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应注重“过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模拟活动或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简约复演”,无论从结果还是从过程看,都不必要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开展探究活动时不能机械套用科学探索的程序和技能。但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基本遵循着“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样一种程序。如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作为科学老师,关注探究活动的过程,增强探究活动的“过程”意识很有必要。
  一、问题凸现的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而展开,也因问题得出结论而结束。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教师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去克服,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儿童具有探究问题的天性,当儿童处在一个使他感到困惑的环境时,就会本能地开始探究。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本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问题情境,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感受、发现问题,同时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多而杂时,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理,使探究的问题集中在一个特定的问题,而非一般的问题上,教师可将学生常常问的“为什么”的问题转化为“怎么样”的问题,这样就会使问题逐步凸现,更加直观,更加真实。
  二、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
  猜想、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侦察兵,猜想、假設无论被证实,还是被伪证,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就探究问题形成有根据的假设,并在假设的指导下进行探究,限于学生的智能水平,是不会取得理想效果的。但凭此,我们就该忽视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吗?很多的科学课中,当探究问题出现后,教师仅要求学生把假设、设计实验填入实验报告单中,直接进行验证,致使很多的猜想、假设其实就是一种臆测,如果我们仅仅靠盲目的臆测或毫无目的的尝试错误去进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那么,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显得毫无意义。
  如何根据问题和以往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从过去的知识经验中找出着眼点,找出思考问题的路径,使假设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对现象的解释。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众多的假设进行筛选。
  三、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
  实验设计、验证的方案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的方案有对有错,对了要给予鼓励,错了鉴别、分析原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违反操作要求的,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其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在学生进行验证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充分利用提问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区分什么是观察结果,什么是依据观察结果所作的推理,必要时可让学生重复实验。学生表达看法时,教师可及时提问:这是你的推测,还是你的观察结果,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和推理。
  四、结论提炼的过程
  科学教学中,当学生验证结束后,最想得到结论的可能就算我们老师了。很多时候,当学生道出结论后,教师就万事大吉了?作为结论,指在探究活动结束时,应在实验和讨论的基础达到某种最终结果,能被群体接受。这个结论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动脑思考得出的一般性的概括、结论或是个人意义上的新结论、新发现。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间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彼此间的差异,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彼此间的不一致。还可以安排群体间的研讨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你认为这可能是怎么回事?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其中的规律吗?学生向全班其它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概括或结论,也便于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适当提问,能够让学生自辨正误,更有利于对探究结果的提炼。
  在对结论的提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发现:如学生第一次确立对自己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某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提出教师或其它同学尚不知的某个观点;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提出对其它同学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解释。
  在对结论提炼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又将会成为下一次探究活动的起点。
  五、探究活动反思的过程
  对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能引入新问题,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促进学生解决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加深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对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学生不仅仅找到了对某个问题或未知现象的解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如何对某一陌生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其提出问题、假设、验证、推理、判断等探究能力,也是今后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的保证。
  作为教师,对探究活动的反思的是教师的角色观念问题。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应使学生成功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免他们遭受太大的挫折或失败。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时应尽量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可能的活动程序,也就是以教师的提问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寻求问题情境的意义的过程,这种过程朝向一定的目的即问题解决,而不是一种散漫的、徒耗精力的活动。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活动,反之,告诉学生怎么做,则剥夺了学生动脑思考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却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农村的信息不通畅,学生见闻受到限制,课外读物少,所以农村孩子更觉得无话可写。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更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
摘要:本文通过统计1984-2014年SCI-E和SSCI网络版数据库中知识溢出效应领域的文献产出,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引文编年图梳理了知识溢出研究的发展历程,从论文数量、论文质量和合作情况3个维度对标意大利、荷兰与中国的科研实力,得到如下结论:知识溢出效应研究主要经历了沉寂期、缓慢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英国和美国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合作情况不佳,合作论文数量和作者数量偏低;研究热点主要为知识溢出与产
平衡重式叉车是一种进行大型货物装卸的车辆,其自身最为重要的是牵引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对平衡重式叉车牵引能力以及安全性能进行研究,进而全面的确保平衡重式叉车的使
<正> 一、前言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地球表面环境下(即在环境参与和限制下),不是任意形态的能量都能全部无条件地转换成其他形态的能。“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不同形态“有序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摩托车发动机的凸轮轴磨削工艺,找出原夹具在设计上对不同机型生产存在着局限性, 且原夹具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本文提出改进夹具的夹紧定位方式,统合了加工不同机型的夹具,实现了提高机型切换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凸轮轴;机型切换;定位夹紧;棘子驱动;涨芯驱动;磨削力。  社会发展日益要求环保,五羊一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促进摩托车行业
摘要:作为制造大国,起重机制造是我国必须涉及的领域之一,桥式起重机是装卸大型货物和设备不缺少的重要工具,广泛的运用于物流和交通运输。目前国内一般停留在经验设计上,所以,有必要对起重机的结构研究和分析,尤其是条形主梁结构,用三维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字化设计,合理的优化结构,最终设计出先进的起重机。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条形主梁结构;数字化设计  引言  桥式起重机是大型制造工厂很重要的辅助生
摘 要:水电站闸门启闭机DCS控制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能够提供给操作人员一个友好的人机界面来实现对水电站闸门启闭机迅速、准确的控制,有效的保证了水电站闸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主要针对水电站闸门启闭机DCS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系统优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系统的分层式结构设计、系统的网络结构,数据传输与操作等方式。最后对DCS系统的开放性、可靠性以及今后的功能扩展应有技
摘要:随着大数据元年的到来,大数据已经开始冲击着各行各业,并影响着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时代将改善学习的核心要素,给大学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由单向度反馈转向多向度反馈,为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必要的前提。同时大数据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还将面临技术层面、学生个人隐私及预测结果的正确运用等多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机遇;挑战  1.大数据时代的实质  早在
随着电子商务中在线评论的广泛应用,消费者购买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此,这意味着在线评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然而,随着在线评论的发展,鲜有学者全面分析在线评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电化教学