48)岁,女性占60.18%;同期大学医院收治白内障手术1
目的 观察急性症状性马蹄形裂孔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宜时机与方式.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患急性症状性马蹄形裂孔者,接受预防性治疗的92例(92只眼),观察所获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不同病程、不同术式和不同技术分组统计,分析并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1)行预防治疗的92例中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者79例(85.87%),其中激光光凝70例,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者58例(82.86%),22例采用巩膜外冷凝术
目的 探讨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行巩膜扣带手术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及中心视野的改变.方法 临床病例分析研究.对2012年3~12月间在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只眼)行巩膜外加压术.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Octopus101自动视野计行视野检
患儿男,2岁.因发现右眼角结膜肿物2年于2009年10月20日人院.患儿父母述患儿自出生时就发现右眼角结膜肿物,且逐渐增大.患儿行右颊横裂手术2年.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生后无紫绀及吸氧史.母亲孕期无服药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遗传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眼科检查:交替遮眼后有注视能力,双眼内眦赘皮,右眼颞侧球结膜可见1个7 mm×15 mm大小淡黄色肿物,质软,肿物鼻侧边界清楚,颞侧向眶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